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415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流风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轴流风机内部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流风机运行中,轴承的稳定工作是风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目前轴流风机均采用滚动轴承,根据不同的运行工况特点,轴承润滑采用强制润滑、油浴润滑、脂润滑三种方式。强制润滑需稀油站,工程造价及维护成本高;脂润滑对轴承运行环境要求苛刻,容易发生轴承温升过高损坏,造成风机运行维护成本高。此外,油浴润滑现有轴承箱的冷却水道位于轴承外套,用于冷却轴承外套,对于高速旋转的轴承,易产生自身发热而带来轴承滚动体与保护架游隙减小而烧轴承的现象。在用户日益注重运行成本,考虑机组节能性的条件下,使得产品在与国内外同类企业的产品竞争的时候处于劣势,因此失去很多的市场份额。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现有轴承润滑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箱座盖、侧盖、甩油环、甩油盘、接油板及挡油板,其中轴承箱座盖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主轴连接,在轴承箱座盖的两端面上分别连接有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侧盖,每一端的侧盖与该端轴承之间设有套在所述主轴上的甩油环;所述轴承箱座盖内部与主轴之间的空间为盛放润滑油的油池,该油池上方的主轴上安装有甩油盘,安装有甩油盘的主轴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连接于所述轴承箱座盖上的挡油板及接油板;所述轴承箱座盖上设有位于油池外围的冷却水道。其中所述每一端的侧盖的内侧开有回油槽,该回油槽内沿轴向设有遮挡环,所述甩油环上设有斜锥,该斜锥插入所述回油槽内、与所述遮挡环相对应;所述侧盖的回油槽内沿轴向向轴承一侧延伸、形成遮挡环,该遮挡环将所述回油槽分成第一回油槽及第二回油槽,所述第一回油槽沿径向位于第二回油槽的外围;所述甩油环的轴向截面靠近侧盖一侧的两端为斜锥,即甩油环靠近侧盖一侧的外表面为锥面,该斜锥插入所述第二回油槽内;所述斜锥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回油槽及第二回油槽的槽壁平行,该斜锥与所述遮挡环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回油槽通过轴承箱座盖上开设的第二回油管与轴承箱座盖内的油池相连通;所述油池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回油管与两端侧盖上的第一回油槽相连通,所述甩油盘为两个,分别安装在主轴上、并靠近油池两端与第二回油管的连通处;所述甩油盘安装在主轴上的第二沟槽内;所述侧盖及甩油环与主轴同心设置;所述主轴上与侧盖对应的部分设有第一沟槽,所述侧盖上与该第一沟槽相对应地开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通过侧盖上开设的第一回油管与回油槽连通;所述第一沟槽与环形槽的两侧均设有石棉盘根。[000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便于加工装配,取消了原轴承组采用的强制润滑油站; 甩油盘旋转可带动第二回油管的出油口周围的润滑油会降低该范围内的油压,有利于润滑油回流通畅,从而形成润滑油内部自循环;轴承箱座盖内开设冷却水道,位于油池的外围, 冷却润滑油,有效的提高了冷却效果。2.本实用新型侧盖上的遮挡环设计成与甩油环斜锥外环面平行结构,轴承润滑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可经侧盖上的第一回油槽流回油池,避免漏油。3.本实用新型的侧盖上由遮挡环分成了两个回流槽,使润滑油完成流回油池。4.本实用新型侧盖的两道石棉盘根和主轴上沟槽的作用,也会阻断残余的润滑油泄漏;侧盖的两道石棉盘根还同时阻断外部灰尘的侵入,减少了润滑油的污染,保证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密封性能。5.本实用新型结构小,有利于缩小轴流风机的外形尺寸,减少制造成本,便于产品的布置。6.