一种防脱落喷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2901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落喷涂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零件喷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落喷涂工艺。



背景技术:

零件喷涂是零件加工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影响零件的外形美观程度还会决定着零件的使用寿命(例如防氧化)。尤其是圆柱形零件的表面喷涂,目前常见的圆柱形零件表面喷涂是利用喷枪将喷涂液喷涂于零部件的表面,但由于零件的大小形状不同,通常较难实现喷涂液的均匀分布。

公布号为cn10581737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圆柱状铜零件的喷涂装置,包括l基座架,l基座架在沿竖直方向以固连方式均布有c形的环圈,环圈右侧分别设有初断面、末断面。在任意两个相邻的环圈中,位于上方的环圈的末断面与位于下方的环圈的初断面之间具有将二者相连的衔接杆;环圈中心具有竖直的转轴,转轴下端连接有固装在l基座架上的电机,转轴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回旋架,回旋架被支撑在环圈上,回旋架下端安装有喷枪。上述设备在使用之前,只需将所需喷涂的圆柱状铜零件置放于l基座架正下端并固定。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技术问题:1、采用上述方案对圆柱形零件进行喷涂时,主要是采用喷枪旋转的方式对零件的表面进行喷涂,不能够同时对多种大小不同的圆柱形零件表面进行涂漆,且不能够保证喷涂液的均匀分布;2、喷涂的时候没有对油漆进行按压涂抹,也不能够保证油漆与圆柱形零件外表面的附着力,油漆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喷涂工艺,不仅能够对多种大小不同的圆柱形零件表面进行喷涂,还能够保证圆柱形零件表面的油漆的均匀性,且油漆不易脱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防脱落喷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检查待喷涂油漆的圆柱形零件的表面是否有毛刺,并将圆柱形零件表面的毛刺去除;

步骤二,蒸气清洗:用溶剂蒸气清洗步骤一中圆柱形零件的表面,溶剂在圆柱形零件表面上冷凝成液体,液体流淌时带下圆柱形零件表面的污物;

步骤三,热水清洗:采用热水对步骤二中的圆柱形零件进行清洗;

步骤四,冷却清洗:采用冷水对步骤三中的圆柱形零件进行清洗;

步骤五,除锈:利用酸溶液去圆柱形零件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

步骤六、准备喷涂:准备一个喷涂设备,该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箱、支撑板、支撑架、打磨板、带漏漆孔的传送带,传送带位于喷涂箱内,且传送带的位置高于喷涂向的底面;支撑板内设有双轴电机,双轴电机一个输出轴设有用于使得支撑架往带动传送带左右复运动的动力部;双轴电机另一输出轴固定有主动齿轮,打磨板内设有由主动齿轮带动并用于打磨油漆的从动齿轮;

步骤七、涂漆:将步骤五中待喷涂的圆柱形零件放置到步骤六中的传送带的上表面;启动双轴电机,双轴电机带动动力部运动,动力部带动支撑架左右往复运动,支撑架带动传送带左右往复运动;进而使得传送带上的圆柱形零件滚动;双轴电机启动的同时,还会带动转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转动的从动齿轮会对喷涂液进行打磨,打磨后的喷涂液逐渐洒到传送带上表面上的圆柱形零件的外表面,实现圆柱形零件的喷涂;

步骤八、重复利用:待喷涂箱内的油漆积累到将传送带的下部淹没时,油漆在通过传送带的下部的时候,传送带的下部能够对油漆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落入到传送带和喷涂箱底面之间的油漆的细腻度;在需要的时候,将传送带和喷涂箱底面之间的油漆取出,并再次利用这些油漆对后续的圆柱形零件的外表面进行喷涂;

步骤九、干燥:将步骤七或八中的喷涂后的圆柱形零件取出并烘干。

本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能够对多种大小不同的圆柱形零件表面进行喷涂,具体使用的时候,将需要喷涂的圆柱形零件放置到传送带的上表面即可,非常的方便和简单。

2、采用本方案在对传送带上表面上的圆柱形零件进行洒漆的同时,还能够让传送带左右往复运动,使得圆柱形零件左右滚动,进而保证圆柱形零件表面的喷涂液的均匀性,同时也能够使得圆柱形零件在传送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将油漆涂在圆柱形零件的表面,增加油漆与圆柱形零件外表面的附着力,防止油漆容易脱落的情况发生。

3、本方案中的喷涂液在洒到圆柱形零件表面之前,能够被从动齿轮打磨,进一步保证了圆柱形零件表面的喷涂液的均匀性,也便于油漆与圆柱形零件的表面粘黏。

4、采用本方案的方法,步骤一去除圆柱形零件表面的毛刺;步骤二中对去毛刺后的圆柱形零件进行蒸气清洗;步骤三再采用热水对圆柱形零件再次进行清洗;步骤四采用冷水对零件进行清洗浸泡;步骤五对表面进行除锈。步骤七中喷漆是对采用上述步骤处理后的圆柱形零件进行涂漆,上述方法不仅能够取出圆柱形零件的凸起还能够去除其灰尘等,保证圆柱形零件的光洁度,便于油漆与圆柱形零件的表面粘黏,进一步保证了圆柱形零件表面的喷涂液的均匀性,同时也能够防止油漆脱落的情况产生。

