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其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6388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其专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其专用装置,适用于设置在各种机动车马路中能与车轮接触的地方。属于机械能量回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行驶在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行驶中的汽车对马路形成冲击,这种冲击实际上是一种包括势能和动能的能量。当汽车连续不断地驶过马路的时候,大量的能量就卸载在马路上。据申请人调查,现实中还未发现有人将这些能量回收起来加以利用的先例,这确实造成了能量的极大浪费。经检索中国专利公报,也未发现有关于这方面的专利申请。因此,如何有效地将行驶中汽车卸载在马路中的能量回收,是本发明的主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其专用装置。该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解决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点是1)在马路路面上设置多个能量吸收器,所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与行驶中的汽车车轮接触、并通过两者的接触,将汽车的动能和势能吸收并输送到储能器备用,储能器的能量输出端外接输送到电站、大型社区供水、景观喷泉或其他需要动力的场所;2)所述能量吸收器沿着马路布置、并形成至少两条能量吸收带,使汽车的左、右两侧的车轮都能接触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3)同一能量吸收带中的能量吸收器紧挨着设置或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露出路面、其余部分埋设在路面下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还可通过采取如下措施解决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与路面平齐或高出路面5~25mm。
同一能量吸收带中的能量吸收器之间的距离为500~1500mm。
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与车轮的接触面足够大,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汽车轮胎。
如前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的专用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液压能量吸收器和液压储能器,液压能量吸收器包括活塞缸和活塞,活塞缸内腔设有吸能弹簧,吸能弹簧的上端与活塞的底部接触,活塞的顶端露出路面并能上下伸缩;活塞缸的下端通过连三通连接头分别与储能器、供液器连通;储能器包括能量储存器和液体回收口,液体回收口通过管道与供液器连通;活塞缸与储能器的连接处设有压力阀、与供液器的连接处设有压力阀,压力阀正向设置、防止储能器中的压力液体回流,压力阀反向设置、防止压力液体流向供液器。
为了防止活塞缸中的液体渗出路面,在活塞缸的内腔设置一至三条密封圈,由密封圈与活塞的外侧壁直接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基于汽车在马路上行驶,车轮对路面的冲击而生的动能和势能而对其进行回收的专门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是一种采用简单的液压机构吸收行驶中的汽车的动能和势能的方法,将本来浪费在马路面的能量进行回收利用,开创了利用能源的新路子,一方面可开辟了新的能源,为电站、大型社区供水、景观喷泉或其他需要动力的场所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这在机动车拥有量越来越大、而能源又不充足的我国,尤其重要。另一方面,通过合理以将行驶中的机动车的能量的回收,可以减轻路面受到的冲击,有利于保护马路路面,延长马路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采用的专用吸能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所述装置的能量吸入端可以稍为微露出路面或与路面基本处于一个平面,其余部分埋于路面之下,不会影响路面的平整性及使用功能。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从图1可知,本实施例所用的专用装置由液压能量吸收器1和液压储能器2构成。液压能量吸收器1包括活塞缸3和活塞4,活塞缸3内腔设有吸能弹簧5,吸能弹簧5的上端与活塞4的底部接触,活塞4的顶端露出路面并能上下伸缩;活塞缸3的下端通过连三通连接头10分别与储能器2、供液器6连通;储能器2包括能量储存器和液体回收口,液体回收口通过管道与供液器6连通;活塞缸3与储能器2的连接处设有压力阀7、与供液器6的连接处设有压力阀8,压力阀7正向设置、防止储能器2中的压力液体回流,压力阀8反向设置、防止压力液体流向供液器6。本实施例将两个能量回收装置联接起来使用,即将两个能量回收装置共用一个供液器,将该供液器6设置成两个出液口和两个进液口,每个进液口与各自的储能器2的液体回收口11连通,每个出液口通过压力阀与各自的活塞缸3连通。在活塞缸3的内腔设置一至三条密封圈9,由密封圈9与活塞的外侧壁直接接触。所述能量储存器为常用的机械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器。
