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9243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包括机体,机体的上部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部安装有EGR冷却器和EGR阀座,EGR冷却器和EGR阀座固装在连接板上,连接板底面固装有多个下伸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接在机体上。通过固定在机体上的冷却器支撑板支撑EGR冷却器,避免了将EGR冷却器直接安装固定在发动机排气管之上,解决了由于在排气管上安装EGR冷却器导致的排气管变形、漏气问题;通过对冷却器支撑板形状的优化设计,使EGR冷却器更加靠近机体,减少了冷却器支撑板所承受的倾覆力矩,提高了支撑的可靠性;由于通过阀座支撑板对EGR阀座进行支撑,避免了现有方案对EGR阀座支撑不足的现象,改善了NVH性能。
【专利说明】—种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0002]EGR冷却器和EGR阀座是发动机EGR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新设计的发动机,EGR冷却器和EGR阀座通常会在设计之初就考虑通过专门支撑结构进行支撑固定。而对于升级换代的发动机,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EGR冷却器I和EGR阀座2的支撑,由于空间的限制,往往需要将它们支撑在排气管上,而这种支撑方法容易导致排管变形、漏气,降低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如图1所示,为支撑EGR冷却器I和EGR阀座2,将中间排气管4和后排气歧管3设计成带有凸台的结构,EGR冷却器I和EGR阀座2通过连接板5安装在排气管上,采用此种支撑结构的发动机排气管将承受来自EGR冷却器重量和发动机实际工作环境中在发动机高度方向上冲击载荷的共同作用。在这种共同作用下,排气管所承受的倾覆力矩大,容易使排气管变形,对排气管与缸盖之间密封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密封不严和漏气。与此同时,由于受后排气歧管3的长度限制,支撑凸台在发动机长度方向上跨度不足,导致无法对EGR阀座2进行有效的支撑,NVH性能差。除此之外,在排气管上铸造出安装凸台,铸造难度大、生产周期长、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发明了本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机体,机体的上部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部安装有EGR冷却器和EGR阀座,其特征是所述EGR冷却器和EGR阀座固装在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底面固装有多个下伸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接在机体上。
[0005]所述EGR冷却器和EGR阀座通过螺栓固装在连接板上,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分别与连接板和机体连接。
[0006]所述连接板包括用于固定EGR冷却器的冷却器安装段和用于固定EGR阀座的阀座安装段,所述冷却器安装段的宽度大于阀座安装段的宽度,所述冷却器安装段两端的宽度大于其中部的宽度,所述冷却器安装段上设有多个减重通孔。
[0007]所述支撑板包括冷却器支撑板和阀座支撑板,所述冷却器支撑板为两个,其分别固装在冷却器安装段的两端,所述冷却器支撑板内侧设有排气管避让孔,所述阀座支撑板上端部固装在阀座安装段上。
[0008]所述机体对应每个冷却器支撑板在竖直方向上下设有两个螺栓孔。
[0009]所述冷却器支撑板和阀座支撑板上分别设有减重通孔。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固定在机体上的冷却器支撑板支撑EGR冷却器,避免了将EGR冷却器直接安装固定在发动机排气管之上,解决了由于在排气管上安装EGR冷却器导致的排气管变形、漏气问题;通过对冷却器支撑板形状的优化设计,使EGR冷却器更加靠近机体,减少了冷却器支撑板所承受的倾覆力矩,提高了支撑的可靠性;由于通过阀座支撑板对EGR阀座进行支撑,避免了现有方案对EGR阀座支撑不足的现象,改善了 NVH性能。所用冷却器支撑板和阀座支撑板相较于带凸台的排气管,铸造成本低,生产周期短、制造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冷却器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阀座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2至图5所示,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包括机体6,机体6的上部固装有气缸盖,气缸盖上固装有排气管10,排气管10上部安装有EGR冷却器I和EGR阀座,本实用新型中EGR冷却器I和EGR阀座2通过螺栓固装在连接板5上,连接板5底面固装有多个下伸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通过螺栓固接在机体6上。连接板5包括用于固定EGR冷却器I的冷却器安装段51和用于固定EGR阀座2的阀座安装段52,冷却器安装段51的宽度大于阀座安装段52的宽度,冷却器安装段51两端的宽度大于其中部的宽度,冷却器安装段51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固定EGR冷却器I和冷却器支撑板7的螺栓孔,冷却器安装段51上设有多个减重通孔8。支撑板包括冷却器支撑板7和阀座支撑板11,冷却器支撑板7和阀座支撑板11上分别设有减重通孔8,阀座支撑板11上端部固装在连接板5阀座安装段52上。冷却器支撑板7为两个,其分别固装在冷却器安装段51的两端,冷却器支撑板7内侧设有排气管避让孔9,冷却器支撑板7上端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螺栓孔,冷却器支撑板7下部上下间隔设有两个用于将其与机体6连接的螺栓孔,机体6对应每个冷却器支撑板7下部的两个螺栓孔在其竖直方向也设有两个螺栓孔,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长冷却器支撑板7下部的两个螺栓孔在发动机高度方向上的距离,这样可使冷却器支撑板7对EGR冷却器I的支撑更有效,同时其使固定螺栓的位置在最大程度上避开机体6上的回水管。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包括机体(6),机体(6)的上部设有排气管(10),排气管(10)上部安装有EGR冷却器(I)和EGR阀座(2),其特征是所述EGR冷却器(I)和EGR阀座(2)固装在连接板(5)上,所述连接板(5)底面固装有多个下伸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固接在机体(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EGR冷却器(I)和EGR阀座(2)通过螺栓固装在连接板(5)上,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分别与连接板(5)和机体(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板(5)包括用于固定EGR冷却器(I)的冷却器安装段(51)和用于固定EGR阀座(2)的阀座安装段(52),所述冷却器安装段(51)的宽度大于阀座安装段(52)的宽度,所述冷却器安装段(51)两端的宽度大于其中部的宽度,所述冷却器安装段(51)上设有多个减重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包括冷却器支撑板(7 )和阀座支撑板(11 ),所述冷却器支撑板(7 )为两个,其分别固装在冷却器安装段(51)的两端,所述冷却器支撑板(7)内侧设有排气管避让孔(9),所述阀座支撑板(11)上端部固装在阀座安装段(5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机体(6)对应每个冷却器支撑板(7 )在竖直方向上下设有两个螺栓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GR冷却器和EGR阀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冷却器支撑板(7 )和阀座支撑板(11)上分别设有减重通孔(8 )。
【文档编号】F02M25/07GK203742839SQ201420005050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吕顺, 陈利 申请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