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259发布日期:2019-03-22 20:2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当前中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开采出来的稀土矿石中,稀土氧化物含量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有的更低,为了满足冶炼的生产要求,在冶炼前经选矿,将稀土矿物与脉石矿物和其它有用矿物分开,以提高稀土氧化物的含量,得到能满足稀土冶金要求的稀土精矿。稀土矿的选矿一般采用浮选法,并常辅以重选、磁选组成多种组合的选矿工艺流程。混料机是由一个水平旋转的容器和旋转的立式搅拌叶片等组成,成型料搅拌时,容器向左转,叶片向右转,由于逆流的作用,成型料各颗粒间运动方向交叉,互相接触的机会增多,逆流混料机对料的挤压力小,发热量低,在稀土生产中混料机是主要的生产设备之一。

现有的用于稀土粉料的混料装置所采用的立式结构,需要占用高大的空间,拆装麻烦,维护维修需要高空作业,不但困难而且危险,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稀土粉料的混料装置所采用的立式结构,需要占用高大的空间,拆装麻烦,维护维修需要高空作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包括有混料筒、旋转装置、混料装置、进料斗、左右气缸Ⅰ、出料管、阀门和支腿;混料筒上设置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上设置有混料装置,混料筒顶部的中右部开有上筒口,进料斗的下部位于混料筒的上筒口内,进料斗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左右气缸Ⅰ,左右气缸Ⅰ的底部与混料筒的外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Ⅰ的伸缩杆与进料斗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出料管,出料管的上端与混料筒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出料管与混料筒相连通,出料管上安装有阀门,混料筒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支腿,支腿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之间,支腿的上端与混料筒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旋转装置包括有旋转电机Ⅰ、旋转盘、L形固定杆、固定板、连接轴和轴承座Ⅰ;旋转电机Ⅰ位于混料筒的右侧,旋转电机Ⅰ与混料筒右侧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右侧壁的中部开有孔,旋转电机Ⅰ的输出轴通过混料筒右侧壁中部的孔向左伸入到混料筒内,旋转盘位于混料筒内的中部,旋转电机Ⅰ输出轴的左端与旋转盘右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固定杆的右下端与旋转盘左侧壁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的右侧壁与旋转盘左侧壁的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固定杆的左上端与固定板底部的左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轴的右端与固定板左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轴的左端与轴承座Ⅰ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Ⅰ与混料筒左内侧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混料装置包括有大轴承、U形缸、旋转电机Ⅱ、挡板、推板、长行程气缸和左右气缸Ⅱ;固定板的中右部一字水平式开有若干个孔,大轴承设置为若干个,大轴承位于固定板中右部的孔内,大轴承与固定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U形缸设置为若干个,大轴承套在U形缸上,大轴承与U形缸侧壁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Ⅱ设置为若干个,旋转电机Ⅱ输出轴的上端与U形缸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Ⅱ的底部与L形固定杆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挡板位于U形缸的上方,挡板与U形缸设置为活动连接,挡板开有若干个落料口,挡板的落料口与U形缸相对应,推板位于挡板的上方,推板的左侧壁与长行程气缸伸缩杆的右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长行程气缸的底部与左右气缸Ⅱ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Ⅱ的底部与固定板顶部的左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Ⅱ伸缩杆的右端与挡板的左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旋转电机Ⅲ、丝杆、轴承座Ⅱ、螺母、刮料板、轴承座Ⅲ、上下气缸、连接杆、小支杆和锤头;旋转电机Ⅲ的底部与混料筒内底部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Ⅲ输出轴的右端与丝杆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Ⅱ内的轴承与丝杆的左端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Ⅱ与混料筒的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Ⅱ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的左侧,螺母设置在丝杆上,螺母与丝杆相配合,刮料板中部开有左右贯穿的孔,螺母位于刮料板中部的孔内,螺母与刮料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刮料板位于L形固定杆的下方,刮料板与混料筒设置为活动连接,丝杆的右端与轴承座Ⅲ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Ⅲ与混料筒的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Ⅲ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的右侧,上下气缸位于旋转电机Ⅱ之间,上下气缸的底部与L形固定杆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气缸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连接杆,上下气缸伸缩杆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一端设置为铰接连接,上下气缸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杆,小支杆位于旋转电机Ⅱ与上下气缸之间,小支杆的下端与L形固定杆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小支杆的上端与连接杆的中部通过轴设置为转动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锤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锤头为左右对称式设置,锤头位于U形缸的下方,锤头与U形缸设置为活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旋转电机Ⅳ、斜杆和破碎刀;旋转电机Ⅳ、斜杆和破碎刀均位于进料斗内,旋转电机Ⅳ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斜杆,斜杆的一端与旋转电机Ⅳ的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斜杆的另一端与进料斗的内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Ⅳ输出轴的下端与破碎刀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优选地,左右气缸Ⅰ的缸径设置为20-80mm,左右气缸Ⅰ的行程设置为0.5-2m,旋转电机Ⅰ的转速设置为600-1000r/min,旋转电机Ⅱ的转速设置为1000-2200r/min,长行程气缸的缸径设置为20-60mm,长行程气缸的行程设置为1-22m。

