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釜体角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813发布日期:2019-02-11 00:05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釜体角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应釜,尤其涉及到一种可调节釜体角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反应釜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压力容器必须遵循GB150{钢制压力容器}的标准,常压容器必须遵循NB/T47003.1-2009{钢制焊接常压容器}的标准。随之反应过程中的压力要求对容器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生产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加工、检测并试运行。不锈钢反应釜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操作条件等不尽相同,反应釜的设计结构及参数不同,即反应釜的结构样式不同,属于非标的容器设备。

化工行业中,反应釜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混合搅拌以及反应。反应釜作为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而现有的反应釜都是釜体竖直且固定的,使得技术人员工作时很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釜体角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调节釜体角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包括釜体。

所述釜体上设置有釜盖;所述釜盖上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所述釜盖上还设有两个把手;所述釜盖中心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釜体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所述釜体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端面固定连接有轴套;所述釜体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旋转轴,所述轴套与旋转轴相适应;所述其中一个旋转轴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另一个旋转轴的圆环面开设有两个相交的第一通孔;所述套设于具有第一通孔的旋转轴上的轴套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延伸至支撑架内,所述第一通孔与固定孔相适应;所述旋转齿轮的同侧且位于支撑架外侧面固定有两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传动轴上的螺纹结构与旋转齿轮相啮合;所述传动轴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转盘。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侧面呈三角形,其下端设有支撑杆相互连接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齿轮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支撑架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外径大于轴套的内径,所述旋转轴中部的内径与轴套内径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转盘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握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转盘呈方向盘结构,其中心与传动轴的轴心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釜盖周边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第四通孔并延伸至釜体内,所述第四通孔与螺栓相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上都设有与之相配合使用的封闭盖,所述封闭盖通过铰链连接与第一进料口、第二进料口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轴为一体式分级圆柱结构,其中包括第一圆柱,第二圆柱和第三圆柱,所述第二圆柱固定连接于第一圆柱的外侧两端,所述第三圆柱固定连接于第二圆柱的外侧端,所述第一圆柱表面具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圆柱外径与固定环内径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釜体角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通过采用齿轮的啮合,使得釜体可以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工作;在釜体旋转角度时,其釜体内的搅拌液会发生位置偏移,从而使得搅拌液能搅拌的更加充分;该反应釜下端还设置有支撑架,方便进行短距离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釜体角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反应釜上轴套的剖面图;

图4是该反应釜上旋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该反应釜上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6是该反应釜上支撑架的左视图;

图7是该反应釜上支撑架的右视图;

图8是该反应釜上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调节釜体角度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反应釜包括釜体1,所述釜体1上设置有釜盖2;所述釜盖 2上设有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所述釜盖2上还设有两个把手5;所述釜盖2中心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架6,所述电机架6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7;所述搅拌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下端设有搅拌叶片;所述釜体2下端设置有出料口8;所述釜盖2上还设有撬开板9,所述撬开板9呈长方体,其一端连接于釜盖2上,另一端延伸至空气中;所述撬开板9通过连接件10与釜盖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10呈弯钩状连接于撬开板9的侧面和釜盖2的上端面;所述连接件10是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与撬开板9与釜盖2之间;当釜盖2长期未打开时,釜盖2会因为搅拌液粘贴在釜体1上,这时就通过撬开9板打开釜盖;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叶片为市面上所常见的搅拌叶片。

所述釜体1下端设置有支撑架11;所述支撑架11上端端面固定连接有轴套12;所述釜体1的外壁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旋转轴13,所述轴套12与旋转轴13相适应;所述其中一个旋转轴13的外侧端面固定连接有旋转齿轮14,另一个旋转轴13的圆环面开设有两个相交的第一通孔15;所述套设于具有第一通孔15的旋转轴13上的轴套 12开设有固定孔16,所述固定孔16延伸至支撑架11内,所述第一通孔15与固定孔16相适应;所述旋转齿轮14的同侧且位于支撑架 11外侧面固定有两个固定环17,所述固定环17内放置有传动轴171,所述传动轴171上设置有螺纹结构,所述传动轴171上的螺纹结构与旋转齿轮14相啮合;所述传动轴171的一端连接有传动转盘18;所述旋转轴13在轴套12内具有一个旋转自由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11的侧面呈三角形,其下端设有支撑杆 111相互连接支撑架。三角形的支撑架11能更加稳定的支撑釜体1;所述旋转齿轮14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141,所述支撑架11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112,所述第二通孔141与第三通孔112相适应。当釜体1旋转到一定角度时,为了防止釜体1角度滑动,通过外部钢棒贯穿第二通孔141和第三通孔112使釜体1角度固定。所述旋转轴13的两端外径大于轴套12的内径,所述旋转轴13中部的内径与轴套12内径相适应;所述旋转轴13中部外径小于两端外径的设计,使得轴套12不会在随意移动;所述传动转盘18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握把181;所述握把181是为了方便工作人员旋转传动转盘 18,从而带动传动轴171,通过传动轴171上的齿轮结构与旋转齿轮 14的啮合,进而带动旋转齿轮14转动;所述传动转盘18呈方向盘结构,其中心与传动轴171的轴心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釜盖1周边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第四通孔并延伸至釜体1内,所述第四通孔与螺栓相配合;所述釜盖2通过螺栓固定在釜体1上,使得釜体1在旋转角度时,釜盖2不会掉落;所述第一进料口3和第二进料口4上都设有与之相配合使用的封闭盖20,所述封闭盖20通过铰链连接与第一进料口3、第二进料口4 和出料口8相连接;所述封闭盖20与第一进料口3、第二进料口4 和出料口8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能使釜体内具有更好的气密性。所述传动轴171为一体式分级圆柱结构,其中包括第一圆柱1711,第二圆柱1712和第三圆柱1713,所述第二圆柱1712固定连接于第一圆柱1711的外侧两端,所述第三圆柱1713固定连接于第二圆柱 1712的外侧端,所述第一圆柱1711表面具有螺纹结构,所述第二圆柱1712外径与固定环17内径相适应,所述第三圆柱1713外径大于固定环17内径,所述第一圆柱1711的直径等于第三圆柱1713的直径;通过第三圆柱1713卡住固定环17,使得传动轴171不会掉出固定环17外。

上述技术方案具体操作步骤:

通过工作人员旋转传动转盘,通过齿轮啮合使得釜体移动,当移动到一定角度时,通过外部钢棒贯穿第一通孔和固定孔,再通过外部钢棒贯穿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使得釜体进行固定。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