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3415阅读:来源:国知局
加、磁极组与与筒体I外壁之间的距离减小,磁场梯度增加,磁场力增大,磁团聚和磁翻滚效果增强,可以对细粒矿矿石充分分离、捕收松散区抛除的部分磁性矿,同时抛除大部分脉石,以控制选别精度、提尚精矿品位,从而完成了矿石的分选工作和精矿输送工作;当矿石进入卸矿区时,相比之下,磁场强度最大、磁极组与与筒体I外壁之间的距离最小,磁场梯度最大、磁场力最强,可以防止精矿在筒体I翻滚过程中脱落、控制精矿损失、剔除少量脉石,进一步提尚精矿品位,从而完成了精矿输送和卸矿工作。
[0032]其中,该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的各部件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0033](I)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和第三磁极组9可以采用相同材质的磁块,所不同的是第一磁极组7的磁块厚度<第二磁极组8的磁块厚度<第三磁极组9的磁块厚度,这可以实现第一磁极组7的磁场强度<第二磁极组8的磁场强度<第三磁极组9的磁场强度;而在将这些磁极组固定在轭板5外壁上时,由于轭板5是轴心与筒体I的轴心重合的柱面,轭板5的外壁上不同位置与筒体I的轴心的距离基本一致,因此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第三磁极组9的磁块厚度不同能够实现松散区的第一磁极组7的外接圆半径rl <分离区的第二磁极组8的外接圆半径r2 <卸矿区的第三磁极组9的外接圆半径r3。
[0034]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磁极组7可以由第一型磁块71和磁极板12构成;第一型磁块71固定在磁极板12上,并通过磁极板12固定在轭板5的外壁上;第二磁极组8可以由第二型磁块81和磁极板12构成;第二型磁块81固定在磁极板12上,并通过磁极板12固定在轭板5的外壁上;第三磁极组9可以由第三型磁块91和磁极板12构成;第三型磁块91固定在磁极板12上,并通过磁极板12固定在轭板5的外壁上。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和第三磁极组9可以采用相同的磁极板12,而第一型磁块71、第二型磁块81和第三型磁块91可以采用相同材质制成,所不同的是第一型磁块71的厚度Dl <第二型磁块81的厚度D2<第三型磁块91的厚度D3。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型磁块71、第二型磁块81、第三型磁块91以及磁极板12可以均为方形六面体,并且这三种磁块均可以通过粘结方式固定在磁极板12上,而磁极板12的底部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轭板5的外壁上。
[0035](2)松散区、分离区和卸矿区的磁包角之和α为140?180°,这有利于延长矿石在整个磁选过程中的分选带,增加脉石脱除几率、提高精矿品位;而松散区和分离区的磁包角之和β为90?120°,这有利于延长矿石在松散区和分离区中的分选带,增加脉石脱除几率、提尚精矿品位。
[0036](3)在轭板5的每个圆周上,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和第三磁极组9的磁极组数目之和为14?20,这可以增加矿石的翻转次数,增加脉石脱除几率、提高精矿品位。
[0037](4)在轭板5的周向上,相邻两个磁极组的极性相反。
[0038](5)配重6与轭板5相对设于主轴2的两侧,并且配重6固定在扇形板4上,这可以调节该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的重心接近于轴心,有益于磁系偏角的调整。
[0039](6)扇形板4的两端固定有环绕扇形板4外弧面的磁极组箍10,并且该磁极组箍10将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和第三磁极组9紧固在轭板5的外壁上,这可以进一步增加磁块在轭板5上的固定强度。
[0040](7)该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还可以包括:筋板11 ;筋板11沿扇形板4的径向依次与轴座3、扇形板4、轭板5连接固定,这可以有效防止轴座3、扇形板4和轭板5之间的连接发生断裂,增加了该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的整体刚度和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0041](8)轭板5采用导磁钢板整体折制而成,这不仅可以增加整体结构的强度,而且导磁效果好;在实际应用中,轭板5可以是多棱的柱面,也就是说,轭板5的截面可以是一个多边形,并且每条边的内切圆半径均一致,圆心均与筒体I同心,而轭板5上沿轭板5的轴向可以均布通孔。
[0042]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备合理的磁场分布条件和磁场强度变化趋势,不仅可以对细粒矿石进行分选,而且能够降低脉石夹杂、提高分选精度、降低精矿损失、提高精矿品位。
