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四氟乙烯涂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75396发布日期:2020-12-11 20:05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四氟乙烯涂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涂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聚四氟乙烯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

玻璃纤维材料具有不燃、耐高温、电绝缘、拉伸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人们利用玻璃纤维的这些特点,将其制成玻纤织物,希望玻纤织物能够保持这些特点,然而由于其不耐磨,需要再涂覆上保护层。

因为前述聚四氟乙烯的众多特点,其常用于作为玻纤织物表面的涂层。涂层的形成一般采用直接法,即为通过涂覆装置将聚四氟乙烯分散溶液涂覆于作为基布的织物表面,再经过冷却、烘干、收卷等工序制成成品。由此可知,织物表面涂层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涂覆装置。

目前,涂覆装置的功能及结构比较单一,主要是采用料辊在聚四氟乙烯溶液中沾涂溶液滚涂织物的形式进行。因为聚四氟乙烯处于熔融状态时需要不停搅拌,溶液内部由此产生气泡且难以溢出,聚四氟乙烯溶液在滚涂于织物表面后残存的气泡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影响最终织物成品的性能。

此外,织物在涂覆前必须进行除尘处理,用途是预防涂覆时灰尘进入涂层影响成品质量。如果除尘设备不能保证较好的除尘效果,织物表面的灰尘残留、以及织物进入涂覆装置过程中再次沾染的灰尘,也会在涂覆工序时的织物表面涂层内产生气泡,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消除聚四氟乙烯涂覆过程中织物涂层内气泡的聚四氟乙烯涂覆装置,使织物在负压环境进行二次除尘和聚四氟乙烯涂覆,提高涂覆质量,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四氟乙烯涂覆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涂覆辊组件、送料辊组件、定厚刮刀组件、前除灰组件以及负压组件,送料辊组件设于涂覆辊组件上方,定厚刮刀组件设于涂覆辊组件侧部,前除灰组件设于送料辊组件的进料侧;所述送料辊组件包括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辊、背辊和后辊,背辊设于涂覆辊组件正上方;所述前除灰组件包括设于前辊侧部下方的负压除尘管道,负压除尘管道一端连通负压组件;所述负压组件包括真空泵、吸气主管、负压罩和辅助负压送风嘴,真空泵通过吸气主管连通负压罩,负压罩罩设于涂覆辊组件和背辊正上方,辅助负压送风嘴设于负压罩罩口端部内侧,辅助负压送风嘴的出风口朝向吸气主管,吸气主管连通负压除尘管道。

作为优选,所述涂覆辊组件包括涂覆辊辊体、涂覆辊固定件、涂液箱、涂液箱高度调节器,涂覆辊辊体铰接涂覆辊固定件,涂液箱设于涂覆辊辊体下方,涂液箱底部固接涂液箱高度调节器,涂液箱高度调节器包括第一直线电机和第一滚珠丝杠,第一直线电机固接机架,第一直线电机通过第一滚珠丝杠连接涂液箱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背辊包括背辊辊体、背辊固定件、第二滚珠丝杠和第二直线电机,背辊辊体铰接背辊固定件,背辊固定件顶部固接第二滚珠丝杠端部,第二滚珠丝杠另一端部固接第二直线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定厚刮刀组件包括刮刀、刮刀固定夹、调节螺栓、刮刀位置调节器、刮刀角度调节器和调节电机,刮刀固接于刮刀固定夹上,调节螺栓设于刮刀固定夹上,刮刀固定架固接刮刀角度调节器,刮刀角度调节器铰接刮刀位置调节器,刮刀位置调节器连接调节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负压除尘管道包括除尘头、l型除尘管和过滤网,除尘头和过滤网分别设有l型除尘管的两个端部,l型除尘管通过过滤网连通吸气主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聚四氟乙烯涂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负压组件使织物的涂覆工作部位产生负压,使涂覆处的聚四氟乙烯溶液内残存气泡快速析出,使最终形成的涂层质量更好,并且,空气抽吸方向是从织物的涂覆层朝向织物背面,聚四氟乙烯溶液在涂覆于织物表面后,由于空气抽吸的作用力,会更为快速的渗透入织物结构中,使最终形成的涂层附着效果更好;本发明的辅助负压送风嘴保证了负压罩罩口最低点的空气抽吸效果,使处于下部的负压罩罩口处空气被迅速抽吸以填补其上方的空气流失,使负压罩内的空气流速加快;本发明的前除灰组件在织物被涂覆前消除其上附着的灰尘,虽然织物在进入涂覆装置前会有一个清灰步骤,但是织物在从清灰装置进入涂覆装置传送期间容易吸附杂质,前除灰组件有效解决了此问题,消除涂覆时的织物内灰尘,使涂覆时不会产生气泡;且前除灰组件的空气动力源来自负压组件,大大节省了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负压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辅助负压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机架,201、涂覆辊辊体,202、涂覆辊固定件,203、涂液箱,204、第一直线电机,205、第一滚珠丝杠,301、前辊,302、后辊,303、背辊辊体,304、背辊固定件,305、第二滚珠丝杠,306、第二直线电机,401、刮刀,402、刮刀固定夹,403、调节螺栓,404、刮刀位置调节器,405、刮刀角度调节器,406、调节电机,500、负压除尘管道,501、除尘头,502、l型除尘管,503、过滤网,601、真空泵,602、吸气主管,603、负压罩,604、负压罩侧开口,605、辅助负压送风嘴,606、主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有的份、百分比均为重量单位,所采用的设备和原料等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的部件或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的一种聚四氟乙烯涂覆装置,包括机架100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涂覆辊组件、送料辊组件、定厚刮刀组件、前除灰组件以及负压组件,送料辊组件设于涂覆辊组件上方,定厚刮刀组件设于涂覆辊组件侧部,前除灰组件设于送料辊组件的进料侧。负压组件的作用是使织物的涂覆工作部位产生负压,使涂覆处的聚四氟乙烯溶液内残存气泡快速析出,使最终形成的涂层质量更好,并且,空气抽吸方向是从织物的涂覆层朝向织物背面,聚四氟乙烯溶液在涂覆于织物表面后,由于空气抽吸的作用力,会更为快速的渗透入织物结构中,使最终形成的涂层附着效果更好。前除灰组件的作用是在织物被涂覆前消除其上附着的灰尘,虽然织物在进入涂覆装置前会有一个清灰步骤,但是织物在从清灰装置进入涂覆装置传送期间容易吸附杂质,前除灰组件有效解决了此问题,消除涂覆时的织物内灰尘,使涂覆时不会产生气泡。

