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9104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采油井口设备。是一种采油树 大四通多功能防喷抢险堵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油田使用的大部分KY65-21井口装置(俗称250采油树),在长期的采 油生产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及受外力作用,容易造成恶性井喷事故。特别是采油 树大四通由铸造工艺生产过程中,钢水流动性差、表皮杂质气泡多,采油树大四通内部不同 程度存在含夹渣、气泡,这些内部缺陷在采油树大四通内部,出厂时很难检查不出来。采油 树大四通长期在恶劣环境工作,相当于热处理工艺中的时效处理,把铸造和加工中产生的 内应力逐步释放出来,使其组织发生相对变化,当井筒内工作压力发生突变(增大时)井内 液体从缺陷刺漏,控制不当极易形成井喷,由于没有相应压井手段和措施,会使井喷难以控 制,容易造成恶性井喷事故。以上事故在各油田均有发生,由于其大四通泄露造成的井喷,很难有效防范,给井 控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目前国内尚无在大四通发生泄漏时有相应的措施和工具,导致在 研究制定控制井喷措施和抢险过程中抢险人员危险程度增加、抢险难度加大,因此如何快 速、高效、安全地处理各类井喷刺漏事故,成了我们石油行业应急工作者必然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能封堵采油树大四 通的刺漏孔。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大四通发生刺漏或井喷,利用多功能大四通防喷堵漏装 置,能及时控制采油树大四通刺漏,以满足井控措施的需要。确保抢险人员安全、迅速、有效 地实施井喷事故抢险处置。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主要由支撑板、上固 定杆、调节螺母、丝杠、主体、下固定杆、卡瓦体和密封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板采用钢板制成,支撑板为扇形,两端有固定孔,能通过固定孔将支撑板固定 在采油树大四通的上、下法兰上。支撑板有两条同心弧形孔。主体为柱状体,可以是圆柱体 或矩形柱状体。在主体中部有垂直中心线的螺孔,在主体的螺孔内有一根丝杠,丝杠的一端 连接有弧形卡瓦体,弧形卡瓦体与丝杠端部活动连接,当旋转丝杠时卡瓦体能保持不转动。 弧形卡瓦体的内圆弧半径与采油树大四通本体外部半径相同。在弧形卡瓦体的内侧固定有 弧形密封体,密封体采用密封材料制成,如橡胶板、聚酯橡胶板等。在主体的下端有轴向螺孔,主体下端螺孔内固定有下固定杆。下固定杆插入支撑 板的弧形孔内,弧形孔的宽度略大于下固定杆的直径,使下固定杆能在弧形孔内移动。在主体的上端有轴向孔。主体轴向孔内有上固定杆。上固定杆的直径略小于主体 上端轴向孔,主体能沿上固定杆上下移动。上固定杆上端有台阶,上固定杆直径小于弧形孔 宽度,上固定杆插入支撑板弧形孔内并能滑动。在主体的上端与上固定杆平行固定有螺杆,主体上端螺杆插入支撑板的另一个弧形孔内,主体上端螺杆直径小于弧形孔宽度,主体上 端螺杆能在弧形孔移动。在主体上端螺杆上有调节螺母。旋转调节螺母能调节主体上下高度。上部的支撑板固定在采油树大四通的上法兰处,同时下部的支撑板固定在采油树 大四通的下法兰上,采用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将刺漏主体固定在上下两块支撑板之间,并 采用调节螺母调整丝杠的高度。使卡瓦体与密封体对准采油树大四通发生刺漏孔位置,旋 转主体上的丝杠,用丝杠将密封体压在刺漏孔上并密封采油树大四通的刺漏孔。为了防止刺漏喷出的高压液体伤到安装人员,在主体的一侧或两侧焊接有挡板, 挡板为弧形,挡板的高度与主体相同。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参阅图1。在采油树大四通1壁上发生刺漏时,首先看大四通本体刺漏的位置,看清刺漏位 置后,先换密封体9和连接体8连接4个MlO螺丝,上紧后和丝杠5连接好,然后在大四通 1的上下法兰各启用两个法兰螺孔,两个螺孔夹角150度。安装上下支撑板2,(在操作过 程中,原采油树大四通1的法兰螺栓如出现锈死拆不下来,可使用液压剪切钳剪断),先将 下部的支撑板2与大四通1的底法兰固定,采用两个M30螺栓拧紧,再安装上部的支撑板2 与大四通1的上法兰固定,采用把两个M30螺栓拧紧,将主体6垂直安装在两个支撑板2之 间,安装主体6前应躲开刺漏或井喷的位置。在安装调节螺母4后,调整提高丝杠5高度, 使丝杠5端部的密封体9与大四通1刺漏或井喷的位置高度对齐。然后沿支撑板2的弧形 孔转动主体6,使丝杠5端部的密封体9与大四通1刺漏或井喷的左右位置对齐。旋转丝杠 5,将密封体9压紧大四通1刺漏或井喷的位置,把刺漏或井喷压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能及时封堵采 油树大四通的刺漏孔,控制采油树大四通刺漏,操作方便,封堵可靠,确保抢险人员安全、迅 速、有效地实施井喷事故抢险处置。打破了惯用的封堵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采油树大四通多功能防喷抢险堵漏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2a是支撑板2形状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1的转折剖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采油树大四通,2.