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油式油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5796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油式油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的油池结构改进,具体为ー种储油式油冷器,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摩托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摩托车发动机的外形尺寸都趋于小型化。但是,由于发动机的变小,摩托车的油池也随之变小,这导致发动机储油能力下降;并且由于发动机油池的体积缩小还容易使得发动机的储油筒无法满足机油的循环需求,这会影响发动机散热,若滚烫的机油无法将热量迅速释放时,机油的润滑便会开始下降,这样在丧失润滑功能的机油下操作引擎,零件便容易受到磨损产生损耗,并导致故障发生。目前国内还没有解决此问题的有效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摩托车发动机因体积变小而引起的散热问题,而提供一种既能增强散热效果、又能增加储油空间的储油式油冷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储油式油冷器,包括主储油筒和副储油筒,主储油筒和副储油筒之间通过冷却油管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主储油筒和副储油筒之间还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贴在冷却油管上。进ー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为油冷散热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立的储油部件和独立的散热部件,并将储油部件和散热部件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散热慢的问题,又提升了储油量。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增强了发动机散热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储油筒之间设置散热器,使得油液在储油筒之间流动时能够被快速散热,较为明显的加快了油液的冷却,达到了良好的散热效果。2、増加了储油空间由于有散热器的散热作用,可以使得两侧的储油筒的散热要求降低,从而将其作用储油设备,有利于发动机储油量的増加。3、安装方便,使用寿命较长。

图I为本实用新型储油式油冷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主储油筒,2—副储油筒,3—冷却油管,4一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0014]如图I所示,一种储油式油冷器,包括主储油筒I和副储油筒2,在主储油筒I和副储油筒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进油口和一个出油ロ,主储油筒I和副储油筒2的内腔通过若干根冷却油管3横向连通,其中,主储油筒I的进油ロ与副储油筒2的出油ロ连通,副储油筒2的进油ロ与主储油筒I的出油ロ连通。为增强本油冷器的散热效果,在主储油筒I和副储油筒2之间还安装有散热器4,所述散热器4选用现有设备,它可以为油冷散热器,也可以为水冷散热器或其他散热装置。安装时,所述散热器4贴在冷却油管3上并与每ー根冷却油管都充分接触,流经冷却油管3的高温油液通过冷却油管的金属管壁将热量传递给散热器4的散热片,热量再经散热片后发散,这样就达到了散热效果,由于散热器4的散热速度相对于冷却油管3自身的散热速度更快,因此安装散热器4后油冷器的散热效果有明显提高,同时,由于散热器成为主要的散热设备,主、副 储油筒可以更多的用于油液的存储,这样还达到了増加油冷器储油量的目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參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g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储油式油冷器,包括王储油筒(I)和副储油筒(2),王储油筒(I)和副储油筒(2)之间通过冷却油管(3)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主储油筒(I)和副储油筒(2)之间还安装有散热器(4),所述散热器(4)贴在冷却油管(3)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储油式油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为油冷散热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储油式油冷器,它包括主储油筒和副储油筒,主储油筒和副储油筒之间通过冷却油管连接,在主储油筒和副储油筒之间还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贴在冷却油管上。本实用新型增强了发动机散热效果,还增加了储油空间,安装方便,使用寿命也较长。
文档编号F01M5/00GK202531251SQ2012201893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8日
发明者朱德华, 朱钢 申请人:重庆德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