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7534发布日期:2018-09-14 21:1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内燃车正常启动后,若再次启动内燃机的启动马达,会造成启动马达出现打齿现象,导致启动马达寿命降低,严重时将直接导致发动机启动马达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它具有能够延长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包括启动电瓶、钥匙开关、启动马达,所述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电源继电器、启动继电器、空挡开关,其中,该启动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的大电流触点输出端、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器,该启动继电器的大电流触点一端连接该钥匙开关的启动档、另一端连接该启动马达的启动端,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启动电瓶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器,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的大电流触点的一端连接该启动电瓶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器,同时,该控制器分别连接该钥匙开关的上电档启动信号端、控制器电源继电器的大电流触点端、空挡开关的一端,且该空挡开关的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的大电流触点输出端。

所述控制器为信号采集控制及输出模块。

所述空挡开关为常开开关。

所述控制器电源继电器和启动继电器均为常开继电器。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延长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能够避免发动机启动后的误启动继而出现启动马达打齿的现象,极大降低启动马达的故障率,继而延长了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中,在发动机启动前,控制器控制控制器电源继电器工作,但控制器未检测到钥匙开关启动及空挡开关闭合信号,启动继电器无法正常吸合工作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中,在发动机启动前,控制器控制控制器电源继电器工作,当控制器检测到钥匙开关启动及空挡开关闭合信号后,控制器控制启动继电器吸合工作时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

10、启动电瓶;

20、钥匙开关;

30、控制器;

40、控制器电源继电器;

50、启动马达;

60、启动继电器;

70、空挡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和图2所示:内燃叉车马达启动控制系统,包括启动电瓶10、钥匙开关20、控制器30、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启动马达50、启动继电器60、空挡开关70等部件。

具体而言:

该启动继电器60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的大电流触点输出端(即控制线圈供电端)、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器30,该控制器30控制该启动继电器60的控制线圈接地或断开。该启动继电器60的大电流触点一端连接该钥匙开关20的启动档(即触点供电端)、另一端连接该启动马达50的启动端。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启动电瓶10的正极(即触点供电端)、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器30,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吸合后,为该控制器30大负载、该启动继电器60的控制线圈、该空挡开关70提供电源。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的大电流触点的一端连接该启动电瓶10的正极、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器30。同时,该控制器30分别连接该钥匙开关20的上电档启动信号端、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的大电流触点端、空挡开关70的一端,且该空挡开关70的另一端连接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的大电流触点输出端。

其中:

该控制器30为信号采集控制及输出模块。该空挡开关70为常开开关。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和启动继电器60均为常开继电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该控制器30上电后,通过检测该空挡开关70的闭合信号,控制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及该启动继电器60工作。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的控制线圈一端接电瓶、控制线圈的另一端受控于该控制器30。当打开该钥匙开关20,使该钥匙开关20处于SW.ON上电档时,该控制器30得电,该控制器30输出低电平信号给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的控制线圈,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的控制线圈产生压差后吸合工作,输出电源给该控制器30、该启动继电器60的控制线圈以及该空挡开关70。该启动继电器60的控制线圈一端受控于该控制器电源继电器40、另一端受控于该控制器30。若该空挡开关70闭合,启动该钥匙开关20,使该钥匙开关20处于SW.ST启动档,该控制器30检测到启动信号及空挡开关闭合信号后,该控制器30输出低电平信号给该启动继电器60的控制线圈,该启动继电器60的控制线圈产生压差后吸合工作,输出大电流给该启动马达50,该启动马达50带动发动机启动工作。如此,避免了发动机启动后误启动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