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1408发布日期:2018-11-13 20:5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湿式吸收塔,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较大,是酸雨形成的主要成分,对土壤、河流、森林、建筑、农作物危害较大,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理工艺为石灰石/石灰—石膏法,该方法属湿法治理工艺,采用石灰石、生石灰或消石灰[Ca(OH)2]的乳浊液为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吸收生成的硫酸钙(CaSO3)经空气氧化后可得到副产品石膏,脱硫效率可达80%以上。该工艺方法使用装置为湿式吸收塔,当烟气进入吸收塔后烟气上升并通过喷淋区域,使烟气与喷淋装置喷淋的乳浊液充分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除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脱硫烟气经过设置于吸收塔上部的除雾器除雾后排放到大气当中。目前火电企业二氧化硫(SO2)和烟尘“超低排放”要求的提出,对现有湿式吸收塔的脱硫和除尘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现有的湿式吸收塔普遍都缺乏较为理想的除尘效果,制约了传统湿式吸收塔在“超低排放”领域的更加广泛应用,因此,对传统湿式吸收塔改进,使湿式吸收塔在提高脱硫效率的基础上兼具较为理想的除尘效率,是当前环保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改进传统湿式吸收塔,提供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在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的同时,获得较为理想的除尘效果。

所述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10、喷淋装置2、除雾装置1、浆液池4和气动涡流装置3;在所述吸收塔本体10之内、烟气入口20和净化烟气排放口30之间,自上而下设置顺序依次为除雾装置1、喷淋装置2和气动涡流装置3,如图1所示。

所述气动涡流装置3为使吸收塔本体10中上升烟气产生紊动湍流的结构装置,基本结构包括有支撑筒体32和在所述支撑筒体32内部向外圆周呈放射形状的涡轮叶片结构,在所述涡轮叶片结构中,每个涡轮叶片31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α为35°~65°,相邻的所述涡轮叶片31在垂向投影图中相互之间适度重叠无间隙;所述涡轮叶片结构通过改变所述上升烟气的流道和方向,控制所述上升烟气的流速,制造烟气的旋转湍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在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的同时,获得较为理想的除尘效果,应用于煤电生产企业的烟气净化环节中,能够使湿式吸收塔在提高脱硫效率的基础上,兼具较为理想的除尘效率,以适应湿式吸收塔在“超低排放”领域更高标准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湿式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述气动涡流装置的轴侧向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所述气动涡流装置优化设计的正向投影示意图。

图4、所述气动涡流装置优化设计的垂向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描述。

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10、喷淋装置2、除雾装置1、浆液池4和气动涡流装置3;在所述吸收塔本体10之内、烟气入口20和净化烟气排放口30之间,自上而下设置顺序依次为除雾装置1、喷淋装置2和气动涡流装置3;所述气动涡流装置3的基本结构包括支撑筒体32和在所述支撑筒体32中部向外圆周呈放射形状的涡轮叶片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在所述涡轮叶片结构中,每个所述涡轮叶片31与水平面所成的角度α为42°,相邻的所述涡轮叶片31在垂向投影图中相互之间边缘线相互重合,如图4所示,也就是既无缝隙也无重叠。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在工作状态下,经过静电除尘装置处理后的烟气进入所述湿式吸收塔形成上升烟气,当所述上升烟气经过气动涡流装置3时,受所述气动涡流装置3的涡轮叶片31倾斜面的控制和引导,改变了所述烟气气流通道的大小和方向,使所述烟气穿过所述气动涡流装置3后自然形成一个气液旋转翻覆的湍流空间区域,即所述的气动涡流;此时,当喷淋装置2喷洒的乳浊液浆液进入所述气动涡流区后,浆液液滴被紊动烟气撞击而产生分散,同时烟气在撞击液滴中自身也发生分散现象,这一结果进而导致了气相烟气、液相浆液和固相粉尘在气动涡流区内的接触时间增长,接触空间增大,持液容量增加,从而达到了气、液、固三相的充分混合,提高了所述湿式吸收塔的脱硫除尘效率;同时,所述受气动涡流装置3的涡轮叶片31接受所述喷淋装置2喷洒的乳浊液浆液,在所述涡轮叶片31上可形成一定厚度的持液层,当上升烟气通过所述气动涡流装置3时,所述烟气撞击所述持液层产生气泡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气、液、固三相的混合接触,促进了脱硫反应,捕获烟气中的粉尘,提高了湿式吸收塔的脱硫和除尘效果。

将所述一种高效气动涡流湿式吸收塔应用于20MW以上的燃煤机组示范工程中,可使整体脱硫效率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3%,所述湿式吸收塔出口烟气中粉尘含量较入口烟气中粉尘含量减少1~2mg/m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