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单、多级轴流风机,应用范围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一侧侧盖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其中1为侧盖,2为甩油环,3为轴承箱座盖,4为主轴,5为油池,6为斜锥,7为第一回油槽,8为第二回油槽,9为遮挡环,10为石棉盘根,11为环形槽,12为第一沟槽,13为第一回油管,14为第二回油管,15为轴承,16为冷却水道,17为甩油盘,18为接油板,19为挡油板,20为第二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轴承箱座盖3、侧盖1、甩油环2、甩油盘17、接油板18及挡油板19,其中轴承箱座盖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5与主轴4连接,在轴承箱座盖3的两端面上分别用螺栓固接有套设在主轴4上的侧盖1,每一端的侧盖1与该端轴承 15之间设有套在主轴4上的甩油环2。轴承箱座盖3的内部与主轴4之间的空间为盛放润滑油的油池5,该油池5上方的主轴4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沟槽20 (本实施例为两个),甩油盘17悬挂在第二沟槽20内、并随同主轴4不同步地旋转,两个甩油盘17分别靠近油池 5的左右两端;在安装有甩油盘17的主轴4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固接于轴承箱座盖3上的挡油板19及接油板18 ;轴承箱座盖3上设有位于油池5外围的冷却水道16,用于冷却油池5内的润滑油。位于轴承箱座盖3两端的侧盖1的结构相同,在侧盖1的内侧(图2中的右侧) 开有回油槽,该回油槽内沿轴向向轴承15 —侧延伸、形成遮挡环9,遮挡环9将回油槽分成第一回油槽7及第二回油槽8,第一回油槽7沿径向位于第二回油槽8的外围。在主轴4上与侧盖1对应的部分设有第一沟槽12,侧盖1上与该第一沟槽12相对应地开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通过侧盖1上开设的第一回油管13与第一回油槽7连通,第一回油槽7通过轴承箱座盖3上开设的第二回油管14与轴承箱座盖3内的油池5相连通;两个甩油盘17分别安装在主轴4上、并靠近油池5两端与第二回油管14的连通处。在第一沟槽12与环形槽11的两侧均设有石棉盘根10。甩油环2与侧盖1及主轴4同心设置,即侧盖1、甩油环2及主轴4的中心轴线共线。甩油环2的轴向截面为阶梯状,变径处形成的止口与主轴4上的轴肩定位;甩油环2轴向截面靠近侧盖1 一侧的两端为斜锥6,即甩油环2靠近侧盖1 一侧的外表面为锥面,锥面由外向内倾斜;所述斜锥6插入第二回油槽8内,并与遮挡环9相对应;斜锥6的外表面与第一回油槽7及第二回油槽8的槽壁平行,该斜锥6与遮挡环9之间留有间隙A,本实施例的间隙为1. 5mm。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利用主轴4旋转带动润滑油产生离心力的特点设计遮挡式侧盖1,侧盖1的遮挡环9设计成与甩油环2的斜锥6外环面平行结构,间隙1. 5mm。在主轴4旋转过程中,轴承润滑油沿主轴4流向甩油环2,甩油环2随主轴4旋转带动润滑油,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润滑油会沿甩油环2的最大外缘径向甩至轴承箱座盖的内壁,然后沿内壁流向侧盖1的第一回油槽7内,收集后经第二回流管14流回油池5。其余润滑油在离心力和甩油环2的斜锥面上摩擦力的合力和侧盖1上遮挡环9的作用下,沿甩油环2的斜锥9外表面回流至甩油环 2的最大外缘,并甩至轴承箱座盖的内壁。由于侧盖1的第一回油槽7的作用,润滑油不会在侧盖1的第二回油槽8内存留,即使有残余的润滑油也会沿第二回油槽8流回油池5。同时侧盖1的两道石棉盘根10和主轴4上沟槽12的作用,也会阻断残余的润滑油泄漏。侧盖1的两道石棉盘根10还同时阻断外部灰尘的侵入,减少了润滑油的污染,保证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密封性能。同时甩油盘17悬挂在主轴4的第二沟槽20内、并随同主轴4不同步旋转,旋转中甩油盘17带起的润滑油会由轴承箱座盖的内壁和、挡油板19挡住,一部分流回油池5,一部分由接油板18收集用于润滑轴承15。甩油盘17旋转带动第二回油管14的出油口周围的润滑油会降低该范围内的油压,有利于润滑油回流通畅,从而形成润滑油内部自循环。冷却水道16位于油池5的外围、冷却润滑油,可以避免由于冷却不均勻、轴承温度过高而降低轴承寿命,避免以往冷却水道位于轴承外壁,对于高速旋转的轴承,由于自身发热而带来轴承滚动体与保护架游隙减小而带来烧轴承的现象。甩油盘17可以带动润滑油在箱体内形成自循环状态,均衡轴承箱座盖内润滑油温,提高了轴承寿命和机组的安全运行周期。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取代现有强制润滑、油浴润滑及脂润滑的三种方式,实用性强。
