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7372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润滑脂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钢铁厂、汽车烤漆传送链、造纸厂、耐火材料厂、化工厂、机械加工等设备轴承或齿 轮部位,很多部位由润滑脂润滑,而且运行温度很高,一般在150-250°C左右。高温润滑部位如焦化厂焦车的轴承,炼铁厂炉前和炉顶设备的轴承,炼钢厂的连 铸机轴承,立式减速机齿轮,火焰切割机齿条,热轧带钢厂炉前辊道轴承,热卷箱轴承,卷取 机轴承,型材轧钢厂的工作辊轴承,冷床轴承,宽厚板厂的炉前辊道轴承,热处理炉底辊轴 承,造纸厂烘干定型机轴承,耐火材料厂的遂道窑台车轴承,化工厂、机械加工热处理等高 温设备的轴承,环境及运行温度较高,补脂周期较长,对润滑脂的高温抗剪切、抗分油、抗流 失、抗腐蚀、抗氧化、抗结焦等性能要求较高。应用中易出现的问题普通润滑脂如锂基润滑脂、复合锂基润滑脂、脲基润滑脂、 复合铝基润滑脂由于其基础油、添加剂的选择不当或稠化剂本身的性能所限,在高温方面 表现不够全面,在润滑周期较长的条件下,不能完全满足多种设备的高温要求,多出现润滑 失效的情况,影响正常生产的进行。具体表现为高温下挥发大,使余下的稠化剂失去润滑 作用,导致轴承损坏;高温下腐蚀轴承,降低轴承使用寿命;剪切后变稀流失严重使轴承润 滑不足;高温下分油大流失严重引起润滑失效;高温下氧化变色严重引起使用寿命缩短; 高温下结焦引起轴承卡死或报废等现象。为尽量满足润滑要求,用户有时会增加润滑频率 或给脂量进行强制润滑,这样的做法会有如下问题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高温挥发产生的 油蒸汽有引起火灾的风险;供脂量大会导致油脂流失量增大,流失的油脂遇到高温部位也 有引起火灾的风险,对设备轴承、电气化控制系统、液压系统的危害极大,严重时会危及整 个生产线。各类型润滑脂的缺陷锂基润滑脂的滴点较低,一般为180°C左右,其长期使用温 度为120°C。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滴点较高,长期使用温度为150°C左右,但在200°C以上烘 烤10小时,颜色变深,氧化严重。脲基润滑脂的滴点较高,长期使用浊度为150-180°C,但在 200°C以上烘烤10小时,整体变稠结块润滑性不理想,但经搅动烘烤后里面的基础油流失 较大,胶体安定性差。复合铝基润滑脂滴点一般为280°C左右,在200°C以上烘烤10小时, 基础油流失较大,颜色变深,使用寿命短。膨润土润滑脂用滴点测定仪测试没有滴点,但在 200°C以上烘烤10小时表面变黑,有一层结焦物质,内部未变色。复合磺酸钙润滑脂也是没 有滴点,但200°C以上烘烤10小时,表面有分油现象,内外未变色或变色较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及其生产工艺,其特点是可用于高 温部位、加脂周期长、适应性广泛;在高温下不结焦、变色较轻、分油较少、流失较小、使用寿 命更长。
基础油方面,采用高粘度矿油或合成油,闪点高、挥发性小,不易结焦。稠化剂方面,以膨润土和复合磺酸钙皂为稠化剂。膨润土脂高温不分油,但表面会 有一薄层结焦。复合磺酸钙脂高温不变色,但表面有分油。二者按适当比例生产,会避免缺 点,发挥优点,达到理想效果。另外磺酸钙本身还是优异的金属清净剂,有良好的清洗分散 作用,可将高温下形成的胶质、漆膜从轴承表面清洗、溶解下来分散到油脂中,从而降低润 滑脂的结焦、成漆倾向。增粘剂方面,以聚合物型增粘剂为主,主要是加强粘性,提高润滑脂的胶体安定性 和密封性能,减少流失。抗氧剂方面,以高温抗氧剂为主,提高润滑脂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降低结焦倾 向。金属钝化剂方面,加入高效金属钝化剂可有效拟制金属对润滑脂氧化的催化作 用,抑制高温腐蚀。经试验表明,本方法生产的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在200°C 10小时烘烤后无分油、无 流失、变色程度较轻、无结焦现象出现,在现场使用寿命是普通高温润滑脂的3-5倍。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基础油13.7-84. 4膨润土稠化剂5-15复合磺酸钙润滑脂5-50增粘剂5-20抗氧剂0.5-1金属钝化剂0· 1-0. 3所述的基础油是指150BS、PA040、酯类合成油(V40大于200mm2/S)中的一种或几 种的混合油,它们的闪点较高,高温挥发小,不易结焦。所述的膨润土稠化剂是指有机膨润土,市场有售。所述的复合磺酸钙润滑脂是指以超高碱值磺酸钙为原料,在转化剂的作用下,转 化剂占磺酸钙重量的4-10% ;将里面所含的碳酸钙由无定型状态转化为纳米尺寸,再与里 面所含的磺酸钙通过缔合形成的润滑脂,该润滑脂以混合的方式加入本发明产品中,成为 本发明产品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述的复合磺酸钙润滑脂的制法是将超高碱值磺酸钙与转 化剂在60-100°C转化20-60分钟,直至变明显变稠,加热到140-180°C脱去水分即可。其中的超高碱值磺酸钙的有效组分大于70%,其中碳酸钙大于35%,磺酸钙大于 35%,稀释油为矿物油,40°C运动粘度大于25mm2/S。所述转化剂为低碳醇、有机酸和水的混 合物,低碳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有机 酸为甲酸、乙酸、苯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所述的增粘剂是指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丁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抗氧剂是指苯基α萘胺。