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装置以及分离方法_3

文档序号:9437498阅读:来源:国知局
水平方向、第2方向为铅直方向、第3方向为水平方向。部分76b在部分76a的下游与部分76a连结。部分76c在部分76b的下游与部分76b连结。因此,部分76a、部分76b以及部分76c构成了I条曲柄状的管道。移送道76的内径例如为1cm以上20cm以下。
[0060]在部分76a与部分76b的连结部分存在有凹凸面77a(第I凹凸面)。凹凸面77a设置于与经部分76a移送而来的纸尿布碰撞的位置。凹凸面77a相对于铅直面呈大致45°的角度。作为凹凸面77a能够使用例如经过波纹加工或者压花加工的板状部件。凹凸面77a的材质例如为铝。
[0061]在部分76b与部分76c的连结部分存在有凹凸面77b。凹凸面77b设置于与经部分76b移送而来的纸尿布碰撞的位置。凹凸面77b相对于水平面呈大致45°的角度。作为凹凸面77b能够使用例如经过波纹加工或者压花加工的板状部件。凹凸面77b的材质例如为铝。
[0062]参照图9并对移送道78的构造进行说明。图9是示出移送道78的剖视图。移送道78具有沿第I方向延伸的部分78a (第I部分)、沿第2方向延伸的部分78b (第2部分)以及沿第3方向延伸的部分78c (第3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方向为水平方向、第2方向为铅直方向、第3方向为水平方向。部分78b在部分78a的下游与部分78a连结。部分78c在部分78b的下游与部分78b连结。因此,部分78a、部分78b以及部分78c构成了I条曲柄状的管道。移送道78的内径例如为1cm以上20cm以下。
[0063]在部分78a与部分78b的连结部分存在有凹凸面79a(第2凹凸面)。凹凸面79a设置于与经部分78a移送而来的纸尿布碰撞的位置。凹凸面79a相对于铅直面呈大致45°的角度。作为凹凸面79a能够使用例如经过波纹加工或者压花加工的板状部件。凹凸面79a的材质例如为铝。
[0064]在部分78b与部分78c的连结部分存在有凹凸面79b。凹凸面79b设置于与经部分78b移送而来的纸尿布碰撞的位置。凹凸面79b相对于水平面呈大致45°的角度。作为凹凸面79b能够使用例如经过波纹加工或者压花加工的板状部件。凹凸面79b的材质例如为铝。
[0065]参照图10并对移送道80的构造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移送道80的剖视图。移送道80具有沿第I方向延伸的部分80a (第I部分)、沿第2方向延伸的部分80b (第2部分)以及沿第3方向延伸的部分80c(第3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第I方向为水平方向、第2方向为铅直方向、第3方向为水平方向。部分80b在部分80a的下游与部分80a连结。部分80c在部分80b的下游与部分80b连结。因此,部分80a、部分80b以及部分80c构成了 I条曲柄状的管道。移送道80的内径例如为1cm以上20cm以下。
[0066]在部分80a与部分80b的连结部分存在有凹凸面81a(第3凹凸面)。凹凸面81a设置于与经部分80a移送而来的纸尿布碰撞的位置。凹凸面81a相对于铅直面呈大致45°的角度。作为凹凸面81a能够使用例如经过波纹加工或者压花加工的板状部件。凹凸面81a的材质例如为铝。
[0067]在部分80b与部分80c的连结部分存在有凹凸面81b。凹凸面81b设置于与经部分80b移送而来的纸尿布碰撞的位置。凹凸面81b相对于水平面呈大致45°的角度。作为凹凸面81b能够使用例如经过波纹加工或者压花加工的板状部件。凹凸面81b的材质例如为铝。
[0068]作为基于本发明的分离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对分离装置I的动作进行说明。作为处理对象物的纸尿布首先被切碎部10切碎(第I切碎工序)。被切碎部10切碎后的纸尿布通过移送道72被移送至分离部20。被移送至分离部20的纸尿布被旋转的螺旋部件28从滚筒22的入口侧(图2的左侧)向出口侧(图2的右侧)推出。其间,通过基于滚筒22的旋转的离心力等,从塑料解离出的吸水性聚合物通过孔22a被排出至滚筒22之外。因此,吸水性聚合物的一部分被从纸尿布分离(第I分离工序)。另外,在像本实施方式那样、处理对象物是纸尿布的情况下,纸类(绵状的纸浆等)也与吸水性聚合物一起被分离。
[0069]进行了基于分离部20的分离之后的纸尿布通过移送道74被移送至切碎部30而被进一步切碎(第2切碎工序)。被切碎部30切碎后的纸尿布通过移送道76被移送至分离部40。被移送至分离部40的纸尿布被旋转的螺旋部件48从滚筒42的入口侧(图4的左侧)向出口侧(图4的右侧)推出。其间,通过基于滚筒22的旋转的离心力等,从塑料解离出的吸水性聚合物通过孔22a被排出至滚筒22之外。由此,残余的吸水性聚合物从纸尿布分离(第2分离工序)。
