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84797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璃微球上:
[0046] ①在活化的微球中加入适量的2. 5 %的戊二醛,然后用醋酸调节pH到4,室温浸泡 2. 5h ;用无菌水洗涤2~3次,除去未反应完得戊二醛,吸干水分;
[0047] ②用pH8. 0,0. 05M的碳酸盐缓冲液将醛基化的玻璃珠润洗3次;将⑶4、CXCR-4、 CCR-5和gpl20抗体的混合物和玻璃微球一起加入pH8. 0,0. 05M的碳酸盐缓冲液,37°C,摇 床上低速振荡3h,得到结合了配基的病毒吸附微球溶液。
[0048] 4)向病毒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氨基酸混合物,混合物为氨基酸为组氨酸:甘氨 酸:赖氨酸=1:6:0. 4,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为1 :100,于恒温37°C水浴箱上静 置30分钟,再于恒温37°C水浴箱上微震荡下PBS (0.0 lM pH 8. 0)洗3次,洗去多余的氨基 酸,得到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3,然后室温晾干、备用。
[0049] 实施例4
[0050] 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51] 1)制备艾滋病毒亲和配基及作为载体的玻璃微球;
[0052] ①配基为:CD4、CXCR-4、CCR-5和gpl20抗体的1: 1: 1:1的混合物;
[0053] 上述配基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不做赘述。
[0054] 2)活化壳聚糖微球表面基团:称取IOg壳聚糖交联微球于灭菌的烧杯中,加入 20mL -定浓度的环氧氯丙烷,用IM NaOH溶液调节溶剂pH 8~9,然后在一定的温度、转速 SOrpm下、反应相应的时间进行活化,活化结束后,除去未反应完的环氧氯丙烷,然后用丙 酮、乙醇、洗去残存的环氧氯丙烷,再用大量蒸馏水淋洗微球,抽干,得到壳聚糖活化微球。
[0055] 3)将配基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壳聚糖微球上:
[0056] 将含有⑶4、CXCR-4、CCR-5和gpl20抗体的溶液滴加到环氧活化后的壳聚糖微球 中,于37°C低速振荡反应4h。反应结束后,用0.0 lM pH7. 2~7. 4的磷酸盐缓冲液洗去未 反应完的配基,吸干水分,得到结合了配基的病毒吸附微球溶液。
[0057] 4)向病毒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氨基酸混合物,混合物为缬氨酸:组氨酸=1:2. 3, 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为1 :1〇〇,于恒温37°C水浴箱上静置30分钟,再于恒温 37°C水浴箱上微震荡下PBS (0.0 lM pH 8.0)洗3次,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艾滋病毒亲和 吸附剂4,然后室温晾干、备用。
[0058] 实施例5
[0059] 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0] 1)制备艾滋病毒亲和配基及作为载体的玻璃微球;
[0061] ①配基为:CD4、CXCR-4、CCR-5和gpl20抗体的1: 1: 1:1的混合物;
[0062] 上述配基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不做赘述。
[0063] 2)活化琼脂糖微球表面基团:在2L的反应器中加入琼脂糖微球溶液600ml,2mol/ L的NaOH水溶液400ml,混匀,加入乙二醇双缩水甘油醚400ml后,置于恒温摇床中,在37°C 反应1小时。结束反应,将琼脂糖微球过滤,用大量蒸馏水冲洗至pH = 7,将活化好的凝胶 状琼脂糖微球储存在4°C备用。
[0064] 3)将配基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琼脂糖微球上:
[0065] 将琼脂糖微球凝胶200ml加入至0· 3mol/L的硼酸缓冲液600ml中,pH值控制在 8. 0~10. 0范围内,加入含有CD4、CXCR-4、CCR-5和gpl20抗体的溶液,在37°C反应12小 时,停止,洗去未反应完的配基,得到结合了配基的病毒吸附微球溶液。
