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机减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731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油机减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汽油机减压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小型通用发动机上的减压机构为手动减压机构,在起动发动机前,打开控制手柄,进而打开减压阀,正常运转后,迅速关闭减压阀。该机构的使用要用人力控制,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手动减压机构的操作需人力控制,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 包括汽缸体,汽缸体头部开有阀孔,阀孔内设减压阀阀体,减压阀柱塞和减压阀阀体内孔配合,减压阀阀体及减压阀柱塞上设有限位机构,通过限位机构可将减压阀柱塞限定在一定的位置,减压阀阀体上开有减压孔,减压孔与减压阀柱塞和减压阀阀体内孔之间的间隙相通。
限位机构的结构,减压阀阀体上设有垂直于其轴线的限位孔,限位孔内设有弹簧、限位球,限位球与弹簧接触,可压下弹簧,及在弹簧力作用下回位,减压阀柱塞上设有相应的限位槽,限位球在弹簧压力下卡入限位槽,实现减压阀柱塞的定位。
起动时,先把减压阀柱塞按下,弹簧和限位球就把减压阀柱塞固定在一定的位置,此时减压孔、减压阀柱塞和减压阀阀体内孔的间隙、燃烧室相通,起到减压作用。活塞进行压缩行程时,部分压缩混合气从减压阀阀体和减压阀柱塞之间的间隙经减压孔排出,这样就降低了起动压力,使汽油机易于起动。起动后,减压阀柱塞在气体压力作用下,自动回到起动前的位置,并由弹簧推动限位球回位并卡住减压阀柱塞,保持在关闭位置,由于减压阀柱塞和减压阀阀体间的密封,汽缸中的混合气不能通过减压孔而排出,保证汽油机正常工作时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压工作稳定可靠,减轻起动负荷效果显著,使汽油机容易起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包括汽缸体,在汽缸体壁上,排气口的上方开有减压槽,减压槽和排气口相通。
起动时,当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时,逐渐关闭排气口。活塞再上行至减压槽的最低点时,排气口关闭,混合气开始进行压缩,压缩时,部分混合气顺着减压槽排出,缸体内的压力降低,起动阻力降低,起动省力。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面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照图1、2,汽缸体10的头部开有阀孔11,阀孔11内设减压阀阀体4,减压阀柱塞3和减压阀阀体4的内孔配合,减压阀阀体4与减压阀柱塞3之间在中部设有间隙1,间隙1与减压阀阀体4上的减压孔2相通;三组限位机构沿减压阀阀体4圆周均布,减压阀阀体4上设有垂直于其轴线的限位孔12,限位孔12内设有弹簧6、限位球5,限位球5为钢球,限位球5与弹簧6接触,减压阀柱塞3上设有相应的限位槽,限位槽包括环形槽8和楔形槽9,限位球在弹簧压力下卡入环形槽8时,处于打开状态,限位球5在弹簧压力下卡入楔形槽9时,处于关闭状态。
实施例二,参照图3,10是汽缸体,7是排气口,在排气口7的上部设有竖向的减压槽13,减压槽13与排气口7相通。
权利要求1.一种汽油机减压机构,包括汽缸体(10),其特征在于汽缸体(10)头部开有阀孔(11),阀孔(11)内设减压阀阀体(4),减压阀柱塞(3)和减压阀阀体(4)内孔配合,减压阀阀体(4)及减压阀柱塞(3)上设有限位机构,减压阀阀体(4)上开有减压孔(2),减压孔(2)与减压阀柱塞和减压阀阀体内孔之间的间隙(1)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减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限位机构,减压阀阀体(4)上设有垂直于其轴线的限位孔(12),限位孔(12)内设有弹簧(6)、限位球(5),限位球(5)与弹簧接触,减压阀柱塞(3)上设有与限位球(5)相应的限位槽。
3.一种汽油机减压机构,包括汽缸体(10),其特征在于在汽缸体(10)壁上,排气口(7)的上部开有减压槽(13),减压槽(13)和排气口(7)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减压机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手动减压机构的操作需人力控制,使用不便。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一个技术方案是,在汽缸体壁上排气口的上部开有减压槽,减压槽和排气口相通。另一个技术方案是,在缸体头部开有阀孔,阀孔内设减压阀阀体及与之配合的减压阀柱塞,减压阀阀体上设有减压阀柱塞的限位机构,减压孔与减压阀柱塞和减压阀阀体内孔之间的间隙相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减压工作稳定可靠,减轻起动负荷效果显著,使汽油机容易起动。
文档编号F01L13/08GK2623882SQ03217459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3日
发明者杨传武, 许自文 申请人:山东华盛农业药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