工作原理:因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混料筒、旋转装置、混料装置、进料斗、左右气缸Ⅰ、出料管、阀门和支腿,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进料斗将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加入到混料筒内,并落入到混料装置内,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左右气缸Ⅰ带动进料斗在混料筒的上筒口内进行左右晃动,从而将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均匀的加入到混料筒内,再进入到混料装置内,然后通过混料装置对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混料,同时也可以通过旋转装置带动混料装置进行旋转,从而对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多种方式的搅拌混合,混料完毕后,再通过旋转装置对混料装置进行180度翻转,然后通过混料装置将稀土粉料倒出到混料筒内的底部,再打开阀门,并通过出料管将其排出即可。

因为旋转装置包括有旋转电机Ⅰ、旋转盘、L形固定杆、固定板、连接轴和轴承座Ⅰ,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电机Ⅰ带动旋转盘和L形固定杆,以及固定板一起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混料装置进行转动,从而对混料装置内的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旋转搅拌,使其进行混合,连接轴和轴承座Ⅰ为固定板提供转动支撑。

因为混料装置包括有大轴承、U形缸、旋转电机Ⅱ、挡板、推板、长行程气缸和左右气缸Ⅱ,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左右气缸Ⅱ带动挡板进行左右运动,并将挡板的落料口带动到U形缸的上缸口的正上方,此时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可以向下落入到U形缸内,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长行程气缸带动推板进行左右运动,从而将进料斗撒落在挡板上的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通过挡板的落料口推刮到U形缸内,当加料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左右气缸Ⅱ带动挡板进行左右运动,并将挡板的落料口与U形缸的上缸口完全错开,此时挡板完全将U形缸的上缸口挡住,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旋转电机Ⅱ带动U形缸进行转动,从而对U形缸内的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旋转混料,大轴承为U形缸提供滑动支撑,固定板和L形固定杆为大轴承、U形缸和旋转电机Ⅱ提供固定支撑,当混料完毕后,同时旋转装置带动混料装置进行180度翻转,此时U形缸的上缸口正好朝向下方,工作人员通过左右气缸Ⅱ带动挡板进行左右运动,并使挡板的落料口与U形缸的上缸口对齐,此时U形缸内的稀土粉料通过挡板的落料口倒出到混料筒的内底部。

因为还包括有旋转电机Ⅲ、丝杆、轴承座Ⅱ、螺母、刮料板、轴承座Ⅲ、上下气缸、连接杆、小支杆和锤头,所以当工作人员将稀土粉料倒出到混料筒的内底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电机Ⅲ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驱动螺母和刮料板进行左右运动,由于刮料板与混料筒的内底部设置为滑动连接,所以可以限制螺母随丝杆转动,从而通过刮料板的左右运动将混料筒内底部的稀土粉料推刮到出料管内排出,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上下气缸带动连接杆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锤头对U形缸进行敲击,防止稀土粉料粘结在U形缸的内壁上。

