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522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上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护大气环境,防治摩托车排放造成的污染,推动摩托车行业技术进步,我国发布实施了一系列的规定,以确保所有新定型的摩托车产品污染物的排放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排放控制水平。目前,有关规定指出,摩托车及摩托车发动机生产企业应积极采用摩托车发动机机内控制和机外控制措施,实现新生产摩托车的低排放、低污染。并且,应优先采用机内净化措施,在排放降到一定程度后再采用机外净化措施。其中,燃油摩托车发动机机内控制推荐技术措施包括(1)改善摩托车发动机燃烧系统,优化燃烧室设计,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发动机噪声。
(2)采用多气门和可变技术,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降低油耗,降低摩托车污染物的排放。
(3)通过摩托车发动机化油器结构改进和优化匹配,采用化油器混合气电控调节,改善混合气的形成条件,实现混合气空燃比的精细化控制,有效降低摩托车污染物排放。
(4)采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精确控制空燃比,使摩托车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特性达到最佳匹配。采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逐步替代化油器是摩托车发动机生产的发展趋势。
因此,目前许多发动机厂商迫切要求在摩托车发动机化油器结构上,采用各种改进,或者控制气体,或者控制燃油以实现空燃比的精细化控制,有效降低摩托车污染物排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增加燃油调节系统和内部控制油路,控制燃油流量,进而实现空燃比精细化控制,达到省油节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所述燃油调节装置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其包括一调整端,外露于该化油器本体;一杆件,其一端与该调整端连接;一密封圈,设置在该杆件与化油器本体连接处;一弹簧,套装于该杆件上,设置在该调整端与该化油器本体之间;一可在一进油口中进退的调节部,该调节部设置在该杆件的另一端,所述进油口由连通该化油器的进油管和主喷管的内部控制油路与该主喷管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调节部可与所述进油口之间形成开放状态、封闭状态以及中间状态。
上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燃油调节装置为一调节螺钉,其螺帽端为该调整端,其末端为调节部,且该调节部的横截面呈锥面。
上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调节螺钉由螺帽端至末端呈阶梯状递减。
上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内部控制油路设置有一水平通道,其与所述主喷管油路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进油口。
上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调节螺钉水平设置于所述化油器本体上,其末端的调节部可在所述内部控制油路的水平通道中进退。
上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密封圈上还设置有平垫圈,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调节螺钉螺帽端与所述平垫圈之间。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燃油调节装置,可进行较精密的燃油流量调节,达到省油、节能的目的,满足了发动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减少了排放物的污染。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安装于化油器上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燃油调节装置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油调节装置,以安装于1E36F发动机的化油器1上为例,当然其也可安装于1E34F发动机或其他发动机上。较佳的,该化油器1的进油管(图中未示)与主喷管5之间通过一内部控制油路3连通,该内部控制油路3设置有一水平通道31,该水平通道31与该主喷管5的连接处形成进油口。在该进油口位置,设置有调节进入所述化油器1的主喷管5中的燃油流量的燃油调节装置4,该燃油调节装置4具有可在所述进油口中进退的调节部41,与所述进油口形成开放状态、封闭状态以及中间状态。其中,所述开放状态为该调节部41完全退出该进油口,燃油完全通过油路进入主喷管5;所述封闭状态为该调节部41完全进入该进油口,封闭该进油口;所述中间状态为该调节部41部分进入该进油口,通过控制该调节部41与该进油口的环形截面积大小来较精确的控制燃油进油量。
并且,较佳的,该燃油调节装置4为一调节螺钉,如图2所示,主要包括调节部41、弹簧42、O型密封圈、平垫圈44、调整端(即螺帽端,外露于化油器本体)45、以及连接调节部41与调整端45的杆件46,该调节螺钉的末端即为所述的调节部41,其横截面呈锥面形状。该调节螺钉4水平设置于该化油器1的本体2上,其调节部41在该内部控制油路3的水平通道31中可自由进退,实现进油量的精确控制。另外,由图2中还可清晰看出,该O型密封圈43设置在该调节螺钉4与该本体2连接处。较佳的,所述O型密封圈43上还设置有平垫圈44。该调节螺钉4螺帽端与本体2之间还设置有弹簧42,较佳的,该弹簧42设置在螺帽端与平垫圈44之间。
另外,为了加工方便,以及保证调节螺钉的强度均匀,所述调节螺钉4由螺帽端至末端呈阶梯状递减。通过调整该调节螺钉4,使得其锥面调节部41在进油口处进退,控制与进油口的环形截面积大小来实现较精确的控制燃油进油量,达到省油节能的目的,进而控制空气与燃油的混和气比例,达到减少污染的目的。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调节装置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其包括一调整端,外露于该化油器本体;一杆件,其一端与该调整端连接;一密封圈,设置在该杆件与化油器本体连接处;一弹簧,套装于该杆件上,设置在该调整端与该化油器本体之间;一可在一进油口中进退的调节部,该调节部设置在该杆件的另一端,所述进油口由连通该化油器的进油管和主喷管的内部控制油路与该主喷管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调节部可与所述进油口之间形成开放状态、封闭状态以及中间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油调节装置为一调节螺钉,其螺帽端为该调整端,其末端为该调节部,且该调节部的横截面呈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由螺帽端至末端呈阶梯状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控制油路设置有一水平通道,其与所述主喷管油路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进油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水平设置于所述化油器本体上,其末端的调节部可在所述内部控制油路的水平通道中进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还设置有平垫圈,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调节螺钉螺帽端与所述平垫圈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油器燃油调节装置,所述燃油调节装置设置在化油器本体上,其包括一调整端,外露于该化油器本体;一杆件,其一端与该调整端连接;一密封圈,设置在该杆件与化油器本体连接处;一弹簧,套装于该杆件上,设置在该调整端与该化油器本体之间;一可在一进油口中进退的调节部,该调节部设置在该杆件的另一端,所述进油口由连通该化油器的进油管和主喷管的内部控制油路与该主喷管的连接处形成,所述调节部可与所述进油口之间形成开放状态、封闭状态以及中间状态。本实用新型增加燃油调节系统和内部控制油路,控制燃油流量,进而实现空燃比精细化控制,达到省油节能、减少污染的目的。
文档编号F02M7/18GK2760262SQ20042000916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6日
发明者陈俭敏 申请人:陈俭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