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077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构件,尤其是指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发动机排气歧管一般由2 6根支管汇集而成,因为发火次序的不同,各缸的排气时刻也不同,就会存在有一个缸处于排气行程的时候,另一缸处于进气行程的情况。在气门重叠时刻,处于进气行程的那个缸的排气门是打开的,如果进气行程的那个缸对应的支管和排气行程的那个缸对应的支管之间没有很好的隔离措施的话,废气就会从排气缸流到进气缸,使进气缸的充气效率下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目前,普通的增压机型排气歧管,都是通过控制各支管的流线来减少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的窜气,在各支管汇集处用普通的倒圆角过渡,这种方式还是会有一定的窜气现象。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02606272A,申请公布日2012年7月25日,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与缸盖联接斜面压紧系统,包括排气歧管和排气歧管压块,所述排气歧管安装法兰的安装面为与缸盖贴合的平面,在排气歧管安装法兰背面的上部设置数量不少于五个的排气歧管螺柱安装定位孔,排气歧管安装法兰背面的下部为斜面结构,该斜面与安装面夹角为β,在斜面上设有数量不少于四个的定位凹槽,排气系统通过定位凹槽与排气歧管压块配装,然后通过排气歧管安装螺柱固定于缸盖上。本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发动机排气歧管是通过控制各支管的流线来减少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的窜气,在各支管汇集处用普通的倒圆角过渡,这种方式还是会有一定的窜气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排气歧管在控制各支管的流线时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存在一定窜气现象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极大的改善在控制各支管的流线时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窜气现象的增压机型排气歧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包括若干排气支管和与增压机连接的排气口,所述的排气支管上设有与发动机缸盖连接的进气法兰面,所述的排气支管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排气支管与排气口连通,所述的排气口内部设有隔板。所述的排气支管在同一平面上,排气支管均匀分布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排气支管与排气口连通,所述的排气口内部设有隔板,使得发动机排气歧管在控制各支管的流线时,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的气流窜量减少,有效的减少了窜气现象的发生。这样设计能够极大的改善在控制各排气支管的流线时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窜气现象,提高了进气缸的充气效率,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气支管为四个,分别为一缸排气支管、二缸排气支管、三缸排气支管和四缸排气支管,所述的排气口设于二缸排气支管与三缸排气支管之间,为了更好的利用隔板的导流和阻挡作用,有效的降低排气歧管气腔内的废气量,提高进气缸的充气效率。作为优选,所述进气法兰面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的进气法兰面均在同一平面上,三角形的进气法兰面使得排气歧管固定更加牢固,而处于同一平面内的进气法兰面能够有效的提高排气歧管与发动机缸盖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的相邻两个进气法兰面之间有间隙,发动机气缸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排气歧管的排出口进入增压机,由于高温高压气体的作用,进气法兰面上的法兰受热膨胀,通过间隙能够有效的减小进气法兰面上的法兰受热膨胀所产生的内应力。作为优选,所述的排气口上设有排气法兰,所述排气法的形状兰呈三角形,通过三角形的排气法兰使得排气歧管与增压机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排气歧管与增压机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气法兰面在间隙处均设有凹槽,所述相邻两个进气法兰面上的凹槽相配合呈圆孔状,用于将排气歧管与发动机缸盖相连接,在减少进气法兰面上的法兰受热膨胀所产生的内应力的同时,能够更好的紧固排气歧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极大的改善在控制各排气支管的流线时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窜气现象,提闻了进气缸的充气效率,同时进一步提闻了发动机的性能,提闻了排气歧管的安装密封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中1.排气支管,2.排气口,3.进气法兰面,4.隔板,5.排气法兰,6.间隙,7.凹槽,8. —缸排气支管,9. 二缸排气支管,10.三缸排气支管,11.四缸排气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包括四个排气支管I和与增压机连接的排气口 2,所述的四个排气支管I分别为一缸排气支管8、二缸排气支管9、三缸排气支管10和四缸排气支管11,所述的排气口 2设于二缸排气支管9与三缸排气支管10之间,所述的排气支管I上设有与发动机缸盖连接的进气法兰面3,所述的排气支管I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排气支管I与排气口 2连通,所述的排气口 2内部设有隔板4。所述的排气口 2上设有排气法兰5,所述排气法兰5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进气法兰面3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的进气法兰面3均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相邻两个进气法兰面3之间有间隙6,所述的进气法兰面3在间隙6处均设有凹槽7,所述相邻两个进气法兰面3上的凹槽7相配合呈圆孔状。四个排气支管I汇集到排气口2,在排气支管I汇集处的排气口 2内部增加一个隔板4,对废气起到一个导流和阻挡作用,使得废气都流向排气口 2处。当一缸排气支管8处于进气行程的时候,三缸排气支管10正处于排气行程,由于排气歧管的气腔中间有个较深的隔板4,故三缸排气支管10的废气很难窜到一缸排气支管8去;当四缸排气支管11处于进气行程的时候,二缸排气支管9正处于排气行程,由于排气歧管的气腔中间有个较深的隔板4,故二缸排气支管9的废气很难窜到四缸排气支管11中去。故而该增压机型排气歧管极大得改善了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的窜气现象,提高了发动机性能。
权利要求1.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包括若干排气支管(I)和与增压机连接的排气口(2),所述的排气支管(I)上设有与发动机缸盖连接的进气法兰面(3),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气支管(I)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排气支管(I)与排气口(2)连通,所述的排气口(2)内部设有隔板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气支管(I)为四个,分别为一缸排气支管(8)、二缸排气支管(9)、三缸排气支管(10)和四缸排气支管(11),所述的排气口(2)设于二缸排气支管(9)与三缸排气支管(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其特征是,所述进气法兰面(3)的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的进气法兰面(3)均在同一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其特征是,所述的相邻两个进气法兰面(3)之间有间隙(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气口(2)上设有排气法兰(5),所述排气法兰(5)的形状呈三角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其特征是,所述的进气法兰面(3)在间隙(6)处均设有凹槽(7),所述相邻两个进气法兰面(3)上的凹槽(7)相配合呈圆孔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机型排气歧管,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极大的改善在控制各支管的流线时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窜气现象的增压机型排气歧管。它包括若干排气支管和与增压机连接的排气口,所述的排气支管上设有与发动机缸盖连接的进气法兰面,所述的排气支管在同一平面上,所述的排气支管与排气口连通,所述的排气口内部设有隔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极大的改善在控制各排气支管的流线时进气缸与排气缸之间窜气现象,提高了进气缸的充气效率,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提高了排气歧管的安装密封性。
文档编号F01N13/10GK202866960SQ201220536499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9日
发明者李艳, 由毅, 沈源, 刘岩,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