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2917阅读:18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减压阀装置,其主要目的是发动机脚起动
时对燃烧室内的压力进行减压,达到起动轻便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减压阀装置是单一的一个单向器,且只有一个点处 于配气凸轮轴的基圆位置时才能将排气门顶开。但此结构有一定的缺陷,在发动机运行时, 单向器会随着配气凸轮轴转动一定的角度,能将发动机排气门打开的位置就会发生改变, 即不能随时将发动机排气门打开,有时就不能起到对发动机燃烧室减压作用,所以在设计 上存在不足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加工制造非常方便、 结构紧凑、成本低且可以有效达到对发动机燃烧室进行减压的一种配气凸轮减压阀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包括配气凸轮轴(100)、装在配气凸轮 轴(100)左端的正时从动链轮(104)、拉伸杆(101)、举升头(102)、弹簧(103)、第一楔形块
(105) 、第二楔形块(106)和卡子(107)。 所述配气凸轮轴(100)具有轴向贯通的通孔,在配气凸轮轴(100)的排气凸轮基 圆上有一径向孔(Kl)。 在所述拉伸杆(101)上有径向开孔(K4)和径向贯通的轴向开槽(Cl),在轴向开槽 (Cl)上有一高端面(KD1)和一低端面(KD3),高端面(KD1)与低端面(KD3)之间通过斜面 (XM1)过渡,且有一高度差(Hl)。 所述举升头(102)设计有大头(D2)和小头(Dl),两者之间的宽度为(KD2),且 (KD2)大于拉伸杆(101)上的两端面(KD1)和(KD2)的宽度;拉伸杆(101)上的径向开孔 (K4)大于举升头(102)上的小头(Dl)但小于大头(D2)。 所述楔形块(105)是一偏心块且设计有通槽(C2)和第一斜面(XM2);楔形块
(106) 设计有第二斜面(XM3)和孔(K5)。 所述拉伸杆(101)装在配气凸轮轴(100)的轴向通孔中,并穿过正时从动链轮 (104);弹簧(3)从拉杆杆(101)的左端穿过,右端压在配气凸轮轴(100)的台阶上,左端压 在拉杆杆(101)的台阶上;举升头(102)穿过配气凸轮轴(100)排气凸轮基圆上的径向孔 (Kl)并通过拉伸杆(101)上的径向开孔(K4)卡在拉伸杆(101)上的轴向开槽(Cl)内,大 头(D2)在配气凸轮轴上的径向孔(Kl)中运动;第一楔形块(105)和第二楔形块(106)通 过第一斜面(XM2)和第二斜面(XM3)相互接触,两者通过通槽(C2)和孔(K5)安装在拉伸 杆(101)的左端,并由卡子(107)卡紧,第一楔形块(105)的右端面与正时从动链轮(104) 的左端面接触。[0011] 发动机停止时,举升头(102)的头部高于配气凸轮轴(100)的排气凸轮基圆,将发动机排气门顶开,有效的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压力解压,当操作者脚踏起动发动机时,由于发动机燃烧室内无压力,起动相当轻便; 当发动机起动后,配气凸轮轴(100)作圆周运动,由于第一楔形块(105)是一偏
心块,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槽(C2)与第二楔形块(106)脱开,又由于第一楔形块(105)
和第二楔形块(106)均是斜面,就带动拉伸杆(101)克服弹簧的力向左方向运动,举升头
(102)由高端面(KD1)通过过渡斜面(XM1)滑向低端面(KD3),又由于低端面(KD3)与高端
面(KD1)之间有一高度差(Hl),举升头(102)高度随之下降,完全落入配气凸轮轴(100)的
径向孔(Kl)内,举升头(102)不再将发动机排气门顶开,发动机运行正常; 当发动机停止后,在弹簧(103)的弹簧力作用下,拉伸杆(101)向右回位,举升头
(102)又通过拉伸杆(101)上的过渡斜面(XM1)从面低端面(KD3)回到高端面(KD1),举升
头(102)上升并露出于径向孔(Kl)之外,又将发动机排气门顶开,实现减压。 可见,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发动机的轻便启动、随时减压,具有结构简单紧凑、零
件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且的优点。

图1-1是本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发动机未起动状态时); 图l-2是图1-1的侧视图; 图2-1是本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发动机起动后); 图2-2是图2-l的侧视图; 图3-1是配气凸轮轴(100)的结构图;图3-2是图3-1的侧视图; 图4是拉伸杆(101)的结构图; 图5是举升头(102)的结构图; 图6-1是楔形块(105)的结构图;图6-2是图6_1的侧视图; 图7是楔形块(106)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l、图l-2、图2-1和图2-2,本装置包括配气凸轮轴100、正时从动链轮104、拉伸杆101、举升头102、弹簧103、第一楔形块105、第二楔形块106和卡子107。[0025] 参见图3-1和图3-2,在配气凸轮轴100的中心有两个第一和第二轴向K2和K3,且K2大于K3 ;在配气凸轮轴100的排气凸轮基圆上有径向孔K1。 