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238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精确节温器控制冷却系
统及控制方法,利用此控制系统实现发动机小循环状态时小循环与暖风机随着温度变化的
流量分配,实现更经济的热量损失;大循环时最大限度使冷却水流经散热器,使冷却水的降 温控制更加迅速,精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发动机在正常热状态下工作时,即水温高于8(TC,节温器阀门打开了
通往散热器的通道,同时关闭了通往水泵的旁通管,冷却水全部流经散热器,形成大循环;
当冷却水温低于7(TC时,节温器阀门关闭了通往散热器的通道,同时打开了通往水泵的旁
通管,水套内的水只能由旁通孔流出经旁通管进入水泵,又被水泵压入发动机水套,此时冷
却水并不流经散热器,只在水套与水泵之间进行小循环,从而防止发动机过冷;当发动机的
冷却水温在85 12(TC范围内,通往散热器的通道和通往水泵的旁通管均处于半开闭状
态,此时一部分水进行大循环,而另一部分水进行小循环(混合循环)。 中国专利20052003580. 6公开了一种涉及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
发动机主体、散热器、节温器和水泵,节温器的出水端口设置于发动机主体的气缸盖上,水
泵的进水端口设置于发动机主体的气缸体上,大循环的冷却水和小循环的冷却水均由节温
器流至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温器与水泵之间连接有软管;所述节温器的出水端口连
接一刚性水管,所述水泵的进水端口连接一刚性水管,所述两段刚性水管之间连接软性水
管;所述的两段刚性水管分别插入软性水管的相应端口,在相应的连接处分别卡套卡箍;
所述的刚性水管与节温器或水泵的连接位置处至少设置两条凸缘,凸缘之间套设密封圈;
软性水管为橡胶管或含有纤维的橡胶管。 中国专利200620080989. 2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大、小循环的控制装置,它包 括水泵和节温器,所述水泵包括一个水泵体;所述水泵体包括一个蜗壳, 一个可与发动机机 体的出水口连接的水泵进水口,一个可与发动机机体的进水口连接的水泵出水口,所述水 泵出水口与所述蜗壳连通,所述水泵包括一个与水泵体固定连接的节温器盖,所述节温器 安装于所述节温器盖与水泵体之间,所述节温器盖与节温器之间具有可与散热器连通的大 循环水路;所述水泵体的内部设有一条可与所述蜗壳连通的小循环水路,所述节温器位于 所述水泵进水口、小循环水路和大循环水路的交汇处。 现有的节温器结构一般均是利用主阀门控制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大循环是否开启, 而对于副阀门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不能实现小循环与暖风机机合理流量分配,会出现小 循环时暖风机不热、暖风机热的慢或者全过程流经暖风机的热量浪费现象,而大循环时大 小循环同时进行,使发动机降温较慢,控制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解决小循环与暖风机机合理流量
3分配、控制不够精确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 动机本体、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和暖风机;所述的节温器是有主阀门、副阀门的节温器;所 述的发动机本体内的冷却水一路是通过散热器、节温器主阀门、水泵的大循环,另一路是通 过节温器副阀门、水泵的小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风机与所述的小循环并联设置,所 述节温器是副阀门开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节温器;初始装配时节温器主、副阀门均处 于关闭状态。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节温器控制发动机进冷却水,采用副阀门开度随着温度 变化而变化的节温器,且初始装配主副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当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 副阀门的开启大小、流量分配随着温度的变化进行精确调节,实现小循环状态时良好的暖 风机效果及经济的热量损失;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时,主阀门开启,副阀门关闭,使发动机 的冷却水最大限度进入散热器参与大循环,使系统迅速降温,精确控制。 —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发动机刚启动时,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较低,此 时为小循环状态,节温器副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从而使发动机本体流出的冷却水流经暖风 机后进入节温器座,然后再进入水泵进行循环,使暖风机迅速升温; 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至40°C 5(TC时,节温器副阀门逐渐开启,使流经暖风机 的冷却水流量逐渐减小,此时冷却水流分为两路,分支一是由发动机本体流经节温器副阀 门后进入节温器座,再流经水泵进行循环;分支二是由发动机本体流经暖风机后进入节温 器座,再流经水泵进行循环; 通过匹配合适的副阀门的开度及暖风系统阻力的关系,实现更经济的热量损失。 