[00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设于磁选机的筒体(I)内,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2)、轴座(3)、扇形板(4)、轭板(5)、配重(6)、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和第三磁极组(9); 主轴(2)设于筒体(I)的轴心,而轴座(3)安装在主轴(2)上;沿主轴(2)的轴向设有至少两个扇形板(4),并且每个扇形板(4)的内弧面均通过轴座(3)固定在主轴(2)上; 轭板(5)是轴心与筒体(I)的轴心重合的柱面,并且轭板(5)的内壁固定于扇形板(4)的外弧面上;配重(6)与轭板(5)相对设于主轴(2)的两侧,并且配重¢)固定在扇形板(4)上; 轭板(5)的外壁上沿轭板(5)的周向依次划分为松散区、分离区和卸矿区,并且松散区位于磁选机的入料端;第一磁极组(X)沿轭板(5)的周向和轴向排布,并且均固定在松散区的轭板(5)外壁上;第二磁极组(8)沿轭板(5)的周向和轴向排布,并且均固定在分离区的轭板(5)外壁上;第三磁极组(9)沿轭板(5)的周向和轴向排布,并且均固定在卸矿区的轭板(5)外壁上; 第一磁极组(7)的磁场强度<第二磁极组(8)的磁场强度<第三磁极组(9)的磁场强度;松散区的第一磁极组(7)的外接圆半径(rl) <分离区的第二磁极组(8)的外接圆半径(r2) <卸矿区的第三磁极组(9)的外接圆半径(r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其特征在于, 第一磁极组(7)由第一型磁块(71)和磁极板(12)构成;第一型磁块(71)固定在磁极板(12)上,并通过磁极板(12)固定在轭板(5)的外壁上; 第二磁极组(8)由第二型磁块(81)和磁极板(12)构成;第二型磁块(81)固定在磁极板(12)上,并通过磁极板(12)固定在轭板(5)的外壁上; 第三磁极组(9)由第三型磁块(91)和磁极板(12)构成;第三型磁块(91)固定在磁极板(12)上,并通过磁极板(12)固定在轭板(5)的外壁上; 第一型磁块(71)的厚度(Dl) <第二型磁块(81)的厚度(D2) <第三型磁块(91)的厚度(D3) ?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其特征在于,松散区、分离区和卸矿区的磁包角之和α为140?1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其特征在于,松散区和分离区的磁包角之和β为9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其特征在于,在轭板(5)的每个圆周上,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和第三磁极组(9)的磁极组数目之和为14?2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其特征在于,在轭板(5)的周向上,相邻两个磁极组的极性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其特征在于,扇形板(4)的两端固定有环绕扇形板(4)外弧面的磁极组箍(10),并且该磁极组箍(10)将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和第三磁极组(9)紧固在轭板(5)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筋板(11);筋板(11)沿扇形板⑷的径向依次与轴座(3)、扇形板(4)、轭板(5)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其特征在于,轭板(5)采用导磁钢板整体折制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式筒式磁选机磁系,由主轴(2)、轴座(3)、扇形板(4)、轭板(5)、配重(6)、第一磁极组(7)、第二磁极组(8)和第三磁极组(9)构成;轭板(5)的外壁上沿轭板(5)的周向依次划分为松散区、分离区和卸矿区,并且松散区位于磁选机的入料端;第一磁极组(7)均位于松散区,第二磁极组(8)均位于分离区,第三磁极组(9)均位于卸矿区;第一磁极组(7)的磁场强度<第二磁极组(8)的磁场强度<第三磁极组(9)的磁场强度;松散区、分离区和卸矿区的磁包角之和为140~180°。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备合理的磁场分布条件和磁场强度变化趋势,不仅可以对细粒矿石进行分选,而且能够降低脉石夹杂、提高分选精度、降低精矿损失、提高精矿品位。
【IPC分类】B03C1-025
【公开号】CN204503315
【申请号】CN201520158211
【发明人】王芝伟, 冉红想, 史佩伟, 尚红亮, 王晓明, 魏红港, 李国平, 赵海亮, 彭欣岺, 成磊
【申请人】北矿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