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闪蒸处理热解残留液的装置及操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468300阅读:来源:国知局
,流量的差别在于通过出口 5收集的闪蒸气体12。
[0085]实施例2:
[0086]制备煤焦油/改性煤焦油沥青混合物并在如图5所示的装置中以及使用如图6所示装置闪蒸。
[0087]在热交换器30中在9bar (g)下预加热到200°C的每小时37.9吨(G)的煤焦油与在炉302中预加热到355°C的Mettler软化点为90°C的焦油以20份焦油与100份焦油沥青的比例混合到31中。该混合物在闪蒸罐2中连续闪蒸,体积为39立方米的所述罐的直径为2.2米,所述罐由装有两对径向相对并叠置的穿孔211的中央圆柱形壁21以及由两个偏置并径向相对的入口 3构成,一个入口在另一个入口的下方。入口 3装配有文丘里喷射式喷射器31。喷射器的自由端的外径为250毫米。中央圆柱形壁21的高度为2.9米。孔211的直径为280毫米。环形空间210尺寸为280毫米。收集器22和六行分隔板23设置在圆柱形壁的下方。闪蒸罐2保持压力为1kPa(a)。在闪蒸罐2的底部连续回收具有900C Mettler软化点的焦油11。
[0088]实施例3:
[0089]在4bar下将实施例1的软沥青加热到380°C并以每小时13.1吨连续地进料以在如图4所示的闪蒸罐2中闪蒸。闪蒸罐2与实施例1中所用的相同,除了不同的是在所述罐的下部在分隔板的最后一行之下装配有直径200毫米的穿孔喷射枪61。闪蒸罐内的压力保持在80kPa(a)。使1700kPa和400°C下的过热蒸汽通过喷射枪61以25立方米/小时的流量喷射。通过出口 4以每小时13吨的流量连续回收具有115°C Mettler软化点的硬质沥青,流量的差别在于通过出口 5收集的闪蒸气体。所述处理进行了 4个月,没有观察到任何限制其运行或性能的阻塞。
[0090]实施例4 (比较):
[0091]实施例1中的软沥青在与实施例3的尺寸相同的现有技术的装置中闪蒸,但没有中央圆柱形壁。闪蒸处理是在与实施例3相同的条件下进行的。获得的初始性能与实施例3相同。在操作12周后,观察到出口 5被固体沥青突然堵塞。堵塞出口 5的固体表征为焦炭。
【主权项】
1.用于闪蒸处理热解残留液的装置(I),所述装置由以下构成: -具有垂直的旋转轴Y-Y’的大致圆柱形闪蒸罐(2),所述罐具有内表面和外表面, -至少一个用于注入热解残留液的入口(3),所述入口由喷射器(31)构成, -用于排放的气体(12)的上出口(5); -用于处理的液体(11)的下出口⑷; 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壁(21)设置在所述罐(2)的内侧,面向入口(3),所述圆柱形壁(21)具有内表面(21i)、外表面(21e)、下自由边缘(21a)和上自由边缘(21b),具有与所述罐相同的旋转轴并具有较小的直径; 在圆柱形壁(21)外表面(21e)和罐(2)的内表面之间限定环形空间(210); 圆柱形壁(21)配备有至少一个通孔(211),其基本上垂直于喷射器(31)的轴定位以及其轴与所述罐⑵的旋转轴YY’相交;以及 其中所述入口⑶相对于所述圆柱形壁(21)的下自由边缘(21a)和/或上自由边缘(21b) —定距离地设置在所述罐(2)上,平行于所述罐的旋转轴YY’测量的所述距离,至少等于喷射器(31)的自由端外径的至少1.5倍且基本上与所述罐(2)的内表面(2)相切,使得热解残留物向环形空间(210)的喷射与圆柱形壁的外表面(21e)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壁(21)位于闪蒸罐(2)内,从而在其上部具有一个高度为所述罐(2)直径1/5到2/3的自由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没有死水区。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21)的外壁(21e)的直径为所述罐(2)的内径的6/10到9/10。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收集和分配系统(22),其设置于圆柱形壁(21)的下方以及分隔板(23)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I),其特征在于数个入口(3)设置在所述罐壁上,面向所述圆柱形壁(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3)分布在所述罐(2)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在下出口(4)附近的不凝性气体喷射系统(61)。
9.利用大致圆柱形闪蒸罐(2)闪蒸处理热解残留液的方法(2),所述罐具有垂直的旋转轴(YY’),具有外表面和内表面,具有至少一个用于通过喷射器(31)喷射热解残留液的入口(3),用于排放的气体(12)的上出口(5)和用于处理的液体(11)的下出口(4),圆柱形壁(21)置于所述罐(2)内,面向入口(3),所述壁具有外表面(21e)、内表面(21i),下自由边缘(21a)和上自由边缘(21b),具有与所述罐相同的旋转轴(YY’)和小于所述罐的直径,其中在所述圆柱形壁的外表面(21e)和所述罐(2)的内表面之间产生一个环形空间(210),其中所述圆柱形壁装配有至少一个基本上垂直于入口(3)且其轴与所述罐(2)的旋转轴(Ti,)相交的通孔(211),所述入口(3)相对于圆柱形壁(21)的下自由边缘(21a)和/或上自由边缘(21b) —定距离地设置在所述罐上,平行于所述罐(2)的旋转轴测量的所述距离,至少等于所述喷射器(31)的自由端外径的1.5倍并被偏置使得所述热解残留液向环形空间(211)的喷射与圆柱形壁(21)的外表面(21e)相切,其特征在于: -待处理的热解残留液通过入口(3)以与圆柱形壁的外表面(21e)相切地喷射入环形空间(211); -在热解残留液(10)进入所述罐(2)后的闪蒸期间以及当液体(10)通过所述罐(2)时的蒸发而排放气体, -通过上出口(5)提取所述罐(2)内排放的气体(12), -清除气体成分后的处理的液体(11)通过所述罐⑵的下出口(4)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残留液选自煤焦油、生物质焦油、石油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及它们的混合物。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2)保持在大气压下。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2)处于部分真空下。
13.根据权利要求9到12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通过位于所述装置(I)的下出口(4)附近的注射系统(61)将不凝性气体引入所述罐(2)中。
14.根据权利要求9到13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供给入口(3)热解残留液和所述处理液体(11)的再循环部分的混合物。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闪蒸处理热解残留液的装置(1)以及实施该装置的方法,所述装置由如下组成:大致圆柱形闪蒸罐(2),至少一个入口(3),上出口(5),下出口(4);其特征在于圆柱形壁(21)置于罐(2)内,面向入口(3),所述壁具有内表面(21i)、外表面(21e)、下自由边缘(21a)和上自由边缘(21b),具有与所述罐相同的旋转轴并具有较小的直径;在圆柱形壁(21)的外表面(21e)和罐(2)的内表面之间限定环形空间(210);圆柱形壁(21)装配有至少一个通孔(211);以及其中所述入口(3)相对于圆柱形壁(21)的下自由边缘(21a)和上自由边缘(21b)一定距离地设置在罐(2)上。
【IPC分类】C10C3-06, C10C1-04
【公开号】CN104789247
【申请号】CN201510028808
【发明人】Y·德纳格蒙, L·吉尤
【申请人】索利奥斯化学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