因为还包括有旋转电机Ⅳ、斜杆和破碎刀,而且旋转电机Ⅳ、斜杆和破碎刀均位于进料斗内,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电机Ⅳ带动破碎刀进行旋转,从而对进料斗内的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破碎,斜杆为旋转电机Ⅳ提供固定支撑。

因为左右气缸Ⅰ的缸径设置为20-80mm,左右气缸Ⅰ的行程设置为0.5-2m,所以运行更加平稳,旋转电机Ⅰ的转速设置为600-1000r/min,旋转电机Ⅱ的转速设置为1000-2200r/min,所以转动更加精准精确,方便调整其转速,长行程气缸的缸径设置为20-60mm,长行程气缸的行程设置为1-22m,所以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通过将旋转装置和混料装置设置在混料筒上,降低了空间的占用,容易拆装,维修维护安全方便,无需高空作业,通过混料装置与旋转装置的结合,能够对稀土粉料进行多种方式的旋转搅拌,混料效果好效率高,而且出料干净彻底,排料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维护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板的主视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Ⅲ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Ⅳ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混料筒,2-旋转装置,3-混料装置,4-进料斗,5-左右气缸Ⅰ,6-出料管,7-阀门,8-支腿,10-上筒口,21-旋转电机Ⅰ,22-旋转盘,23-L形固定杆,24-固定板,25-连接轴,26-轴承座Ⅰ,31-大轴承,32-U形缸,33-旋转电机Ⅱ,34-挡板,35-推板,36-长行程气缸,37-左右气缸Ⅱ,41-旋转电机Ⅲ,42-丝杆,43-轴承座Ⅱ,44-螺母,45-刮料板,46-轴承座Ⅲ,47-上下气缸,48-连接杆,49-小支杆,50-锤头,51-旋转电机Ⅳ,52-斜杆,53-破碎刀,340-落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混料筒1、旋转装置2、混料装置3、进料斗4、左右气缸Ⅰ5、出料管6、阀门7和支腿8;混料筒1上设置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上设置有混料装置3,混料筒1顶部的中右部开有上筒口10,进料斗4的下部位于混料筒1的上筒口10内,进料斗4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左右气缸Ⅰ5,左右气缸Ⅰ5的底部与混料筒1的外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Ⅰ5的伸缩杆与进料斗4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1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上端与混料筒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出料管6与混料筒1相连通,出料管6上安装有阀门7,混料筒1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支腿8,支腿8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6之间,支腿8的上端与混料筒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混料筒1、旋转装置2、混料装置3、进料斗4、左右气缸Ⅰ5、出料管6、阀门7和支腿8;混料筒1上设置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上设置有混料装置3,混料筒1顶部的中右部开有上筒口10,进料斗4的下部位于混料筒1的上筒口10内,进料斗4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左右气缸Ⅰ5,左右气缸Ⅰ5的底部与混料筒1的外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Ⅰ5的伸缩杆与进料斗4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1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上端与混料筒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出料管6与混料筒1相连通,出料管6上安装有阀门7,混料筒1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支腿8,支腿8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6之间,支腿8的上端与混料筒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旋转装置2包括有旋转电机Ⅰ21、旋转盘22、L形固定杆23、固定板24、连接轴25和轴承座Ⅰ26;旋转电机Ⅰ21位于混料筒1的右侧,旋转电机Ⅰ21与混料筒1右侧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1右侧壁的中部开有孔,旋转电机Ⅰ21的输出轴通过混料筒1右侧壁中部的孔向左伸入到混料筒1内,旋转盘22位于混料筒1内的中部,旋转电机Ⅰ21输出轴的左端与旋转盘22右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固定杆23的右下端与旋转盘22左侧壁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24的右侧壁与旋转盘22左侧壁的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固定杆23的左上端与固定板24底部的左