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0343发布日期:2019-01-02 22:3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卧式研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制备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研磨机。



背景技术:

卧式研磨机是涂料研磨机的一种,用于对涂料进行研磨。各类涂料是民用或工业常用的原材料之一,随着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涂料的研磨工作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现在大多数生产涂料的工厂对于涂料研磨机的要求越来越高。

申请公布号为CN1046680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卧式涂料研磨机,包括筒体、支架和研磨球,筒体水平设置、两端端面上均安装有转轴,研磨球放置在筒体内,筒体的端面上设有研磨球进出口,研磨球进出口上设置有封盖;由于研磨球在长期使用后其研磨效果会逐渐变弱,因此需要不定期地对筒体内的研磨球进行更换,在对研磨球进行更换时,将研磨进出口上的封盖打开,然后将研磨球通过研磨球进出口从筒体中取出。

但上述卧式涂料研磨机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研磨进出口与处在筒体最底部的研磨球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要将研磨球从研磨进出口处取出,需要人工耗费大量时间将研磨球从筒体内通过研磨进出口掏出,使得研磨球的取出过程麻烦,不利于生产工作的开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卧式研磨机,具有方便取出研磨球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卧式研磨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有若干研磨球,所述筒体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筒体内部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封盖,所述机架与筒体之间铰接设置有用于支撑筒体的支柱,所述支柱靠近通孔端,所述机架上远离通孔端且位于筒体两侧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弧度轨迹与以所述支柱的铰接处为圆心、所述筒体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部分轨迹相同,所述筒体滑动设置在弧形板上,所述弧形板上设置有驱动筒体沿着弧形板的长度方向滑动的驱动机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将筒体内的研磨球从筒体内取出时,首先启动位于弧形板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会带动筒体在弧形板上滑动,由于弧形板的弧形轨迹与以所述支柱的铰接处为圆心、所述筒体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部分轨迹相同,因此筒体会绕着筒体与支柱的铰接处旋转并且在弧形板上滑动,此时筒体远离通孔端会高于筒体与支柱的铰接处,即筒体会逐渐倾斜,当倾斜到一定程度后,让驱动机构停止,接着打开通孔上的封盖,让筒体内的研磨球顺着筒体内的倾斜底面滚动并从通孔处滚出,这样设置后使得不再需要大量人力耗费时间把研磨球掏出,使得研磨球取出更为方便。

