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465010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泵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泵装置,其能够抑制误差且容易组装。在本发明中具有轴向位置调整机构,该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将喷出通路部件经由弹性部件插入到形成于泵单元的插入孔中,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到形成于壳体的插入孔中,进行喷出通路部件在插入孔内的轴向上的位置调整,该喷出通路部件为了将被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向壳体外部喷出而在内部形成有喷出油路。
【专利说明】泵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泵能够喷出所希望的油压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直以来,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通过将中心板组装到壳体上,并将收纳在形成于壳体的收纳孔中的喷出部插入中心板,形成为使喷出通路面对低压室,从而实现泵单元的小型化。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64147号公报
[0004]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壳体与中心板之间的组装产生误差和尺寸误差,从而难以确保组装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误差且容易组装的泵装置。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具有轴向位置调整机构,该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将喷出通路部件经由弹性部件插入到形成于泵单元的插入孔中,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到形成于壳体的插入孔中,进行喷出通路部件在插入孔内的轴向上的位置调整,该喷出通路部件为了将被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向壳体外部喷出而在内部形成有喷出油路。
[0007]本发明的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泵单元,其收纳在构成低压室的收纳部内,该低压室形成于所述壳体;吸入通路,其在所述泵单元的外周开口,并且用于向所述泵单元内供给工作液;喷出通路部件,其为了将被所述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向所述壳体外部喷出而在内部形成有喷出油路;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泵单元,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其用于进行所述喷出通路部件在所述插入孔内的轴向位置调整。
[0008]另外,本发明的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泵单元,其收纳在构成低压室的收纳部内,该低压室形成于所述壳体;喷出通路,其用于将被所述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经由所述壳体向所述壳体外部喷出;喷出通路部件,其构成所述喷出通路且在内部形成有喷出通路;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泵单元,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的一端侧;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的另一端侧;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其进行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相对于所述各插入孔在轴向上的位置调整;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其在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之间形成规定的径向间隙,并且进行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在径向上的位置调整。
[0009]因此,能够吸收喷出通路部件的组装误差等,并且无需极端地提高各部件的制造精度而能够确保组装容易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0]图1是实施例1的制动器液压控制装置的液压回路图。
[0011]图2 (a)、(b)、(C)是实施例1的液压控制单元的壳体的框架图。
[0012]图3 (a)、(b)、(c)是实施例1的液压控制单元的壳体的框架图。
[0013]图4是实施例1的壳体的立体图。
[0014]图5是实施例1的壳体的立体图。
[0015]图6是实施例1的壳体的立体图。
[0016]图7是实施例1的泵单元及喷出部的立体图。
[0017]图8是将实施例1的泵单元及喷出部收纳在壳体内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0018]图9是实施例1的图8的A-A的剖视图。
[0019]图10是实施例1的喷出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0020]图11是实施例2的喷出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0021]图12是实施例3的喷出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0022]图13是实施例4的喷出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P 泵单元
[0025]30 液压控制单元
[0026]31 壳体
[0027]32 制动器液压控制装置
[0028]35 泵盖
[0029]47P、47S 喷出部收纳孔
[0030]47a 盖部收纳孔
[0031]47b 圆筒部收纳孔
