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收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3967发布日期:2020-12-08 15:27阅读: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压机收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压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辊压机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辊压机是国际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型水泥节能粉磨设备,具有替代能耗高、效率低球磨机预粉磨系统,并且降低钢材消耗及噪声的功能,辊压机的高压负荷通过双辊直径传递到需要粉磨的物料层中,大部分能量用于物料之间的相互挤压、碾磨,物料间摩擦产生的声能、热能被转化为物料的变形能,使其变形、撕裂、粉碎,变成密实又充满裂纹的扁平料饼。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1399352y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辊压机,包括机架,在机架内有固定辊和移动辊,在移动辊一侧有一个油缸,在固定辊和移动辊切线位置的上方有喂料斗,在喂料斗的二侧各安装一个电动升降装置和斜清理板,斜清理板连接在电动升降装置上,电动升降装置倾斜安装。优点:用大直径的油缸、软接触的动力传递方案,彻底杜绝了双油缸的同步控制难题,改善移动辊主轴承的受力状况,能使高达数百吨的压力、非常均匀地分布在轴承座上,使得油缸推动移动辊轴承时受力均匀,像固定辊轴承一样平稳,工作状况大为改善、可靠。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水泥原料在被粉碎挤压的过程中,大部分被挤压成料饼,但仍有一部分粉料以及其他粉尘会从出料口扩散到外界,造成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压机收尘装置,达到有效防止粉料和粉尘扩散至外界,以造成空气污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辊压机收尘装置,包括与机体底部连通的出料管,出料管的侧壁连通有抽风管,抽风管远离出料管的一端伸至机体外侧并连通有收尘箱,收尘箱远离抽风管的侧壁连通有出风管,出风管内部设置有抽风机,收尘箱内固定连接有若干交错分布的导流板,导流板将收尘箱内部空间分隔为蛇状,相邻导流板之间设置有滤板、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滤板、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由靠近抽风管至靠近出风管依次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的设置使得通过抽风管进入收尘箱的粉料和粉尘不再杂乱无章四处分散,大大加长了粉尘的流动路径,进而给粉尘的落地提供了大量时间,而粉尘的游走路径上需要依次经过滤板、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的拦截过滤,滤板的孔径为毫米级,无纺布层的孔径为微米级,微孔陶瓷过滤层的孔径为亚微米级,使得不同大小的粉尘被逐级过滤,大大提高了粉尘的过滤效果,最后排出收尘箱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达到了有效防止粉料和粉尘扩散至外界,以造成空气污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板共有四个且均竖直设置,导流板将收尘箱的内部空间分为五个导流腔,抽风管与出风管分别位于导流腔排布方向的两端,靠近抽风管的导流腔开口位于其顶部,滤板位于靠近抽风管的导流腔内,无纺布层位于最中间的导流腔内,微孔陶瓷过滤层位于靠近出风管的导流腔内,抽风管与收尘箱的相通处位于滤板下方,出风管与收尘箱的相通处位于微孔陶瓷过滤层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粉尘游走的路径中,粉尘与滤板、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的首次接触面均为其下表面,使得粉尘被拦截在滤板、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的下方,被拦截后的粉尘由于重力因素会直接落到收尘箱内底壁上,有效防止了粉尘在滤板、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的上表面堆积,造成其过滤效果降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尘箱相邻于抽风管的侧壁开设有清理口,收尘箱的顶部开设有插孔,插孔内插设有将清理口封闭的清理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孔拔出清理板,使得清理口被打开,可通过清理口清理收尘箱内部积攒的粉料和粉尘,同时粉料可以进行再次利用,以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导流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滤网,无纺布层与微孔陶瓷过滤层分别放置在支撑滤网上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出清理板打开清理口,可将无纺布层与微孔陶瓷过滤层取出进行更换或清洗,以保证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的过滤效果保持良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尘箱相对的内侧壁均开设有相通于插孔的滑槽,滑槽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收尘箱内底壁开设有相通于滑槽的插槽,清理板在滑槽内滑移并插入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和插槽的设置,使得清理板不再只是通过与收尘箱内壁抵接来封闭清理口,使得清理板能够深入收尘箱的内壁,清理口的封闭效果更佳,有效防止粉尘通过清理板与收尘箱内壁的缝隙溜出清理口,造成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尘箱靠近出风管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保护壳,保护壳远离收尘箱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靠近保护壳的一端贯穿保护壳和收尘箱侧壁并延伸至滑槽内,活动杆靠近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清理板侧壁开设有若干卡槽,卡槽的排布方向竖直设置,卡块插入卡槽内,保护壳与活动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保护壳远离卡块的侧壁固定连接,弹簧另一端与活动杆位于保护壳内的外壁固定连接,弹簧的长度不小于卡槽的深度,滑槽靠近出风管的内壁开设有容纳槽,卡块远离弹簧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为倒圆角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上拔出清理板时,卡槽内壁将卡块顶出,使得弹簧压缩,活动杆向外移动,卡块被顶入容纳槽内,此时向上继续拔动清理板,卡块侧壁在滑动的过程中被卡块顶住,然后卡块进入下一个卡槽内,继续向上拉动清理板,重复此过程,卡块可位于不同的卡槽内,在松开清理板时,卡块顶壁与卡槽顶壁抵紧,清理板无需人力支撑即可保持稳定不动,使得清理收尘箱内粉尘时无需完全拔出清理板,在需关闭清理口时,将保护壳外部的活动杆向外拉,即可轻松放下清理板封闭清理口,同时若只需清理收尘箱内底壁的粉尘,而无需清理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时,只需向上拉动清理板一段距离,将收尘箱内底壁的粉尘漏出即可进行清理,使得粉尘的清理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杆外壁固定套设有垫片,垫片位于保护壳内,弹簧靠近卡块的一端与垫片侧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垫片的设置使得弹簧压缩完毕后进行回弹时,有效防止了弹簧与保护壳内壁产生碰撞,进而增加了弹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风管倾斜设置,抽风管与收尘箱的相通处为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管的倾斜设置,有效防止了抽入收尘箱内的粉尘在向下降落时重新回到抽风管内造成堵塞,以及被滤板拦截的粉尘落到抽风管内,进而保证了抽风效率能够保持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不同大小的粉尘被逐级过滤,大大提高了粉尘的过滤效果,最后排出收尘箱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达到了有效防止粉料和粉尘扩散至外界,以造成空气污染的效果;

