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106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凸台或底托实现对发热体的稳定安装。除上述第一凸台和支撑条,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支撑体,只要可以实现对方形托板的支撑即可。
[0063]请参见图2和图9 (a),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中,所述壳体2的内壁向内突出形成一对定位肋,每个定位肋的外端面与一个方形托板的外表面贴合,每个第一凸台位于一个定位肋的下方。以定位肋24为例,第一凸台23位于该定位肋24的下方,该定位肋的外端面与方形托板4的外表面贴合,为方形托板提供支撑,进一步防止发热体在垂直于该方形托板表面的方向上发生晃动,增加发热体的稳定性。
[0064]请参见图10,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所述壳体的内壁向内突出形成一对定位肋,每个定位肋的外端面与一个方形托板的外表面贴合。以定位肋24为例,该定位肋的外端面与方形托板4的外表面贴合。
[0065]请参见图13、图14和图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柴油机空气加热器包括:壳体1,其为上侧和下侧均敞开的筒形,外周面为圆柱面,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一对第一连接孔(其中,第一连接孔31、32构成一对,第一连接孔33、34构成一对);发热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发热体的两个连接部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通孔,进气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两对通孔,两对通孔沿所述进气管道的轴向分布,两对通孔彼此错开;两个柴油机空气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内,其中一个壳体位于另一个壳体的下方,支撑另一个壳体;其中,每个柴油机空气加热器通过一对紧固件固定至所述进气管道内,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贴合,每个紧固件包括一个接线柱和两个螺母,每个接线柱依次穿过一个通孔、一个第一连接孔以及一个第二连接孔,两个螺母拧紧在该接线柱的两端,且该接线柱与所述发热体为电性接触。
[0066]根据加热功率的需要提供两个发热体5、6,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安装时接线柱接线过程不会出现交叉和重叠,方便接线,将两组第一连接孔设计为彼此错开的情况,相应地,两对通孔也以相同的方式分布。如图2所示,彼此错开的方式可以是:在两对第一连接孔中,各有一个第一连接孔32、34分布在轴向上,而每对中另一个第一连接孔31、33则分别位于同一直径的两侧,即对于每对第一连接孔而言,其连接线不经过直径。当仅采用一个发热体时,一对第一连接孔的连接线可以经过直径。
[0067]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主权项】
1.一种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柴油机空气加热器包括: 壳体,其为上侧和下侧均敞开的筒形,外周面为圆柱面,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一对第一连接孔; 发热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发热体的两个连接部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 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通孔,进气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一对通孔; 其中,所述柴油机空气加热器通过一对紧固件固定至所述进气管道内,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贴合,每个紧固件包括一个接线柱和两个螺母,每个接线柱依次穿过一个通孔、一个第一连接孔以及一个第二连接孔,两个螺母拧紧在该接线柱的两端,且该接线柱与所述发热体为电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接线柱与所述进气管道的相接处设置有密封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圆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圆孔或腰形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在所述壳体的下边缘开口的U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在所述连接部的下边缘开口的U形孔。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设置在一对彼此平行的方形托板之间,通过方形托板卡固在所述壳体内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开设有两对插槽,各插槽在长度方向上平行于所述壳体的轴线设置,各插槽具有上侧开口以及平行于所述壳体轴线设置的槽口,并且每个方形托板的彼此相对的两个侧边部插入至一对插槽内,且每个侧边部与相应插槽的底部和两个侧壁均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向内突出形成一对第一凸台,一对第一凸台设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下边缘的位置,每个第一凸台位于一对插槽之间,支撑一个方形托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托,所述底托包括环形部分和一对支撑条,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形成有环形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环形部分的下方,以支撑所述底托,所述环形部分与所述壳体的下边缘接触,支撑所述壳体,每个支撑条与一个方形托板的下边缘接触,以支撑一个方形托板。
9.如权利要求6或7或8所述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向内突出形成一对定位肋,每个定位肋的外端面与一个方形托板的外表面贴合。
10.一种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柴油机空气加热器包括: 壳体,其为上侧和下侧均敞开的筒形,外周面为圆柱面,所述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一对第一连接孔; 发热体,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发热体的两个连接部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 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 通孔,进气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两对通孔,两对通孔沿所述进气管道的轴向分布,两对通孔彼此错开; 两个柴油机空气加热器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内,其中一个壳体位于另一个壳体的下方,支撑另一个壳体; 其中,每个柴油机空气加热器通过一对紧固件固定至所述进气管道内,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与所述进气管道的内壁贴合,每个紧固件包括一个接线柱和两个螺母,每个接线柱依次穿过一个通孔、一个第一连接孔以及一个第二连接孔,两个螺母拧紧在该接线柱的两端,且该接线柱与所述发热体为电性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空气加热器的安装结构,柴油机空气加热器包括:壳体,其为上侧和下侧均敞开的筒形,外周面为圆柱面,壳体的侧壁开设有一对第一连接孔;发热体,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两个连接部分别开设有一个第二连接孔;安装结构还包括:通孔,进气管道的侧壁开设有一对通孔;柴油机空气加热器通过一对紧固件固定至进气管道内,壳体的外周面与进气管道的内壁贴合,每个紧固件包括一个接线柱和两个螺母,每个接线柱依次穿过一个通孔、一个第一连接孔以及一个第二连接孔,两个螺母拧紧在该接线柱的两端。柴油机空气加热器固定在进气管道内,从而减少了加热器对发动机外部安装空间的需求,同时减少了端面密封性的要求。
【IPC分类】F02M31-13
【公开号】CN204419404
【申请号】CN201520033957
【发明人】董国庆
【申请人】北京奥博汽车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