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782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体框架搭载具有水套的发动机主体,在构成所述发动 机主体的一部分的曲轴箱的侧方配置散热器,使冷却风通过该散热器地吸 引冷却风的冷却风扇安装于由所述曲轴箱旋转自如地支撑的曲柄轴的一 端,并配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内方,具有风口并从侧方覆盖所述冷却风扇的
护罩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曲轴箱之间的小型车辆用散热器(radiator) 装置。
背景技术
通过专利文献1知道有在曲柄轴的一端设置的冷却风扇的外方配置散 热器,在设置于曲轴箱及散热器之间并从侧方覆盖所述冷却风扇的护罩设 置排风口的结构。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33012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l中公开的结构中,在与冷却风扇的散热器的 相反一侧配置发电机,在该发电机的侧方形成有环状空间,被冷却风扇吸 引并通过了散热器的冷却风向排风口流动,但也向发电机的周围的环状空 间侧流入,因此,妨碍向排风口的冷却风的顺畅的流通,导致冷却风扇的 风扇效率,因此,成为降低冷却效率降低的要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冷却风从冷却风 扇向排风口顺畅地流通而实现冷却效率的提高的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是一种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 置,其在车体框架F搭载具有水套的发动机主体,在构成所述发动机主体 的一部分的曲轴箱的侧方配置散热器,以通过该散热器的方式吸引冷却风
的冷却风扇安装于由所述曲轴箱旋转自如地支撑的曲柄轴的一端,并配置 于所述散热器的内方,具有排风口并从侧方覆盖所述冷却风扇的护罩设置 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曲轴箱间,其特征在于,阻止来自所述冷却风扇的冷 却风在与所述排风口对应的部分向所述曲轴箱侧流通的整流板固定配设 于比所述排风口及所述冷却风扇靠向曲轴箱侧处。
另外,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除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之外, 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安装于所述护罩。
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除了第一或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的结构之外, 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板在从侧面观察的情况下,沿所述冷却风扇的径向 最外端的旋转轨迹形成为圆弧状。
进而,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除了第一 第三的任意方面所述的发明 的结构之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风扇及所述曲轴箱之间配置发电机, 在配置于该发电机的外侧方的所述整流板一体地设置从该整流板的内周 端向曲轴箱侧延伸的折回部。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发明可知,用整流板阻止被冷却风扇吸引并通过 了散热器的冷却风在护罩的排风口的附近从冷却风扇向曲轴箱侧流通,冷 却风向排风口顺畅地流通,因此,能够提高散热器的冷却效率。
另外,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发明可知,能够将整流板安装于护罩,将 安装了整流板的护罩安装于曲轴箱,因此,与将整流板安装于曲轴箱的情 况相比,在将冷却风扇安装于曲柄轴时,整流板变化引起障碍,能够提高 组装性。