[0032]47c 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
[0033]48P、48S 喷出部
[0034]48S 喷出部
[0035]49 中心板
[0036]49P、49S 连通通路
[0037]56P 圆周侧面
[0038]56S 低压室槽
[0039]57P 低压室槽
[0040]57S 低压室槽
[0041]58S、58P 吸入通路
[0042]64P、64S 插入孔
[0043]70 波形垫圈
[0044]72 柱塞部件
[0045]480P、480S 高压室
[0046]481b 密封槽
[0047]481c 前端侧喷出通路
[0048]481d 台阶部[0049]48 If 主体部侧喷出通路
[0050]481g 主体部侧端面
[0051]48 Ih 主体部
[0052]48IP、481S 喷出通路部件
[0053]482a 盖部
[0054]482b 圆筒部
[0055]482c 缓冲室
[0056]482c 缓冲室
[0057]482g 泵侧端面
[0058]482h 喷出槽
[0059]482S 封闭部件
[0060]483S、484S、485S、486S O 形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61][实施例1]
[0062][制动器液压回路的结构]
[0063]图1是制动器液压控制装置32的液压回路图。液压回路形成在液压控制单元30内,该液压控制单元30设置在主缸Μ/C与轮缸W/C之间。图2、图3是液压控制单元30的壳体31的框架图。图2、图3是为了便于理解而表示卸下各阀、控制器单元、马达M的状态的图。
[0064]该制动器液压控制装置32根据来自控制器的Vehicle Dynamics Control (车辆动态控制系统)(以下称作VDC)、Ant1-lock Brake System (防抱死制动系统)(以下称作ABS)的要求液压而进行液压控制。在制动器液压控制装置32中形成被称作X配管的配管结构,该配管结构由P系统的制动器液压回路21P和S系统的制动器液压回路21S这两个系统构成。左前轮的轮缸W/C (FL)、右后轮的轮缸W/C (RR)与P系统连接,右前轮的轮缸W/C (FR)、左后轮的轮缸W/C (RL)与S系统连接。制动器液压控制装置32与各轮缸W/C与贯穿设置在后述的壳体31的上表面31c的轮缸端口 19 (19RL、19FR、19FL、19RR)连接。另外,泵单元P是分别在P系统、S系统设有齿轮泵PP与齿轮泵PS的串联齿轮泵。
[0065]主缸Μ/C和液压控制单元30经由贯穿设置在后述的壳体31的端口连接面31al上的主缸端口 20P、20S而与液压流路18P、18S连接。该液压流路18与泵单元P的吸入侧通过液压流路10PU0S连接。在液压流路18P上、且在主缸端口 20P和该主缸端口 20P与液压流路IOP的连接部之间设有主缸压力传感器22.[0066]泵单元P的喷出侧与各轮缸W/C通过液压流路IIP、IlS连接。在该各液压流路11上设有作为与各轮缸W/C对应的常开型电磁阀的增压阀3FL、3RR、3FR、3RL。另外,在各液压流路11上、且在各增压阀3与泵单元P之间设有单向阀6P、6S。各单向阀6允许制动器液压从泵单元P朝向增压阀3的方向流动,但禁止相反方向的流动。另外,在各液压流路11上、且在各增压阀3与泵单元P之间设有喷出压力传感器23P、23S。
[0067]而且,在各液压流路11上设有用于绕过各增压阀3的液压流路16FL、16RR、16FR、16RL,在液压流路16上设有单向阀9FL、9RR、9FR、9RL。该各单向阀9允许制动器液压从轮缸W/C朝向泵单元P的方向流动,但禁止相反方向的流动。
[0068]主缸Μ/C与液压流路11通过液压流路12P、12S连接,液压流路11与液压流路12在泵单元P与增压阀3之间合流。在该各液压流路12上设有作为常开型电磁阀的流出闸阀(y—卜r々卜kx)2P、2S。在各液压流路12上设有用于绕过各流出闸阀2的液压流路17P、17S,在该液压流路17上设有单向阀8P、8S。该各单向阀8允许制动器液压从主缸Μ/C侧朝向轮缸W/C的方向流动,但禁止相反方向的流动。
[0069]在泵单元P的吸入侧设有油箱15P、15S,该油箱15与泵单元P通过液压流路14P、14S连接。在油箱15FL与泵单元P之间设有单向阀7P、7S。
[0070]轮缸W/C与液压流路14通过液压流路13P、13S连接,液压流路13与液压流路14在单向阀7与油箱15之间合流。在该液压流路13上分别设有作为常闭型电磁阀的减压阀4FL、4RR、4FR、4RL。
[0071][壳体的结构]
[0072]在以下说明中,图2、图3中,将开设有主缸端口 20的面记载为前表面31a,将前表面31a的背面记载为后表面31b,将开设有轮缸端口 19的面记载为上表面31c,将上表面31c的背面记载为下表面31d,将相对于前表面31a靠左侧的侧面记载为左侧面31e,将相对于前表面31a靠右侧的侧面记载为右侧面31f。图2 (a)是从前表面31a观察壳体31的图,图2 (b)是从上表面31c观察壳体31的图,图2 (c)是从下表面31d观察壳体31的图。图3 (a)是从后表面31b观察壳体31的图,图3 (b)是从右侧面31f观察壳体31的图,图3 (c)是从左侧面31e观察壳体31的图。
[0073]另外,图4、图5、图6是壳体31的立体图。图4是从后表面31b、上表面31c、左侧面31e观察的图,图5是从前表面31a、上表面31c、左侧面31e观察的图,图6是安装单元箱体34、马达M的状态的图。
[0074]壳体31为大致长方体,在前表面31a侧安装有马达M,在后表面31b侧安装有流出闸阀2、增压阀3、减压阀4的各电磁阀组及用于驱动上述电磁阀组的电气单元。电气单元具有根据安装于车辆的车轮速度传感器等输入信号进行规定的运算的基板,并且向安装于电磁阀的螺线管、马达M输出规定的电气信号。该电气单兀收纳在单兀箱体34内。在壳体31形成有贯通前表面31a、后表面31b的电源孔24,通过向该电源孔24插入马达M的电极,将电气单元与马达M连接。
[0075]在壳体31上形成有:通过压入或铆接来安装各电磁阀组的阀安装用孔;将各端口、各电磁阀组之间连接的多个液压流路;配置有与各工体(轮缸W/C、主缸Μ/C)连接的端口(轮缸端口 19、主缸端口 20)与油箱15的空孔等。上述各孔、液压流路孔等利用钻头等从壳体31的外侧贯穿设置在各面上。
[0076]在前表面31a的上表面31c侧形成有在马达M侧具有面法线且与前表面31a大致平行的端口连接面31al。端口连接面31al相对于前表面31a朝前方(马达驱动轴方向马达侦D突出地形成,在该部分形成有主缸端口 20。
[0077]泵单元P收纳在从壳体31的前表面31a贯通到后表面31b的呈大致圆柱状的收纳部41内。该收纳部41利用泵盖35封闭后表面31b侧的开口部。另外,以从壳体31的左侧面31e到右侧面31f与收纳部41大致正交的方式形成喷出部收纳孔47,在该喷出部收纳孔47中收纳有与泵单元P的喷出侧连接的喷出部48。[0078][泵单元的结构]
