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组件和具有该冷却组件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83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组件和具有该冷却组件的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组件和具有该冷却组件的机器。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将冷却组件的热交换器连接到冷却组件框架上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例如卡车、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推土机和发电机等使用发动机提供动力以用于例如机器运行、发电等目的。为防止过热和可能的系统故障,在使用期间发动机和机器必须被充分冷却。因此,机器通常设有热交换器,例如用于冷却发动机的散热器、用于冷却液 压流体的油冷却器、用于冷却传动油的油冷却器以及用于冷却发动机燃烧空气的空气-空气后冷却器。通常利用冷却风扇的旋转而使冷却空气流过散热器和冷却器,以在冷却空气与散热器或冷却器内的温度升高的冷却剂之间进行热交换,由此将冷却剂温度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散热器和冷却器通常安装在框架结构上,以形成完整的冷却组件。现有的冷却组件通常包括由上部框架、下部框架和两个侧部框架围成的主框架,热交换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到该主框架中。某些热交换器的端部通常通过悬臂型的框架或者连接板与主框架固定连接。悬臂型的连接方式需要主框架和连接板都具有较高的强度,但由于空间的限制,主框架的结构会根据要求发生改变,主框架的强度不能满足悬臂型连接的要求。因此需要改进主框架的结构以及与热交换器的连接方式,以满足不同机器的要求。本实用新型致力于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灵活安装的冷却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冷却组件,所述冷却组件包括由相对延伸的两个侧部框架以及相对延伸的两个端部框架固定连接而形成的主框架,至少一个端部框架由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形成;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的热交换器;与所述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与所述热交换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热交换器与对应的端部框架固定连接。在上述冷却组件中,所述第一支架可具有平板状的中间部分和分别从该中间部分的两个端部弯折而成的端侧部分,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端侧部分与所述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固定连接。在上述冷却组件中,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两个端侧部分可从所述中间部分弯折成向相反的方向延伸。在上述冷却组件中,所述两个边框可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却组件的机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组件和具有该冷却组件的机器,能够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很好地适配于冷却组件的安装空间。
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例性机器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例性冷却组件的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的冷却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箭头线所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图I示出了一种示例性的机器100,例如轮式装载机。机器100可以包括机架10、操作人员容纳空间如驾驶室11、用作行走装置的车轮12、以及工作工具如铲斗13。机器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与工作工具操动连接并用来控制工作工具动作的油缸14。在靠近驾驶室11的一侧(图中所不为机器的后侧)布置有罩壳15,在罩壳15中可以安装发动机(未示出)和冷却组件20。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所适用的机器100并不限于轮式装载机,而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执行与特定行业(例如采矿、建筑、农业、林业等)相关的操作并在作业环境(例如建筑场地、矿场、林场和发电厂等)中工作的机器;另外,罩壳15以及它所容纳的发动机和冷却组件也可以设置在机器100的前侧。机器100可以是可移动的,例如为卡车、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推土机等。机器100也可以是固定不动的,例如为发电机等。图2示出了安装在机架10上并位于罩壳15中的冷却组件20,图3示出了该冷却组件20的局部放大视图。如图2所示,冷却组件20包括主框架30,两个热交换器41和42借助于连接装置50安装在该主框架30中。应当理解,热交换器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也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或更多。热交换器可以为散热器、传动油冷却器、液压油冷却器、空气-空气后冷却器等。主框架30包括上部框架31、两个侧部框架即左侧框架32和右侧框架33、以及下部框架34。左侧框架32和右侧框架33相互平行地分别自下部框架34的两端向上延伸。下部框架34和/或侧部框架32、33可与机架10固定连接,以将主框架30安装到机架10上。或者,下部框架34和/或侧部框架32、33也可以是机架10的一部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两个侧部框架32、33可以是冷却组件20的罩壳15的一部分。上部框架31与两个侧部框架32、33的上端固定连接。如图3最佳地所示,上部框架31由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即前部边框311和后部边框312形成。各边框311、31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部框架32、33固定连接。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前部边框311的两端通过焊接分别与两个侧部框架32、33的前侧固定连接,后部边框312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分别与两个侧部框架32、33的后侧固定连接。然而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前部边框311和后部边框312可以都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常规连接方式与两个侧部框架32、33固定连接。