涂覆辊组件包括涂覆辊辊体201、涂覆辊固定件202、涂液箱203、涂液箱高度调节器,涂覆辊辊体铰接涂覆辊固定件,涂液箱设于涂覆辊辊体下方,涂液箱底部固接涂液箱高度调节器,涂液箱高度调节器包括第一直线电机204和第一滚珠丝杠205,第一直线电机固接机架,第一直线电机通过第一滚珠丝杠连接涂液箱底部。通过第一直线电机带动第一滚珠丝杠的运动,可以调整涂液箱的高度,以此控制涂覆辊辊体的上液速度,并且易于添加聚四氟乙烯涂液。

送料辊组件包括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前辊301、背辊和后辊302,背辊设于涂覆辊组件正上方。背辊包括背辊辊体303、背辊固定件304、第二滚珠丝杠305和第二直线电机306,背辊辊体铰接背辊固定件,背辊固定件顶部固接第二滚珠丝杠端部,第二滚珠丝杠另一端部固接第二直线电机。通过第二直线电机带动第二滚珠丝杠的运动,可以调整背辊辊体的高度位置,依次控制背辊辊体与涂覆辊辊体的间距,来适应不同厚度的织物的涂覆。

定厚刮刀组件包括刮刀401、刮刀固定夹402、调节螺栓403、刮刀位置调节器404、刮刀角度调节器405和调节电机406,刮刀固接于刮刀固定夹上,调节螺栓设于刮刀固定夹上,刮刀固定架固接刮刀角度调节器,刮刀角度调节器铰接刮刀位置调节器,刮刀位置调节器连接调节电机。刮刀位置调节器通过电机和丝杠调整刮刀固定夹与涂覆辊辊体的轴向相对位置,刮刀角度调节器通过铰接点调整刮刀固定夹与刮刀位置调节器的相对角度,以此使刮刀具有相对于涂覆辊体的适当间距和适当角度,将涂覆辊体带起的多余聚四氟乙烯涂液刮离辊体,使之重新落回涂液箱。

前除灰组件包括设于前辊侧部下方的负压除尘管道500,负压除尘管道一端连通负压组件。灰尘受到负压除尘管道口的负压抽吸作用力,被迅速带离织物,进入负压除尘管道内。负压除尘管道包括除尘头501、l型除尘管502和过滤网503,除尘头和过滤网分别设有l型除尘管的两个端部,除尘头设于待除尘织物的下方,l型除尘管通过过滤网连通吸气主管。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外部空气扰动造成灰尘脱离负压除尘管道,灰尘在被吸入后附着于过滤网上,不会进入下述负压组件的吸气主管内。

负压组件包括真空泵601、吸气主管602和负压罩603,真空泵通过吸气主管连通负压罩,负压罩罩设于涂覆辊组件和背辊正上方,吸气主管中部连通负压除尘管道。

负压罩罩口最低点位置低于涂覆辊体涂覆点位置,为了不干涉织物涂覆前后的进料和出料行进,在负压罩的两侧部设有负压罩侧开口604,负压罩侧开口最低点位置高于织物行进的位置。负压罩侧开口的设置对于负压罩口处的负压形成起到负面作用,为了保证负压罩罩口最低点的空气抽吸效果,如图2所示,在负压罩罩口端部内侧设有辅助负压送风嘴605,辅助负压送风嘴的出风口朝向吸气主管,辅助负压送风嘴连通外部高压气源,高压空气通过辅助负压送风嘴吹入负压罩内,使负压罩内的空气流速加快,处于下部的负压罩罩口处空气被迅速抽吸以填补其上方的空气流失,以保证负压罩罩口最低点的空气抽吸效果。

如图3所示,辅助负压送风嘴的内部空气流道具有钝角夹角,空气流道的进气端口径大于出气端口径,高压空气沿空气流道流出后斜向上喷射,朝向吸气主管方向。

为了避免吸气主管内灰尘影响真空泵正常运行,在真空泵与吸气主管连接处设有主过滤网606。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