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轴25的右端与固定板24左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轴25的左端与轴承座Ⅰ26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Ⅰ26与混料筒1左内侧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混料筒1、旋转装置2、混料装置3、进料斗4、左右气缸Ⅰ5、出料管6、阀门7和支腿8;混料筒1上设置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上设置有混料装置3,混料筒1顶部的中右部开有上筒口10,进料斗4的下部位于混料筒1的上筒口10内,进料斗4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左右气缸Ⅰ5,左右气缸Ⅰ5的底部与混料筒1的外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Ⅰ5的伸缩杆与进料斗4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1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上端与混料筒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出料管6与混料筒1相连通,出料管6上安装有阀门7,混料筒1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支腿8,支腿8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6之间,支腿8的上端与混料筒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旋转装置2包括有旋转电机Ⅰ21、旋转盘22、L形固定杆23、固定板24、连接轴25和轴承座Ⅰ26;旋转电机Ⅰ21位于混料筒1的右侧,旋转电机Ⅰ21与混料筒1右侧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1右侧壁的中部开有孔,旋转电机Ⅰ21的输出轴通过混料筒1右侧壁中部的孔向左伸入到混料筒1内,旋转盘22位于混料筒1内的中部,旋转电机Ⅰ21输出轴的左端与旋转盘22右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固定杆23的右下端与旋转盘22左侧壁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24的右侧壁与旋转盘22左侧壁的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固定杆23的左上端与固定板24底部的左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轴25的右端与固定板24左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轴25的左端与轴承座Ⅰ26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Ⅰ26与混料筒1左内侧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混料装置3包括有大轴承31、U形缸32、旋转电机Ⅱ33、挡板34、推板35、长行程气缸36和左右气缸Ⅱ37;固定板24的中右部一字水平式开有若干个孔,大轴承31设置为若干个,大轴承31位于固定板24中右部的孔内,大轴承31与固定板24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U形缸32设置为若干个,大轴承31套在U形缸32上,大轴承31与U形缸32侧壁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Ⅱ33设置为若干个,旋转电机Ⅱ33输出轴的上端与U形缸32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Ⅱ33的底部与L形固定杆23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挡板34位于U形缸32的上方,挡板34与U形缸32设置为活动连接,挡板34开有若干个落料口340,挡板34的落料口340与U形缸32相对应,推板35位于挡板34的上方,推板35的左侧壁与长行程气缸36伸缩杆的右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长行程气缸36的底部与左右气缸Ⅱ37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Ⅱ37的底部与固定板24顶部的左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Ⅱ37伸缩杆的右端与挡板34的左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稀土粉料的卧式混料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有混料筒1、旋转装置2、混料装置3、进料斗4、左右气缸Ⅰ5、出料管6、阀门7和支腿8;混料筒1上设置有旋转装置2,旋转装置2上设置有混料装置3,混料筒1顶部的中右部开有上筒口10,进料斗4的下部位于混料筒1的上筒口10内,进料斗4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左右气缸Ⅰ5,左右气缸Ⅰ5的底部与混料筒1的外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Ⅰ5的伸缩杆与进料斗4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1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出料管6,出料管6的上端与混料筒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出料管6与混料筒1相连通,出料