2.被滤板、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拦截后的粉尘由于重力因素会直接落到收尘箱内底壁上,有效防止了粉尘在滤板、无纺布层和微孔陶瓷过滤层的上表面堆积,造成其过滤效果降低;

3.通过插孔拔出清理板,使得清理口被打开,可通过清理口清理收尘箱内部积攒的粉料和粉尘,同时粉料可以进行再次利用,以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显示导流腔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为显示清理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显示活动杆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机体;2、出料管;3、抽风管;4、收尘箱;41、导流板;42、导流腔;43、滤板;44、无纺布层;45、微孔陶瓷过滤层;46、支撑滤网;47、插孔;48、滑槽;49、插槽;5、清理口;6、清理板;61、卡槽;7、保护壳;71、活动杆;72、弹簧;73、垫片;74、容纳槽;75、卡块;8、出风管;9、抽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辊压机收尘装置,包括与机体1底部相通的出料管2,出料管2侧壁连通有倾斜设置的抽风管3,抽风管3远离出料管2的一端为低端,抽风管3的底端延伸至机体1外侧并连通有收尘箱4,抽风管3的低端与收尘箱4侧壁的底部相连,收尘箱4远离抽风管3的外壁连通有出风管8,出风管8与收尘箱4的连通处靠近收尘箱4的顶部,出风管8内设置有抽风机9,收尘箱4内固定连接有四个竖直设置的导流板41,导流板41相互交错分布,导流板41将收尘箱4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五个导流腔42,五个导流腔42组成的通道为蛇形状,导流板41之间分别设置有滤板43、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粉尘在通道内流走的路径上依次被滤板43、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拦截过滤;导流板41和导流腔42的设置大大加长了粉尘的流走路径,使得通过抽风管3进入收尘箱4的粉料和粉尘不再杂乱无章四处扩散,进而给粉尘的落地提供了大量的时间,而粉尘的游走路径上需要依次经过滤板43、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的拦截过滤,滤板43的孔径为毫米级,无纺布层44的孔径为微米级,微孔陶瓷过滤层45的孔径为亚微米级,使得不同大小的粉尘被逐级过滤,大大提高了粉尘的过滤效果,最后排出收尘箱4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达到了有效防止粉料和粉尘扩散至外界,以造成空气污染的效果。