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发明可知,整流板在从侧面观察的情况下,沿冷 却风扇的径向最外端的旋转轨迹形成为圆弧状,由此能够有效地阻止自冷 却风扇向曲轴箱侧的冷却风的流通。
进而,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发明可知,通过使从整流板的内周端向曲 轴箱侧折回的折回部与发电机的外周对置,能够在使流通发电机及整流板 间的少量的冷却风不发生湍流的情况下,使冷却风更顺畅地向排风口侧流 通。


图1是小型摩托车型自动双轮车的左侧面图。
图2是沿图1的2 — 2线的动力单元的剖面图。
图3是从沿图2的3—3线向视方向观察的局部缺欠侧面图。
图4是图3的4一4线剖面图。
图5是从图3的5向视方向观察的局部缺欠的图。
图6是省略了散热器罩及散热器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
图7是将护罩及散热器从图4的7—7线向视方向观察的图。
图8是图3的8 — 8线剖面图。
图中21 —曲轴箱;33 —发动机主体;34—曲柄轴;95 —发电机;96 一散热器;97—冷却风扇;98 —护罩;108 —排风口; 122 —整流板;122a 一折回部;125 —水套;F —车体框架。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 图8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图1是小型摩托车型自动双轮车 的左侧面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动力单元的剖面图,图3是从沿 图2的3 — 3线向视方向观察的局部缺欠侧面图,图4是图3的4一4线剖 面图,图5是从图3的5向视方向观察的局部缺欠的图,图6是省略了散 热器罩及散热器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图7是将护罩及散热器从图 4的7 — 7线向视方向观察的图,图8是图3的8 — 8线剖面图。
首先在图1中,作为小型车辆的小型摩托车型自动双轮车的车体框架 F具备能够操纵方向地支承以在下端部轴支承前轮WF的方式横跨该前 轮WF的前叉11及连结于该前叉11的上端的操纵方向方向盘12的头管 13;从该头管13朝向后下方下落地延伸的圆筒状主管14;与该主管14 的下部结合,并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低框架15……;连结两个低框架 15……的后端部间的四通管16;前端与该四通管16的两端部分别连接设 置的左右一对后框架管17……;在所述两个低框架15……的上方连结所 述主管14的中间部及两个后框架管17……的中间部的上框架18……。
所述低框架15……利用焊接结合于所述主管14的下部左右两侧,并 在两侧方延伸,进而,在后方侧弯曲,并向后方延伸地形成,这些低框架
15……的后端部利用焊接结合于所述四通管16的左右两端部。
在车体框架F中的两个后框架管17……的前部能够上下摆动地支承包
括配置于后轮WR的前方侧的水冷式单气筒发动机E、和配置于后轮WR 的左侧方的传动装置M的动力单元P,后轮WR轴支承于动力单元P的 后部。
所述传动装置M连结设置于发动机E的曲轴箱21 ,并收容于在后轮 WR的左侧方延伸的传动箱22内,在该传动箱22的后部、和左右一对后 框架管17……中的左侧的后框架管17之间设置有后缓冲单元23。
在所述两个后框架管17……及所述两个上框架18……之间配置有能 够收容头盔等的物品收容部24,且该物品收容部24从所述发动机E的上 方延伸至该发动机E的前方,该物品收容部24的后部被配置于所述头管 13的后方的乘车用座席25从上方覆盖。另外,在所述物品收容部24的后 方,在两个后框架管17……的后部间配置有被所述乘车用座席25的后部 从上方覆盖的燃料箱26,物品收容部24及燃料箱26被车体框架F支撑。
另外,所述发动机E的一部分、车体框架F、物品收容部24及燃料箱 26被车体罩29覆盖,用于将乘车用座席25上的乘客的脚载置的左右一对 踏板27……、和在两个踏板27……之间向上方隆起的地板隧道部28形成 于所述车体罩29。
所述地板隧道部28包括以由左右一对上框架18……支撑的方式连 结设置于所述两个踏板27……的内端,并向上方上升,并且开放上部的一 部分的隧道主部30、和能够开闭地闭锁该隧道主部30的上部开口部的罩 31,所述物品收容部24的前部收容于该地板隧道部28内。