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一中去毛刺的方法为高温去毛刺,将待去毛刺的圆柱形零件放在一个密封室内,然后向密封箱内送入氢氧混合气体,采用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瞬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进而实现对圆柱形零件的外表面去毛刺。

氢氧混合气体爆炸瞬间的温度高达3000℃以上,由于爆炸时间极短,可以使得零件表面的毛刺被烧掉,而零件其他部分来不及变化。

优选方案二:作为对优选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步骤三中热水的温度为90~100℃。

进一步便于将圆柱形零件表面的污渍洗干净。

优选方案三:作为对优选方案二的进一步优化,步骤七中双轴电机与动力部连接的输出轴的转速为500~1500r/min。保证了传送带的左右移动的速率,使得圆柱形零件表面能够快速涂满油漆。

优选方案四:作为对基础方案或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八中的烘干温度为50~60℃的低温烘烤。使得油漆能够逐渐连在圆柱形零件的外表面。

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八中的烘干时间为5~10h。保证油漆的烘干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防脱落喷涂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进液管从出料管处取下并连通到连通管上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第一横杆向左滑动后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第二横杆向右滑动后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a中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喷涂箱1、清理口11、连通管12、泵13、环形槽14、支撑杆15、油漆桶151、出料管152、支撑板2、双轴电机21、喷涂液腔22、进液管23、主动齿轮211、拨动杆31、竖杆32、条形口321、第一横杆331、第二横杆332、传送带4、传送辊41、辊本体411、转轴412、弧形凹槽42、打磨板5、打磨腔51、喷洒孔511、从动齿轮52、转轴521、空腔522、出漆孔5221、定位杆6、竖轴7、横轴71。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防脱落喷涂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检查待喷涂油漆的圆柱形零件的表面是否有毛刺,并将圆柱形零件表面的毛刺去除;去毛刺的方法为高温去毛刺,将待去毛刺的圆柱形零件放在一个密封室内,然后向密封箱内送入氢氧混合气体,采用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混合气体瞬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进而实现对圆柱形零件的外表面去毛刺。

步骤二,蒸气清洗:用溶剂蒸气清洗步骤一中圆柱形零件的表面,溶剂在圆柱形零件表面上冷凝成液体,液体流淌时带下圆柱形零件表面的污物。

步骤三,热水清洗:采用热水对步骤二中的圆柱形零件进行清洗;热水的温度为90~100℃。

步骤四,冷却清洗:采用冷水(即20~25摄氏度的水)对步骤三中的圆柱形零件进行清洗。

步骤五,除锈:利用酸溶液去圆柱形零件表面上的氧化皮和锈蚀物。

步骤六、准备喷涂:准备一个喷涂设备,该喷涂设备包括喷涂箱1、支撑板2、支撑架、传送带4和位于传送带4两端的传送辊41;传送带4和传送辊41均位于喷涂箱1内,支撑板2位于喷涂箱1的上方,支撑架位于支撑板2的上方,且支撑板2上设有用于对支撑架限位的限位部。传送带4的上表面设有弧形凹槽42。

喷涂箱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15,支撑杆15上端固定连接有漏斗状的油漆桶151,油漆桶151的下方设有带单向阀的出料管152。

支撑架包括拨动杆31、竖杆32和与竖杆32固定连接的横杆,且竖杆32和横杆相互垂直形成十字形;竖杆32上设有供动力部的上端插入的条形口321,且该条形口321将横杆分成了沿着条形口321对称的第一横杆331和第二横杆332;拨动杆31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灵感横杆的端部,且拨动杆31的下端均与传送带4的上表面固定。

限位部用于对第一横杆331和第二横杆332限位;具体为:限位部包括四个圆柱形的定位杆6,定位杆6的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的直径;定位杆6两个为一组分别设置在支撑板2的两侧。第一横杆331插入位于支撑板2左侧的一组定位杆6之间,第二横杆332插入位于支撑板2右侧的一组定位杆6之间。

支撑板2内设有电机腔和环形的喷涂液腔22(本方案中的喷涂液可以是油漆等),电机腔位于喷涂液腔22的上方。喷涂液腔22上连通有进液管23,且进液管23为橡胶软管,进液管23和出料管152可以通过管道连接器或快装接头连接。电机腔内设有双轴电机21;双轴电机21上方的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带动支撑架往左右复运动的动力部。动力部包括竖轴7和横轴71,且竖轴7的下端与横轴71的左端固定连接形成l形,横轴71的右端与双轴电机21对应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竖轴7的上端插入条形口321内。

