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机用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31123发布日期:2020-12-01 12:26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滤机用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滤机用滤板。



背景技术:

滤板是水处理工艺中关键装置,在滤池中起到承载滤料层过滤和反冲洗配水(气)的双重作用。滤板质量的优劣(特别是滤板的平整度和精度)直接关系到水厂、污水厂的滤后水质、水量及运行的长期效益。

隔膜滤板在工作时两边自由挤榨时需要通入高压气体或水迫使膜片变形鼓出,从而对滤饼进行再次挤压。在变形鼓出过程中会对滤板造成较大的压力,但是为了确保压滤效率,在压滤过程中必须保持较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在较大压力下保持滤板不破损是滤板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例如申请号为cn201420846491.7的一种增强型中空塑料滤板、隔膜滤板,其由两块镜像对称的隔膜滤板单体和两块镜像对称的芯板单体组成;该实用新型的滤板、隔膜滤板内部均采用中空网格结构,降低了滤板、隔膜板的重量,降低材料的使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这种结构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例如这种滤板的结构较为复杂,生产工艺要求高。此外,其结构中含有多个组件,其容错率较低,由于其单个隔膜滤板的厚度较低,因此其单体滤板的抗压性能反而降低,若单个滤板破损则会造成整体滤板的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滤板为了达到较高的力学性能会使得滤板的结构变得复杂,难以生产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但是力学性能优异的一种压滤机用滤板。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包括滤板本体,所述滤板本体中部向其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平台面,从而使得滤板本体位于第一平台面外周部形成第二平台面,所述第一平台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平台面围绕通孔还设置有12个凸台。

现有的滤板其在表面通常只设置了8个或者4个凸台,其虽然能够起到一定抗压的作用,但是由于凸台数量较少,当进料压力过高,仍然会会造成滤板变形,甚至破损;若如果进料温度比较高,也会造成滤板变形;此外,如果个别出液孔被堵塞,容易产生滤板两边受压不一样,产生压力差,会损坏滤板。

因此,本身实用新型通过将凸台数量增加为12个,很好地解决了以上三种不良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凸台数量更多,因此滤腔的支撑支点就多,滤板的耐压及耐温性就显著提高,从而会提高滤板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在第一平台面从上至下可分为5排,其中第一排与第五排分别均匀间隔分布有3个凸台,第二排与第四排分别均匀间隔分布有2个凸台,且第二排与第四排上的凸台设置在第一排与第五排上的凸台的间隙之中,第三排沿通孔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台,且第三排的两个凸台分别与第一排与第五排两端的凸台并排,此外第一排和第二排分别沿第三排所成直线与第四排和第五排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凸台的排布方式经过周密的考虑,使得凸台能够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平台面上,从而使得在进料压力较高的情况下,压力能够被均匀的分摊至每一个凸台,从而滤板第一平台面的每一部分所承受的压力都相同,不会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经过实际测算,按照以上方式排列的凸台能够使本发明的滤板的耐压能力提升150~300%,还能够大大提升其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顶端高度低于第二平台面的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平台面与第二平台面交界处还设置有一条环绕第一平台面外周设置的凹槽。

设置凹槽能够为第一平台面分散一定的压力,提高第一平台面的耐压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平台面的四个周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滤板本体固定孔。

作为优选,所述凸台包括一个竖直设置在第一平台面上的固定杆以及一个承压块,所述固定杆上端部设置有一个螺纹孔,所述承压块下端部设置有一根与螺纹孔配合连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表面还设置有观测刻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凸台其为分体式结构,其能够根据理论设计压力对凸台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凸台的鼓出变形的形变能够控制,仅仅只需要通过螺纹杆与螺纹孔的配合便能够进行调整。此外,设置观测刻度能够控制凸台的高度,使得各个凸台的高度一致,提升其受力均匀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持原本简单结构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滤板的抗压性能,防止滤板在较大压力下保发生变形破损;