参见图4,在拉伸杆101上有径向开孔K4、轴向开槽C1、高端面KD1和低端面KD3,高端面KD1与低端面KD3之间通过过渡斜面XM1过度且有一高度差Hl。[0027] 参见图5,举升头102设计有大头D2和小头Dl,D2与Dl之间的宽度为KD2,且KD2大于拉伸杆101上的两端面KD1和KD2的宽度。举升头102的大头D2小于配气凸轮轴上的径向开孔Kl,拉伸杆101上的径向开孔K4大于举升头102上的小头Dl但小于大头D2。[0028] 参见图6-1和图6-2,第一楔形块105是一偏心块且设计有通槽C2和第一斜面XM2。参见图7,第二楔形块106设计有第二斜面XM3和孔K5。 其装配关系如下参见图l-l、图l-2、图2-l和图2-2,正时从动链轮104装在配气凸轮轴100左端。弹簧103穿过拉杆杆101左端并压縮在配气凸轮轴100的第一和第二轴向孔K2与K3之间的台阶上。拉伸杆101通过凸轮轴中心的第一和第二轴向孔K2与K3,并穿过正时从动链轮104。举升头102穿过配气凸轮轴100排气凸轮基圆上的径向孔K1并通过拉伸杆101上的径向开孔K4卡在拉伸杆101上的径向开槽C1内。第一楔形块105和第二楔形块106通过通槽C2和孔K5与拉升杆101相接,并通过卡子107卡住。第一楔形块105的下端面与正时从动链轮104的端面接触,第一盒第二楔形块105和106通过各自的第一和第二斜面XM2和XM3接触。 其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停止时,举升头102的头部高于配气凸轮轴100的排气凸轮基圆,将发动机排气门顶开,有效的将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压力解压,当操作者脚踏起动发动机时,由于发动机燃烧室内无压力,起动相当轻便。 当发动机起动后,配气凸轮轴100作圆周运动,由于第一楔形块105是一偏心块,在离心力的作下通过通槽C2与第二楔形块106脱开,又由于第一楔形块105和第二楔形块106均是斜面,就带动拉伸杆101向左方向运动,举升头102由高端面KD1通过过渡斜面XM1滑向低端面KD3,又由于KD3与KD1之间有一高度差Hl,举升头102完全落入配气凸轮轴100的径向孔K1内,举升头102不再将发动机排气门顶开,发动机运行正常。[0032] 当发动机停止后,在弹簧103的弹簧力作用下,举升头102又通过拉伸杆101上的过渡斜面XM1从低端面(KD3)回到高端面(KD1),又将发动机排气门顶开。
权利要求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包括配气凸轮轴(100)和装在配气凸轮轴(100)左端的正时从动链轮(10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伸杆(101)、举升头(102)、弹簧(103)、第一楔形块(105)、第二楔形块(106)和卡子(107);所述配气凸轮轴(100)具有轴向贯通的通孔,在配气凸轮轴(100)的排气凸轮基圆上有一径向孔(K1);在所述拉伸杆(101)上有径向开孔(K4)和径向贯通的轴向开槽(C1),在轴向开槽(C1)上有一高端面(KD1)和一低端面(KD3),高端面(KD1)与低端面(KD3)之间通过斜面(XM1)过渡,且有一高度差(H1);所述举升头(102)设计有大头(D2)和小头(D1),两者之间的宽度为(KD2),(KD2)大于拉伸杆(101)上的两端面(KD1)和(KD2)的宽度;拉伸杆(101)上的径向开孔(K4)大于举升头(102)上的小头(D1)但小于大头(D2);所述楔形块(105)是一偏心块且设计有通槽(C2)和第一斜面(XM2);楔形块(106)设计有第二斜面(XM3)和孔(K5);所述拉伸杆(101)装在配气凸轮轴(100)的轴向通孔中,并穿过正时从动链轮(104);弹簧(3)从拉杆杆(101)的左端穿过,右端压在配气凸轮轴(100)的台阶上,左端压在拉杆杆(101)的台阶上;举升头(102)穿过配气凸轮轴(100)排气凸轮基圆上的径向孔(K1)并通过拉伸杆(101)上的径向开孔(K4)卡在拉伸杆(101)上的轴向开槽(C1)内,大头(D2)在配气凸轮轴上的径向孔(K1)中运动;第一楔形块(105)和第二楔形块(106)通过第一斜面(XM2)和第二斜面(XM3)相互接触,两者通过通槽(C2)和孔(K5)安装在拉伸杆(101)的左端,并由卡子(107)卡紧,第一楔形块(105)的右端面与正时从动链轮(104)的左端面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 气凸轮轴(100)中心的轴向通孔分别左孔(K3)和右(K2),右孔(K2)大于左孔(K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包括配气凸轮轴、拉伸杆、举升头、弹簧,正时从动链轮、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和卡子。拉伸杆、举升头和弹簧装配在配气凸轮轴的中心孔中,第一楔形块和第二楔形块相互配合并通过卡子与正时从动链轮一起装配在配气凸轮轴外端,举升头通过配气凸轮轴上的径向孔伸出或缩回,顶开或关闭发动机排气门。该配气凸轮轴减压阀装置具有加工制造非常方便、结构紧凑、成本低且能完全达到减压的优点。
文档编号F01L13/08GK201513214SQ20092012780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王树贵 申请人:翁光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