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阳极化或电镀过程中的夹头及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4637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阳极化或电镀过程中的夹头及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阳极化或电镀过程中的夹头及夹具。



背景技术:

阳极化生产过程中的整体夹具的使用需要全面考虑零件的外形、体积、重量、装夹位置等因素。在装夹方面,要防止出现装夹印痕,防止零件凹入面形成空气袋;在装夹牢度上要考虑当溶液搅动时会否因此而发生移位、甚至脱落;在生产流程运行移动过程中,要考虑到左右摇摆晃动幅度。如图1A至图1C所示,目前常用的双勾形夹具、刺形夹具、树形夹具、凹凸型等夹具与阳极的连接方式是将夹具上端的钩子放在阳极导电管上。这种的连接方式在生产流程运行移动过程中左右摇摆幅度较大,不利于快速出入槽液;在溶液搅拌过程中挂架会左右晃动,零件很可能碰撞槽壁,造成零件损伤。因此,改变现有夹具与阳极的连接方式对于提高生产效率,有效避免零件损伤至关重要。上述技术方案,也适用于电镀生产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夹具与阳极之间不固定的连接方式,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连接方式牢靠、稳固、可以调节装挂角度的夹头及夹具。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阳极化过程中,还适用于阴极化过程中,在本技术领域中,一般可以把阴极化称为电镀,因此,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镀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阳极化或电镀过程中的夹头,包括第一分杆和第二分杆,所述第二分杆具有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的部分;其中,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为可分离部件或可活动部件,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能够被闭合紧固,当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闭合时,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能够形成中空的封闭区域,所述封闭区域用于夹持外部阳极导电管或阴极导电管。

较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为可分离部件,在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上分别各开设有两组孔,每一组孔均通过螺栓螺母方式连接,以形成所述封闭区域。

较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上分别各开设的所述两组孔的轴线,呈空间相互垂直状态。

较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为可活动部件,在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的活动连接部分为旋转轴,在所述第一分杆和所述第二分杆上还分别各开设有一组孔,此组孔通过螺栓螺母方式连接,以形成所述封闭区域。

较优选地,所述封闭区域的形状为圆形或正多边形。更优选地,所述正多边形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或正十二边形。

较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杆上用于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的部分采用螺栓螺母方式进行连接。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杆上用于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的部分采用多组螺栓螺母。

较优选地,第二分杆上用于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的部分所采用的螺栓螺母的轴线方向,与所述封闭区域所在截面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

较优选地,所述封闭区域的轮廓小于外部阳极导电管或阴极导电管。

较优选地,所述外部导电杆为导电挂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阳极化或电镀过程中的夹具,包括前述的任一个所述夹头。

本实用新型的夹头和夹具,具有如下特点:连接牢靠,稳定性好,在行车运行过程中左右摇晃幅度小,在进出槽过程中不会发生移位、不会脱落、不会碰撞槽壁;可以高效、快速的实现挂架的装卸;可以通过调整夹具与阳极导电管之间的角度来规避零件凹入面形成空气袋;可以适用于多种类型的零件装挂,多个夹具之间的可以组合使用;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满足不同类型的电化学溶液、不同尺寸的零件生产。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而言,上述各项技术特点无需同时具备,包含其中一项或几项技术特点的夹头和夹具,也是本实用新型意欲保护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图1C是现有技术中的几种阳极化夹具。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阳极化或电镀过程中夹头正视图。

图2B是图2A中的夹头侧视图。

图2C是图2A中的夹头的第一分杆的正视图。

图2D是图2A中的夹头的第一分杆的侧视图。

图2E是图2A中的夹头的第二分杆的正视图。

图2F是图2A中的夹头的第二分杆的侧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用于阳极化或电镀过程中的夹头侧视图。

图3B是图3A中的夹头侧视图。

图3C是图3A中的夹头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3D是图3A中的夹头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4展示了各种形状的封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论述的方便,采用“上”、“下”、“左”、“右”对各个示意图中的方位进行指示,有利于论述的展开。

如图2A和图2B所示,展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阳极化或电镀过程中的夹头。考虑到阳极化或电镀过程均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场合,为了便于论述,以下以阳极化过程为例进行具体描述,显然,电镀过程中的夹头也是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围。