[0079]图7是泵单元P及喷出部48的立体图。另外,图8是将泵单元P及喷出部48收纳在壳体31内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
[0080]泵单元P具有泵壳体36、中心板49及泵盖35。泵壳体36、中心板49及泵盖35的外形都形成为大致圆柱状。泵壳体36、中心板49及泵盖35依次沿轴向被组合。在泵壳体36上形成有有底状的空心部,在该空心部与中心板49之间的空间内收纳齿轮泵PP。在泵盖35上也形成有有底状的空心部,在该空心部与中心板49之间的空间内收纳有齿轮泵PS。
[0081]在泵壳体36的外周形成有O形环槽55a、O形环槽55b,在泵盖35的外周形成有环槽55c。各O形环槽55相对于泵单元P的轴向隔离地形成,并且安装有O形环45a、45b、45c。
[0082]在泵壳体36的O形环45a与O形环45b之间形成有圆周侧面56P。另外,在将泵单元P收纳在壳体31的收纳部41内时,在收纳部41内周且在面对圆周侧面56P的位置形成有低压室槽57P。由泵壳体36的圆周侧面56P、收纳部41的低压室槽57P、0形环45a、0形环45b隔离成的空间形成为低压室40P。
[0083]在中心板49的外周,在圆周上形成有低压室槽56S。另外,在将泵单元P收纳在壳体31的收纳部41内时,在收纳部41内周且是面对低压室槽56S的位置形成有低压室槽57S。由中心板49的低压室槽56S、收纳部41的低压室槽57S、0形环45b、0形环45c隔离成的空间形成为低压室40S。
[0084]齿轮泵PP、PS具有:第一齿轮盘38P、38S ;第二齿轮盘39P、39S ;外接的驱动、从动一对的齿轮46P、46S。在第一齿轮盘38P与第二齿轮盘39P之间形成有吸入部58P,在第一齿轮盘38S与第二齿轮盘39S之间形成有吸入部58S。在齿轮泵PP的吸入部的58P的开口部侧即齿轮泵PP与泵壳体36抵接一侧的外周设有O形环37P。另外,在齿轮泵PS的吸入部58S的开口部侧即齿轮泵PS与中心板49抵接一侧的外周设有O形环37S。
[0085]齿轮46P、46S的驱动侧连接有轴63。该轴63贯通第一齿轮盘38P、38S、第二齿轮盘39P、39S、中心板49、泵壳体36并与马达M的旋转轴连接。
[0086]利用由泵壳体36、中心板49、第一齿轮盘38P、第二齿轮盘39P形成的空间来形成高压室480P。并且,利用由泵盖35、中心板49、第一齿轮盘38S、第二齿轮盘39S形成的空间来形成高压室480S。
[0087]在泵壳体36上形成有将齿轮泵PP的吸入部58P与低压室40P连通的吸入通路42P。另外,在中心板49上形成有将齿轮泵PS的吸入部58S与低压室40S连通的吸入通路42S。
[0088]喷出部48P、48S如上所述地收纳在喷出部收纳孔47P、47S内,该喷出部收纳孔47P、47S以从壳体31的左侧面31e到右侧面31f地与收纳部41大致正交的方式形成。换言之,该喷出部48P、48S收纳在沿低压室40P、40S的半径方向线对称地形成的喷出部收纳孔 47P、47S 内。
[0089]喷出通路43P、43S由沿轴向具有通孔的喷出通路部件481P、481S形成。喷出通路部件481P、481S的一端与O形环483P、483S —起插入到形成在中心板49的侧面的插入孔64P、64S内。此时,喷出通路部件481P、481S贯通低压室40S。在中心板49形成有将喷出通路部件481P、481S的一端的开口部与高压室480P、480S分别连通的连通通路49P、49S。[0090]图10是实施例1的喷出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在图10中,将喷出部48的延伸方向定义为轴xl。由于喷出部48P与喷出部48S基本上为相同结构,因此对喷出部48S进行说明。喷出部48S由插入中心板49的喷出通路部件481S、作为封闭喷出部收纳孔47S的盖而其作用的封闭部件482S、弹性地夹在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封闭部件482S之间的波形垫圈70。
[0091]喷出通路部件481S具有插入到中心板49的插入孔64S内的前端较细的形状的前端部481a和直径比前端部481a大的圆筒状的主体部481h。
[0092]在前端部481a的外周形成有密封槽481b,在该密封槽481b上安装有O形环483S。在将前端部481a插入到插入孔64S内时,O形环483S在插入孔64S内液密地划分成连通通路49S与低压室40S。在前端部481a的轴心部贯通形成有前端侧喷出通路481c。
[0093]主体部481h是插入到喷出部收纳孔47S中的、收纳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内的部件。在主体部481h的外周形成有密封槽481e,在该密封槽481e安装有O形环484S。在主体部481h的轴心部,以与前端侧喷出通路481c连通的方式贯穿设置有主体部侧喷出通路481f。在前端部481a与主体部481h之间的连接部形成有台阶部481d,该台阶部481d通过与中心板49的低压室槽56S卡合而进行喷出通路部件481S在轴xl方向上的定位。因此,低压室槽56S作为与台阶部481d卡合的卡合部而其作用。
[0094]如主体部481h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在主体部481h的外周与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的径向之间形成有径向间隙。该间隙构成为,能够经由O形环484S的弹性变形充分地确保液密性,并且即使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之间的径向位置关系因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而偏移,也能够吸收该偏移。即,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前端部481a插入到中心板49内,主体部481h插入到形成在壳体31的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内。此时,中心板49的马达旋转轴方向位置因组装误差等而导致与壳体31之间的位置关系未必稳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组装精度需要提高整体的部件精度,从而可能导致成本升高。因此,通过设置径向间隙,能够吸收向径向的偏移(马达旋转轴方向的位置偏移),由于无需那么提高部件精度,所以能够避免成本升高,并且确保组装容易性。需要说明的是,O形环484S液密地划分低压室40S与主体部侧喷出通路481f。
[0095]主体部侧喷出通路481f在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主体部侧端面481g上开口。该主体部侧端面481g的轴xl方向位置被设计为,位于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的比壳体外侧方端部靠壳体外侧方向的位置。在该主体部侧端面481g设有波形垫圈70,经由波形垫圈70组装有封闭部件482S。
