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便撬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9284阅读:12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便的风动力浮石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矿山公司采用的还是最原始的人工自制撬杠处理浮石,这种人工检撬浮石的方法对作业人员的体能消耗特别大,并且随着体能下降,检撬速度和质量也大幅度下降,危险系数增高,容易造成脱力摔倒、躲避落石不及被砸等伤害;少数大型矿山采用的机械撬毛机,无法在很多作业人员进入的现场进行细致的排查处理,设备昂贵,使用成本高,很难在中小矿山普及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轻便撬毛机,以解决矿山撬毛作业依靠人力处理的原始作业方式,和大型撬毛机形成一个互补,该撬毛机不仅能灵活处理各种作业点的帮顶浮石,而且能使作业人员摆脱大量体能消耗和得到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轻便撬毛机,包括风镐、长杆、腰带和肩带,腰带与肩带在身体的一侧汇合,长杆的前端连接着风镐,长杆的后部通过转向套管与腰带、肩带活动连接,其中转向套管套在肩带与腰带的结合处。

所述风镐尾部和长杆头部的连接方式为方孔插接,即长杆头部的方形插头插接在风镐尾部的方孔内。

在风镐与长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防脱钩,所述防脱钩由铰接在风镐上的带倒钩的卡片和固定在长杆上的卡柱组成。

在所述长杆的后部设有多个与转向套管上的固定销相配合以调节长杆长短的销孔。

在风镐的风管上设有能够将风管相对固定在腰带上的挂钩和风管开关。

在腰带和肩带上,分别设置有腰带松紧扣和肩带松紧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风镐尾部和长杆头部为方孔插接,风镐尾部有防脱钩,防脱钩由铰接在风镐上的带倒钩的卡片和固定在长杆上的卡柱组成,可以防止风镐和长杆脱开,松开防脱钩可以拔出更换不同长度的长杆和方便携带。

长杆的后端插在腰部的转向套管里,转向套管上设置有固定销,可以固定和调整长杆在腰间的位置,达到灵活处理一定范围高度顶帮浮石。

转向套管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转动角度,达到灵活掌握站位和浮石落点的距离。

腰带和肩带在身体的一侧汇合,可以固定撬毛机不会摆动离开身体或者碰撞身体,还可移栽作业时分散撬毛机施加的反向作用力。

所述风镐尾部和长杆头部的连接方式为方孔插接,即长杆头部的方形插头插接在风镐尾部的方孔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达到不转动的稳定性,能够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牢固,方便作业使用。

在风镐与长杆的连接处设置有防脱钩,所述防脱钩由铰接在风镐上的带倒钩的卡片和固定在长杆上的卡柱组成。这样,既可以防止风镐和长杆脱开,松开防脱钩还可以拔出更换不同长度的长杆和方便携带。风镐和长杆通过防脱钩连接,保障风镐铲头卡在岩缝中向下拉时不会造成风镐和长杆脱离。

在所述长杆的后部设有多个与转向套管上的固定销相配合以调节长杆长短的销孔。这样,可以方便调整长杆的长度,以处理不同距离的浮石。作业人员作业时可以安全、轻巧处理位置高低块状大小的浮石。

在风镐的风管上设有能够将风管相对固定在腰带上的挂钩和风管开关。方便操作。风管通过挂钩到达风管开关始终在身边,实现随时开关风镐。

在腰带和肩带上,分别设置有腰带松紧扣和肩带松紧扣。这样,可以方便调整腰带和肩带的长度,让作业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可以降低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浮石处理效率,提高浮石处理作业安全系数,结构简单,重量轻,操作方便,能够灵活处理高处浮石和破碎硬物。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灵活处理各种作业点的帮顶浮石,而且能使作业人员摆脱大量体能消耗和得到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能安全、灵活处理矿山井下巷道帮顶浮石。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建造,使用效果好,有效解决室内废气排放和防止废气倒灌的问题,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销,2-销孔,3-风管开关,4-风管,7-风镐,8-方形插头,9-防脱钩,10-长杆,11-挂钩,12-转向套管,13-腰带松紧扣,14-腰带,15-肩带松紧扣,16-肩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轻便撬毛机,包括风镐7、长杆10、腰带14和肩带16,腰带14与肩带16在身体的一侧汇合,长杆10的前端连接着风镐7,长杆10的后部通过转向套管12与腰带14、肩带16活动连接,其中转向套管12套在肩带16与腰带14的结合处。所述风镐7尾部和长杆10头部的连接方式为方孔插接,即长杆10头部的方形插头插接在风镐7尾部的方孔内。在风镐7与长杆10的连接处设置有防脱钩9,所述防脱钩9由铰接在风镐7上的带倒钩的卡片和固定在长杆10上的卡柱组成。在所述长杆10的后部设有多个与转向套管12上的固定销1相配合以调节长杆10长短的销孔2。在风镐7的风管4上设有能够将风管4相对固定在腰带14上的挂钩11和风管开关3。在腰带14和肩带16上,分别设置有腰带松紧扣13和肩带松紧扣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