如图2A和图2B所示,并结合图2C至图2F,夹头包括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第二分杆2具有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的部分,在图2E中,此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的部分优选为直线形。值得注意到是,外部导电杆可以为导电挂架,比如图1A和图1C中的除去上部夹头的中下部形状的各种导电挂架。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为可分离部件或可活动部件,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如图2C和图2E所示,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为可分离部件,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能够被闭合紧固,当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闭合时,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能够形成中空的封闭区域9,封闭区域9用于夹持外部阳极导电管或阴极导电管。在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上分别各开设有两组孔,每一组孔均通过螺栓螺母方式连接,以形成所述封闭区域9。具体而言,把一组孔41、42开设于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的上端部,把另一组31、32孔开设于第一分杆1的下端部和第二分杆2的中部对应处。需要指出的是,此第一分杆1的下端部和第二分杆2的中部对应处的开孔方向并不局限于图2A中所示的情形,即平行于纸面方向,在图中未示出,开孔方向也可以采用垂直于纸面方向,即第一分杆1的下端部和第二分杆2的中部对应处有所重叠,在此重叠处可以用螺栓螺母穿过此垂直于纸面方向的一组孔,进行紧固,这也是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围。较优选地,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上分别各开设的两组孔的轴线,呈空间相互垂直状态,比如,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的上端部的一组孔41、42垂直于纸面方向,第一分杆1的下端部和第二分杆2的中部对应处的另一组孔31、32平行于纸面方向,直接落入纸面中的情形可以认为是平行于纸面的一种特殊情形。

如图2C和图2E所示,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为可活动部件,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能够被闭合紧固,当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闭合时,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能够形成中空的封闭区域9,封闭区域9用于夹持外部阳极导电管或阴极导电管。优选的情况下,可活动部件选择为可转动部件。更优选地,在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的活动连接部分为旋转轴,比如,如图2A中所示,该旋转轴设置在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的上端部。更具体而言,比如采用铰接方式,铰链设置于一组孔41、42内。在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上还分别各开设有一组孔31、32,比如图2A中所示,此组孔开设在第一分杆1的下端部和第二分杆2的中部对应处,通过螺栓螺母方式连接,以形成封闭区域9。

以上两段,详细描述了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为可分离部件或可活动部件的两种方案,这些优选实施例是示意性的,不是限制性的。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夹头,如图4所示,封闭区域9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正多边形。较优选地,正多边形为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正十边形或正十二边形。

如图3A和图3B所示,展示了另一种用于阳极化过程中的夹头。此种夹头与图2A和图2B所示的夹头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二分杆2的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部分的设置有所不同。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分杆2上用于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部分采用螺栓螺母方式进行连接。在图2A所示的夹头中,连接部分的用于螺栓穿过的开孔方向与纸面平行;在图3A所示的夹头中,连接部分的用于螺栓穿过的开孔方向与纸面垂直。其中的纸面,也可以理解为封闭区域9所在截面。实施上,还可以采用其他任何角度的开孔方向,均是可行的,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选择。如图2A或图3A所示,第二分杆2上用于与外部导电杆相互连接的部分采用多组螺栓螺母,比如三组孔5配合三组螺栓螺母。

不妨以图3A和图3B中的用于阳极化过程中的夹头为例,结合图3C和图3D,对本实用新型的夹头的夹持过程予以描述。此具体实施例中的阳极导电管为阳极铜管8.

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头中,螺栓螺母材料为不锈钢或钛合金,其它部分为铝合金材料。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的(见图2A或图3A)内圆弧半径为41mm,外圆弧为71mm,厚度为40mm,左连接杆长180mm,右连接杆长480mm。把夹头夹持在阳极铜管8上,使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形成的内圆弧与阳极铜管8外圆贴合。在某些实施例中,封闭区域9的轮廓略微小于外部阳极铜管8。以上具体实施例中的尺寸数字都是示例性的,不作为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完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设置各种尺寸的本实用新型的夹头,无论其尺寸大小如何,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夹头,都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围之内。

如图3C和图3D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夹头还可以根据需要,采取倾斜方式与阳极铜管8进行固定,比如在三组孔5中,采用直径8mm的螺栓螺母紧固,紧固至外部导电杆,以形成整体夹具,且不会发生位移和晃动。如图3D所示,对于存在凹入面,容易形成空气袋的零件,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角度来避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夹头中,优选材质为钛合金、铝合金等导电性能好的金属材料,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均具有部分圆弧,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空心圆,空心圆与阳极导电铜管外圆同心、半径大致相同,可以保证紧密接触,保证良好的电接触。左右连接杆下部为方形,第二分杆2比第一分杆1长,第一分杆1和第二分杆2可以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可以实现与阳极之间的稳固牢靠连接,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摇晃。

对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综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