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5185发布日期:2018-12-05 18:53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应用的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系统结构均为预混式进气系统,即天然气与空气通过混合器混合后进入进气管,然后再通过节气门、进气歧管分配给各缸进行工作,上述结构的进气系统主要存在问题如下:

(1)使天然气发动机的各缸一致性不好,由于进入各缸的混合气体不均匀,会导致各缸工作一致性较差。

(2)上述结构的进气系统布置困难,特别是小功率天然气发动机,整车预留空间较小,在整车匹配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与整车干涉的问题。

为避免上述缺陷,有必要对天然气发动机的进气系统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动机各缸一致性且结构紧凑,便于与整车安装配合的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连接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包括空气进气管,贯穿所述空气进气管安装有电子节气门,所述空气进气管的出气端对接有燃气混合器,所述燃气混合器的出气端通过进气弯管连接至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与所述进气歧管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空气进气管包括进气管体,所述进气管体的侧壁上连通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检测器件的电子器件安装座,所述进气管体的进气端口出设有凸出的连接防脱凸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子器件安装座设置为两个,且两所述电子器件安装座在所述进气管体的外壁上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燃气混合器包括混合器本体,贯穿所述混合器本体设有用于连接燃气供气管的燃气连接孔,所述燃气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快接螺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弯管包括弯管本体,所述弯管本体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便于安装的连接法兰。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弯管本体设置为弧管结构,且所述弯管本体两端面的夹角为60~155°。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总管包括安装罩壳,所述安装罩壳内布置有歧管对接通道,所述安装罩壳的周边均布有凸出的安装耳,贯穿所述安装耳设有安装孔。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安装罩壳顶端布置有凸起的安装支腿,所述安装支腿上设有支腿连接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连接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上,包括空气进气管,贯穿所述空气进气管安装有电子节气门,所述空气进气管的出气端对接有燃气混合器,所述燃气混合器的出气端通过进气弯管连接至进气总管,所述进气总管与所述进气歧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子节气门单纯用来控制空气进气管的空气送入量,空气与天然气在燃气混合器内混合均匀后,直接通过进气弯管和进气总管输送至进气歧管中,以供发动机燃烧使用,空气和燃气在进气弯管内的输送过程中,由于进气弯管自身的结构特点,使两者在进气弯管内可以进一步混合,提高了发动机各缸的工作一致性,利于发动机稳定工作,降低各缸工作不均匀引起发动机的受损现象,另外该进气系统结构布置紧凑,占用空间较小,方便整车安装,不存在整车匹配干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气弯管的结构示意;

图中:1-空气进气管;11-进气管体;12-电子器件安装座;13-连接防脱凸环;2-电子节气门;3-燃气混合器;31-混合器本体;32-燃气连接孔;4-进气弯管;41-弯管本体;42-连接法兰;5-进气总管;51-安装罩壳;52-安装耳;53-安装孔;54-安装支腿;55-支腿连接孔;6-进气歧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天然气发动机进气系统,连接在发动机的进气歧管6上,用于通过所述进气歧管6向发动机内输送空气和燃气的混合气体,以供发动机燃烧工作使用。本实施例具体包括空气进气管1,贯穿所述空气进气管1安装有电子节气门2,所述空气进气管1的出气端对接有燃气混合器3,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所述电子节气门2是专门用来控制空气进入量的,使空气与燃气混合比例控制更准确。

所述空气进气管1包括进气管体11,所述进气管体11的侧壁上连通设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检测器件的电子器件安装座12,所述进气管体的进气端口出设有凸出的连接防脱凸环13,所述连接防脱凸环13能够提高所述进气管体11与空气供气管路的牢固性,防脱效果好,使用安全稳定。所述电子器件安装座12可以用来安装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参数检测部件,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器件安装座12设置为两个,且两所述电子器件安装座12在所述进气管体11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所述燃气混合器3包括混合器本体31,贯穿所述混合器本体31设有用于连接燃气供气管的燃气连接孔32,所述燃气连接孔32的孔壁上设有快接螺纹,将天然气的供气管直接螺纹连接在所述快接螺纹上即可,拆装简单。通过所述混合器本体31实现空气与燃气的混合。

所述燃气混合器3的出气端通过进气弯管4连接至进气总管5,所述进气总管5与所述进气歧管6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进气弯管4包括弯管本体41,所述弯管本体4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便于安装的连接法兰42,所述弯管本体41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法兰42与所述混合器本体31的出气端密封对接,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法兰42与所述进气总管5的进气端密封对接,实现空气与燃气混合气体的输送。

本实施例中所述弯管本体41设置为弧管结构,且所述弯管本体41两端面的夹角α为60~155°,为了便于安装,经过测试当所述弯管本体41两端面的夹角α为90°时,安装布置最为方便,当然根据不同型号客车内部的内部空间,可以选择使用其它夹角的所述弯管本体41。

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总管5包括安装罩壳51,所述安装罩壳51内布置有歧管对接通道,所述安装罩壳51的周边均布有凸出的安装耳52,贯穿所述安装耳52设有安装孔53,通过所述安装耳52与连接螺栓配合,可以实现所述进气总管5与进气歧管6的连接安装。

可以在所述安装罩壳51顶端布置有凸起的安装支腿54,所述安装支腿54上设有支腿连接孔55,用于安装支撑客车的其它零部件或发动机的辅助部件,以提高客车内空间利用率,节约客车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节气门2单纯用来控制空气进气管1的空气送入量,空气与天然气在燃气混合器3内混合均匀后,直接通过进气弯管4和进气总管5输送至进气歧管6中,以供发动机燃烧使用,空气和燃气在进气弯管4内的输送过程中,由于进气弯管4自身的结构特点,使两者在进气弯管4内可以进一步混合,提高了发动机各缸的工作一致性,利于发动机稳定工作,降低各缸工作不均匀引起发动机的受损现象,另外该进气系统结构布置紧凑,占用空间较小,方便整车安装,不存在整车匹配干涉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