管6上安装有阀门7,混料筒1的下方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支腿8,支腿8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6之间,支腿8的上端与混料筒1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旋转装置2包括有旋转电机Ⅰ21、旋转盘22、L形固定杆23、固定板24、连接轴25和轴承座Ⅰ26;旋转电机Ⅰ21位于混料筒1的右侧,旋转电机Ⅰ21与混料筒1右侧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混料筒1右侧壁的中部开有孔,旋转电机Ⅰ21的输出轴通过混料筒1右侧壁中部的孔向左伸入到混料筒1内,旋转盘22位于混料筒1内的中部,旋转电机Ⅰ21输出轴的左端与旋转盘22右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固定杆23的右下端与旋转盘22左侧壁的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固定板24的右侧壁与旋转盘22左侧壁的上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L形固定杆23的左上端与固定板24底部的左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轴25的右端与固定板24左侧壁的中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轴25的左端与轴承座Ⅰ26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Ⅰ26与混料筒1左内侧壁的中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混料装置3包括有大轴承31、U形缸32、旋转电机Ⅱ33、挡板34、推板35、长行程气缸36和左右气缸Ⅱ37;固定板24的中右部一字水平式开有若干个孔,大轴承31设置为若干个,大轴承31位于固定板24中右部的孔内,大轴承31与固定板24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U形缸32设置为若干个,大轴承31套在U形缸32上,大轴承31与U形缸32侧壁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Ⅱ33设置为若干个,旋转电机Ⅱ33输出轴的上端与U形缸32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Ⅱ33的底部与L形固定杆23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挡板34位于U形缸32的上方,挡板34与U形缸32设置为活动连接,挡板34开有若干个落料口340,挡板34的落料口340与U形缸32相对应,推板35位于挡板34的上方,推板35的左侧壁与长行程气缸36伸缩杆的右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长行程气缸36的底部与左右气缸Ⅱ37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Ⅱ37的底部与固定板24顶部的左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左右气缸Ⅱ37伸缩杆的右端与挡板34的左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还包括有旋转电机Ⅲ41、丝杆42、轴承座Ⅱ43、螺母44、刮料板45、轴承座Ⅲ46、上下气缸47、连接杆48、小支杆49和锤头50;旋转电机Ⅲ41的底部与混料筒1内底部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Ⅲ41输出轴的右端与丝杆42的左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Ⅱ43内的轴承与丝杆42的左端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Ⅱ43与混料筒1的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Ⅱ43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6的左侧,螺母44设置在丝杆42上,螺母44与丝杆42相配合,刮料板45中部开有左右贯穿的孔,螺母44位于刮料板45中部的孔内,螺母44与刮料板45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刮料板45位于L形固定杆23的下方,刮料板45与混料筒1设置为活动连接,丝杆42的右端与轴承座Ⅲ46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Ⅲ46与混料筒1的内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轴承座Ⅲ46位于对称式设置的出料管6的右侧,上下气缸47位于旋转电机Ⅱ33之间,上下气缸47的底部与L形固定杆23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上下气缸47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连接杆48,上下气缸47伸缩杆的上端与连接杆48的一端设置为铰接连接,上下气缸47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小支杆49,小支杆49位于旋转电机Ⅱ33与上下气缸47之间,小支杆49的下端与L形固定杆23的顶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小支杆49的上端与连接杆48的中部通过轴设置为转动连接,连接杆48的另一端与锤头50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锤头50为左右对称式设置,锤头50位于U形缸32的下方,锤头50与U形缸32设置为活动连接。