所述的金属钝化剂是指噻二唑衍生物Τ561。高温无滴点润滑脂的生产工艺为将预制好的A产品加入B产品中,搅拌均勻,通 过三辊研磨机或高压均质机分散均勻,即得成品。A产品制造方法将超高碱值磺酸钙与转化剂(占磺酸钙重量的4-10% )在60-100°C转化20-60分钟,直至变明显变稠,加热到140-180°C脱去水分,备用。B产品制造方法将膨润土加入全部基础油中搅拌均勻,加热至130°C,加入增粘 剂、抗氧剂和金属钝化剂,搅拌均勻,备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基础油150BS 36. 4膨润土稠化剂8复合磺酸钙润滑脂45增粘剂聚丁烯10抗氧剂苯基α萘胺0. 5金属钝化剂T561 (噻二唑衍生物)0. 1高温无滴点润滑脂的生产工艺为将预制好的A产品加入B产品中,搅拌均勻,通 过三辊研磨机或高压均质机分散均勻,即得成品。A产品制造方法将超高碱值磺酸钙与转化剂(占磺酸钙重量的4-10% )在 60-100°C转化20-60分钟,直至变明显变稠,加热到140-180°C脱去水分,备用。所述转化剂 为低碳醇、有机酸和水的混合物,低碳醇、有机酸和水的重量比例为(1-2) 1 1;低碳醇 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有机酸为甲酸、乙 酸、苯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B产品制造方法将膨润土加入全部基础油中搅拌均勻,加热至130°C,加入增粘 剂、抗氧剂和金属钝化剂,搅拌均勻,备用。实施例2: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基础油PA040 49膨润土稠化剂10复合磺酸钙润滑脂35增粘剂聚丙烯5抗氧剂苯基α萘胺0. 8金属钝化剂T561 (噻二唑衍生物)0· 2高温无滴点润滑脂的生产工艺同实施例1。实施例3 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基础油酯类合成油(V40大于200mm2/S) :51. 7膨润土稠化剂12复合磺酸钙润滑脂20增粘剂聚甲基丙烯酸酯15抗氧剂苯基α萘胺1金属钝化剂Τ561 (噻二唑衍生物)0· 3
高温无滴点润滑脂的生产工艺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其中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 基础油13. 7-84. 4膨润土稠化剂5-15 复合磺酸钙润滑脂5-50 增粘剂5-20 抗氧剂0. 5-1 金属钝化剂0. 1-0. 3所述的复合磺酸钙润滑脂的制法是将超高碱值磺酸钙与转化剂在60-100°C转化 20-60分钟,直至变明显变稠,加热到140-180°C脱去水分即可;其中转化剂占超高碱值磺 酸钙重量的4-10% ;所述超高碱值磺酸钙的烷基碳数大于20 ;所述转化剂为低碳醇、有机 酸和水的混合物,低碳醇为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或丁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 合物,有机酸为甲酸、乙酸、苯甲酸中的一种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油是指150BS、 PA040、V40大于200mm2/S的酯类合成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润土稠化剂是指 有机膨润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粘剂是指聚甲基 丙烯酸酯、聚丁烯、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是指苯基α萘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钝化剂是指噻 二唑衍生物Τ561。
7.权利要求1-6所述高温无滴点润滑脂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膨润土稠化剂加 入全部基础油中搅拌均勻,加热至130°C,加入增粘剂、抗氧剂和金属钝化剂,搅拌均勻;将 复合磺酸钙润滑脂加入,搅拌均勻,通过三辊研磨机或高压均质机分散均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无滴点润滑脂及其生产工艺,各成分的重量份配比如下基础油13.7-84.4;膨润土稠化剂5-15;复合磺酸钙润滑脂5-50;增粘剂5-20;抗氧剂0.5-1;金属钝化剂0.1-0.3。所述的复合磺酸钙润滑脂的制法是将超高碱值磺酸钙与转化剂在60-100℃转化20-60分钟,直至变明显变稠,加热到140-180℃脱去水分即可。其优点是可用于高温部位、加脂周期长、适应性广泛;在高温下不结焦、变色较轻、分油较少、流失较小、使用寿命更长。
文档编号C10N50/10GK102051256SQ20101061685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鹏, 吕焕明, 张晓芳, 李元鸿, 李治辉, 杨家栋, 王亮, 王庆日, 田微, 石峰, 赵丽, 邹存斗 申请人:鞍山海华油脂化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