可是,在所述乘车用座席25的前部及所述主管14之间设置有用于能 够开闭支承乘车用座席25的铰链机构(未图示),乘车用座席25为了能 够进行向所述物品收容部24的头盔等物品的收容及取出,能够朝向前方 斜上方转动,为了将所述物品收容部24的前部的上方开放,所述罩31与 乘车用座席25—同转动。
在图2及图3中,发动机E的发动机主体33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承 具有在车体框架F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曲柄轴34的曲轴箱21;具 有缸膛35,并与所述曲轴箱21结合的汽缸柱36;与汽缸柱36结合的汽
缸盖37;与汽缸盖37结合的盖罩38,所述曲轴箱21在与所述曲柄轴34 的轴线正交的结合面与左箱半体39及右箱半体40结合。
这样的发动机主体33,以使所述缸膛35的轴线稍许向前上方升而大 致沿车体框架F的前后方向的方式,搭载于车体框架F,在所述曲轴箱21 的后侧上部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架41……经由支轴43及缓冲橡皮44……能 够摆动地支承于在车体框架F中的后框架管17……的中间部设置的支撑 柱42……。
能够滑动移动自如地嵌合于所述缸膛35的内部的活塞48经由连接杆 49连结于曲柄轴34。在汽缸盖37旋转自如地支撑凸轮轴50,在汽缸盖 37设置的吸气泵及排气泵(未图示)被所述凸轮轴50幵闭驱动。在所述 曲轴箱21的右箱半体40、汽缸柱36及汽缸盖37设置的链通路51内收容 定时链52,该定时链52巻绕在设置于曲柄轴34的驱动链轮53和设置于 凸轮轴50的从动链轮54。由此,将曲柄轴34的旋转动力以1/2的减速比 传递于凸轮轴50。
所述汽缸盖37的上部侧壁与从该汽缸盖37向后方侧延伸地弯曲的吸 气管55的下游端连接,在该吸气管55安装燃料喷射阀56。另外,吸气管 55的上游端与配置于发动机主体33的上方的链轮主体57连接,该链轮主 体57与配置于传动箱22的上方的空气过滤器58 (参照图l)连接。
注意图2可知,所述传动箱22包括与所述曲轴箱21的左箱半体39 一体地连接设置,并向后方延伸的箱主体61;从左侧结合于该箱主体61 的左侧罩62;从右侧进古语所述箱主体61的后部的右侧罩63。
所述传动装置M包括将曲柄轴34的旋转动力无级变速的皮带式无 级变速器64;夹在所述后轮WR的车轴65及所述皮带式无级变速器64 之间设置的减速齿轮列66。然后,皮带式无级变速器64收容于在所述传 动箱22中的箱主体61及左侧罩62之间形成的变速器室67,所述减速齿 轮列66收容于在所述传动箱22中的箱主体61及右侧罩63之间形成的齿 轮室68。
所述皮带式无级变速器64包括在所述变速器室67内设置于所述曲 柄轴34的左端部的驱动滑轮70;在所述变速器室67内的后部配置的从动 滑轮71;巻绕在驱动滑轮70及从动滑轮71的环状V皮带72。所述驱动滑轮70具备固定于曲柄轴34的固定侧滑轮半体73;能够
相对于固定侧滑轮半体73接近 远离的可动侧滑轮半体74,可动侧滑轮 半体74通过根据曲柄轴34的转速的增加向径向外侧移动的离心重量75, 向接近固定侧滑轮半体73的方向被推顶。
在所述传动箱22的后部,在所述箱主体61及右侧罩63旋转自如地 支承具有与所述曲柄轴34平行的轴线的输出轴76,所述从动滑轮71具备 能够旋转地支撑于所述输出轴76的固定侧滑轮半体77、和能够相对于固 定侧滑轮半体77接近 远离的可动侧滑轮半体78,可动侧滑轮半体78 通过弹簧79朝向固定侧滑轮半体77被推顶。另外,在固定侧滑轮半体77 和输出轴76之间设置有输出用离合器80。
在所述传动箱22中的所述箱主体61的后部及右侧罩63旋转自如地 支承所述输出轴76、和与该输出轴76平行的中间轴81及车轴65,所述 减速齿轮列66设置于所述输出轴76、所述中间轴81及所述车轴65之间, 在贯通右侧罩63而向右侧突出的车轴65的右端设置后轮WR。
然后,曲柄轴34的旋转动力传递于驱动滑轮70,从该驱动滑轮70经 由V皮带72、从动滑轮71、输出用离合器80及减速齿轮列66,传递于 后轮WR。
在发动机E的低速旋转时,作用于驱动滑轮70的离心重量75的离心 力小,因此,由于从动滑轮71的弹簧79,固定侧滑轮半体77及可动侧滑 轮半体78间的槽宽度减小,变速比降低。若从该状态增加曲柄轴34的转 速,则作用于离心重量75的离心力增加,驱动滑轮70的固定侧滑轮半体 73及可动侧滑轮半体74间的槽宽度减小,伴随于此,从动滑轮71的固定 侧滑轮半体77及可动侧滑轮半体78间的槽宽度增加,因此,变速比从低
朝向最高无级地变化。
