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788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更详细地讲,涉及通过冷却扇而冷却工程机械的散热器及机油冷却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像装载机或铲土机那样的工程机械通过冷却扇强制吸入外部空气而冷却配置在其前方的散热器及机油冷却器。但在驱动冷却扇的液压马达总是向一个方向旋转 (正向旋转)的情况下,灰尘附着在散热器等上,所以存在需要作业人员定期进行清扫的不便。为此,最近利用通过转换阀而转换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使得冷却扇逆向旋转从而以冷却扇的送风掸去灰尘的装置。关于此,申请人所持有的韩国专利公告第840044号中公开了工程重型装备的冷却扇驱动控制装置。所公开的驱动控制装置具备液压泵;通过从液压泵通过液压管路供给的液压油驱动的液压马达;以及通过液压马达驱动的冷却扇,液压马达由正向旋转或逆向旋转的液压马达构成,并构成为在从液压泵连接到液压马达的液压管路上包括转换液压油的供给方向的转换阀,转换阀包括电开关。一般来讲,这种现有技术采用单一冷却扇。但在为了提高冷却效率而具备多个冷却扇的情况下,需要具备多个转换阀以便能够变更各冷却扇的旋转方向,因而存在装置复杂且零部件的配置效率受阻的问题。而且,在正向旋转或逆向旋转中的冷却扇通过转换阀向相反方向转换方向或为了中断动作而瞬间中止冷却扇的工作时,因惯性而在液压马达后方即、以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为基准,在液压油输入液压马达的部位产生压力急剧下降区域即“内腔(cavity)”。这种内腔给器械内带来较大的压力差而成为阻碍液压马达的性能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种现有技术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单一转换阀可使多个冷却扇同时转换方向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转换方向时,向在液压马达的后方产生的压力下降区域自动补充压力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对应于液压油的供给方向可进行正向旋转及逆向旋转,并旋转驱动分别与其相连的冷却扇20a、20b ;转换阀40,转换从液压泵60向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 供给的液压油的供给方向,从而变更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以及流量补充阀(makeup valve) 50a、50b,以上述液压油的供给方向为基准在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 30a、30b的上游出现压力下降时,控制向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的上游供给的其他流量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设有两个以上的上述流量补充阀50a、50b两个,分别向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的各压力下降区域补充流量。另外,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50a、50b从油箱70接受流量供给,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中至少一个流量补充阀50a设置在液压管路Ll和液压管路L4上,其中液压管路Ll连接上述液压泵60和上述转换阀40,液压管路L4连接上述油箱70。另外,可进一步包括将从上述转换阀40排放的液压油引导至上述油箱的液压管路L2,设置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中至少一个流量补充阀50a的液压管路L4是连接液压管路L2和液压管路Ll的液压管路,其中液压管路L2连接上述转换阀40和上述油箱的液压管路L2,上述液压管路Ll连接上述液压泵60和上述转换阀40。另一方面,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50a、50b可从油箱70接受流量供给,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中至少一个流量补充阀50b可设置在连接上述油箱70和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的液压管路L5上。另外,可进一步包括将从上述转换阀40排放的液压油导向上述油箱的液压管路 L2,设置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中至少一个流量补充阀50b的液压管路L5连接液压管路L2和液压管路L3,其中液压管路L2连接上述转换阀40和上述油箱,上述液压管路L3连接互相连接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具有通过单一转换阀可使多个冷却扇同时进行正向旋转及逆向旋转的方向转换的效果。而且,根据本发明,具有在转换方向时,向在液压马达的后方产生的压力下降区域自动补充压力从而防止因马达内部的压力差而导致的器械损伤的效果。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中多个冷却扇正向旋转时的液压回路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中多个冷却扇逆向旋转时的液压回路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中正向旋转后停止时补充的油的流动的液压回路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中逆向旋转后停止时补充油的流动的液压回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中多个冷却扇正向旋转时的液压回路图,图2表示逆向旋转时的液压回路图。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如图1及2所示,基本地具有通过两个冷却扇20a、20b冷却散热器及机油冷却器(oil cooler) 10的结构。散热器及机油冷却器10可沿侧面方向排列,可通过各冷却扇20a、20b个别地冷却,也可沿前后方向配置,通过两个冷却扇20a、20b同时冷却。两个冷却扇20a、20b分别由两个液压马达30a、30b驱动, 两个液压马达30a、30b通过液压管路串联连接。从液压泵60连接到液压马达30a、30b的液压管路上设有单一转换阀40。转换阀 40转换液压油的供给方向而依次向两个液压马达30a、30b供给,从而使液压马达30a、30b 的旋转方向转换为正向旋转或逆向旋转。在一实施例中,转换阀40为螺线管型,在一侧具备螺线管部41而接收来自控制部90的控制信号。通过由发动机或电动机驱动的液压泵60向转换阀40供给流量。液压泵60具备斜板61,排出的流量按照斜板61的角度变化。流量由控制部90控制流量,控制部90从安装在散热器及机油冷却器10上的温度传感器接收温度信号并据此判断所需冷却扇20a、20b 的旋转速度而控制流量。而且,控制部90通过螺线管部41向转换阀40发送正向或逆向旋转信号。可以把用于清扫的逆向旋转信号设定成检测散热器等10的污染程度而在超过了规定的程度时自动进行逆向旋转驱动,也可设定成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另一方面, 还可以构成为利用另设的外部工作开关而手动进行逆向旋转驱动。在控制部90和液压泵60之间安装有调节部80,调节液压泵60的斜板61的角度从而调节供给流量。调节部80可构成为检测从液压泵60供给的实际流量而对液压泵60 的压力进行反馈控制。在转换阀40的前端具备两个流量补充阀(makeup valve) 50a,50bo两个流量补充阀50a、50b从油箱70抽上液压油而给两个液压马达30a、30b的各压力下降区域补充流量。