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声器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932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声器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声器和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但是随着汽车的大规模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汽车所带来的尾气污染和噪声。经过研究发现,汽车产生的噪声主要由排气噪声和鸣笛产生的噪声组成,针对汽车鸣笛产生的噪声,通过限定在城区禁止鸣笛来减少。而针对汽车排气产生的噪声,通过设置消声器来减小。现有技术中,消声器的出气管上设置有孔,使噪声经过出气管与筒体构成的空间时发生反射或干涉,进而减少噪声,但是上述结构对噪声的减小的效果较差,可见,当前的消声器减小噪声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声器和汽车,解决了当前的消声器减小噪声的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和芯部结构,所述芯部结构包括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平行设置,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孔,所述出气管上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出气管之间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吸音棉,套有套筒的一截出气管上设置有孔。

可选的,所述芯部结构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外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均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出气管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孔与所述进气管的直径相同,所述出气管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上和所述第二隔板上的第一孔,所述进气管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上和所述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上均设置有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出气管分别分成出气管第一腔、出气管第二腔和出气管第三腔,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进气管分别分成进气管第一腔、进气管第二腔和进气管第三腔,所述进气管第二腔和所述进气管第三腔上均设置有孔,所述出气管第三腔上设置有孔。

可选的,所述出气管第三腔和所述进气管第一腔的一端均进行扩口处理。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第三腔和所述出气管第三腔分别与所述消声器筒体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玻璃纤维。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的直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第二腔上的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管第三腔上的孔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第二腔上的孔、所述进气管第三腔上的孔、所述出气管第三腔上的孔均是均匀分布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消声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和芯部结构,其中,消声器采用的芯部结构包括进气管与出气管,进气管与出气管平行设置,进气管与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孔,出气管上设置有套筒,套筒与出气管之间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吸音棉。噪声经过套有套筒的一截出气管时,噪声从出气管上的孔进入到套筒与出气管构成的密闭空间内,噪声能够被多孔性的吸音棉吸收,减小噪声的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的芯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的消声器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消声器的芯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的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消声器的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1和芯部结构2,所述芯部结构包括进气管201与出气管202,所述进气管201与所述出气管202平行设置,所述进气管201上设置有孔,所述出气管202上设置有套筒203,所述套筒203与所述出气管202之间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吸音棉,套有套筒的一截出气管上设置有孔。

其中,出气管202和进气管201都可以采用不锈钢管的材料,例如:出气管202可以采用直径为60毫米,材料的厚度为1.5毫米,且长度为420毫米的不锈钢管;而进气管201可以采用直径为60毫米,材料厚度为1.5毫米且长度为560毫米的不锈钢管,采用上述尺寸的不锈钢管能够较好的减少噪声。

其中,消声器筒体1的端部上可以设置一个开孔,该开孔应该大于或者等于出气管的直径,吸音棉将噪声吸收后,剩余的气体或者一小部分的声音可以从该开孔去往别的部件中。消声器筒体1的端部上还可以设置有三角形的加强筋,从而可以加强消声器筒体1的端部的强度。

其中,吸音棉为多孔性吸声材料,当噪声在该吸音棉中传播时,与该吸音棉产生摩擦,将声能转化为热能,从而消除高频噪声,达到减小噪声的效果。另外上述高频噪声一般与汽车发动机或者其他零部件排出的气体一起,将上述高频噪声吸收后,将上述气体经排气管排出。

其中,套筒203可以为可拆分结构,在安装该套筒203的时候,将拆分为两部分的套筒合在一起,并套在出气管202上,即完成安装。为了使上述套筒203与出气管202形成的密闭空间更大,可以使套筒203的直径大于出气管的直径,然后在套筒203的下端和上端均设置一个斜板连接到出气管202上,从而形成一个较大的密闭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套筒203的直径越大于出气管202的直径,其构成的密闭空间越大,当中填充的吸音棉的也就越多,所起到的吸收噪声的效果越好。