[0096]封闭部件482S是插入到喷出部收纳孔47S中的、收纳封闭部件482S的盖部482a的盖部收纳孔47a和收纳封闭部件482S的圆筒部482b的圆筒部收纳孔47b的部件。圆筒部收纳孔47b的直径比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大,且圆筒部收纳孔47b在该封闭部件收纳孔47S的径向上连接有喷出油路。另外,盖部收纳孔47a的直径比圆筒部收纳孔47b大,在插入封闭部件482S后,通过铆接等将喷出部收纳孔47S液密地封闭。在圆筒部482b的轴心部形成有直径比主体部侧喷出通路481f大且形成为长轴的缓冲室482c,在该缓冲室482c的径向上贯穿设置有径向油路482d。在圆筒部482b的外周且是在轴向上与径向油路482d重叠的位置形成有喷出槽482h,在该喷出槽482h的轴向两侧具有收纳O形环485S的环槽482f和收纳O形环486S的环槽482e。另外,圆筒部482b的泵侧端面482g与波形垫圈70抵接。
[0097]在此,对组装顺序及各部件的作用进行说明。在组装液压控制单元30时,将泵单元P组装在壳体31上,由此,确定中心板49相对于壳体31的位置。然后,从形成在壳体31的侧面的喷出部收纳孔47S插入喷出通路部件481S,并将前端插入到中心板49的插入孔64S内。此时,由于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具有径向间隙,所以即使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与中心板49之间的位置关系稍微偏移,也能够插入喷出通路部件481S。需要说明的是,喷出通路部件481S通过中心板49的低压室槽56S与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台阶部481d的卡合来进行轴Xl方向的定位。
[0098]接着,插入波形垫圈70,而且将封闭部件482S插入到喷出部收纳孔47S中。此时,封闭部件482S的泵侧端面482g经由波形垫圈70沿轴xl方向按压喷出通路部件481S。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主体部侧端面481g在直径大的圆筒部收纳孔47b内露出,所以能够始终作用由波形垫圈70产生的弹性按压力。另一方面,由于封闭部件482S通过盖部482a的铆接而被定位,所以盖部收纳孔47a、封闭部件482S的制造精度、轴xl方向上的组装误差等成为问题。此时,波形垫圈70能够施加弹性力,并且吸收向轴xl方向的误差。
[0099]S卩,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封闭部件482S分体形成,在喷出通路部件481S吸收径向误差,另一方面,利用波形垫圈70吸收轴xl方向误差,由此确保稳定的组装精度。
[0100]如以上所述,在实施例1中能够得到下述例举的作用效果。
[0101](I)具有:壳体31 ;泵单元P,其收纳在构成形成于壳体31的低压室40S的收纳部41内;吸入通路58S、58P,其在泵单元P的外周开口,并用于向泵单元P内供给工作液;喷出通路部件481S,其为了将被泵单元P加压的工作液向壳体31外部喷出而在内部形成有前端侧喷出通路481c、主体部侧喷出通路481f (喷出油路);插入孔64S (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在泵单元P,并且喷出通路部件481S经由O形环483S (弹性部件)插入其中;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 (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在壳体31,并且喷出通路部件481S经由O形环484S (弹性部件)插入其中;波形垫圈70 (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其用于进行喷出通路部件481S在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内的轴向的位置调整。
[0102]因此,能够吸收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组装误差等,并且无需极端地提高各部件的制造精度而能够确保组装容易性。
[0103](2)波形垫圈70是向喷出通路部件481S施加弹性力的弹性体。
[0104]因此,由于能弹性地吸收部件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因此能够吸收广范围的误差,能够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105](3)具有径向位置调整机构,该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在插入孔64S、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 (各插入孔)与喷出通路部件481S之间形成规定的径向间隙,并且调整各插入孔与喷出通路部件481S之间的位置关系。
[0106]因此,也能够弹性地调整径向的组装误差等,并且能够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107](4)具有封闭部件482S,该封闭部件482S固定在壳体31并且封闭喷出通路部件收纳孔47c (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的封闭部件482S,波形垫圈70 (轴向位置调整机构)设在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封闭部件482S之间。
[0108]因此,即使封闭部件482S、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轴向长度存在偏差,也能够利用弹性力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109](5)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压缩设置在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封闭部件482S之间的波形垫圈70 (板簧)。因此,与螺旋弹簧等弹性体所需要的间隙相比,即使是微小的间隙也能够赋予较强的弹性力。