[0066] 4)向病毒吸附微球溶液中添加苏氨酸和异亮氨酸的混合物,混合物为苏氨酸:异 亮氨酸:蛋氨酸=1:1:1,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为3 :1000,静置2h,再用蒸馏水 冲洗,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5,保存在0. 2mol/L pH = 7. 4的磷酸缓 冲液中。
[0067] 对照例(未用氨基酸封闭)
[0068] 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9] 1)制备艾滋病毒亲和配基及作为载体的玻璃微球;
[0070] ①配基为:CD4、CXCR-4、CCR-5和gpl20抗体的1: 1: 1:1的混合物;
[0071] 上述配基如何制备为已公开的现有技术,本申请中不做赘述。
[0072] ②玻璃微球表面预处理:用65 %浓硝酸煮洗平均直径85 μ m玻璃微球10分钟,再 用蒸馏水洗(去离子水洗3次,蒸馏水洗2次,每次2分钟),放入37°C烘箱烘干。
[0073] 2)活化玻璃微球表面基团:取双蒸水、丙酮(分析纯)、硅烷化偶联剂(γ -氨基丙 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按体积比15:280:6的比例配制成APTES活化溶液,再将玻璃微球 浸入其中2小时;用丙酮洗涤玻片5次(5min/次),再将微球表面烘干;
[0074] 3)将配基通过化学交联的方法连接到上玻璃微球上:
[0075] ①在活化的微球中加入适量的2. 5 %的戊二醛,然后用醋酸调节pH到4,室温浸泡 2. 5h ;用无菌水洗涤2~3次,除去未反应完得戊二醛,吸干水分;
[0076] ②用pH8. 0,0. 05M的碳酸盐缓冲液将醛基化的玻璃珠润洗3次;将⑶4、CXCR-4、 CCR-5和gpl20抗体的混合物和玻璃微球一起加入pH8. 0,0. 05M的碳酸盐缓冲液,37°C,摇 床上低速振荡3h,再将玻璃微球重置于5 μ 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室温孵育2h,轻轻振 荡混匀。结束后,分别用用PBS洗涤3次,得到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DNA (对照),然后室温 晾干、备用。
[0077] 试验例
[0078] 取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1~6以及对照例,添加至生理盐水 中,然后置于恒温37°C水浴箱上,轻微震荡,分别于0. 511、111、211、411、811、1211、2411,检测其上 抗体蛋白或单链DNA分子的脱落情况,脱落的抗体蛋白和DNA均采用紫外法检测,然后将未 脱落的抗体蛋白或单链DNA分子重量和吸附剂上的原有结合的量进行对比,结果如下:
【主权项】
1. 一种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与艾滋病毒亲和的配基,及作为载体的微球; 2) 活化微球表面基团; 3) 利用交联剂使所述配基结合在微球上,得到病毒吸附微球; 4) 在溶液环境下,向病毒吸附微球中添加氨基酸,氨基酸添加重量与配基的重量比大 于2. 5 :1000,待氨基酸结合到病毒吸附微球上后,洗去多余的氨基酸,得到艾滋病毒亲和 吸附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选 自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甘氨酸中 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基为 ⑶4、CXCR-4、CCR-5和gpl20抗体的1: 1: 1:1的混合物,所述微球为玻璃微球,所述氨基酸 为组氨酸:甘氨酸:赖氨酸=1:6:0. 4的混合物。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4)中,向病毒吸附微球中添加氨基酸后,使氨基酸结合到病毒吸附微球上的条件为, 于25~40°C的环境中,静置含有病毒吸附微球与氨基酸的溶液30分钟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步骤4)中,洗去多余的氨基酸所采用的洗涤液为PBS。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氨基酸处理已连接了配基的病毒吸附微球,使其上的配基结合更牢固,降低了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脱落的几率和速率,提高了艾滋病毒亲和吸附剂在应用时的安全性。
【IPC分类】B01J20-28, B01J20-30, B01J20-22
【公开号】CN104801278
【申请号】CN201510167619
【发明人】王业富, 韩振伟, 李卫, 刘婧
【申请人】武汉瑞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