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摊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81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摊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样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摊平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样品的全水分进行检测时,通常将缩分后的样品放入样品容器内,再将盛有样品的样品容器放入干燥箱内进行干燥。

而将样品放入样品容器内后,样品通常是呈堆积状的,这并不利于样品的烘干。因此,需要将样品摊平,样品在样品容器内摊得越薄、越均匀,则烘干所需的时间就越短,烘干的效果也越好。

现有的摊平装置通常采用对承载样品容器的托盘施加震动或冲击力的方式来使样品摊平,或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刮板或耙齿移动或旋转,从而将样品容器内的样品搅拌均匀。

然而,现有的摊平装置在对样品进行摊平的过程中,样品受震动或搅拌的作用,容易从样品容器内溅出或粘附在样品容器边缘部。溅出的样品对设备的内部环境造成污染,需要经常定期的清扫设备,因此,增加了设备的清扫频率,给设备的维护带来诸多不便,影响生产效率。另外,粘附在样品容器边缘部的煤样容易滑落,若在样品称量后滑落则造成样品的损失,对样品的全水分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样品溅出的摊平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摊平装置,采用该摊平装置对样品容器内的样品进行摊平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样品从样品容器内溅出,从而避免溅出的样品污染设备的内部环境,减少了设备的清扫频率,提高了设备的维护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摊平装置,包括:

用于摊平样品的耙齿;

与所述耙齿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耙齿转动的旋转装置;

设置在样品容器的上端口用以防止样品溅出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让位所述耙齿的让位孔。

优选地,所述耙齿通过所述旋转装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耙齿升降的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耙齿连接用于固定所述耙齿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旋转装置相连,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盖板在竖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的连接,以使耙齿沿让位孔移动。

优选地,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导向柱,所述固定板可滑动地套装于所述导向柱,且所述导向柱的自由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固定板滑出所述导向柱的限位柱。

优选地,所述让位孔与所述耙齿间隙配合,以在所述耙齿上升时刮扫所述耙齿外周部的样品。

优选地,所述导向柱上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固定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耙齿包括板状耙齿或具有至少两根柱状齿的齿状耙齿。

优选地,所述盖板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样品容器的端面滚动连接的滚珠,摊平样品时,所述盖板压合于所述样品容器的端口端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旋转装置的输出轴相连。

优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上设有用于感应所述样品容器是否到位以及所述耙齿是否升降到位的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与用于控制所述升降装置动作的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摊平装置,在使用时,耙齿伸入样品容器内,在旋转装置的带动下,耙齿转动以将样品容器内的样品摊平。由于在样品容器的上端口设置有防止样品溅出的盖板,且盖板上设有让位耙齿的让位孔,以不干涉耙齿伸入样品容器内并在样品容器内转动。因此,在耙齿转动并搅拌样品容器内的样品时,盖板可以阻挡样品从样品容器的上端口处溅出,从而避免样品污染设备的内部环境,减少了设备的清扫频率,提高了设备的维护周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盖板上的让位孔与耙齿间隙配合,以在耙齿上升时刮扫耙齿外周部的样品。即通过让位孔的边缘部来清扫去除耙齿周身粘附的样品,避免在摊平装置连续作业时,造成不同样品容器内的样品产生混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摊平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摊平装置具体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齿状耙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中板状耙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工作时初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具体实施例工作时摊平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7中:

1为耙齿、2为旋转装置、3为样品容器、4为盖板、5为升降装置、6为固定板、7为弹簧、8为联轴器、41为让位孔、42为导向柱、43为限位柱、44为滚珠、51为感应开关、61为转轴、62为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摊平装置,采用该摊平装置对样品容器内的样品进行摊平时,可以有效地防止样品从样品容器内溅出,从而避免溅出的样品污染设备的内部环境,减少了设备的清扫频率,提高了设备的维护周期。

请参考图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

本申请提供的摊平装置,包括:

用于摊平样品的耙齿1;

与耙齿1相连,且用于驱动耙齿1转动的旋转装置2;

设置在样品容器3的上端口用以防止样品溅出的盖板4,盖板4上设有用于让位耙齿1的让位孔41。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摊平装置主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摊平装置在摊平样品时样品容易从样品容器3的端口处溅出的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的摊平装置包括用于摊平样品时设置在样品容器3的上端口以防止样品溅出的盖板4。