在所述传动箱22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在所述箱主体61及左侧罩62 旋转自如地支承具有与所述曲柄轴34平行的轴线的脚蹬轴83,在该脚蹬 轴83的自所述左侧罩62的突出端部固定脚蹬起动踏板84。而且,在所述 脚蹬轴83及箱主体61之间设置有回动弹簧85。
另一方面,与在所述曲柄轴34的端部设置的被结合部件86以同轴对 置的结合部件87以能够进行围绕与所述曲柄轴34同轴的轴线的旋转及轴线方向的移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传动箱22的左侧罩62,在所述脚蹬轴
83及所述结合部件87之间设置有增速齿轮列88。然后,通过脚蹬起动踏 板84的踩踏操作,利用增速齿轮列88将脚蹬轴83的旋转增速,将其传 递于所述结合部件87,结合部件87前进并旋转至与所述被结合部件86 结合,由此,向曲柄轴34传递起动用旋转动力。
另外,在所述驱动滑轮70中的固定侧滑轮半体73的外表面固定利用 固定侧滑轮半体73的旋转将冷却用空气导入变速器室67内的多个翼片 89……,在所述传动箱22的左侧罩62中的前部安装通过与所述固定侧滑 轮半体73 —同旋转来将用于将冷却用空气从外部导入变速器室67内的空 气导入管90。另外,在发动机主体33中的汽缸柱36的左侧面安装用于将 换气用空气导入所述曲轴箱21内的引导阀91。
同时参照图4可知,在曲柄轴34的右端部固定转子93,与该转子93 联动而构成发电机95的定子94以被转子93围绕的方式固定于曲轴箱21 的右箱半体40。在发电机95的外方的曲轴箱21的侧方配置散热器96, 使冷却风通过该散热器96地将其吸引的冷却风扇97以将所述发电机95 夹在与所述曲轴箱21的右箱半体40之间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曲柄轴34 的右端。
进而,同时参照图5可知,在所述右箱半体40 —体地设置从侧方围 绕所述发电机95的筒状支撑箱40a,从侧方覆盖所述冷却风扇97的护罩 98设置于所述散热器96及所述支撑箱40a之间,所述散热器96被合成树 脂制散热器罩99从外方覆盖。
所述散热器96是上部箱100及下部箱101经由冷却心子102连结而 成的,该散热器96安装于发动机主体33具备的曲轴箱21的右箱半体40。 即,在所述右箱半体40设置对应于所述上部箱100的后部配置的单个支 撑轮毂103、和对应于所述下部箱101的前部及后部配置的一对支撑轮毂 104……,上部箱100通过螺栓105紧固于所述支撑轮毂103,下部箱IOI 通过螺栓106……紧固于所述支撑轮毂104……。
可是,散热器96的至少一部分、在该实施例中为散热器96中的上部 箱100的前部配置于所述支轴43的下方,散热器96以使前前端配置于所 述支轴43的前方的方式,配置于曲轴箱21的侧方,安装于所述曲轴箱21 的状态下的散热器96的姿势如图3所示,相对于所述发动机主体33的汽 缸柱36中的缸膛35的轴线L,朝向后上方倾斜角度a程度,将安装了散 热器96的状态下的发动机主体33经由支轴43支承于车体框架F的状态 下,形成为散热器96相对于水平面前倾角度e程度的姿势。然后,上部 箱100的前部以躲避支轴43的方式形成为比后部低,从侧面观察的的情 况下散热器96中的上部箱100的前部配置于所述支轴43的下方。
同时参照图6及图7可知,所述护罩98 —体地具有从侧方围绕所述 冷却风扇97的筒部98a、以使周缘部抵接于所述护罩96的内表面的方式 连结设置于所述筒部98a的一端的抵接板部98b、和以除了上部箱100的 上部及下部箱101的下部的部分与所述散热器96的两侧接近、对置的方 式从所述抵接板部98b突出设置的一对侧板部98c……,由合成树脂构成。 在所述抵接板部98b的大致中央部,以与所述冷却风扇97的旋转轴线即 曲柄轴34的轴线的同轴设置有面向所述散热器96中的冷却心子102的内 表面侧中央部的圆形开口部107,在所述筒部98a的下部设置有朝向下方 打开的排风口 108。而且,在与排风口 108对应的部分的所述抵接板部98b 的内表面,在所述开口部107的周向上空开间隔突出设置从所述开口部 107的轴线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引导突出部109、 109……。
该护罩98安装于所述散热器96,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96中的上部箱 100的前部及后部的支撑部110、 111,利用夹具114……安装从所述护罩 98中的筒部98a的上部向上方突出设置的安装臂部112、 113的前端部, 在设置于所述散热器96中的下部箱101的前后方向中间下部支撑部115 利用夹具114安装从所述护罩98中的抵接板部98b的前后方向中间部向 下方突出设置的安装臂部116的前端部。
