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8729发布日期:2020-06-02 20:00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剩余产物,其主要特征是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烂发臭、含水率高,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或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污泥中含有大量水分,导致污泥体积大,易流变,导致运输成本高、处理设备容量大、处理处置经济性差等问题。为提高污泥中可利用物质的浓度、便于运输及后续处置(如堆肥、焚烧等),需有效降低污泥中含水率。

污泥脱水采用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通用的脱水工艺之一:隔膜板框压滤脱水。隔膜板框压滤脱水具有泥饼含水率低、处理量大、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脱水产生的污泥滤液通过气浮或沉淀去除杂质后,可满足水处理生化系统进水要求。但由于板框压滤机工作压力高,易出现滤板滤布破损且难以及时发现,发生滤板滤布破损后,导致部分污泥进入滤液,造成滤液固体悬浮物浓度激增,直接影响后端除杂系统处理效果并增大运行成本,同时对生化系统及膜系统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将导致水处理系统崩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过滤器对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进行清除,同时可对过滤器进行反冲洗的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包括压滤液池、清液池、储泥池、输送泵、过滤管路、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反冲洗管路,所述压滤液池内的液体沿着过滤管路依次经过输送泵、第一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进入清液池,所述反冲洗管路内的液体依次经过输送泵、第二压力传感器、过滤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进入储泥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冲洗管路与清液池连接以利用清液池的液体对过滤器反冲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除装置设有超越过滤器管路,所述压滤液池内设有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所述压滤液池内的液体沿着超越过滤器管路经过输送泵进入清液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滤液池设有液位检测元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滤液池的出口设有压滤液池开关阀。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泵的出口设有第一开关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开关阀在过滤管路上,所述第二开关阀在反冲洗管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液池设有入口开关阀和出口开关阀,所述入口开关阀在过滤管路上,所述出口开关阀在反冲洗管路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泥池的入口设有储泥池开关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通过过滤系统有效将压滤液池,中的固体悬浮物清除,防止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污水直接进入生化系统,造成生化系统异常,同时设置过滤器的反冲洗系统,根据过滤器两端的压差进行对过滤器的冲洗,有效保障除杂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还设有超越过滤器管路,压滤液池内设有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当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检测出压滤液池内的液体固体悬浮物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压滤液池内的液体沿着超越过滤器管路直接进入清液池,不经过过滤器,无需过滤,减少设备的磨损,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各开关阀均为电磁阀,通过各个开关来控制各管路的通断,实现过滤、反冲洗或者免过滤等程序的切换。通过自动监测、阀门自动切换有机结合,成功解决了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浓度高造成后续除杂系统及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人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压滤液池;2、清液池;3、储泥池;4、输送泵;5、过滤管路;6、第一压力传感器;7、过滤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反冲洗管路;10、超越过滤器管路;11、液位检测元件;12、压滤液池开关阀;13、第一开关阀;14、第二开关阀;15、入口开关阀;16、出口开关阀;17、储泥池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板框压滤机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包括压滤液池1、清液池2、储泥池3、输送泵4、过滤管路5、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7和反冲洗管路9,压滤液池1通过过滤管路5与清液池2连接。反冲洗管路9的出口与储泥池3连接。

