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液体加料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7415发布日期:2020-05-22 22:0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液体加料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螯合剂合成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



背景技术:

在合成重金属螯合剂过程中,常使用三种以上的液体物料,如水、乙二胺、氢氧化钠溶液、二硫化碳液体等。在使用搅拌反应釜情况下,一般为单通道先后加料;在使用连续反应器情况下,常采用多通道同时加料。但无论是单通道加料还是多通道加料,都可能存在效率不高、设备复杂、操作繁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液体加料器,包括加料壳体、汇流管、导管以及多个分隔板,所述加料壳体内部设置有汇流管,汇流管的下段穿过加料壳体底壁并连接有安装法兰,汇流管的上段圆周外壁上分布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分隔板的外侧边与加料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分隔板将加料壳体内部分隔为多个加料腔;每个加料腔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加料腔连通的导管,导管的另一端与汇流管的下段连通,每个导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加料壳体的内侧壁上端还固定有用于支撑盖板的承条,承条的上表面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盖板的下端面安装有用于承条配合的密封环圈,密封环圈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密封环槽配合的密封凸条,盖板的上端面安装有盖板把手。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加料壳体内部连通的通气阀,通气阀的上端口连接有导气管,导气管顶部安装有过滤部。

优选的,所述过滤部包括与导气管连接的过滤壳体和过滤壳盖,过滤壳盖上分布开设有通气孔,过滤壳体内填充有过滤棉层。

优选的,所述盖板的侧壁上分布固定有扣装钩部,加料壳体的上端外壁分布固定有用于与扣装钩部配合挂扣的扣夹组件,所述扣夹组件包括扣夹连杆、扣夹支座以及用于与扣装钩部配合挂装的u型扣夹杆,所述扣夹连杆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扣夹支座转动连接,扣夹支座固定在加料壳体的外壁上,所述扣夹连杆的中部转动穿设有第二销轴,所述u型扣夹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销轴的两端固定连接,扣夹连杆的后端套装有橡胶扣夹手柄。

优选的,所述加料壳体的外壁对应每个加料腔均安装有透明观察窗,透明观察窗上设置有用于显示内部液体容量的刻度线。

优选的,所述加料壳体、承条、汇流管、分隔板以及导管均采用耐碱、耐溶剂的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加料壳体采用长方体状壳体或圆柱体状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作为重金属螯合剂合成装置的配套部件,可按原料配比要求,制作成等容量或不等容量的多个加料腔;可按合成工艺要求,实现先后加料或同时加料;可用阀门6调控加料速度;在加料时,打开通气阀,过滤部会对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入加料壳体内部,确保原料的洁净;通过扣夹组件和扣装钩部的配合,方便对盖板的锁紧固定和拆卸打开,操作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操控容易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中盖板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中过滤部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中扣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中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中实施例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多液体加料器中实施例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料壳体,2-承条,3-汇流管,4-分隔板,5-导管,6-阀门,7-安装法兰,8-盖板,81-盖板把手,82-通气阀,83-导气管,84-过滤部,841-过滤壳体,842-过滤壳盖,843-通气孔,844-过滤棉层,85-密封环圈,9-扣夹组件,91-扣夹连杆,92-橡胶扣夹手柄,93-第二销轴,94-扣夹支座,95-扣装钩部,96-第一销轴,97-u型扣夹杆,10-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

实施例1:

一种多液体加料器,包括加料壳体1、汇流管3、导管5以及多个分隔板4,所述加料壳体1内部设置有汇流管3,汇流管3的下段穿过加料壳体1底壁并连接有安装法兰7,汇流管3的上段圆周外壁上分布固定连接有多个分隔板4,分隔板4的外侧边与加料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分隔板4将加料壳体1内部分隔为多个加料腔;每个加料腔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加料腔连通的导管5,导管5的另一端与汇流管3的下段连通,每个导管5上均安装有阀门6。

本实施例的多液体加料器可作为重金属螯合剂合成装置的配套部件,可按原料配比要求,制作成等容量或不等容量的多个加料腔;可按合成工艺要求,实现先后加料或同时加料;可用阀门6调控加料速度;本多液体加料器具有结构紧凑、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操控容易等优点。

其中,所述加料壳体1的内侧壁上端还固定有用于支撑盖板8的承条2,承条2的上表面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盖板8的下端面安装有用于承条2配合的密封环圈85,密封环圈85的下表面设置有与密封环槽配合的密封凸条,盖板8的上端面安装有盖板把手81。密封环圈85和承条2配合接触,可实现加料壳体1的密封。

所述盖板8上还安装有用于与加料壳体1内部连通的通气阀82,通气阀82的上端口连接有导气管83,导气管83顶部安装有过滤部84。在加料时,打开通气阀82,过滤部84会对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杂质进入加料壳体1内部,确保原料的洁净。

所述过滤部84包括与导气管83连接的过滤壳体841和过滤壳盖842,过滤壳盖842上分布开设有通气孔843,过滤壳体841内填充有过滤棉层844。结构布置合理,方便过滤棉层844的拆卸更换。

其中,所述盖板8的侧壁上分布固定有扣装钩部95,加料壳体1的上端外壁分布固定有用于与扣装钩部95配合挂扣的扣夹组件9,所述扣夹组件9包括扣夹连杆91、扣夹支座94以及用于与扣装钩部95配合挂装的u型扣夹杆97,所述扣夹连杆91的前端通过第一销轴96与扣夹支座94转动连接,扣夹支座94固定在加料壳体1的外壁上,所述扣夹连杆91的中部转动穿设有第二销轴93,所述u型扣夹杆97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销轴93的两端固定连接,扣夹连杆91的后端套装有橡胶扣夹手柄92。

通过扣夹组件9和扣装钩部95的配合,方便对盖板8的锁紧固定和拆卸打开,操作使用方便。

所述加料壳体1的外壁对应每个加料腔均安装有透明观察窗10,透明观察窗10上设置有用于显示内部液体容量的刻度线。方便于观察各个加料腔内各种原料的加料量。

所述加料壳体1、承条2、汇流管3、分隔板4以及导管6均采用耐碱、耐溶剂的材料制成,比如可采用ptfe、pp、ppo、pa、pe等高分子塑料制成,当然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在各个部件全部焊接完成后,在各个部件上涂覆防腐涂料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料壳体1采用长方体状壳体,加料壳体1内部设置有四个分隔板4,将加料壳体内部分隔成四个大小相同且呈矩形的加料腔,对应的导管6设置有四个,可用于四种原料的加料。

实施例2:

请参阅图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料壳体1采用长方体状壳体,加料壳体1内部设置有三个分隔板4,将加料壳体内部分隔成三个加料腔,对应的导管6设置有三个,可用于三种原料的加料。

实施例3:

请参阅图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料壳体1采用圆柱体壳体,加料壳体1内部设置有四个分隔板4,将加料壳体内部分隔成四个大小相同的加料腔,对应的导管6设置有四个,可用于四种原料的加料。

实施例4:

请参阅图9,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加料壳体1采用圆柱体壳体,加料壳体1内部设置有五个分隔板4,将加料壳体内部分隔成五个加料腔,对应的导管6设置有五个,可用于五种原料的加料。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