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流量补充阀50a安装在第一液压管路Ll与第二液压管路L2之间, 其中第一液压管路Ll连接液压泵60和转换阀40,第二液压管路L2连接油箱70和上述转换阀40。即、上述第一流量补充阀50a设置在连接上述第一液压管路Ll和上述第二液压管路L2的液压管路L4上。另一方面,第二流量补充阀50b安装在连接油箱70和上述转换阀 40的上述第二液压管路L2、和连接两个液压马达30a、30b的第三液压管路L3之间。S卩、上述第二流量补充阀50b设置在连接上述第二液压管路L2和上述第三液压管路L2的液压管路L5上。下面,参照附图观察按各旋转状态的液压油的流动以及旋转方向变更时的补充油的流动。图3是表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中,在正向旋转后停止时补充油的流动的液压回路图,图4是表示逆向旋转后停止时补充油的流动的液压回路图。如图1所示,在冷却扇20a、20b正向旋转而对散热器及机油冷却器10实施冷却的情况下,从液压泵60供给的流量通过转换阀40并经第一液压马达30a后供给到第二液压马达30b,并再经过转换阀40后排出至油箱70。在正向旋转中的冷却扇20a、20b为了进行逆向旋转或中止工作而瞬间停止的情况下,从液压泵60供给的流量的流动将停止,因惯性而在液压马达30a、30b的后方即、以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为基准,在液压油输入至各液压马达30a、30b的部位(附图中各液压马达的左侧)产生压力急剧下降区域即“内腔(cavity)”。因压力下降区域的产生而在各液压马达30a、30b与油箱70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如图3所示那样,排油到油箱70中的流量中一部分即补充油将被抽上。补充油通过两个流量补充阀50a、50b而在附图中被左右分配, 从而左侧流动(一)经过转换阀40供给到第一液压马达30a的后方,右侧流动(一)经过另设的供给管路供给到第二液压马达30a的后方。向各液压马达30a、30b的后方的供给补充油,消除马达内部的瞬间性压力差从而防止器械损伤。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冷却扇20a、20b逆向旋转而对散热器及机油冷却器10 实施清扫的情况下,从液压泵60供给的流量通过转换阀40并经第二液压马达30b后供给到第一液压马达30a,并重新经过转换阀40后排出至油箱70。在逆向旋转中的冷却扇20a、20b为了进行正向旋转或中止工作而瞬间停止的情况下,从液压泵60供给的流量停止流动,因惯性而以液压油的流动方向为基准在液压油输入至各液压马达30a、30b的部位(附图中各液压马达的右侧)产生压力急剧下降区域。因压力下降区域的产生而在各液压马达30a、30b与油箱70之间产生压力差,从而如图4所示那样,补充油将从油箱70被抽上。补充油通过两个流量补充阀50a、50b而在附图中被左右分配,从而左侧流动(一)经过转换阀40供给到第二液压马达30a的后方,右侧流动(一) 经过另设的供给管路供给到第一液压马达30a的后方。补充油的向各液压马达30a、30b的后方的供给,消除马达内部的瞬间性压力差从而防止器械损伤。另一方面,虽然参考附图中所图示的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这仅是示例而已,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从此可以有各种变形及等同的实施例,本发明的真正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上的权利要求书而定。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本发明不仅适用于挖掘机或装载机,还可适用于冷却扇由液压马达驱动的所有工程机械上。
权利要求
1.一种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对应于液压油的供给方向能够进行正向旋转及逆向旋转,并旋转驱动分别与其相连的冷却扇(20a、20b);转换阀(40),转换从液压泵(60)向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供给的液压油的供给方向,从而变更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以及流量补充阀(makeup valve) (50a、50b),以上述液压油的供给方向为基准,在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的上游出现压力下降时,控制向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的上游供给的其他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两个以上的上述流量补充阀(50a、50b),分别向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 30b)的各压力下降区域补充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50a、50b)从油箱(70)接受流量的供给,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中的至少一个流量补充阀(50a)设置在连接上述液压泵 (60)和上述转换阀GO)的液压管路(Li)、和连接上述油箱(70)的液压管路(L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从上述转换阀GO)排放的液压油引导至上述油箱的液压管路(L2),设置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中至少一个(50a)的液压管路(L4)是将连接上述转换阀00)和上述油箱的液压管路(L2),与连接上述液压泵(60)和上述转换阀GO)的液压管路(Li)相连的液压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50a、50b)从油箱(70)接受流量的供给,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中至少一个流量补充阀(50b)设置在连接上述油箱(70) 和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的液压管路(L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从上述转换阀GO)排放的液压油引导至上述油箱的液压管路(L2),设置了上述两个以上的流量补充阀中的至少一个流量补充阀(50b)的液压管路(L5) 将连接上述转换阀G0)和上述油箱的液压管路(L2),与相互连接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的液压管路(L3)相连。
全文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工程机械的冷却装置,包括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对应于液压油的供给方向可进行正向旋转及逆向旋转,并旋转驱动分别与其相连的冷却扇(20a、20b);转换阀(40),转换从液压泵(60)向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供给的液压油的供给方向转换,从而变更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的旋转方向变更;以及流量补充阀(makeup valve)(50a、50b),以上述液压油的供给方向为基准,在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30a、30b)的上游出现压力下降时,控制向上述两个以上的液压马达的上游供给的其他流量。
文档编号F01P5/02GK102257220SQ200980151398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8日
发明者赵玧洙 申请人:斗山英维高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