图4示出了沿图3中的IV-IV箭头线所取的截面,该截面经过连接装置50在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如图4所示,第一支架51的两端分别与构成上部框架31的前部边框311和后部边框312固定连接。第二支架52与热交换器41或42固定连接。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通过弹性连接件53固定连接,弹性连接件53具有一定的弹性以起到减震的作用。例如,弹性连接件53可包括钢性套管531,刚性套管531的外部套装有第一弹性套管532,第一弹性套管532在第一支架51的上部。在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之间的刚性套管531上,套装有第二弹性套管533。螺栓534穿过刚性套管531并在第一支架52的下部与螺母535紧固,由此通过弹性连接件53将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从而将热交换器的端部与上部框架固定连接。可在第一弹性套管532的上部安装垫片536,在第二弹性套管533的下部安装垫片537,在螺母535和第二支架52之间安装垫片538。第一支架51可由钢板制成,以确保连接强度。如图4所示,热交换器42在其芯体的上方具有作为端部箱体的上水室60。类似地,热交换器42在其芯体的下方可具有作为另一端部箱体的下水室(图中未显示)。上水室和下水室可以例如通过铸造而与热交换器的芯体一体形成。连接装置50的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到热交换器42的上水室60或下水室上。从图4的截面图还可以清楚地看出,连接装置50的第一支架51具有平板状的中间部分510和分别从该中间部分510的两个端部弯折而成的端侧部分511、512。在本实施 例中,前部边框311所处的位置低于后部边框312所处的位置。相应地,第一支架51形成为Z型板,其中用于与前部边框311固定连接的端侧部分511从中间部分510弯折成向下延伸,而用于与后部边框312固定连接的端侧部分512从中间部分510弯折成向上延伸。应当理解,在前部边框311和后部边框312处于相同高度的情况下,第一支架51的两个端侧部分511、512可以从中间部分510弯折成向相同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一支架51总体上大致呈U型或倒U型。下面简要描述图2-4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冷却组件20的示例性组装过程。首先,将左侧框架32和右侧框架33的下端通过焊接而固定连接到下部框架34上,将前侧边框311的两端分别焊接到左侧框架32和右侧框架33的上端,并利用螺栓将后侧边框312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左侧框架32和右侧框架33的上端,由此形成主框架30。然后,将具有芯体、上水室和下水室的热交换器放置在由主框架30的上部框架31、左侧框架32、右侧框架33和下部框架34限定出的空间内的适当位置。随后,通过焊接等将第二支架52固定连接到热交换器42的上水室60上。最后,通过弹性连接件53将第一支架51与前部边框311、后部边框312以及第二支架52连接在一起。这样,热交换器42通过由第一支架51和第二支架52形成的连接装置50固定连接到主框架30上。如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组件20,上部框架31由相互平行的前侧边框311和后侧边框312形成;连接装置50包括分别与所述两个边框311、312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51,以及与热交换器42的上水室60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52 ;第一支架51和所述第二支架52通过弹性连接件53固定连接,以将热交换器42与对应的端部框架固定连接;第一支架51具有平板状的中间部分510和分别从该中间部分510的两个端部弯折而成的端侧部分511、512。视冷却组件20在机器100的罩壳15中的安装空间而定,构成上部框架31的前侧边框311和后侧边框312可以处于不同的高度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支架51的两个端侧部分511、512可以分别从中间部分510的两个端部弯折成向相反的方向延伸。这提高了冷却组件20的组装灵活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多种改良和变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考虑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内容也可得到其它实施例。本说明书和示例仅应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实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以及 等同方案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相对延伸的两个侧部框架以及相对延伸的两个端部框架固定连接而形成的主框架,至少一个端部框架由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形成; 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的热交换器; 与所述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 与所述热交换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 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热交换器与对应的端部框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具有平板状的中间部分和分别从该中间部分的两个端部弯折而成的端侧部分,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端侧部分与所述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两个端侧部分从所述中间部分弯折成向相反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边框所处高度位置不同。
5.一种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组件和具有该冷却组件的机器。冷却组件包括由相对延伸的两个侧部框架以及相对延伸的两个端部框架固定连接而形成的主框架,至少一个端部框架由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形成;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的热交换器;与所述相互平行的两个边框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架;与所述热交换器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架;以及弹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件固定连接,以将所述热交换器与对应的端部框架固定连接。由此,连接装置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能够很好地适配于冷却组件的安装空间。
文档编号F01P3/18GK202578877SQ201220267210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7日
发明者薛胜火, 田国平, 徐克生, 刘更新, 霍晨 申请人:卡特彼勒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