[0110](6)具有低压室槽56S (卡合部),该低压室槽56S形成在插入孔64S并且与喷出通路部件481S卡合,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向低压室槽56S对喷出通路部件481S施力的弹性体。因此,能够使低压室槽56S与台阶部481d卡合,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高压连通通路49S与低压室40S之间的密封性。
[0111][实施例2]
[0112]接着,对实施例2进行说明。由于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图11是实施例2的喷出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在实施例1中,在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封闭部件482S之间具有作为弹性体的波形垫圈70。与此相对,在实施例2中,不同点在于,在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插入孔64S之间具有波形垫圈7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该变更,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通过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台阶部481d与低压室槽56S卡合来进行定位,不同点在于,在实施例2中,在台阶部481d与低压室槽56S具有间隙的状态下弹性地进行保持。由于基本作用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113][实施例3]
[0114]接着,对实施例3进行说明。由于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仅针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图12是实施例3的喷出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在实施例1中,利用封闭部件482S的泵侧端面482g经由波形垫圈70向喷出通路部件481S施加弹性力。与此相对地,在实施例3中,具有螺旋弹簧71来代替波形垫圈70,将封闭部件482S的轴向长度设得比实施例1短。由此,通过增大由圆筒部收纳孔47b的壁面、泵侧端面482g、主体部侧端面481g形成的空间,能够形成大的缓冲室,确保喷出压力的缓冲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径向的位置调整作用及轴xl方向的位置调整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省略说明。
[0115](7)具有由封闭部件482S、喷出通路部件481S、圆筒部收纳孔47b (第二通路部件插入孔)的壁面形成的缓冲室。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喷出压力的脉动。另外,由于是螺旋弹簧71,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缓冲所需要的容积,并且能够实现缓冲性能的提高。
[0116](8)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压缩设置在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封闭部件482S之间的螺旋弹簧71。因此,与波形垫圈等相比,能够相对于轴xl方向确保大的弹性变形区域,并且能够有效地吸收组装误差。另外,由于得到缓冲空间,所以能够确保缓冲性能。
[0117][实施例4]
[0118]接着,对实施例4进行说明。由于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所以仅对不同点进行说明。图13是实施例4的喷出部附近的放大剖视图。在实施例1中,利用封闭部件482S的泵侧端面482g经由波形垫圈70向喷出通路部件481S施加弹性力。与此相对,在实施例4中,具有柱塞部件72来代替波形垫圈70,对缓冲室482c内的内壁和柱塞部件72进行压入固定。
[0119]柱塞部件72是有底圆筒状部件,具有圆筒状的筒部72b、封闭喷出通路部件481S侧的主体部侧喷出通路481f的开口的底部72a、形成在底部72a且向主体部侧喷出通路48If开口的轴向节流孔72c、形成在筒部72b且向壳体31内的喷出通路开口的径向节流孔72d。
[0120]在组装时,首先,向喷出部收纳孔47S内插入喷出通路部件481S,接着,通过相对于封闭部件482S的缓冲室482c内壁压入柱塞部件72而使柱塞部件72略微嵌合,在该组装状态下插入喷出部收纳孔47S。然后,当向封闭部件482S的盖部施加负荷而压入时,柱塞部件72与封闭部件482S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进行压入直至封闭部件482S的盖部482a完全收纳在盖部收纳孔47a内。由此,对喷出通路部件481S施加朝向泵单元侧的作用力。
[0121](9)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具有能够相对于封闭部件482S (或喷出通路部件481S)轴向相对移动地设置的柱塞部件72,并且通过调整柱塞部件72与封闭部件482S (或喷出通路部件481S)的相对位置而构成。由此,能够吸收轴向的组装误差等,并且无需极端地提高各部件的制造精度而能够确保组装容易性。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4中,通过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柱塞部件72之间的相对移动来进行调整,但喷出通路部件481S与柱塞部件72也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移动,通过封闭部件482S的压入力而进行压入。
[0122]以上,对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在实施例中将O形环作为弹性部件而使用,但并不限于O形环,也可以利用其他弹性体来弹性地吸收径向位置的偏移。另外,表示了作为轴向调整机构而通过弹性体或压入来吸收组装误差等的例子,但也可以是通过拧入(? C ^ A)等来调整轴向位置的结构。
[0123]以下,例举对于本发明而言特定的发明特定事项。
[0124][I] 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125]壳体;
[0126]泵单元,其收纳在构成低压室的收纳部内,该低压室形成于所述壳体;
[0127]吸入通路,其在所述泵单元的外周开口且用于向所述泵单元内供给工作液;
