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50357发布日期:2018-12-11 23:5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尾气回收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环氧丙烷系仅次于聚丙烯的第二大丙烯衍生物,作为有机化工产品,大量用于聚氨酯、不饱和树脂、表面活性剂等生产,其产品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工艺是将双氧水法工艺(hppo工艺)取代国内仍大量使用、环境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氯醇法环氧丙烷工艺,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即丝网除沫器从混合气液流中分离气相和液相,设置有一次分离区及二次分离区,气液混合物进入罐内在依次分离区的旋流板区域形成旋风气流,离心力使得气体中较大的液滴甩脱出来,并聚集到内壁上,因重力部分液滴落入底部液体收集口排出,当带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上升通过丝网除沫器时,由于雾沫上升的惯性作用,雾沫与丝网细丝相碰撞而被附着在细丝表面上,细丝表面上雾沫的扩散、雾沫的重力沉降,使雾沫形成较大的液滴沿着细丝流至两根丝的交接点,细丝的可润湿性、液体的表面张力及细丝的毛细管作用,使得液滴越来越大,直到聚集的液滴大到其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的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细丝上分离下落。

由于除雾器只能收集粒径≥3-5um的雾沫,捕集效率达98%-99.8%(hg/t21618-1998),而尾气处理系统要求分离精度的粒径>0.3μm液滴去除率99.98%,而且丝网除沫器的液泛气速(即丝网除沫器操作中的极限气速)uf,要求操作气速ug=0.5-0.8uf(m/s),而从上游过来的尾气气速≥20m/s,很容易引发液泛,造成丝网除沫器易失效,达不到芳烃收集要求,使得回收装置超负荷,最终vocs的排放增加。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提高了气液分离率的同时,降低回收装置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了气液分离率的同时,降低回收装置的投资和维护成本的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

本发明的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中空隔板、至少一根回收滤芯和若干密封挡板,所述筒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所述中空隔板的环形凹槽,所述筒体通过所述中空隔板分隔为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中空隔板的顶面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和进气口之间设有固定若干密封挡板形成的进气通道,所述中空隔板的顶面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安装所述回收滤芯的通孔,所述中空隔板上穿设有连通所述上筒体内腔和下筒体内腔的排液口以及连接所述排液口的第一液封管道,所述中空隔板的底面上设有排空所述中空隔板内腔内液体的排液孔以及连通所述排液孔的第二液封管道,所述上筒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设有除雾器,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内分别设有与差压变送器相连的压力传感器,所述下筒体内设有与液位计连接的若干液位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中空隔板上还穿设有连通所述上筒体内腔和下筒体内腔的人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筒体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滤芯为气液分离聚结滤芯。

更进一步的,所述气液分离聚结滤芯为芳烃分离滤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封管道和第二液封管道均为u型排液管。

进一步的,所述下筒体内设有两个用于监测液位的液位传感器。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用于尾气处理系统,在筒体内增设高效回收滤芯及高效叶片式除雾器,在微量增加空气阻力的前提下,大量捕捉微小液滴,提前回收芳烃及三甲苯类尾气,降低回收滤芯的负荷,最终减少vocs的排放,达到降低消耗的目的。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的剖视图。

1中空隔板2回收滤芯

3密封挡板4上筒体

5下筒体6进气口

7进气孔8进气通道

9排液口10人孔

11排气口12第一排液管道

13排液孔14第二排液管道

15差压变送器16液位计

17除雾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包括筒体、中空隔板1、至少一根回收滤芯2和若干密封挡板3,筒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固定中空隔板1的环形凹槽,筒体通过中空隔板1分隔为上筒体4和下筒体5,上筒体4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气口6,中空隔板1的顶面上设有连通上筒体4内腔和中空隔板1内腔的进气孔7,进气孔7和进气口6之间设有固定若干密封挡板3形成的进气通道8,中空隔板1的顶面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密封安装回收滤芯2的通孔,中空隔板1上穿设有连通上筒体4内腔和下筒体5内腔的排液口9以及连接排液口9的第一液封管道12,中空隔板1的底面上设有排空中空隔板1内腔内液体的排液孔13以及连通排液孔13的第二液封管道14,上筒体4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1,排气口11内设有除雾器17,上筒体4和下筒体5内分别设有与差压变送器15相连的压力传感器,下筒体5内设有与液位计16连接的若干液位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的原理如下:

用于气液分离尾气的回收装置内设置有一次分离区,即进气口6处的密封挡板3碰撞区域,还有二次分离区,即回收滤芯2区域,气液混合物通过进气口6进入上筒体4内,大的液滴与密封挡板3发生碰撞结合,因重力部分液滴通过进气孔7落入中空隔板1内并经中空隔板1底部的排液口9排出,当带有雾沫的气体经过中空隔板1内腔并以一定速度上升由内而外的通过回收滤芯2时,带有雾沫的气体中的液滴,被回收滤芯2内部的超细聚酯纤维捕捉,这些微米级纤维对气流形成了曲折的通道,迫使液体雾滴在惯性碰撞、扩散拦截和直接拦截三种过滤机理的作用下,被超细纤维捕获,液体表面张力使小液滴聚结成较大型液滴,由于重力作用,大型液滴沉降至回收滤芯2的底部,提前回收液体芳烃,降低了回收装置的负荷,最终减少vocs的排放,达到降低消耗的目的。

为了方便人进入上筒体4内安装或者更换回收滤芯2,中空隔板1上还穿设有连通上筒体4内腔和下筒体5内腔的人孔10。

为了排出上筒体4内经过回收滤芯2回收的气体,上筒体4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1。

为了更好的进行气液分离,回收滤芯2为气液分离聚结滤芯,气液分离聚结滤芯为芳烃分离滤芯。

为了方便回收尾气中的液体芳烃,第一液封管道12和第二液封管道14均为u型排液管。

为了监测下筒体5内收集的液体芳烃的最低液面和最高液面,下筒体5内设有两个用于监测液位的液位传感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