(2)显著提高其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滤板的使用寿命;

(3)凸台高度能够根据实际使用压力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凸台的爆炸图。

其中:滤板本体1、第一平台面2、第二平台面3、通孔4、凸台5、凹槽6、固定孔7、固定杆8、承压块9、螺纹孔10、螺纹杆11、观测刻度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包括滤板本体1,所述滤板本体1中部向其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平台面2,从而使得滤板本体1位于第一平台面2外周部形成第二平台面3,第一平台面2与第二平台面3交界处还设置有一条环绕第一平台面2外周设置的凹槽6。

其中,第一平台面2中心处设置有一个通孔4,第一平台面2围绕通孔4还设置有12个凸台5,且凸台5顶端高度低于第二平台面3的高度。

12个凸台在第一平台面2从上至下可分为5排,其中第一排与第五排分别均匀间隔分布有3个凸台5,第二排与第四排分别均匀间隔分布有2个凸台5,且第二排与第四排上的凸台5设置在第一排与第五排上的凸台5的间隙之中,第三排沿通孔4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台5,且第三排的两个凸台5分别与第一排与第五排两端的凸台5并排,此外第一排和第二排分别沿第三排所成直线与第四排和第五排对称设置。

第二平台面3的四个周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滤板本体1固定孔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中滤板本体1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对凸台5的结构做了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凸台5包括一个竖直设置在第一平台面2上的固定杆8以及一个承压块9,固定杆8上端部设置有一个螺纹孔10,所述承压块9下端部设置有一根与螺纹孔10配合连接的螺纹杆11,螺纹杆11表面还设置有观测刻度12。

本实用新型中的凸台5其为分体式结构,其能够根据理论设计压力对凸台5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凸台5的鼓出变形的形变能够控制,仅仅只需要通过螺纹杆11与螺纹孔10的配合便能够进行调整。此外,设置观测刻度12能够控制凸台5的高度,使得各个凸台5的高度一致,提升其受力均匀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包括滤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本体(1)中部向其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平台面(2),从而使得滤板本体(1)位于第一平台面(2)外周部形成第二平台面(3),所述第一平台面(2)中心处设置有一个通孔(4),所述第一平台面(2)围绕通孔(4)还设置有12个凸台(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5)在第一平台面(2)从上至下可分为5排,其中第一排与第五排分别均匀间隔分布有3个凸台(5),第二排与第四排分别均匀间隔分布有2个凸台(5),且第二排与第四排上的凸台(5)设置在第一排与第五排上的凸台(5)的间隙之中,第三排沿通孔(4)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台(5),且第三排的两个凸台(5)分别与第一排与第五排两端的凸台(5)并排,此外第一排和第二排分别沿第三排所成直线与第四排和第五排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5)顶端高度低于第二平台面(3)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面(2)与第二平台面(3)交界处还设置有一条环绕第一平台面(2)外周设置的凹槽(6)。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台面(3)的四个周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滤板本体(1)固定孔(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5)包括一个竖直设置在第一平台面(2)上的固定杆(8)以及一个承压块(9),所述固定杆(8)上端部设置有一个螺纹孔(10),所述承压块(9)下端部设置有一根与螺纹孔(10)配合连接的螺纹杆(11),所述螺纹杆(11)表面还设置有观测刻度(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滤机用滤板,包括滤板本体,所述滤板本体中部向其内部凹陷形成第一平台面,从而使得滤板本体位于第一平台面外周部形成第二平台面,所述第一平台面中心处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一平台面围绕通孔还设置有12个凸台。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滤板为了达到较高的力学性能会使得滤板的结构变得复杂,难以生产的缺陷,具有在持原本简单结构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滤板的抗压性能,防止滤板在较大压力下保发生变形破损的优点,同时显著提高其耐高温性能,从而提高滤板的使用寿命且凸台高度能够根据实际使用压力进行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宋慧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天惠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