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8899发布日期:2018-09-11 20:33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尤指一种设置有两个含氧感知器的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为一种由引擎或马达驱动,利用手把操纵方向的二轮或三轮车辆,由于有着操纵简单、行动方便及价格低廉的特点,成为目前最常利用的交通工具。

基于环保的考量,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一般会设置含氧感知器及触媒转换器,含氧感知器用以检测引擎排气含氧量的变化,触媒转化器则是设置于消音器内,将有害废气转化为无害废气,使引擎所排出的废气对外界大气的污染降底。

参阅图1,其为现有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有:一排气管11、一含氧感知器12、一触媒转换器总成13及一消音器总成14。排气管11包括一第一开口111及一第二开口112,第一开口111连通引擎10的排气口101,含氧感知器12设置于排气管11上,触媒转换器总成13包括依序连通的一前盖131、一触媒筒体132及一后盖133,前盖131连接排气管11并连通第二开口112,消音器总成14包括有一膨胀腔室141、一第一管件142及一第二管件143,触媒转换器总成13设置于消音器总成14内,后盖133依序与第一管件142、膨胀腔室141及第二管件143连通,使引擎废气可由触媒转换器总成13净化后排出至外界环境。

然而,为了因应日趋严格的环境保护规定及法律规范,仅设置含氧感知器12已不敷使用,需要增设另一含氧感知器来侦测触媒转换器总成13是否能够维持净化有害废气的正常运作。

因此,本发明人思及一种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利用第一含氧感知器及第二含氧感知器的设置来改善对于引擎废气的侦测效能,并配合外筒体的结构设计,使第二含氧感知器能更有效率地侦测触媒转换器总成的转换效能,发明人缘因于此,本于积极创作的精神,亟思一种可以达成上述效果的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几经研究实验终至完成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利用第一含氧感知器及第二含氧感知器的设置来改善对于引擎废气的侦测效能,本发明人思及以下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包括有:一排气管、一第一含氧感知器、一触媒转换器总成、一外筒体、一第二含氧感知器及一消音器总成。排气管包括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连通引擎的排气口,第一含氧感知器设置于排气管上,触媒转换器总成包括依序连通的一前盖、一触媒筒体及一后盖,前盖连接排气管并连通第二开口,触媒筒体具有一检测孔,外筒体套设于触媒转换器总成上并具有一开孔,第二含氧感知器设置于开孔上并对应检测孔,消音器总成与外筒体连接,具有一与后盖连通的膨胀腔室。

上述外筒体更可包括一固设于开孔处并用以设置第二含氧感知器的螺丝座。

上述第二含氧感知器包括一本体部及一检测部,本体部锁附于螺丝座上,检测部穿设检测孔并伸入触媒筒体内。

上述检测部的直径可小于检测孔的直径。

上述消音器总成更可包括一连接外筒体的圆盖部。

上述外筒体与触媒转换器总成之间所形成空间可为一密闭空间,密闭空间与膨胀腔室为分别独立的空间。

上述检测孔可位于触媒筒体的下游处。

上述膨胀腔室包括依序连通的一第一膨胀空间、一第二膨胀空间及一第三膨胀空间,且第一膨胀空间与后盖连通。

上述消音器总成更可包括一第一管件、一第二管件及一第三管件,第一管件连通第一膨胀空间及第二膨胀空间,第二管件连通第二膨胀空间及第三膨胀空间,第三管件连通第三膨胀空间及外界环境。

以上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而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附图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的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引擎 101 排气口

11 排气管 111 第一开口

112 第二开口

12 含氧感知器

13 触媒转换器总成 131 前盖

132 触媒筒体 133 后盖

14 消音器总成 141 膨胀腔室

142 第一管件 143 第二管件

20 引擎 201 排气口

21 排气管 211 第一开口

212 第二开口

22 第一含氧感知器

23 触媒转换器总成 231 前盖

232 触媒筒体 2321 检测孔

233 后盖

24 外筒体 241 开孔

242 螺丝座

25 第二含氧感知器 251 本体部

252 检测部

26 消音器总成 261 膨胀腔室

2611 第一膨胀空间 2612 第二膨胀空间

2613 第三膨胀空间 262 圆盖部

263 第一管件 264 第二管件

265 第三管件

D1,D2 直径

S 密闭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2A至图2B,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包括有:一排气管21、一第一含氧感知器22、一触媒转换器总成23、一外筒体24、一第二含氧感知器25及一消音器总成26。

排气管21包括一第一开口211及一第二开口212,第一开口211连通引擎20的排气口201,第一含氧感知器22设置于排气管21上,触媒转换器总成23包括依序连通的一前盖231、一触媒筒体232及一后盖233,前盖231连接排气管21并连通第二开口212,触媒筒体232具有一检测孔2321,外筒体24套设于触媒转换器总成23上,包括有有一开孔241及一固设于开孔241处并用以设置第二含氧感知器25的螺丝座242,第二含氧感知器25设置于螺丝座242上并对应检测孔2321,消音器总成26包括有一膨胀腔室261、一圆盖部262、一第一管件263、一第二管件264及一第三管件265,消音器总成26通过圆盖部262与外筒体24连接,并使触媒转换器总成23后盖233连通膨胀腔室261。

详细而言,第二含氧感知器25包括一本体部251及一检测部252,本体部251锁附于螺丝座242上,通过检测部252的直径D1小于检测孔2321的直径D2,检测部252得以穿设检测孔2321并伸入触媒筒体232内,且由于检测孔2321位于触媒筒体232的下游处,使第二含氧感知器25的检测部252可以有效侦测触媒筒体232的转换效率。

且外筒体24与触媒转换器总成23之间所形成空间为一密闭空间S,密闭空间S与膨胀腔室261为分别独立的空间,由于含氧感知器需要加热到一定工作温度才能侦测含氧量,通过外筒体24包覆触媒筒体232所形成的密闭空间S,可以使高温高压的引擎废气在触媒转换器总成23处进行净化作业时,密闭空间S内部的气体受到高温高压的引擎废气影响而快速提升温度并滞留于密闭空间S的内部,使第二含氧感知器25可以稳定地维持工作温度来进行侦测含氧量的作业。

消音器总成26的膨胀腔室261包括依序连通的一第一膨胀空间2611、一第二膨胀空间2612及一第三膨胀空间2613,且第一膨胀空间2611与后盖233连通,第一管件263连通第一膨胀空间2611及第二膨胀空间2612,第二管件264连通第二膨胀空间2612及第三膨胀空间2613,第三管件265连通第三膨胀空间2613及外界环境。

如此,在触媒转换器总成23的触媒筒体232净化引擎废气后,通过不同长度设计的第一膨胀空间2611、第二膨胀空间2612及第三膨胀空间2613,加上设置于膨胀腔室261内部的玻璃纤维吸音棉等消音材料,有效地减少排放废气时产生的噪音。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机车引擎的排气装置,利用第一含氧感知器22及第二含氧感知器25的配置来改善对于引擎废气的侦测效能,同时配合外筒体24包覆触媒筒体232所形成的密闭空间S,使第二含氧感知器25可以快速地达到并维持工作温度,有效掌握触媒转换器总成23的转换效率。

上述实施例仅是为了方便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