[0128]喷出通路部件,其为了将被所述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向所述壳体外部喷出而在内部形成有喷出油路;
[0129]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泵单元,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
[0130]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
[0131]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其用于进行所述喷出通路部件在所述插入孔内的轴向位置调

iF.0
[0132]因此,能够吸收喷出通路部件的组装误差等,并且无需极端地提高各部件的制造精度而能够确保组装容易性。
[0133][2]根据上述[I]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34]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向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体。
[0135]由于能够弹性地吸收部件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所以能够吸收宽广范围的误差,并且能够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136][3]根据上述[2]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37]具有径向位置调整机构,该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在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之间形成规定的径向间隙,调整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0138]因此,也能够弹性地调整径向上的组装误差等,并且能够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139][4]根据上述[I]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40]具有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且封闭所述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
[0141]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设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
[0142]因此,即使封闭部件、喷出通路部件的轴向长度存在偏差,也能够利用弹性力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143][5]根据上述[4]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44]具有由所述封闭部件、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所述第二通路部件插入孔的壁面形成的缓冲室。
[0145]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喷出压力的脉动。
[0146][6]根据上述[4]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47]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具有柱塞部件,该柱塞部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或所述封闭部件轴向相对移动,
[0148]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柱塞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或所述封闭部件的相对位置而构成。
[0149]因此,能够吸收轴向的组装误差等,并且无需极端地提高各部件的制造精度而能够确保组装容易性。
[0150][7]根据上述[4]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51]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压缩设置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的板簧。
[0152]因此,能够以短的冲程发挥强的弹性力,能够实现小型化。
[0153][8]根据上述[4]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54]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压缩设置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的螺旋弹簧。
[0155]因此,能够确保带有喷出压力的缓冲功能的空间,从而能够提高缓冲性能。
[0156][9]根据上述[I]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57]具有卡合部,该卡合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并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卡合,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向所述卡合部对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施力的弹性体。
[0158]因此,能够进行喷出通路部件相对于泵单元的定位,能够确保组装容易性。
[0159][10] 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0160]壳体;
[0161]泵单元,其收纳在构成低压室的收纳部内,该低压室形成于所述壳体;
[0162]喷出通路,其用于将被所述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经由所述壳体向所述壳体外部喷出;