具体地,盖板4上设有用于让位耙齿1的让位孔41,这里的让位孔41的让位作用包括让位耙齿1和让位耙齿1与旋转装置2相连的转轴61。

可以理解的是,当让位孔41用于让位耙齿1时,让位孔41的孔径大于或等于耙齿1的外径,以便于耙齿1能够穿过让位孔41伸入样品容器3内。本申请对让位孔41的形状不做限定,让位孔41的形状可以与耙齿1的形状相一致,以与耙齿1间隙配合,在让位耙齿1的同时达到最佳的防样品溅出的效果。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申请对盖板4的具体设置形式不做限定,盖板4可以直接盖合于样品容器3上,与样品容器3的相对位置保持固定不变,让位孔41的孔径大于耙齿1转轴61的轴径,以不干涉耙齿1的转动。当然也可以是这样的设计:盖板4与耙齿1或旋转装置2相连,在旋转装置2的作用下,盖板4随着耙齿1一起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盖板4随着耙齿1一起转动的方案中,盖板4与样品容器3盖合且可转动地连接,或者盖板4与样品容器3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即盖板4与样品容器3之间处于非盖合的状态,且该间隙小于样品颗粒,以在避免盖板4与样品容器3之间直接接触造成磨损的同时,避免样品从样品容器3的上端口处溅出。

另外,本申请对盖板4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定,该板可以为一整块板,也可以由至少两块板拼接而成,只要确保在摊平样品时盖板4能够设置在样品容器3的上端口以防止样品溅出,且具有让位耙齿1的让位孔41即可。

本申请对旋转装置2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例如旋转装置2可以为电机或其它任意能够带动耙齿1转动的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本申请中的样品容器3包括用于盛装样品的坩埚。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摊平装置,在使用时,耙齿1伸入样品容器3内,在旋转装置2的带动下,耙齿1转动以将样品容器3内的样品摊平。由于摊平样品时,在样品容器3的上端口设置有防止样品溅出的盖板4,且盖板4上设有让位耙齿1的让位孔41,以不干涉耙齿1伸入样品容器3内并在样品容器3内转动。因此,在耙齿1转动并搅拌样品容器3内的样品时,盖板4可以阻挡样品从样品容器3的上端口处溅出,从而避免样品污染设备的内部环境,减少了设备的清扫频率,提高了设备的维护周期。

为了调整耙齿1相对于样品容器3的距离,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耙齿1通过旋转装置2连接用于驱动耙齿1升降的升降装置5。

也就是说,旋转装置2的一端与耙齿1相连,另一端与升降装置5相连,升降装置5动作时,可以带动旋转装置2和耙齿1一起升降。这样,当盛装样品的样品容器3到位后,升降装置5可以带动耙齿1下降,使耙齿1伸入至样品容器3内;当摊平样品后,升降装置5带动耙齿1上升,使耙齿1脱离样品容器3,以便于将样品容器3移走进行其它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对升降装置5的具体传动方式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择气缸,齿轮、齿条传动,丝杠、丝母传动,链轮链条传动等来实现耙齿1及旋转装置2的可升降。

考虑到盖板4的具体设置形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耙齿1连接用于固定耙齿1的固定板6,固定板6与旋转装置2相连,且固定板6与盖板4在竖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的连接,以使耙齿1沿让位孔41移动。

也就是说,耙齿1及盖板4均通过固定板6与旋转装置2相连。这样,在旋转装置2带动固定板6转动时,耙齿1和盖板4将随着固定板6一起转动。

另外,固定板6与盖板4在竖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的连接,以使在升降装置5带动旋转装置2及固定板6升降时,固定板6可相对盖板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使固定板6带动耙齿1穿过盖板4上的让位孔41与盖板4相对移动。

考虑到固定板6与盖板4在竖直方向上可相对移动的连接结构的简单易实现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盖板4固定连接导向柱42,固定板6可滑动地套装于导向柱42,且导向柱42的自由端设有用于防止固定板6滑出导向柱42的限位柱43。

也就是说,在固定板6上设有导向孔62,导向柱42与导向孔62配合连接,且导向孔62的尺寸大于导向柱42的尺寸,以使导向孔62可以在导向柱42上滑动,从而使固定板6可相对盖板4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为了避免固定板6与盖板4相互脱离,导向柱42的自由端(也即导向柱42的非固定端)设有用于防止固定板6滑出导向柱42的限位柱43。限位柱43的外径大于导向孔62的孔径,也就是说,限位柱43限定固定板6在导向柱42的两端之间移动。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板6与盖板4平行设置,自然状态下,受重力作用的影响,盖板4通过限位柱43吊挂于固定板6上,此时,盖板4与固定板6之间的距离最大。

可以理解的是,导向柱42的长度限定了固定板6相对盖板4移动的距离,也即耙齿1相对让位孔41移动的距离,摊平样品时,耙齿1伸入样品容器3内搅拌样品,盖板4盖合在样品容器3的上端口,为了保证在摊平样品时,耙齿1能够向样品容器3内深入足够的长度,以充分的摊平样品,耙齿1相对让位孔41移动的深度优选为等于耙齿1的长度,因此,优选地,导向柱42的长度大于耙齿1的长度。