还包括有旋转电机Ⅳ51、斜杆52和破碎刀53;旋转电机Ⅳ51、斜杆52和破碎刀53均位于进料斗4内,旋转电机Ⅳ51的两侧左右对称式设置有斜杆52,斜杆52的一端与旋转电机Ⅳ51的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斜杆52的另一端与进料斗4的内侧壁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旋转电机Ⅳ51输出轴的下端与破碎刀53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左右气缸Ⅰ5的缸径设置为20-80mm,左右气缸Ⅰ5的行程设置为0.5-2m,旋转电机Ⅰ21的转速设置为600-1000r/min,旋转电机Ⅱ33的转速设置为1000-2200r/min,长行程气缸36的缸径设置为20-60mm,长行程气缸36的行程设置为1-22m。

工作原理:因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混料筒1、旋转装置2、混料装置3、进料斗4、左右气缸Ⅰ5、出料管6、阀门7和支腿8,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进料斗4将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加入到混料筒1内,并落入到混料装置3内,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左右气缸Ⅰ5带动进料斗4在混料筒1的上筒口10内进行左右晃动,从而将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均匀的加入到混料筒1内,再进入到混料装置3内,然后通过混料装置3对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混料,同时也可以通过旋转装置2带动混料装置3进行旋转,从而对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多种方式的搅拌混合,混料完毕后,再通过旋转装置2对混料装置3进行180度翻转,然后通过混料装置3将稀土粉料倒出到混料筒1内的底部,再打开阀门7,并通过出料管6将其排出即可。

因为旋转装置2包括有旋转电机Ⅰ21、旋转盘22、L形固定杆23、固定板24、连接轴25和轴承座Ⅰ26,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电机Ⅰ21带动旋转盘22和L形固定杆23,以及固定板24一起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混料装置3进行转动,从而对混料装置3内的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旋转搅拌,使其进行混合,连接轴25和轴承座Ⅰ26为固定板24提供转动支撑。

因为混料装置3包括有大轴承31、U形缸32、旋转电机Ⅱ33、挡板34、推板35、长行程气缸36和左右气缸Ⅱ37,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左右气缸Ⅱ37带动挡板34进行左右运动,并将挡板34的落料口340带动到U形缸32的上缸口的正上方,此时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可以向下落入到U形缸32内,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长行程气缸36带动推板35进行左右运动,从而将进料斗4撒落在挡板34上的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通过挡板34的落料口340推刮到U形缸32内,当加料完毕后,工作人员通过左右气缸Ⅱ37带动挡板34进行左右运动,并将挡板34的落料口340与U形缸32的上缸口完全错开,此时挡板34完全将U形缸32的上缸口挡住,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旋转电机Ⅱ33带动U形缸32进行转动,从而对U形缸32内的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旋转混料,大轴承31为U形缸32提供滑动支撑,固定板24和L形固定杆23为大轴承31、U形缸32和旋转电机Ⅱ33提供固定支撑,当混料完毕后,同时旋转装置2带动混料装置3进行180度翻转,此时U形缸32的上缸口正好朝向下方,工作人员通过左右气缸Ⅱ37带动挡板34进行左右运动,并使挡板34的落料口340与U形缸32的上缸口对齐,此时U形缸32内的稀土粉料通过挡板34的落料口340倒出到混料筒1的内底部。

因为还包括有旋转电机Ⅲ41、丝杆42、轴承座Ⅱ43、螺母44、刮料板45、轴承座Ⅲ46、上下气缸47、连接杆48、小支杆49和锤头50,所以当工作人员将稀土粉料倒出到混料筒1的内底部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电机Ⅲ41带动丝杆42进行转动,丝杆42驱动螺母44和刮料板45进行左右运动,由于刮料板45与混料筒1的内底部设置为滑动连接,所以可以限制螺母44随丝杆42转动,从而通过刮料板45的左右运动将混料筒1内底部的稀土粉料推刮到出料管6内排出,同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上下气缸47带动连接杆48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带动锤头50对U形缸32进行敲击,防止稀土粉料粘结在U形缸32的内壁上。

因为还包括有旋转电机Ⅳ51、斜杆52和破碎刀53,而且旋转电机Ⅳ51、斜杆52和破碎刀53均位于进料斗4内,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旋转电机Ⅳ51带动破碎刀53进行旋转,从而对进料斗4内的不同品位的稀土粉料进行破碎,斜杆52为旋转电机Ⅳ51提供固定支撑。

因为左右气缸Ⅰ5的缸径设置为20-80mm,左右气缸Ⅰ5的行程设置为0.5-2m,所以运行更加平稳,旋转电机Ⅰ21的转速设置为600-1000r/min,旋转电机Ⅱ33的转速设置为1000-2200r/min,所以转动更加精准精确,方便调整其转速,长行程气缸36的缸径设置为20-60mm,长行程气缸36的行程设置为1-22m,所以性能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