发动机继续升温至节温器主阀门打开,进入大循环状态。此时节温器副阀门关闭,水流分为 两路,分支一是由发动机本体流经暖风机后进入节温器座,再流经水泵进行循环,分支二是 由发动机本体流经散热器后进入节温器主阀门,再进入节温器座后流经水泵进行循环。使 大部分的冷却水进入散热器,从而保证发动机迅速降温。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由于采用一种副阀门开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节温 器,初始装配时主副阀门关闭,暖风机与小循环并联;大循环状态时,主阀门开启,副阀门关 闭的结构形式。如上结构的具体优点 令冬季温度较低时,发动机冷机使暖风迅速升温; 令发动机温度较高时,流经暖风的冷却水量减少,避免过多的热量损失; 令通过匹配合适的副阀门开度,暖风机阻力,可以解决小循环状态时暖风升温快
及热量损失大的矛盾; 令节温器控制进水,对冷却系统的反映更灵敏,控制更精确; 令大循环打开时小循环关闭,使发动机冷却控制更加迅速、准确;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循环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循环状态示意图。[0022] 图中1.发动机本体、2.暖风机、3.节温器副阀门、4.节温器主阀门、5.散热器、 6.节温器座、7.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1、水泵7、节温器、散 热器5和暖风机2 ;所述的节温器是有主阀门4、副阀门3及节温器座6的节温器。所述的 发动机本体1内的冷却水一路是通过散热器5、节温器主阀门4、水泵7的大循环,另一路是 通过节温器副阀门3、水泵7的小循环。所述的暖风机2与所述的小循环并联设置,所述节 温器是副阀门3开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节温器;初始装配时节温器主、副阀门均处于 关闭状态。 众所周知,节温器有一 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膨胀或冷縮来开 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目前常用的节温器为腊式节温器、弹簧式节温器。所述 的'副阀门开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节温器'最好采用弹簧式,利用温变弹簧控制阀门开 启。其优点是控制精确。 上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当发动机刚启动时(尤其是冬季)发动机冷 却水温度较低,此时需要暖风机迅速升温,此时为小循环状态,节温器副阀门3处于关闭状 态,从而使发动机本体1流出的冷却水流经暖风机2后进入节温器座6,然后再进入水泵7 进行循环,使暖风机迅速升温; 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至40°C 5(TC时,节温器副阀门3逐渐开启,使流经暖风 机2的冷却水流量逐渐减小,此时冷却水流分为两路,分支一是由发动机本体1流经节温器 副阀门3后进入节温器座6,再流经水泵7进行循环;分支二是由发动机本体1流经暖风机 2后进入节温器座6,再流经水泵7进行循环。如图2所示。 通过匹配合适的副阀门3的开度及暖风系统阻力的关系,实现更经济的热量损 失。发动机继续升温至节温器主阀门4打开,进入大循环状态。此时节温器副阀门3关闭, 水流分为两路,分支一是由发动机本体1流经暖风机2后进入节温器座6,再流经水泵7进 行循环,分支二是由发动机本体1流经散热器5后进入节温器主阀门4,再进入节温器座6 后流经水泵7进行循环。使大部分的冷却水进入散热器,从而保证发动机迅速降温。如图 3所示。
权利要求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和暖风机;所述的节温器是有主阀门、副阀门的节温器;所述的发动机本体内的冷却水一路是通过散热器、节温器主阀门、水泵的大循环,另一路是通过节温器副阀门、水泵的小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暖风机与所述的小循环并联设置,所述节温器是副阀门开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节温器;初始装配时节温器主、副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温器是弹簧式节温器。
专利摘要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本体、水泵、节温器、散热器和暖风机;所述的节温器是有主阀门、副阀门的节温器;所述的发动机本体内的冷却水一路是通过散热器、节温器主阀门、水泵的大循环,另一路是通过节温器副阀门、水泵的小循环。所述的暖风机与所述的小循环并联设置,所述节温器是副阀门开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节温器;初始装配时节温器主、副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由于采用一种副阀门开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节温器,初始装配时主副阀门关闭,暖风机与小循环并联;大循环状态时,主阀门开启,副阀门关闭的结构形式。解决小循环与暖风机机合理流量分配、控制不够精确问题。
文档编号F01P5/10GK201526364SQ20092020531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胡崇波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