支撑板,3.上固定杆,4.调节螺母,5.丝杠,6.主体, 7.下固定杆,8.卡瓦体,9.密封体,10.固定孔,11.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一个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 说明。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主要由支撑板2、上固定杆3、 调节螺母4、丝杠5、主体6、下固定杆7、卡瓦体8和密封体9组成。参阅图2。支撑板2有两块。支撑板2采用厚度为20毫米的钢板制成,支撑板2 为扇形,两端有固定孔10,能通过固定孔10将两块支撑板2分别固定在采油树大四通1的 法兰上,采油树大四通规格不同,两个固定孔10根据采油树大四通1的法兰设计,技术人员能完成。支撑板2有两条同心弧形孔11。弧形孔11的宽度21毫米。参阅图1。主体6为柱状体,主体6横截面是80 X 100毫米的矩形柱状体。在主体 6中部有垂直中心线的T形螺孔,在主体6的螺孔内有一根T形螺纹的丝杠5,丝杠5的一 端连接有弧形卡瓦体8,卡瓦体8外圆弧面焊接有一个圆柱体,圆柱体插入丝杠5端部的中 心孔内,即弧形卡瓦体8与丝杠5端部活动连接,当旋转丝杠5时卡瓦体8能保持不动。弧 形卡瓦体8的内圆弧半径与采油树大四通1本体外部半径基本相同。弧形卡瓦体8的内弧 面半径为200毫米。在弧形卡瓦体8的内侧固定有密封体9,密封体9是采用橡胶密封材料 制成的厚度为10毫米的橡胶板。由4个MlO沉头螺钉将密封体9固定在连接体8的内弧 面一侧。在主体6的下端有轴向螺孔,主体6下端螺孔内固定有下固定杆7。下固定杆7插 入支撑板2的弧形孔11内,弧形孔11的宽度略大于下固定杆7的直径,固定杆7的直径为 20毫米。使下固定杆7能在弧形孔11内移动。在主体6的上端有21毫米的轴向孔。主体6轴向孔内有上固定杆3。上固定杆3 的直径略小于主体6上端轴向孔,上固定杆3的直径为20毫米,主体6能沿上固定杆3上 下移动。上固定杆3上端有台阶,上固定杆3直径小于弧形孔11宽度,上固定杆3插入支 撑板2弧形孔11内并能滑动。在主体6的上端与上固定杆3平行焊接固定有一个螺杆,主 体6上端螺杆插入支撑板2的另一个弧形孔11内,主体6上端螺杆直径20毫米,小于弧形 孔11宽度,主体6上端螺杆能在弧形孔11移动。在主体6上端螺杆上有一个调节螺母4。 旋转调节螺母4能提高并调节主体6的高度,使丝杠5对正采油树大四通刺漏孔的位置。在主体6的两侧各焊接有一块厚8毫米的挡板,挡板为弧形,挡板的高度与主体6 相同,宽度300毫米。由于采油树大四通规格不同,所以主体6的长度和丝杠5的高度位置,要适合采油 树大四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完成。
权利要求一种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主要由支撑板(2)、上固定杆(3)、调节螺母(4)、丝杠(5)、主体(6)、下固定杆(7)、卡瓦体(8)和密封体(9)组成;其特征在于支撑板(2)采用钢板制成,支撑板(2)为扇形,两端有固定孔(10),支撑板(2)有两条同心弧形孔(11);主体(6)为柱状体,在主体(6)中部有垂直中心线的螺孔,在主体(6)的螺孔内有一根丝杠(5),丝杠(5)的一端连接有弧形卡瓦体(8),弧形卡瓦体(8)与丝杠(5)端部活动连接,弧形卡瓦体(8)的内圆弧半径与采油树大四通(1)本体外部半径相同,在弧形卡瓦体(8)的内侧固定有弧形密封体(9);在主体(6)的下端有轴向螺孔,主体(6)下端螺孔内固定有下固定杆(7),下固定杆(7)插入支撑板(2)的弧形孔(11)内,弧形孔(11)的宽度大于下固定杆(7)的直径;在主体(6)的上端有轴向孔,主体(6)轴向孔内有上固定杆(3),上固定杆(3)的直径小于主体(6)上端轴向孔,主体(6)能沿上固定杆(3)上下移动;上固定杆(3)上端有台阶,上固定杆(3)直径小于弧形孔(11)宽度,上固定杆(3)插入支撑板(2)弧形孔(11)内;在主体(6)的上端与上固定杆(3)平行固定有螺杆,主体(6)上端螺杆插入支撑板(2)的另一个弧形孔(11)内,主体(6)上端螺杆直径小于弧形孔(11)宽度,主体(6)上端螺杆能在弧形孔(11)移动,在主体(6)上端螺杆上有调节螺母(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体(6)的一侧 或两侧焊接有挡板,挡板为弧形,挡板的高度与主体(6)相同。
专利摘要采油树大四通防喷堵漏装置,应用于油田采油井口大四通堵漏。支撑板为扇形,两端有固定孔。支撑板有两条同心弧形孔。主体为柱状体。在主体中部有垂直中心线的螺孔,在主体的螺孔内有一根丝杠,丝杠的一端连接有弧形卡瓦体和密封体。在主体的下端有下固定杆。下固定杆插入支撑板的弧形孔内。在主体的上端上固定杆和螺杆,能在弧形孔移动。在主体上端螺杆上有调节螺母。效果是能及时封堵采油树大四通的刺漏孔,控制采油树大四通刺漏,操作方便,封堵可靠,确保抢险人员安全、迅速、有效地实施井喷事故抢险处置。打破了惯用的封堵方式。
文档编号E21B33/03GK201620801SQ20102012207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甘宝安, 谢华 申请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