所述散热器罩99安装于所述护罩98,利用螺纹部件118……紧固于在 所述护罩98中的两侧板部98c……中的前方侧的侧板部98c的上下方的空 开间隔的位置突出设置的一对支撑突出部117、 117、和在后方侧的侧板部 98c的上部突出设置的支撑突出部117。
在该散热器罩99形成有面向所述散热器96中的冷却心子102的外表 面侧的四角形状的空气导入口 119,配置于该空气导入口 119的窗120设 置于散热器罩99。
然后,在冷却风扇97的工作时,从空气导入口 119导入的空气通过
散热器96的冷却心子102而冷却该散热器96,进而,从护罩98的排风口 108向外部排出。
可是,在比所述排风口 108及所述冷却风扇97靠向曲轴箱21的右箱 半体40的一侧固定配设有在与所述排风口 108对应的部分阻止来自冷却 风扇97的冷却风向所述曲轴箱21侧流通的整流板122。该整流板122通 过螺纹部件124、 124紧固于在所述护罩98中的抵接板部98b的下部突出 设置的一对安装轮毂123、 123,由此安装于护罩98,从侧面观察的情况 下,沿冷却风扇97的径向最外端的旋转轨迹形成为圆弧状。
而且,在冷却风扇97及曲轴箱21配置发电机95,但在该发电机95 的外侧方配置所述整流板122,在该整流板122 —体地设置从其内周端向 曲轴箱21侧延伸的折回部122a。
所述散热器96构成可使在发动机主体33的汽缸柱36及汽缸盖37设 置的水套125 (参照图2)的冷却水循环的冷却装置的一部分,该冷却装 置具备向所述水套125供给冷却水的水泵126、夹在所述水套125及所 述水泵126的吸入口 135 (参照图2)之间装配的所述散热器96、以根据 冷却水的温度切换迂回所述散热器96而使来自所述水套125的冷却水返 回所述水泵126的状态及使冷却水从所述水套125经由散热器96返回水 泵126的状态的方式配置于所述散热器96的前方的恒温器127。
所述水泵126的泵箱128如图2所示,包括从右侧面嵌合、固定于 所述汽缸盖37的箱主体129、紧固于该箱主体129的泵盖130,沿车体框 架F的左右方向由所述箱主体129液密且旋转自如地支承旋转轴线的泵轴 131以同轴且能够相对旋转地连结于凸轮轴50。而且,在泵箱128内形成 的泵室132内,叶轮133固定于所述泵轴131。
同时参照图8,在所述泵箱128的泵盖130紧固、固定将恒温器127 收容于内部的恒温器箱134,该恒温器箱134从所述泵轴131的轴线沿前 后方向(在该实施例中为后方)远离,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泵箱128 重叠,恒温器箱134的轴线倾斜为随着朝向上方而成为外侧方位置。
在所述散热器96中的上部箱100的后部一体地设置向上方延伸的给 水管137,在该给水管137的上端装配利用旋转操作开闭的给水帽138。
在所述支轴43的后方的所述给水管137的中间部设置具有在所述车体框
架F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的入口管139,该入口管139在从侧面观察 的情况下位于所述支轴43的上方。另一方面,在发动机主体33中的汽缸 盖37设置从所述水套125的最上端导出冷却水的导出管140,该导出管 140在从侧面观察的情况下,位于所述入口管139的下方,该导出管140 及所述入口管139经由橡胶管即第一导管141连结,该第一导管141从导 出管140朝向入口管139侧而成为上方位置地延伸,被配管为在从侧面观 察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支轴43的上方。
在所述上部箱100的前部及所述入口管139之间设置平板状加强板 142,在该加强板142设置可插通支轴43的圆形开口部143,该开口部143 在经由所述支轴43将发动机主体33支承于车体框架F的状态下的从侧面 观察的情况下,面向支轴43的一端。
在所述导出管140的中间部设置分支连接管144。另一方面,在将轴 线倾斜为随着朝向上方而成为外侧方位置的恒温器箱134的上部,朝向内 侧斜上方地突出设置水套侧连接管145,经由将来自所述水套125的冷却 水向恒温器127侧引导的橡胶软管等第二导管146连结所述分支连接管 144及所述水套侧连接管145。
另外,在散热器96中的下部箱101的下部朝向前方突出设置出口管 147,在所述恒温器箱134的下部朝向外侧斜下方突出设置散热器侧连接 管148。然后,所述出口管147及所述散热器侧连接管148经由将来自散 热器96的冷却水引导的橡胶软管的第三导管149连结。