进一步,所述筒体靠近弧形板侧设置有滑块,所述弧形板靠近筒体侧且沿着弧形板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固定在滑槽内的固定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机构后,筒体上的滑块会在弧形板上的滑槽内滑动,当滑动到使得筒体倾斜能够让处在筒体内的研磨球从通孔处滚出时,关闭驱动机构,接着用固定件将滑块固定在滑槽内使得研磨球能够顺利滚下,这样设置后不仅使得筒体远离通孔端能够较为顺畅地在弧形板上滑动,而且能够让研磨球正常滚出,达到运行平稳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滑槽内沿着滑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件包括穿设在固定孔内的且将滑块固定在滑槽内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另一端穿插在滑块内。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块固定在滑槽内时,此时只需将固定螺栓穿过固定孔并插入位于滑槽内的滑块内,接着拧紧固定螺栓即可,达到固定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滑块和滑槽均设置为燕尾形。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滑块与滑槽设置为燕尾形能够阻止滑块带动筒体在弧形板上的滑槽内滑动时从垂直于滑槽的方向滑出,使得滑块在滑槽能滑动时能够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滑块正对滑槽的端部设置有滚珠。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滚珠的设置使得滑块滑动的效果更佳。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弧形板上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有卷线轮,所述卷线轮上绕设有尼龙绳,所述尼龙绳远离卷线轮端与滑块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电机启动之后,卷线轮开始旋转,使得卷线轮上的尼龙绳也开始缠绕在卷线轮上,由于尼龙绳与滑块连接,在尼龙绳收卷的过程中会给予滑块以及筒体施加一定的拉力,此时滑块以及筒体受到拉力后逐渐高于筒体另一端,使得筒体逐渐倾斜,因此达到驱动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尼龙绳远离卷线轮端设置有吊钩,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吊钩相配的钩环。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尼龙绳与滑块时,只需要将尼龙绳上的吊钩挂在滑块上的钩环上即可,达到连接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机架上靠近地面端设置有万向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随意推动卧式研磨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需要将筒体内的研磨球从筒体内取出时,启动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会带动筒体在弧形板上滑动,筒体会绕着筒体与支柱的铰接处旋转并且在弧形板上滑动,筒体会逐渐倾斜,当倾斜到一定程度后,让转动电机停止,接着打开通孔上的封盖,让筒体内的研磨球顺着筒体内的倾斜底面滚动并从通孔处滚出,这样设置后使得不再需要大量人力耗费时间把研磨球掏出,使得研磨球取出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筒体;11、滑块;111、固定螺栓;112、滚珠;113、钩环;2、通孔;21、封盖;3、支柱;4、弧形板;41、滑槽;411、固定孔;42、转动电机;421、卷线轮;4211、尼龙绳;4212、吊钩;5、机架;5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卧式研磨机,包括机架5和设置在机架5上的筒体1,筒体1内设置有若干研磨球,筒体1的端面上开设有与筒体1内部连通的通孔2,通孔2上设置有封盖21,机架5与筒体1之间铰接设置有用于支撑筒体1的支柱3,支柱3靠近通孔2端,机架5上远离通孔2端且位于筒体1两侧设置有弧形板4,弧形板4的弧度轨迹与以支柱3的铰接处为圆心、筒体1的轴向长度为半径的圆的部分轨迹相同,筒体1滑动设置在弧形板4上,弧形板4上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筒体1沿着弧形板4的长度方向滑动。

需要将筒体1内的研磨球从筒体1内取出时,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带动筒体1在弧形板4上滑动,筒体1绕着筒体1与支柱3的铰接处旋转且在弧形板4上滑动,此时筒体1远离通孔2端会高于筒体1与支柱3的铰接处,即筒体1会逐渐倾斜,筒体1内的研磨球会顺着筒体1内的倾斜底面滚动并从通孔2处滚出,这样设置后使得不再需要大量人力耗费时间把研磨球掏出,使得研磨球取出更为方便。

如图2、3所示,筒体1靠近弧形板4侧设置有滑块11,弧形板4靠近筒体1侧且沿着弧形板4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滑块11滑动的滑槽41,滑块11和滑槽41均设置为燕尾形,且滑块11正对滑槽41的端部设置有滚珠112;滚珠112能够帮助滑块11更顺畅地在滑槽41内滑动。

如图2、3所示,滑槽41内沿着滑槽4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11,滑块11上设置有用于将滑块11固定在滑槽41内的固定件;固定件为穿设在固定孔411内的且将滑块11固定在滑槽41内的固定螺栓111,所述固定螺栓111的另一端穿插在滑块11内。

固定滑块11时,只需要将固定螺栓111穿过固定孔411并拧紧在滑块11上即可,达到固定方便的效果。

如图2、3所示,驱动机构为设置在弧形板4上的转动电机42,转动电机42的输出轴端连接有卷线轮421,卷线轮421上绕设有尼龙绳4211,尼龙绳4211远离卷线轮421端与滑块11连接;尼龙绳4211远离卷线轮421端设置有吊钩4212,滑块11上设置有与吊钩4212相配的钩环113。

需要将筒体1内的研磨球从筒体1内取出时,首先将吊钩4212扣在钩环113上,然后启动转动电机42,转动电机42会带动卷线轮421转动,尼龙绳4211会在卷线轮421上收卷并给筒体1一定的拉力,此时滑块11就能够在尼龙绳4211的拉动下带动筒体1滑动。

如图1所示,机架5上靠近地面端设置有万向轮51;万向轮51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可以随意推动卧式研磨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