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5829发布日期:2019-10-09 01:33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较大规模的危险废物焚烧线中,由于焚烧炉的焚烧温度较低,往往只有800-l000c,从焚烧炉出来的尾气仍然会浸出毒性。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处理后的产物仍属于危险废物,因此需要对这些尾气进行无害化深度处理。

现有的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功能还不够全面,在使用时不能循环处理,对尾气清理率较低,且现有的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不具备自动化,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危险废物焚烧线的循环流化床脱酸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功能还不够全面,在使用时不能循环处理,对尾气清理率较低,且现有的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不具备自动化,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其包括:中和剂供给机构、旋风分离机、燃烧炉和中控器,所述中和剂供给机构通过输送管与所述旋风分离机连通,所述旋风分离机顶部与所述燃烧炉的上部连接,所述旋风分离器的下部通过返料管与所述燃烧炉的下部连通,所述中控器设于所述旋风分离机外侧壁。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和剂供给机构还包括容纳腔、喷射器和定量阀,所述容纳腔顶部开设有入料口,所述容纳腔的输出端口通过螺纹管与所述喷射器连通,所述喷射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输送管外侧壁套设所述定量阀。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旋风分离机包括混料箱、出气管和连管,所述混料箱设于所述旋风分离机底部,且所述混料箱与所述旋风分离机连通,所述混料箱外侧壁与所述输送管连通,所述旋风分离机外侧壁顶部螺纹连接有出气管,所述旋风分离机右侧壁通过连管与所述燃烧炉顶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燃烧炉包括返料管、负压腔和进气口,所述燃烧炉通过所述返料管与所述混料箱连通,所述燃烧炉内侧壁底部开设所述负压腔,所述负压腔通过所述返料管与所述混料箱连通,所述燃烧炉外侧壁开设所述进气口。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控器包括气体检测仪,所述气体检测仪安装于所述旋风分离机内腔侧壁,且所述中控器与所述气体检测仪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中控器还包括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套设于所述出气管外侧壁,所述返料管外侧壁安装所述第二电磁阀,且所述中控器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均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进气口将需要处理的尾气通入燃烧室内,燃烧室对尾气进行焚烧处理,处理后的尾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内,旋风分离器对尾气进行分离沉降,使质量较轻的气体和微小固体颗粒与较大的固体颗粒分离开,气体检测仪对分离后的尾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数值低于预设数值时,中控器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洁净尾气从旋风分离器的上部连接的出气管排出,有害数值远超预设值的尾气滞留在旋风分离机内,随着滞留的尾气越来越多,底部尾气经由旋风分离器的下部排入混料箱内,然后通过中和剂供给机构将中和剂喷射入混料箱内,使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与中和剂充分反应,然后通过返料管与负压腔配合将反应后的反应物输送至燃烧炉内继续燃烧处理,同时,中控器的设置,通过中控器与气体检测仪、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配合对处理后的尾气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尾气的有害处理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危险废物焚烧线尾气处理系统,通过燃烧室对尾气进行焚烧处理,处理后的尾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内,旋风分离器对尾气进行分离,使尾气中的气体和微小固体颗粒与较大的固体颗粒分离开,洁净尾气从旋风分离器的上部连接的出气管排出,有害的尾气由旋风分离器的下部排入混料箱内,请参阅图1,包括,中和剂供给机构100、旋风分离机200、燃烧炉300和中控器400。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中和剂供给机构100具有容纳腔110、喷射器120、输送管130和定量阀140,具体的,容纳腔110为金属合金材料制成的中和剂供应腔,容纳腔110用于盛装中和剂,容纳腔110顶部开设有入料口111,入料口111的设置方便加入中和剂,容纳腔110的外侧壁底部开设有输出端口(图中未标识)通过螺纹管(图中未标识)与喷射器120的输入端连通,喷射器120的输出端与输送管130连通,喷射器120用于输送中和剂,输送管130外侧壁右侧套设有定量阀140,定量阀140用于控制中和剂的输入量;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旋风分离机200具有混料箱210、出气管220和连管230,旋风分离机200通过输送管130与中和剂供给机构100连通,具体的,旋风分离机200外侧壁底部连接有混料箱210,旋风分离机200通过混料箱210与输送管130配合与中和剂供给机构100连通,旋风分离机200用于将尾气中的气体和微小固体颗粒与较大的固体颗粒分离沉降,混料箱210设于旋风分离机200底部,且混料箱210与旋风分离机200连通,混料箱210作为中和剂与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中和反应腔,混料箱210左侧壁中央位置通过管道(图中未标识)与输送管130连通,混料箱210外侧壁底部与返料管连通,旋风分离机200外侧壁顶部中央位置螺纹连接有出气管220,出气管220作为处理完全后的气体出口,旋风分离机200右侧壁顶部通过连管230与燃烧炉300顶部连通;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燃烧炉300包括返料管310、负压腔320和进气口330,燃烧炉300设于旋风分离机200外侧壁,具体的,燃烧炉300左侧壁顶部通过连管230与旋风分离机200连通,燃烧炉300内侧壁底部开设有负压腔320,负压腔320产生负压将经过中和剂中和后的尾气再次输入至燃烧炉300内,负压腔320通过返料管310与混料箱210连通,燃烧炉300外侧壁开设进气口330,进气口330作为需要脱酸尾气的入口;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中控器400具有气体检测仪410、第一电磁阀420和第二电磁阀430,中控器400安装于旋风分离机200外侧壁,具体的,中控器400通过紧固螺钉螺纹连接于旋风分离机200左侧壁顶部,中控器400用于接收气体检测仪410传输的数据信息然后控制第一电磁阀420和第二电磁阀430的开合,气体检测仪410卡接于旋风分离机200内侧壁左侧,且中控器400电性输入连接气体检测仪410,气体检测仪410用于检测尾气中的气体有害值,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输给中控器400,第一电磁阀420套设于出气管220外侧壁,第一电磁阀420用于控制出气管220的开合,返料管310外侧壁通过紧固螺钉螺纹连接有第二电磁阀230,且中控器400与第一电磁阀420和第二电磁阀430均电性连接,第二电磁阀230用于控制返料管310的开关。

工作原理:该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进气口330将需要处理的尾气通入燃烧室300内,燃烧室300对尾气进行焚烧处理,处理后的尾气进入旋风分离器200内,旋风分离器200对尾气进行分离,使尾气中的气体和微小固体颗粒与较大的固体颗粒分离开,气体检测仪410对分离后的尾气进行检测,当检测到数值低于预设数值时,中控器400控制第一电磁阀420打开,洁净尾气从旋风分离器200的上部连接的出气管220排出,有害数值远超预设值的尾气滞留在旋风分离机200内,随着滞留的尾气越来越多,底部尾气经由旋风分离器200的下部排入混料箱210内,然后通过中和剂供给机构100将中和剂喷射入混料箱210内,使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与中和剂充分反应,然后通过返料管310与负压腔320配合将反应后的反应物输送至燃烧炉300内继续燃烧处理,同时,中控器400的设置,通过中控器400与气体检测仪410、第一电磁阀420和第二电磁阀430配合对处理后的尾气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尾气的有害处理率。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