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0752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动机气缸罩的机油加注口和发动机凸轮轴室直接联通,且气缸盖罩内的通气盖板未遮挡住机油加注口,这样的结构在加注机油时比较方便快捷。但是,当发动机加油口盖因多次开启和旋合出现松动时,凸轮轴室内飞溅的机油可能会从加油口的松动间隙中外漏,导致加油口部出现机油泄漏现象。因此,需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该结构既要能满足发动机加注机油时机油能正常流入,又要能防止因加油口盖松动而出现机油泄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其特征是挡油结构本体为定位连接在气缸罩内的通气盖板的延长部分,与通气盖板为一整体;挡油结构本体位于加油口的下方,并正对加油口,在加油口处设有缸罩迷宫挡板,迷宫挡板上开有迷宫进气口 ;在所述挡油结构本体上设有导油槽和溢流孔,导油槽的横断面呈“U”形,溢流孔设在导油槽的端部,机油由溢流孔流入凸轮轴室。挡油结构本体既能遮挡住发动机运行时飞溅上来的机油,又能在加注机油时保证机油通过导油槽正常流入油底壳内。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在所述挡油结构本体上还设有“一”字形的挡油凸起,通气盖板装配后该挡油凸起位于气缸罩的通风进气口的入口处,以减少机油流入通风迷宫内。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其所述导油槽呈“十”字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遮挡了凸轮轴室飞溅起的机油,避免了加油口盖松动时的出现机油泄漏,同时,在发动机加注机油时,又能引导机油流入,不出现阻滞,且机油不流入通风通道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去除了缸罩上端的加油口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其挡油结构本体为定位连接在气缸罩1内的通气盖板2的延长部分,与通气盖板2为一整体;挡油结构本体位于加油口 11的下方,并正对加油口 11 ;在加油口 11处设计有缸罩迷宫挡板12,迷宫挡板上设有迷宫进气口 13 ;在所述挡油结构本体上设有导油槽21和溢流孔23,导油槽呈“十”字形,导油槽的横断面呈“U”形,溢流孔设在导油槽的端部,机油由溢流孔流入凸轮轴室。挡油结构本体既能遮挡住发动机运行时飞溅上来的机油,又能在加注机油时保证机油通过导油槽正常流入油底壳内。在所述挡油结构本体上还设有“一”字形的挡油凸起22,通气盖板装配后该挡油凸起位于气缸罩1的通风进气口 13的入口处;若有机油从通风进气口 13流入迷宫,该凸起可以有效的将机油挡住,以减少机油流入通风迷宫内。在空间和结构允许时,挡油凸起22还可以设计为半“工”字形,挡油效果更好。
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其特征是挡油结构本体为定位连接在气缸罩(1) 内的通气盖板(2)的延长部分,与通气盖板(2)为一整体;挡油结构本体位于加油口(11) 的下方,并正对加油口(11),在加油口处设有缸罩迷宫挡板(12),迷宫挡板上设有迷宫进气口(13);在所述挡油结构本体上设有导油槽(21)和溢流孔(23),溢流孔设在导油槽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挡油结构本体上还设有“一”字形的挡油凸起(22),该挡油凸起位于气缸罩(2)的通风进气口(13)的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导油槽 (21)呈“十”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其特征是导油槽(21) 的横断面呈“U”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气缸罩的挡油结构,其特征是挡油结构本体为定位连接在气缸罩内的通气盖板的延长部分,与通气盖板为一整体;挡油结构本体位于加油口的下方,并正对加油口,在加油口处设有缸罩迷宫挡板,迷宫挡板上设有迷宫进气口;在所述挡油结构本体上设有导油槽和溢流孔,导油槽为“U”形的凹槽,溢流孔设在导油槽的端部,机油由溢流孔流入凸轮轴室。本实用新型遮挡了凸轮轴室飞溅起的机油,避免了加油口盖松动时的出现机油泄漏,同时,在发动机加注机油时,又能引导机油流入,不出现阻滞,且机油不流入通风通道内。
文档编号F01M11/00GK202081999SQ20112015911
公开日2011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8日
发明者吴国勇, 王锐, 祝勇, 苏继才, 韦颂 申请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