双轴电机21下方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211;支撑板2的下方固定有打磨板5,打磨板5内设有打磨腔51,主动齿轮211位于打磨腔51内;且打磨腔51内设有与主动齿轮211啮合的从动齿轮52。从动齿轮52内设有空腔522,如图5所示,从动齿轮52的上表面设有与支撑板2转动连接的转轴412,转轴412为空心结构,且转轴412用于将喷涂液腔22和空腔522连通;空腔522的底面设有多个出漆孔5221,打磨腔51的底面设有多个用于向传送带4上表面洒喷涂液的喷洒孔511,且喷洒孔511与出漆孔5221错位设置;传送带4的表面设有多个漏漆孔。

传送辊41均包括辊本体411和穿过辊本体411的转轴412,且转轴412的两端分别与喷涂箱1的内壁转动连接;传送带4的底面高于喷涂箱1的底面。

喷涂箱1的两侧内壁上设有两个分别供传送带4的两侧插入并滑动的环形槽14;喷涂箱1上设有用于清理传送带4的清理口11,清理口11处设有开关门;喷涂箱1的底部设有可与进液管23连通的连通管12(当进液管23从出料管152上取下,需要连接到连通管12处时,也采用管道连接器或快装接头连接)。连通管12上设有泵13(此处的泵13可以根据喷涂液来进行选择,例如:喷涂液为油漆的时候,此处的泵13为油漆泵13)。

步骤七、涂漆:将步骤五中待喷涂的圆柱形零件放置到步骤六中的传送带的上表面将待喷涂的圆柱形零件放置到传送带4上表面的弧形凹槽42内,将进液管23连通至出料管152处(如图1),向喷涂液腔22内通入喷涂液;启动双轴电机21,双轴电机21上方的输出轴带动横轴71顺时针转动(且该输出轴的转速为500~1500r/min);位于横轴71端部且与横轴71垂直的竖轴7绕着该输出轴做圆周运动。由于竖轴7的上端插入到竖杆32的条形口321内,所以竖轴7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在条形口321内滑动,同时带动第一横杆331向左滑动,运动至如图3所示的状态;然后继续运动,带动第二横杆332向右滑动,运动至图4所示的状态,重复转动,进而实现了第一横杆331和第二横杆332的左右往复运动。

第一横杆331和第二横杆332左右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横杆331和第二横杆332端部的拨动杆31运动,拨动杆31会带动与其下端固定连接的传送带4运动(传送带4会像筛子一样左右往复运动);进而使得传送带4上的圆柱形零件滚动,保证圆柱形零件表面喷涂液的均匀性。

双轴电机21启动的同时,还会带动主动齿轮211转动,主动齿轮211带动从动齿轮52转动;且喷涂液腔22内的喷涂液通过转轴412流入到从动齿轮52的空腔522内;然后空腔522内的喷涂液从出漆孔5221流入到从动齿轮52和打磨腔51的内底面之间,转动的从动齿轮52会对喷涂液进行打磨,打磨后的喷涂液逐渐从喷洒孔511流出,进而洒到传送带4上表面上的圆柱形零件的外表面,实现圆柱形零件的喷涂。

步骤八、重复利用:待喷涂箱1内的油漆积累到将传送带4的下部淹没时,油漆在通过传送带4的下部的时候,传送带4的下部能够对油漆内的杂质进行过滤;保证落入到传送带4和喷涂箱1底面之间的油漆的细腻度;在需要的时候,将传送带4和喷涂箱1底面之间的油漆取出,并再次利用这些油漆对后续的圆柱形零件的外表面进行喷涂。

具体使用的时候:喷涂液会通过漏漆孔掉落到喷涂箱1的底部,传送带4在被带动往复运动的时候,能够对喷涂箱1底部的喷涂液进行搅拌。由于传送带4的底面高于喷涂箱1的底面,且传送带4有上下两个面,喷涂液在与圆柱形零件表面接触后向下落的过程中,可能会将圆柱形零件表面的杂质等带走。尤其是喷涂箱1内喷涂液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将传送带4的下部淹没,喷涂液在喷涂箱1内积累,各杂质等会相互结合而越来越大,因此在通过传送带4的下部的时候,传送带4的下部能够对该部分杂质进行过滤;而且传送带4还在往复运动,更加能够较好的实现过滤的功能;保证落入到传送带4和喷涂箱1底面之间的油漆的细腻度,在需要的时候,将进液管23从出料管152处取下,连通到连通管12上(如图2所示),实现对喷涂液的再次利用。

步骤九、干燥:将步骤七或八中的喷涂后的圆柱形零件取出并烘干;烘干温度为50~60℃的低温烘烤;烘干时间为5~10h。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