另外,引导来自水泵126的冷却水的软管等第四导管150的一端与在 泵箱128设置的喷出管151连接,该第四导管150的另一端与以通过水套 125的下部的方式设置于汽缸柱36的导入管152连接。
另外,在所述泵箱128的上部连接用于从该泵箱内的泵室132内的上 部抽出空气的抽空气用导管153。
进而,在给水管137设置用于连接橡胶软管的连接管154,该连接管 154与向大气开放并与散热器96大致配置的储藏器(未图示)连接。然后, 在散热器96内的冷却水成为高温而膨胀时,所述冷却水从所述储藏器返 回散热器96。通过这样的散热器96及储藏器间中的冷却水的流通,将滞
留于给水管137内的空气向储藏器排出。gp,在发动机E的工作时,也良 好地进行来自冷却装置的空气的抽出。
在这样的冷却装置中,在结束了发动机E的暖机运转的状态下,从利
用凸轮轴50驱动的水泵126排出的冷却水经过第四导管150供给于发动 机主体33内的水套125,在通过水套125的期间,冷却发动机E后,经 过第一导管141供给于散热器96的上部箱100。还有,在以从上部箱IOO 经过冷却心子102向下部箱101流通的方式通过散热器96的期间降低温 度的冷却水经过第三导管149及恒温器127,返回所述水泵126的吸入口 135。另一方面,在发动机E为暖机运转中,冷却水温度低时,以上冷却 水迂回散热器96而循环的方式运行恒温器127,冷却水在不通过的散热器 96的情况下,在水套125、第二导管146、恒温器127及水泵126中循环 而迅速上升温度。
注意图3及图5可知,在散热器罩99以覆盖给水帽138的方式一体 地设置阻止向给水帽138的开放位置的旋转的位置限制部99a。而且,在 位置限制部99a设置有使给水帽138的一部分向外部面向的缺欠部155。
其次,说明该实施例的作用如下,在曲轴箱21的侧方配置散热器96, 通过该散热器96地吸引冷却风的冷却风扇97安装于曲柄轴34的一端, 配置于散热器96的内方,在下部具有排风口 108,并从侧方覆盖冷却风扇 97的护罩98设置于所述散热器96、和曲轴箱21的右箱半体40中的支撑 箱40a之间,但组织来自冷却风扇97的冷却风在排风口 108的部分向曲 轴箱21侧流通的整流板122固定配设于比所述排风口 108及所述冷却风 扇97靠向曲轴箱21侧处。
从而,用整流板122阻止被冷却风扇97吸引而通过散热器96的冷却 风在护罩98的排风口 108的附近从何冷却风扇97向曲轴箱21侧流通, 冷却风顺畅地向排风口 108流通,因此,能够提高散热器96的冷却效率。
另外,整流板122安装于护罩98,能够安装整流板122的护罩98安 装于曲轴箱21,因此,与将曲轴箱21安装于整流板122的情况相比,在 将冷却风扇97安装于曲柄轴34时,整流板122不会成为障碍,能够提高 组装性。
而且,整流板122在从侧面观察的情况下,沿冷却风扇97的径向最
外端的旋转轨迹形成为圆弧状,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阻止自冷却风扇97 向曲轴箱21侧的冷却风的流通。
进而,在冷却风扇97及曲轴箱21之间配置发电机95,在配置于该发 电机95的外侧方的所述整流板122 —体地设置从该整流板122的内周端 向曲轴箱21侧延伸的折回部122a,因此,通过使折回部122a与发电机 95的外周对置,使得在发电机95及整流板122间流通的少量冷却风不发 生湍流,能够使冷却风更顺畅地向排风口 108侧流通。
另外,以从发动机主体33的水套125的最上部导出冷却水的方式设 置于所述发动机主体33的汽缸盖37的导出管140、和在能够摆动地支承 包含发动机主体33的动力单元P的支轴43的上方设置于散热器96的上 部箱100的入口管139以从导出管140朝向入口管139侧而成为上方位置 的方式,经由在从侧面观察的情况下的所述支轴43的上方而连结。
从而,水套125内的空气经过第一导管141导向散热器96侧,不需 要抽空气专用导管,另外,能够避免第一导管141及支轴43的干扰,能 够减少部件件数,并且,能够简单化散热器96的周围的导管设计。
而且,支轴43配置于散热器96的前端的后方,因此,能够抑制第一 导管141的倾斜角度,缩短第一导管141的配管长度。
另外,在散热器96设置可使支轴43插通的开口部143,该开口部143 在经由该支轴43将发动机主体33支承于车体框架F的状态下的从侧面观 察的情况下,面向支轴43的一端,因此,在车体框架F组装将散热器96 安装于曲轴箱21的发动机主体33时,在对支轴43的插通作业不带来障 碍的位置不需要配置散热器96,能够将散热器96配置于最佳位置,能够