其中,进气管201上设置的孔的数量、位置以及尺寸大小,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1和芯部结构2,其中,消声器采用的芯部结构2包括进气管201与出气管202,进气管201与出气管202平行设置,进气管201与出气管202上均设置有孔,出气管202上设置有套筒203,套筒203与出气管202之间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吸音棉。噪声经过套有套筒203的一截出气管时,噪声从出气管202上的孔进入到套筒203与出气管202构成的密闭空间内,噪声能够被多孔性的吸音棉吸收,从而达到减小噪声的效果,且减小噪声的效果较好。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消声器,包括消声器筒体1和芯部结构2,所述芯部结构包括进气管201与出气管202,所述进气管201与所述出气管202平行设置,所述进气管201上设置有孔,所述出气管202上设置有套筒203,所述套筒203与所述出气管202之间构成的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吸音棉,套有套筒的一截出气管上设置有孔。

可选的,所述芯部结构2还包括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所述第一隔板204和所述第二隔板205外形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隔板204和所述第二隔板205上均设置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与所述出气管202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孔与所述进气管201的直径相同,所述出气管202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上和所述第二隔板上的第一孔,所述进气管201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隔板上和所述第二隔板上的第二孔。

其中,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可以平行设置,并且可以分别与出气管202垂直,或者可以分别与进气管201垂直,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的面积可以均相等。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并将出气管202分别穿过第一隔板204上和第二隔板205上的第一孔,将进气管201分别穿过第一隔板204上和第二隔板205上的第二孔,通过上述设置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将消声器筒体1支撑起来,使得气体从出气管202中更方便排出,而噪声也更方便的从出气管202进入出气管202和套筒203形成的密闭空间内,进而减小噪声。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204和所述第二隔板205上均设置有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上均设置有孔,可以方便汽车发动机或者其他零部件产生的气体的排出。同时,在第一隔板204和第二隔板205上均设置有孔,可以方便汽车发动机或者其他零部件产生的气体或者外部的气体通过进气管201进入消声器中,并在上述气体的作用下,进一步减少噪声。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板204和所述第二隔板205将所述出气管分别分成出气管第一腔20201、出气管第二腔20202和出气管第三腔20203,所述第一隔板204和所述第二隔板205将所述进气管分别分成进气管第一腔20101、进气管第二腔20102和进气管第三腔20103,所述进气管第二腔20102和所述进气管第三腔20103上均设置有孔,所述出气管第三腔20203上设置有孔。

其中,进气管第二腔20102中设置的孔可以为直径为6.5毫米的孔,数量可以为165个;进气管第三腔20103中设置的孔的直径可以为3.8毫米的孔,数量可以为360个;出气管第三腔20203中设置的孔的直径可以为4.2毫米,数量可以为120个。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消声器对噪声的减小效果。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第二腔20102和进气管第三腔20103上均设置有孔,出气管第三腔20203上设置有孔,因为设置在离进气口或者出气口较远的区域,提高噪声消除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出气管第三腔20203和所述进气管第一腔20101的一端均进行扩口处理。

其中,通过对出气管第三腔20203和进气管第一腔20101的一端均进行扩口处理,可以更加方便对消声器芯部结构的安装方向的辨认,即辨认哪一端为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进行了扩口处理的一端为出气口。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更加方便辨认芯部结构的安装方向,同时进行扩口处理后的结构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也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第三腔20103和所述出气管第三腔20203分别与所述消声器筒体1之间构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玻璃纤维。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玻璃纤维,可以提高吸收噪声的效果,因为玻璃纤维也属于易吸收噪声的物质。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201和所述出气管202的直径相同。

本实施例中,当进气管201和出气管202的直径相同时,更加方便消声器筒体1安装于芯部结构2上,且使得整个消声器的结构更加美观,使用上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第二腔20102上的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进气管第三腔20103上的孔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进气管第二腔20102上的孔的直径大于进气管第三腔20103上的孔的直径,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提高吸收噪声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第二腔20102上的孔、所述进气管第三腔20103上的孔、所述出气管第三腔20203上的孔均是均匀分布的。

本实施例中,将进气管第二腔20102上的孔、进气管第三腔20103上的孔、出气管第三腔20203上的孔均均匀分布,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得噪声无论从哪一个方向过来,都能够从这一方向上的孔中进去到芯部结构与消声器筒体构成的空间中,进而达到减小噪声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消声器。

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消声器的汽车的排放出来的噪声更小,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