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行程的往复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7090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调节行程的往复泵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往复泵,特别是一种能自动调节行程的往复泵。适用于在工作压力增大后需减少流量的输出作业。如为陶瓷、化工建筑、环保等行业的泥浆脱水设备或颗粒混液滤液的压滤机输送泥浆或滤液的各种往复式泥浆泵,隔膜泵以及各种条件下增压后需要减少输出的各种输液输气的往复泵。
现有的往复泵或往复式隔膜泵为实现以上工艺作业,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自动调节流量1、改变电动机转速;2、改变液力、气力、汽力动力源的供给调节行程或往复频率;3、采用与柱塞缸下部旁通的调节筒调节柱塞隔膜泵隔膜振动幅度,如国内外沿用的各种规格的隔膜泵;4、采用大小柱塞缸转换作业,如高低压隔膜泵,通过简单的机械传动实现了低压与高压、大流量与小流量的自动转换。上述各种往复泵,存在结构较复杂、能耗较高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简单、降低能耗往复泵,它能够在柱塞缸或活塞缸中压力的作用下,自动将柱塞与柱塞联杆由固定联接转换成活套联接。即柱塞缸中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柱塞联接杆头的行程虽未变,但柱塞的行程减小了。用以上这种方式来实现大流量低压作业与小流量高压作业的自动转换。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将柱塞制造成一个中空的柱塞套,当达到高压自动转换期的压力时,柱塞套结构中的自液压系统会使柱塞套与柱塞套中的柱塞联接头相对滑行,从而实现行程在减小的状态下作业。中空的柱塞套由外腔体和内腔体组合联接而成,形成一个外腔和一个内腔,两个空腔是相互连通的,并构成一个密闭器。在外腔体上开有两个以上的孔。内腔体内装有一个柱塞杆及柱塞杆联接头,柱塞杆与柱塞杆联接头为固定联接。柱塞杆及柱塞杆联接头与柱塞套内腔体为密封滑动联接。
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产品成本低,工艺性能好,特别是在使用本产品时,其能耗较低,与前述第三类产品,即不调节行程,用调压筒调节和接受高压期多余的流量相比,约可节能1/4至1/3。
全作业期总体节能12.5%以上。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往复泵自调行程装置的一种应用实例的纵剖视图,图2是连通孔道〔15〕外横剖视图,图3是柱塞杆处横剖面视图。参看
图1,外腔体〔1〕和内腔体〔2〕组成的柱塞套内,内腔〔13〕中有一个柱塞联接杆头〔4〕及与之相联接的柱塞杆〔3〕,柱塞联接杆头〔4〕的下方注满了工作液。外腔体〔1〕和内腔体〔2〕之间的外腔〔14〕内充满了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外腔与内腔的下部有连通孔道〔15〕。当未达到需要减小流量的压力时,柱塞杆〔3〕及柱塞联接杆头〔4〕在内腔〔13〕中的工作液承托下与柱塞套为一固定联接状态,他们在柱塞缶〔9〕内作同步运动。当柱塞缶中的工作液〔16〕达到需要减小流量的高压期转换压力时,由于柱塞缸中液体〔16〕传递给外腔体〔1〕后对内腔〔13〕中工作液产生的压力超过了外腔〔14〕中充气的压力,气体的体积缩小,工作液在外腔的液面升高柱塞联接杆头〔4〕及柱塞杆〔3〕在柱塞套内腔体〔2〕内向下滑行,滑行的距离随工作液〔16〕的压力不断增大而增长。这样,柱塞杆头〔4〕及柱塞杆〔3〕与外腔体〔1〕和内腔体〔2〕组成的柱塞套就成了活动的可伸缩的活动联接状态因而在进入逐步减少流量的高压期内,外腔体〔1〕在柱塞缶〔9〕中的实际行程便得以逐步减小。柱塞缶中工作液〔16〕的压力愈大缩小的行程也愈大,实现了工作行程随作业压力的变化而自动调节。
为了满足不同工艺作业的要求,外腔〔14〕中气体的压力必需有针对性地选定。
为了安装调试的需要在柱塞套外腔体〔1〕的上部设有注水孔〔5〕两个及压力表接口〔12〕和压气伐接口〔11〕各一个。
柱塞联接杆头〔4〕及柱塞杆〔3〕与柱塞套内腔体〔2〕之间设有密封圈〔10〕。
实现此自动调节无需对柱塞泵其它部件作实质性的改动。而且可以减除现有柱塞泵中的调压伐等另件。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调节行程的往复泵装置,由柱塞缸、柱塞与柱塞杆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A、在柱塞缸[9]中的柱塞是一个中空的柱塞套由外腔体[1]及内腔体[2]组合而成,具有内腔[13]及外腔[14];B、内腔[13]与外腔[14]是连通的,形成一个封闭容器;C、内腔体[2]中有一个柱塞杆联接头[4]与柱塞杆相连接;D、外腔体[1]上开有孔[5]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外腔与内腔下部有连通孔道〔15〕。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调节行程的往复泵装置,它将栓塞制成一中空的柱塞套,由外腔体和内腔体组成,形成的外腔和内腔是互相连通的,并构成一个密闭器,内腔体内装有柱塞杆和联接头,互相固定联接,在压力作用下,变成活套的连接,使柱塞行程变小,本装置节能12.5%,运用于陶瓷化工,建筑等工业。
文档编号F01B7/20GK2033057SQ8820513
公开日1989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4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4日
发明者杨甲昺 申请人:杨甲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