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6049发布日期:2019-08-07 02:07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



背景技术:

粉尘的危害性不仅仅存在于地下矿井开采,位于地表的采煤场、宿舍及其他矿井附近的建筑都会受到粉尘的影响。在地表活动的煤矿工人尤其是在洗煤厂、煤仓等地工作的工人都会长期吸入含有大量游离二氧化硅的岩尘、煤尘或混合性粉尘,大大增加发生矽肺、煤肺或煤矽肺的几率。现在矿井生产中大部分降低粉尘都是通过对作业空间进行定期洒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降低粉尘的作用,但是由于是定期执行降尘,使得降尘的持续性降低,而且无法做到彻底的对封闭空间的粉尘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包括粉尘收集器反应罐、气水分离装置、至少一根进水管以及与所述气水分离装置连通的抽风机;

所述反应罐一端设有与所述粉尘收集器相连接的进气接口,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气水分离装置相连接的远端接口;所述气水分离装置还分别与出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气水分离装置下方的废水排泄口连通;

所述反应罐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向所述反应罐内腔喷水的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均与所述进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罐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反应罐下端设置有下接口;

所述排水管上端通过下接口与所述反应罐相连通,所述排水管下端设置有尘沙排泄口。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下端侧面还连接有S型结构的泥浆排泄管。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管上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排水管内液位高度的透明的观察窗。

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个圆环形结构的环形管;所述环形管套接在所述反应罐的外壁上;

每根所述环形管与至少一个进水管相连通;所述进水管通过所述环形管与所述雾化喷嘴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每根所述环形管与至少两个个进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管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距所述气水分离装置最近的环形管连通的所述雾化喷嘴为正置雾化喷嘴;其余所述雾化喷嘴为偏置雾化喷嘴;

所述正置雾化喷嘴的出水方向指向与其相连通的所述环形管圆心;

所述偏置雾化喷嘴的出水方向与其相连通的所述环形管圆心存在角度偏差。

所述反应罐内壁下端向下接口凹陷设置。

本法实用新型主要为了解决密封型作业空间中受粉尘侵害的环境问题,主要以降低矿上煤仓、洗煤厂等空间空气中粉尘浓度为主。现在大部分煤矿对于地表降尘采取的方法是定期洒水降尘。该方法虽然可以减少粉尘含量但持续性较低,而且降尘区域不彻底。

基于本实用新型可以明显解决区域受限及降尘持续性低的问题。将该装置固定放在煤仓或密封空间的固定区域,当装置运行时由于抽风机的风力可以使空间中的空气由进风口进入主体罐然后经过螺旋雾化处理使空气中的粉尘与水雾相结合一起沿着罐壁流入排水管道,风则经过多层净化后由出风口排到大气中,再由大气中的新鲜空气补给封闭作业空间,循环不止,加强降尘的持续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截面图;

图3为图1中的B-B截面图;

附图说明:粉尘收集器1;反应罐2;进气接口2.1;下接口2.2;远端接口2.3;气水分离装置3;进水管4;出风口5;排水管6;观察窗6.1;尘沙排泄口6.2;泥浆排泄管7;环形管8;偏置雾化喷嘴 8.1;正置雾化喷嘴8.2;废水排泄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负压式螺旋雾化除尘的装置,包括粉尘收集器1反应罐2、气水分离装置3、至少一根进水管4以及与气水分离装置3连通的抽风机(图中未画出);

反应罐2一端设有与粉尘收集器1相连接的进气接口2.1,另一端设有与气水分离装置3相连接的远端接口2.3;气水分离装置3还分别与出风口5 以及设置在气水分离装置3下方的废水排泄口9连通。

反应罐2内设置有若干个与向反应罐2内腔喷水的雾化喷嘴;雾化喷嘴均与进水管4相连通。

优选地,反应罐2下方设置有排水管6;反应罐2下端设置有下接口2.2;

排水管6上端通过下接口2.2与反应罐2相连通。反应罐2下部的罐壁与水平面夹角为5°,向下接口2.2凹陷设置。

排水管6上端与反应罐2相连通,排水管6下端设置有尘沙排泄口6.2。

优选地,排水管6下端侧面还连接有S型结构的泥浆排泄管7。

优选地,排水管6上端侧壁上开设有用于观察排水管6内液位高度的透明的观察窗6.1。

优选地,还包括若干个圆环形结构的环形管8;环形管8套接在反应罐2 的外壁上;

每根环形管8与至少一个进水管4相连通;进水管4通过环形管8与雾化喷嘴相连通。

优选地,进水管4设置有至少两个,每根环形管8与至少两个个进水管 4相连通。

优选地,环形管8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距气水分离装置3最近的环形管 8连通的雾化喷嘴为正置雾化喷嘴8.2;其余雾化喷嘴为偏置雾化喷嘴8.1;

如图3所示,正置雾化喷嘴8.2的出水方向指向与其相连通的环形管8 圆心;

如图2所示,偏置雾化喷嘴8.1的出水方向与其相连通的环形管8圆心存在角度偏差。

本实用新型气水分离装置3的右端放置管道抽风机,由抽风机提供压力来源迫使封闭空间中的风由粉尘收集器1进入反应罐2。由高压水泵提供压力的水流在经过进水管4,环形管8后在反应罐2中形成螺旋雾化。当含有粉尘的风经过反应罐2中的带有角度的雾化喷嘴喷出的水雾时,由于雾化喷嘴角度的原因使得喷出的水流也带有角度,基于水流的角度使得水流起到了类似空调导风板的作用,使得风向由直流风变为螺旋风前进,螺旋风可以减小水流对风的阻力,使得风前进时有更多的动力。风中粉尘与水分相结合形成泥浆,沿罐壁流入反应罐2下端的排水管6中。废弃泥浆在排水管道中液体由横s型设置的泥浆排泄管7排出,固体尘沙则由排水管6下方的法兰门f2 排出。由于风通过反应罐2时气体与水雾结合到一起,为了起到气水分离的效果,在反应罐2右端连接气水分离装置3,将过滤后的气水分离。而风穿过多层水雾后粉尘含量降低,最后由抽风机排出。

具体地,紧贴反应罐2外壁布置6个环形管8,沿进气方向的前三个环形管8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30mm,第三、四个环形管8之间的距离为260mm,后三个环形管8之间的分别距离为130mm。每根环形管8在其自身所处的园环上每相隔45°(0°、45°、90°、135°、180°、225°、270°、315°) 位置设置雾化喷嘴,利用雾化喷嘴附近壁厚刻画螺纹槽,再将雾化喷嘴尾部做成螺栓状,然后利用雾化喷嘴将反应罐2和环形管8连接成一体。前五个环形管8中的雾化喷嘴横向布置角度为顺时针15°、纵向布置角度为逆时针 45°,最后环形管8中喷嘴的布置角度均垂直于雾化喷嘴的切线。雾化喷嘴类型选择压力喷嘴,由水泵提供的液体经过水管进入喷头,由于水泵提供的压力导致水流雾化。

在环形管8上0°、45°、315°外壁位置留出圆形孔口用以连接三个进水管4,环形管8与进水管4之间用T型管连接,不同进水管4之间、进水管4与环形管8之间用T型管加以连接。保证在水压不足或单个进水管4故障时整个除尘装置仍然能正常运行。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