当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需要过滤时,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沿着过滤管路5依次经过输送泵4、第一压力传感器6、过滤器7和第二压力传感器8进入清液池2。当第一压力传感器6与第二压力传感器8之间的压差大于设定值时,过滤器7需要冲洗,此时过滤管路5切断,反冲洗管路9内的液体依次经过输送泵4、第二压力传感器8、过滤器7和第一压力传感器6进入储泥池3,反冲洗管路9内的液体对过滤器7进行冲洗。反冲洗管路9的入口与清液池2连接,用过滤后的清液池2的液体对过滤器7进行反冲洗,资源合理利用。需要说明的是,反冲洗管路9的入口也可以独立的干净的清洗水源。该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的去除装置通过过滤系统有效将压滤液池1中的固体悬浮物清除,防止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污水直接进入生化系统,造成生化系统异常,同时设置过滤器的反冲洗系统,根据过滤器7两端的压差进行对过滤器7的冲洗,有效保障除杂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超越过滤器管路10,压滤液池1内设有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图中未示出),当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检测出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固体悬浮物浓度低于设定值时,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沿着超越过滤器管路10经过输送泵4直接进入清液池2,不经过过滤器7,无需过滤,减少设备的磨损,进一步降低运行成本。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超越过滤器管路10与反冲洗管路9的下游端合二为一,当进行免过滤程序时,切断反冲洗管路9入口即可。当然,除本实施例,超越过滤器管路10也可以是独立的一根管路。

本实施例中,压滤液池1设有液位检测元件11,通过检测压滤液池1内的液位,来判断是否需要过滤,进而实现自动化。液位检测元件11可以为超声波、红外或激光液位计,本实施例优选为超声波液位计。

本实施例中,压滤液池1的出口设有压滤液池开关阀12。输送泵4的出口设有第一开关阀13和第二开关阀14,第一开关阀13在过滤管路5上,第二开关阀14在反冲洗管路9上。清液池2设有入口开关阀15和出口开关阀16,入口开关阀15在过滤管路5上,出口开关阀16在反冲洗管路9上。储泥池3的入口设有储泥池开关阀17。各开关阀均为电磁阀,通过各个开关来控制各管路的通断,实现过滤、反冲洗或者免过滤等程序的切换。通过自动监测、阀门自动切换有机结合,成功解决了压滤液中固体悬浮物浓度高造成后续除杂系统及水处理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有效降低了人工强度。

本实施例中,输送泵4优选为输送螺杆泵。输送泵4与各开关联锁,各管路上开关阀完全开启后方能启泵,避免管道憋压。输送泵4也可采用转子泵、离心泵。过滤器7内部可设置细小支点,防止在过滤过程中滤布紧贴过滤器7侧面,导致过滤面积减小。过滤器7内的滤布可根据泥质性质选用不同材质、不同规格参数,如透气量。

本实施例的去除装置具体的工作原理:

输送泵4、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8、液位检测元件11、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压滤液池开关阀12、第一开关阀13、第二开关阀14、入口开关阀15、出口开关阀16、储泥池开关阀17均与控制器关联。

当超声波液位计监测到压滤液池1内液位达到一个设定值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控制系统控制压滤液池开关阀12、第一开关阀13、入口开关阀15开启,过滤管路5接通,同时,出口开关阀16、第二开关阀14、储泥池开关阀17关闭,启动输送泵4,将滤液池1中的滤液输送至过滤器7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滤液储存于清液池2中;当压滤液池1内的液位处于低另一个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输送泵4停止运行,关闭压滤液池开关阀12、第一开关阀13、入口开关阀15,此时不需要对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进行过滤,超声波液位计用来判断压滤液池1何时需要开启过滤。

当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8的压差值(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大于3bar时,控制器停止滤液过滤程序,启动过滤器7反冲洗程序。具体为停止输送泵4运行,关闭压滤液池开关阀12、第一开关阀13、入口开关阀15,打开出口开关阀16、第二开关阀14、储泥池开关阀17,启动输送泵4,将清液池2的内的液体经输送泵4输送至过滤器7进行过滤器反洗,反洗后的泥水储存于储泥池3中,当第一压力传感器6、第二压力传感器8的压差值(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小于0.3bar时,停止输送泵4的运行,关闭出口开关阀16、第二开关阀14、储泥池开关阀17,停止过滤器7的反冲洗,表示过滤器7反冲洗完成。

当固体悬浮物浓度检测元件检测出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固体悬浮物浓度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二开关阀14和入口开关阀15打开,第一开关阀13关闭,启动输送泵4,压滤液池1内的液体沿着超越过滤器管路10直接进入清液池2。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