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另外,入口管139具有在车体框架F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线,并且, 以在从侧面俯视的情况下设置于散热器96的上部箱100,因此,能够抑制 来自散热器96的入口管139的向前方的突出,能够紧凑地构成散热器96整体。
另外,在散热器96的前方配置有具有将轴线倾斜为随着朝向上方而 成为外侧方位置的恒温器箱134的恒温器127,在该恒温器箱134的上部 朝向内侧斜上方突出设置用于连接将来自水套125的冷却水引导的第二导 管146的水套侧连接管145,在恒温器箱134的下部朝向外侧斜上方突出 设置用于连接将来自散热器96的冷却水引导的散热器侧连接管148,因 此,能够在车体框架F的左右方向上,恒温器127所占的空间小地紧凑配 置恒温器127,而且,能够极力缩短以引导来自水套125的冷却水的方式 连接于水套侧连接管145的第二导管146、及以引导来自散热器96的冷却 水的方式连接于散热器侧连接管148的第三导管149的长度。
可是,在水泵126中,其泵轴131沿车体框架F的左右方向安装于发 动机主体33中的汽缸盖37的外侧面,但所述恒温器箱134以从所述泵轴 131的轴线沿前后方向远离,并且,在前后方向上与泵箱128重叠的方式 固定于水泵126的泵箱128,因此,能够作为将与水泵126及恒温器127 有关的导管141、 146、 149、 150在车体框架F的左右方向上紧凑地集中 的设计。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可以 在不脱离专利请求的范围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情况下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适用于小型摩托车型自动双轮车的情 况,但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自动三轮车等其他小型车辆。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其在车体框架(F)搭载具有水套(125)的发动机主体(33),在构成所述发动机主体(33)的一部分的曲轴箱(21)的侧方配置散热器(96),以通过该散热器(96)的方式吸引冷却风的冷却风扇(97)安装于由所述曲轴箱(21)旋转自如地支撑的曲柄轴(34)的一端,并配置于所述散热器(96)的内方,具有排风口(108)并从侧方覆盖所述冷却风扇(97)的护罩(98)设置于所述散热器(96)及所述曲轴箱(21)间,其特征在于,阻止来自所述冷却风扇(97)的冷却风在与所述排风口(108)对应的部分向所述曲轴箱(21)侧流通的整流板(122)固定配设于比所述排风口(108)及所述冷却风扇(97)靠向曲轴箱(21)侧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板(122)安装于所述护罩(9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板(122)在从侧面观察的情况下,沿所述冷却风扇(97)的半径方向最外端的旋转轨迹形成为圆弧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所述冷却风扇(97)及所述曲轴箱(21)之间配置发电机(95), 在配置于该发电机(95)的外侧方的所述整流板(122) —体地设置从该 整流板(122)的内周端向曲轴箱(21)侧延伸的折回部(122a)。
全文摘要
一种小型车辆用散热器装置,在车体框架搭载具有水套的发动机主体,在构成所述发动机主体的一部分的曲轴箱的侧方配置散热器,使冷却风通过该散热器地吸引冷却风的冷却风扇安装于由所述曲轴箱旋转自如地支撑的曲柄轴的一端,并配置于所述散热器的内方,具有风口并从侧方覆盖所述冷却风扇的护罩设置于所述散热器及所述曲轴箱之间,使冷却风从冷却风扇向排风口顺畅地流通,从而提高冷却效率。阻止来自所述冷却风扇(97)的冷却风在与所述排风口(108)对应的部分向所述曲轴箱(21)侧流通的整流板(122)固定配设于比所述排风口(108)及所述冷却风扇(97)靠向曲轴箱(21)侧处。
文档编号F01P11/10GK101344029SQ20081013614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2日
发明者兴语丰幸, 子安刚裕, 平山周二, 松崎雅伸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