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发动机一体化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961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油发动机一体化点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上的点火装置,特别是一种通用汽油发动机点火器。
(二)、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汽油发动机一体化点火器,普遍是采用电感储能式点器来代替电容放电式点火器,它一般包括有壳体、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火花帽和点火控制电路,在点火控制电路中,采用了具有高反压、高电流放大系数的达林顿晶体三极管。由于达林顿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为两个PN结,致使在电路工作过程中,必须使其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于或等于1.4V,这就使得初级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必须使达林顿晶体三极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大于或等于1.4V,才能保证该点火器的点火控制电路工作,一旦发动机的转速低到初级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不能供这个工作电压时,点火器将无法工作。在CN2553131Y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汽油发动机一体化点火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它是在点火控制电路中采用了一个三管级联放大电路来替代了原有的达林顿晶体三极管,虽然它在不影响汽油发动机点火器的工作性能前提下,降低了汽油发动机点火器的最低点火转速,但却存在着如下的不足1.根据其权利要求所描述的内容,它只描述有点火角度控制电路F1和定子线圈L1、L2,以及构成三管级联放大电路F2的三极管T1、T2、T3、电阻R2之间的连接关系,却没有清楚地描述三管级联放大电路F2与点火角度控制电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因此,该实用新型专利所提供的是一个不清楚不完整的技术方案,也是一个保护范围不清楚的技术方案。
2.即便是该实用新型提供了清楚的电路图,如图1和图2,但其图1却存在着实质性的错误,即其图1中的三极管T4的发射极并没有与三极管T1的发射极连通。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在权利要求书中,还是说明书中,均没有作清楚地描述。由于这个实质性的错误,导致该电路在工作时,三极管T4无法象其说明书中所述的内容而导通,所以三极管T1的基极偏置电压始终大于或等于0.7伏,由三极管T1、三极管T2和三极管T3所组成的电流通路无法截止,定子线圈L1上就无法感应出反向电动势,点火器不可能正常工作。因此,该技术方案是一个不具有实用性的错误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汽油发动机一体化点火器,它可以明显降低汽油发动机点火器的最低点火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壳体、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火花帽和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点火控制电路是由一个PNP型三极管、四个NPN型三极管、六个电阻和电解电容构成,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接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接地,其发射极与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的负极与公共端连接,第二电阻连接在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公共端之间,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接地,其发射极与公共端连接,第三电阻并接在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公共端连接,其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地与公共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通用汽油发动机工作时,定子线圈相对于发动机转子上的磁钢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从而使得初级线圈产生交变的感生电动势,由于初级线圈的一端接地,因此,所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只能是负向电脉冲,它通过第五电阻驱动第五三极管,当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偏置电压大于或等于0.7伏时,第五三极管导通,从而使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相继导通,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五三极管与初级线圈形成电流通路,此时,电解电容开始充电,电解电容在很短的时间内充电完毕,第三三极管截止,使第四三极管的导通,这时第五三极管的基极偏置电压因低于0.7伏而截止,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随之截止,初级线圈上的电流瞬间减小从而感应出一个反向感生电动势,同时次极线圈也相应感应出一个数百倍的高压,输送到汽油发动机火花塞,完成点火动作,由于第五三极管导通所需的基极偏置电压只需要0.7伏,是达林顿晶体三极管导通所需的基极偏置电压的一半,因此本实用新型明显降低了最低点火转速。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和布局紧凑等优点,它集壳体、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和点火控制电路于一体,可以明显降低汽油发动机点火器的最低点火转速。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点火控制电路的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壳体、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铁芯、火花帽和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点火控制电路是由一个PNP型三极管Q1、四个NPN型三极管Q2、Q3、Q4、Q5、六个电阻R1、R2、R3、R4、R5、R6和电解电容C构成,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其发射极与电解电容C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的负极与公共端O连接,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公共端O之间,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其发射极与公共端O连接,第三电阻R3并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公共端O连接,其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初级线圈L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地与公共端O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通用汽油发动机工作时,定子线圈相对于发动机转子上的磁钢做切割磁力线运动,从而使得初级线圈L1产生交变的感生电动势,由于初级线圈L1的一端接地,因此,所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只能是负向电脉冲,它通过第五电阻R5驱动第五三极管Q5,当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偏置电压大于或等于0.7伏时,第五三极管Q5导通,从而使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相继导通,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五三极管Q5与初级线圈L1形成电流通路,此时,电解电容C开始充电,电解电容C在很短的时间内充电完毕,第三三极管Q3截止,使第四三极管Q4的导通,这时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偏置电压因低于0.7伏而截止,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随之截止,初级线圈L1上的电流瞬间减小从而感应出一个反向感生电动势,同时次极线圈也相应感应出一个数百倍的高压,输送到汽油发动机火花塞,完成点火动作,由于第五三极管Q5导通所需的基极偏置电压只需要0.7伏,是达林顿晶体三极管导通所需的基极偏置电压的一半,因此本实用新型明显降低了最低点火转速。
权利要求1.一种汽油发动机一体化点火器,包括有壳体、初级线圈(L1)、次级线圈(L2)、铁芯、火花帽和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点火控制电路是由一个PNP型三极管(Q1)、四个NPN型三极管(Q2、Q3、Q4、Q5)、六个电阻(R1、R2、R3、R4、R5、R6)和电解电容(C)构成,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接地,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其集电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其发射极与电解电容(C)的正极连接,电解电容(C)的负极与公共端O连接,第二电阻(R2)连接在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公共端O之间,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通过第五电阻(R5)接地,其发射极与公共端O连接,第三电阻(R3)并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与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公共端O连接,其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初级线圈(L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地与公共端O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汽油发动机一体点火器包括有壳体、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火花帽和点火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点火控制电路是由一个PNP型三极管、四个NPN型三极管六个电阻和电解电容构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和布局紧凑等优点,它集壳体、初级线圈、次级线圈、铁芯和点火控制电路于一体,可以明显降低汽油发动机点火器的最低点火转速。初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地与公共端0之间,三极管Q3的集电极通过第四电阻R4接地,第三电阻R3并接在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文档编号F02P3/02GK2692368SQ20042003351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9日
发明者朱江 申请人:重庆三力达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