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溶化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39425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沥青溶化输送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沥青溶化输送设备,涉及沥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沥青溶化釜,所述沥青溶化釜的釜底最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一旁的釜底上设有沥青出口,所述沥青出口与沥青泵的进口连通;所述沥青出口向所述沥青溶化釜的内腔延伸形成沥青出料管,所述沥青出料管的上方设有防护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沥青在输送过程中易堵塞沥青泵的问题。
【专利说明】沥青溶化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浙青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浙青溶化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以固体浙青为原料生产浙青制品的情况并不多,而且大多以最原始的方式用开口器皿熔化后人工输送,不符合现在越来越严的环保要求,因此现在浙青熔化设备应改为密闭的导热油加热釜,而且用浙青泵输送,但因为固体浙青成型时使用滑石粉和储存过程固体颗粒污染以及二次加热时生焦等原因,产品浙青中含有大量固体杂质,而浙青泵为齿轮泵,对介质中固体含量要求高,因此必须在进入浙青泵前将固体颗粒除去,高软化点的固体浙青无法使用过滤器进行过滤,因为粘稠浙青短时间内就能堵塞滤网,目前没有达到此种目的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浙青溶化输送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浙青在输送过程中易堵塞浙青泵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包括浙青溶化釜,所述浙青溶化釜的釜底最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 一旁的釜底上设有浙青出口,所述浙青出口与浙青泵的进口连通;所述浙青出口向所述浙青溶化釜的内腔延伸形成浙青出料管,所述浙青出料管的上方设有防护罩。
[0006]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浙青出料管的高度为所述浙青溶化釜高度的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000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罩的边缘通过2-4根支撑杆与所述浙青出料管的顶部连接。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罩为圆形,且中间部位向上突起。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罩的直径为所述釜底直径的五分之
一到三分之一。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浙青溶化釜的外部设有导热油夹套。
[00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热油夹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夹套进口和夹套出口。
[00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实用新型设有防护罩,浙青中的滑石粉和固体颗粒会首先落在防护罩上,然后滑落到浙青出料管的周边,由于浙青出料管的高度高于排渣口,因此滑石粉和固体颗粒大部分都会经过排渣口被排走而不会进入浙青出料管。这样净化了浙青,杜绝了浙青泵的堵塞。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浙青溶化釜,11.排渣口,2.导热油夹套,21.夹套进口,22.夹套出口,
3.浙青出口,31.防护罩,32.浙青出料管,4.浙青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所示,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包括浙青溶化釜1,浙青溶化釜I的釜底最底部设有排渣口 11,排渣口 11 一旁的釜底上设有浙青出口 3,浙青出口 3与浙青泵4的进口连通;浙青出口 3向浙青溶化釜I的内腔延伸形成浙青出料管32,浙青出料管32的上方设有防护罩31。
[0020]浙青出料管32的高度为浙青溶化釜I高度的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0021]防护罩31的边缘通过2-4根支撑杆与浙青出料管32的顶部连接。
[0022]防护罩31为圆形,且中间部位向上突起。
[0023]防护罩31的直径为爸底直径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0024]浙青溶化釜I的外部设有导热油夹套2。
[0025]导热油夹套2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夹套进口 21和夹套出口 22。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包括浙青溶化釜,所述浙青溶化釜的釜底最底部设有排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 一旁的釜底上设有浙青出口,所述浙青出口与浙青泵的进口连通;所述浙青出口向所述浙青溶化釜的内腔延伸形成浙青出料管,所述浙青出料管的上方设有防护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浙青出料管的高度为所述浙青溶化爸高度的二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边缘通过2-4根支撑杆与所述浙青出料管的顶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为圆形,且中间部位向上突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直径为所述釜底直径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项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浙青溶化釜的外部设有导热油夹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浙青溶化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油夹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夹套进口和夹套出口。
【文档编号】C10C3/12GK203530231SQ201320550594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裴建军 申请人:潍坊汇智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