从图1、图2可知,实际应用中,能量吸收器1的能量吸入端12与路面13平齐或高出路面5~25mm。同一能量吸收带中的能量吸收器之间的距离为500~1500mm。能量吸收器1的能量吸入端12与车轮的接触面足够大,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汽车轮胎。同一能量吸收带中的能量吸收器1紧挨着设置或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能量吸收器1的能量吸入端12露出路面、其余部分埋设在路面13的下方。所述能量吸收器沿着马路布置、并形成至少两条能量吸收带,使汽车的左、右两侧的车轮都能接触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汽车的车轮驶过路面并与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12接触时,汽车的动能和势能传递给能量吸入端12,活塞4被迫向下运动压迫吸能弹簧5,此时,活塞缸3中的液体被压缩并向下流动。由于供液器6端的压力阀8反向设置、使该压力阀处于关闭状态,而储能器2端的压力阀7正向设置、使该阀处于开通状态,因此,受压迫的压力液体打开压力阀7进入储能器2中。由于储能器中设有常用能量储存器,因此,压力液体带来的能量转移到能量储存器中备用,无压力的液体通过液体回收口11返回到供液器6中。
当汽车的车轮离开能量吸入端12时,吸能弹簧5向上顶起,活塞4在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此时活塞缸3处于真空状态,此时储能器2和供液器6中的压力都大于活塞缸中的压力,由于压力阀7正向设置、压力阀8反向设置,因此,压力阀7关闭、压力阀8开通,供液器6中的0液体流向活塞缸3,为下一次吸能、储能做准备。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是1)在马路路面上设置多个能量吸收器,所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与行驶中的汽车车轮接触、并通过两者的接触,将汽车的动能和势能吸收并输送到储能器备用,储能器的能量输出端外接输送到电站、大型社区供水、景观喷泉或其他需要动力的场所;2)所述能量吸收器沿着马路布置、并形成至少两条能量吸收带,使汽车的左、右两侧的车轮都能接触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3)同一能量吸收带中的能量吸收器紧挨着设置或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露出路面、其余部分埋设在路面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是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与路面平齐或高出路面5~2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是同一能量吸收带中的能量吸收器之间的距离为500~15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其特征是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与车轮的接触面足够大,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汽车轮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液压能量吸收器(1)和液压储能器(2),液压能量吸收器(1)包括活塞缸(3)和活塞(4),活塞缸(3)内腔设有吸能弹簧(5),吸能弹簧(5)的上端与活塞(4)的底部接触,活塞(4)的顶端露出路面并能上下伸缩;活塞缸(3)的下端通过连三通连接头(10)分别与储能器(2)、供液器(6)连通;储能器(2)包括能量储存器和液体回收口,液体回收口通过管道与供液器(6)连通;活塞缸(3)与储能器(2)的连接处设有压力阀(7)、与供液器(6)的连接处设有压力阀(8),压力阀(7)正向设置、防止储能器(2)中的压力液体回流,压力阀(8)反向设置、防止压力液体流向供液器(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是在活塞缸(3)的内腔设置一至三条密封圈(9),由密封圈(9)与活塞的外侧壁直接接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其特点是1)在马路路面上设置多个能量吸收器,所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与行驶中的汽车车轮接触、并通过两者的接触,将汽车的动能和势能吸收并输送到储能器备用;2)所述能量吸收器沿着马路布置、并形成至少两条能量吸收带,使汽车的左、右两侧的车轮都能接触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3)同一能量吸收带中的能量吸收器紧挨着设置或间隔一定距离设置,所述能量吸收器的能量吸入端露出路面、其余部分埋设在路面下方。本发明是一种采用简单的液压机构吸收行驶中的汽车的动能和势能的方法,开创了利用能源的新路子,一方面可开辟了新的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减轻路面受到的冲击,有利于保护马路路面,延长马路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3G7/00GK1587691SQ20041005162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7日
发明者董宪忠 申请人:董宪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