[0070]进行了基于分离部40的分离之后的纸尿布通过移送道78被移送至切碎部50而被进一步切碎(第3切碎工序)。被切碎部50切碎后的纸尿布通过移送道80被移送至分离部60。被移送至分离部60的纸尿布被旋转的螺旋部件68从滚筒62的入口侧(图6的左侧)向出口侧(图6的右侧)推出。其间,通过基于滚筒62的旋转的离心力等,从塑料解离出的吸水性聚合物通过孔62a被排出至滚筒62之外。因此,残余的吸水性聚合物从纸尿布分离(第3分离工序)。
[0071]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于切碎部10的切碎以及基于分离部20的分离之后进行基于切碎部30的切碎以及基于分离部40的分离。因此,与只分别进行I次切碎以及分离的情况相比,分离效率提高。
[0072]可以通过造粒而使根据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塑料成为颗粒状。能够将塑料颗粒再利用于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在对塑料进行再利用的情况下,如果包含较多吸水性聚合物,则在塑料制品润湿时会发生吸水性聚合物溶胀等现象,会造成该制品的品质下降。关于这一点,如果对基于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塑料进行再利用,则能够生产高品质的塑料制品。刚进行了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后的附着在塑料上的吸水性聚合物相对于该塑料的重量比例优选为5%以下。该重量比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
[0073]另外,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设有2个分离机的分离装置。但是,该文献的分离装置与分离装置I明显不同的一点在于:通过第I分离机进行了处理后的处理对象物不被切碎而被送至第2分离机。
[0074]在分离装置I中,进行了基于分离部20的分离之后的纸尿布在被切碎部30切碎之后被送至分离部40。因此,与不进行基于切碎部30的切碎的情况相比,能够促进基于分离部40的分离。这一因素带来了分离装置I的分离效率的提高。
[0075]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基于切碎部30的切碎以及基于分离部40的分离之后进行基于切碎部50的切碎以及基于分离部60的分离。通过这样各进行3次切碎以及分断,分尚效率进一步提尚。
[0076]在滚筒22上设有突条24。在不设有突条24的情况下,由于重力的影响,纸尿布容易集中在滚筒22的下部。针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滚筒22内的纸尿布通过被突条24舀起而容易到达滚筒22的上部。由此,由于纸尿布遍布于滚筒22的内周面的大范围,因此基于分离部20的分离得到促进。此外,通过纸尿布从滚筒22的上部落下时的撞击,而促进了吸水性聚合物从塑料的解离。进而,由于突条24成为纸尿布被螺旋部件28向前方推出时的障碍,因此纸尿布在滚筒22内滞留的时间变长。因此,能够将更多的吸水性聚合物从纸尿布中分离。
[0077]在滚筒22的内部设有螺旋部件28。滚筒22内的纸尿布被螺旋部件28捶打并被滚筒22的内周面摩擦。通过该撞击及摩擦力,促进吸水性聚合物从塑料的解离。此外,由于设有突条24,因此存在纸尿布在卡在突条24上的状态下被螺旋部件28捶打或者被滚筒22的内周面摩擦的情况。在该情况下,由于力不容易被逃避,因此纸尿布承受的撞击及摩擦力增大,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吸水性聚合物从塑料的解离。
[0078]螺旋部件28不是以与旋转方向(旋转杆26的切线方向)所成的角度是大致直角的边29a作为前方而旋转,而是以该角度是钝角的边29b作为前方而旋转(参照图3)。因此,能够防止纸尿布过度地卡在螺旋部件28的齿29上。
[0079]在滚筒42上设有突条44。在不设有突条44的情况下,由于重力的影响,纸尿布容易集中在滚筒42的下部。针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滚筒42内的纸尿布通过被突条44舀起而容易到达滚筒42的上部。因此,由于纸尿布遍布于滚筒42的内周面的大范围,因此促进了基于分离部40的分离。此外,通过纸尿布从滚筒42的上部落下时的撞击,促进了吸水性聚合物从塑料的解离。进而,由于突条44成为纸尿布被螺旋部件48向前方推出时的障碍,因此纸尿布在滚筒42内滞留的时间变长。因此,能够从纸尿布中将更多的吸水性聚合物分离。
[0080]在滚筒42的内部设有螺旋部件48。滚筒42内的纸尿布被螺旋部件48捶打或者被滚筒42的内周面摩擦。通过该撞击或者摩擦力,促进了吸水性聚合物从塑料的解离。此夕卜,由于设有突条44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