如图2所示,滤板43、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均水平设置,抽风管3与出风管8分别位于导流腔42排布方向的两端,靠近抽风管3的导流腔42开口位于其顶部,滤板43位于靠近出风管8的导流腔42内,抽风管3的低端位于滤板43的下方,无纺布层44位于最中间的导流腔42内,微孔陶瓷过滤层45位于靠近出风管8的导流腔42内,出风管8与收尘箱4的相通处位于微孔陶瓷过滤层45的上方;粉尘在游走时,粉尘与滤板43、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的首次接触面均为滤板43、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的下表面,使得粉尘被拦截后由于重力因素会直接落到收尘箱4内底壁上,有效防止了粉尘在滤板43、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的上表面堆积,造成其过滤效果降低。

如图3所示,收尘箱4上表面开设有插孔47,收尘箱4相邻于抽风管3的侧壁开设有清理口5,插孔47内插设有将清理口5封闭的清理板6,收尘箱4相对的内侧壁均开设有与插孔47相通的滑槽48,滑槽48的长度方向竖直设置,收尘箱4内底壁开设有相通于滑槽48且水平设置的插槽49,清理板6插入滑槽48的插槽49内,导流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滤网46,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分别放置在支撑滤网46上表面;通过拔出清理板6将清理口5打开,可清理收尘箱4内底壁堆积的粉尘和粉料,同时可以对粉料进行回收利用,还可以将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取出进行更换或清洗,以保证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的过滤效果保持稳定。

如图4所示,收尘箱4靠近出风管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保护壳7,保护壳7水平设置,保护壳7远离收尘箱4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杆71,活动杆71靠近保护壳7的一端贯穿保护壳7和收尘箱4内壁并延伸至滑槽48内,保护壳7内部设置有弹簧72,活动杆71外壁固定套设有垫片73,垫片73位于保护壳7内部且与保护壳7靠近卡槽61的内壁抵紧,弹簧72一端与保护壳7远离卡槽61的内壁固定连接,弹簧72另一端与垫片73远离卡槽61的侧壁固定连接,活动杆71靠近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75,清理板6侧壁开设有若干卡槽61,卡槽61的排布方向竖直设置,卡块75插入卡槽61中,卡块75远离弹簧72的侧壁与底壁之间为倒圆角结构;在向上拔出清理板6时,卡槽61内壁将卡块75顶入容纳槽74内,同时活动杆71向外移动,使得垫片73推动弹簧72进行压缩,继续向上拔动清理板6,清理板6侧壁在移动的过程中一直被卡块75顶紧,在下一个卡槽61到达卡块75处时,弹簧72回弹将卡块75顶入卡槽61内,继续向上拉动清理板6,重复此过程,卡块75可位于不同的卡槽61内,达到打开清理口5使其露出不同高度的效果,在松开清理板6时,卡块75顶壁与卡槽61顶壁抵紧,清理板6无需人力支撑即可保持稳定不动,将保护壳7外部的活动杆71向外拉,即可轻松放下清理板6封闭清理口5,若只需清理收尘箱4内底壁的粉尘,而无需清理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时,只需向上拉动清理板6一段距离,将收尘箱4内底壁的粉尘漏出即可进行清理,使得粉尘的清理更加方便。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抽尘前,打开抽风机9,粉料和粉尘通过抽风管3进入收尘箱4内,沿着蛇形通道依次被滤板43、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拦截过滤,被拦截下的粉尘掉落至收尘箱4的内底壁进行积攒,收尘完毕后,通过向上拉动清理板6,使得卡块75被顶入容纳槽74内,活动杆71向外移动,垫片73推动弹簧72压缩,直至卡块75进入下一个卡槽61内,根据需要拉开的清理口5高度来确定清理板6向上拉动的距离,可以将收尘箱4内底壁的粉料和粉尘进行清理,粉料还可以回收利用,同时可以将无纺布层44和微孔陶瓷过滤层45取出进行更换和清洗,最后拉动活动杆71,使得卡块75进入容纳槽74内,即可轻松放下清理板6将清理口5封闭,通过不同大小的粉尘被逐级过滤,大大提高了粉尘的过滤效果,最后排出收尘箱4的空气质量大大提高,达到了有效防止粉料和粉尘扩散至外界,以造成空气污染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