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536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式固液分离机领域,具体的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
出口端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保越来越重视。废水处理是体现环保问题尤为重要的一项环节,因此离心式固液分离装置在环保、城市废水处理等领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污泥由螺旋输送轴送入外管的空腔内后,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由于污泥颗粒比重较大,因而产生的离心力也较大,被甩贴在外管的内壁上,形成固体层;水密度小,离心力也小,只在固体层内侧产生液体层。固体层的污泥在螺旋输送轴上的螺旋叶片的缓慢推动下,被输送到外管的锥端,经固相出口连续排出,液体则外管端盖上的溢流口排至外管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加利于液体层排出、溢流口液位可调节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包括圆柱体外管,圆柱体外管上设置的端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溢流口,溢流口设置在距端盖圆心1/3 1/2处,溢流口的第一侧面到螺旋输送轴外壁的距离记为A,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到螺旋输送轴的距离记为B,A:B=1:7 1:5,所述的溢流口上设置有液位调节器。溢流口离端盖圆心越近,和A:B的比值越小,都能说明溢流口离螺旋输送轴越近,而螺旋输送轴的内侧为液体层,这样更利于液体层的排出,液位调节器可用于调节溢流口处的液位。作为优选,所述的溢流口在端盖面呈环形等距排列。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同轴心,且直径比为1:5 3:5。现有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的直径比多为3:4,在确保圆柱形外管直径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直径比,即说明减小了螺旋输送轴的直径,减小了螺旋输送轴的体积,使其向轴向方向移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螺旋输送轴变小并向轴心方向移动使得溢流口可以设置在更靠近轴心方向的位置上,这样更利于液体层的顺畅排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D— D向剖视图。图中标号为:1、圆柱形外管,3、溢流口,4、液位调节器,5、螺旋输送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包括圆柱体外管1,圆柱体外管上设置的端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溢流口 3,溢流口在端盖面呈环形等距排列,溢流口设置在距端盖圆心1/3 1/2处,溢流口的第一侧面到螺旋输送轴5外壁的距离记为A,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到螺旋输送轴的距离记为B,A:B=1:7 1:5,所述的溢流口上设置有液位调节器4。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同轴心,且直径比为1:5 3: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包括圆柱体外管(1),其特征在于,圆柱体外管上设置的端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溢流口(3),溢流口设置在距端盖圆心1/3 1/2处,溢流口的第一侧面到螺旋输送轴(5)外壁的距离记为A,圆柱体外管内壁的距离到螺旋输送轴的距离记为B,A:B=1:7 1:5,所述的溢流口上设置有液位调节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口在端盖面呈环形等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输送轴与圆柱形外管同轴心,且直径比为1:5 3: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离心式固液分离机领域,具体的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更加利于液体层排出、溢流口液位可调节。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离心式固液分离机的液相出口端盖装置,包括圆柱体外管,圆柱体外管上设置的端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溢流口,溢流口设置在距端盖圆心1/3~1/2处,所述的溢流口上设置有液位调节器。
文档编号B04B7/02GK202962677SQ20122065583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4日
发明者陈小荣 申请人:浙江天宇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