权利要求1.一种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箱座盖(3)、侧盖(1)、甩油环⑵、甩油盘(17)、接油板(18)及挡油板(19),其中轴承箱座盖(3)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 (15)与主轴(4)连接,在轴承箱座盖(3)的两端面上分别连接有套设在所述主轴(4)上的侧盖(1),每一端的侧盖与该端轴承之间设有套在所述主轴(4)上的甩油环O);所述轴承箱座盖(3)内部与主轴(4)之间的空间为盛放润滑油的油池(5),该油池(5)上方的主轴(4)上安装有甩油盘(17),安装有甩油盘(17)的主轴(4)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连接于所述轴承箱座盖C3)上的挡油板(19)及接油板(18);所述轴承箱座盖C3)上设有位于油池(5)外围的冷却水道(16)。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端的侧盖 (1)的内侧开有回油槽,该回油槽内沿轴向设有遮挡环(9),所述甩油环( 上设有斜锥(6),该斜锥(6)插入所述回油槽(8)内、与所述遮挡环(9)相对应。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1)的回油槽内沿轴向向轴承(1 一侧延伸、形成遮挡环(9),该遮挡环(9)将所述回油槽分成第一回油槽(7)及第二回油槽(8),所述第一回油槽(7)沿径向位于第二回油槽⑶的外围。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环O)的轴向截面靠近侧盖(1) 一侧的两端为斜锥(6),即甩油环( 靠近侧盖(1) 一侧的外表面为锥面,该斜锥(6)插入所述第二回油槽(8)内。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锥(6)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回油槽(7)及第二回油槽(8)的槽壁平行,该斜锥(6)与所述遮挡环(9) 之间留有间隙。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槽(7) 通过轴承箱座盖C3)上开设的第二回油管(14)与轴承箱座盖(3)内的油池( 相连通;所述油池(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回油管(14)与两端侧盖(1)上的第一回油槽(7)相连通, 所述甩油盘(17)为两个,分别安装在主轴(4)上、并靠近油池( 两端与第二回油管(14) 的连通处。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17)安装在主轴(4)上的第二沟槽00)内。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盖(1)及甩油环O)与主轴同心设置。
9.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4)上与侧盖(1)对应的部分设有第一沟槽(12),所述侧盖(1)上与该第一沟槽(1 相对应地开有环形槽(11),所述环形槽(11)通过侧盖(1)上开设的第一回油管(13)与回油槽连通。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12) 与环形槽(11)的两侧均设有石棉盘根(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流风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润滑油自循环冷却轴承装置,包括轴承箱座盖、侧盖、甩油环、甩油盘、接油板及挡油板,轴承箱座盖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主轴连接,在轴承箱座盖的两端面上分别连接有套设在所述主轴上的侧盖,每一端的侧盖与该端轴承之间设有套在主轴上的甩油环;轴承箱座盖内部与主轴之间的空间为盛放润滑油的油池,该油池上方的主轴上安装有甩油盘,安装有甩油盘的主轴的上方及下方分别设有连接于轴承箱座盖上的挡油板及接油板;轴承箱座盖上设有位于油池外围的冷却水道。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效果好,避免漏油,减少了润滑油的污染,保证润滑油的润滑效果,有效的提高了密封性能,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F04D29/063GK202338509SQ20112052086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陈中才, 陈萍 申请人: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