考虑到耙齿1将样品摊平后随着升降装置5上升时,为了避免耙齿1将粘附于耙齿1外周部的样品带出样品容器3,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让位孔41与耙齿1间隙配合,以在耙齿1上升时刮扫耙齿1外周部的样品。

可以理解的是,让位孔41的形状与耙齿1的形状相一致,让位孔41的尺寸与耙齿1的尺寸可实现两者之间的间隙配合,且两者之间的间隙在使耙齿1能够相对让位孔41移动的同时,可以避免样品通过,也即让位孔41与耙齿1之间的配合间隙小于样品的颗粒度。

也就是说,本申请通过让位孔41的边缘部来清扫耙齿1周身粘附的样品,避免在摊平装置连续作业时,造成不同样品容器3中的样品的混样。

为了使盖板4更好的盖合样品容器3及方便让位孔41对粘附于耙齿1上的样品进行刮扫,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导向柱42上套装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盖板4和固定板6相连。

也就是说,当固定板6与盖板4具有最大距离时,弹簧7处于自然状态或压缩状态,当固定板6与盖板4的相对距离小于两者之间的最大距离时,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对盖板4施加向下的弹性恢复力。

一方面,在升降装置5带动耙齿1向下移动伸入至样品容器3内时,固定板6沿导向柱42向下移动,压缩弹簧7,使弹簧7产生弹性形变,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簧7给盖板4施加向下的力,加上盖板4自身的重力作用,使盖板4更好的盖合于样品容器3的端口处,防止样品从样品容器3的端口处溅出。

另一方面,在升降装置5带动耙齿1上升时,耙齿1向上移动脱离样品容器3,这时,由于弹簧7尚未完全恢复形变,在弹簧7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弹簧7给盖板4施加向下的力,再加上盖板4自身的重力作用,盖板4具有向下移动的趋势,这与耙齿1的上升方向相反,因此,弹簧7的存在为让位孔41边缘部提供足够的刮扫力,以使粘附在耙齿1外周部的样品更容易的被清理掉。

考虑到耙齿1的具体结构的实现形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耙齿1包括板状耙齿或具有至少两根柱状齿的齿状耙齿。

也就是说,耙齿1可以为一整块板状结构,板状结构转动时,靠板状结构的侧平面将样品摊平。

耙齿1也可以为具有至少两根柱状齿的齿状耙齿,靠柱状齿的搅拌作用将样品摊平。

需要说明的是,柱状齿的数量至少为两根,柱状齿的数量越多,则样品被搅拌的越均匀,且样品摊平的效率越高。

本申请对柱状齿的形状不做限定,柱状齿可以为圆柱形齿、四棱柱形齿或三棱柱形齿。

为了减小盖板4相对于样品容器3转动时的摩擦力,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盖板4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样品容器3的端面滚动连接的滚珠44,摊平样品时,盖板4压合于样品容器3的端口端面。

可以理解的是,盖板4随着旋转装置2转动时,盖板4压合于样品容器3的端口端面,且通过滚珠44与样品容器3端口端面的滚动实现盖板4相对样品容器3的转动。由于滚珠44与样品容器3的端口端面为点接触,随着盖板4的旋转,滚珠44在样品容器3的端面上的运动轨迹为一个圆形线,即盖板4与样品容器3之间为线接触,从而减小了两者的摩擦,提高了盖板4及样品容器3的使用寿命。

考虑到固定部与旋转装置2的具体连接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固定板6上设有转轴61,转轴61通过联轴器8与旋转装置2的输出轴相连。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联轴器8将旋转装置2的输出轴和转轴61牢固地联接起来一同旋转,并传递旋转装置2的输出运动和扭矩,使固定板6随着旋转装置2的输出轴的转动而转动。

为了精确控制耙齿1的升降位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升降装置5上设有用于感应样品容器3是否到位以及耙齿1是否升降到位的感应开关51,感应开关51与用于控制升降装置5动作的控制器相连。

也就是说,当样品容器3到位时,感应开关51感应到样品容器3的到位信息,并将该到位信息传送至用于控制升降装置5动作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5动作,使耙齿1及旋转装置2向下移动,当耙齿1及旋转装置2下降至摊平位置时,感应开关51感应到耙齿1下降到位的信号,并将该下降到位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5制动,使耙齿1及旋转装置2停止下降。

当摊平完成后,升降装置5带动耙齿1及旋转装置2上升,当上升至初始位置时,感应开关51感应到耙齿1上升到位的信号,并将该上升到位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升降装置5制动,使耙齿1及旋转装置2停止上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摊平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