[0163]喷出通路部件,其构成所述喷出通路且在内部形成有喷出通路;
[0164]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泵单元,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的一端侧;
[0165]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的另一端侧;
[0166]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其进行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相对于所述各插入孔在轴向上的位
置调整;
[0167]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其在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之间形成规定的径向间隙,并且进行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在径向上的位置调整。
[0168]因此,能够吸收喷出通路部件的轴向及径向的组装误差等,并且无需极端地提高各部件的制造精度而能够确保组装容易性。
[0169][11]根据上述[10]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70]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向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体。
[0171]由于能够弹性地吸收部件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所以能够吸收宽广范围的误差,能够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172][12]根据上述[11]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73]所述径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安装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的外周的O形环,通过所述O形环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所述径向间隙的大小。
[0174]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密封性,并且吸收径向位置的误差。
[0175][13]根据上述[12]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76]具有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且封闭所述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
[0177]所述轴向定位机构设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
[0178]因此,即使封闭部件、喷出通路部件的轴向长度存在偏差,也能够利用弹性力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179][14]根据上述[13]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80]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压缩设置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的板簧。
[0181]因此,能够以短的冲程发挥强的弹性力,能够实现小型化。
[0182][15]根据上述[13]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183]具有由所述封闭部件、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所述第二通路部件插入孔的壁面形成的缓冲室。
[0184]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喷出压力的脉动。
[0185][16] 一种泵装置,其具有:
[0186]壳体;
[0187]泵单元,其收纳在形成于所述壳体的收纳部内,并且在内部形成有低压部及高压部;
[0188]吸入通路,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用于向所述泵单元的低压部供给工作液;
[0189]低压室,其与所述吸入通路和所述低压室连通;
[0190]喷出通路,其用于喷出被所述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
[0191]所述泵装置的特征在于,
[0192]在所述泵单元收纳在所述收纳部时,所述低压室形成在所述泵单元与形成所述收纳部的壁部之间,
[0193]所述喷出通路穿过所述低压室内,由与所述壳体和所述高压部连通的连通管形成,
[0194]所述泵装置具有:
[0195]第一连通管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泵单元,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连通管;
[0196]第二连通管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连通管;
[0197]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其用于所述连通管相对于所述各插入孔在轴向上的位置调整,
[0198]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其在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连通管之间形成规定的径向间隙,并进行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连通管在径向上的位置调整。
[0199][17]根据上述[16]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200]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向所述连通管施加弹性力的弹性体。
[0201]由于能够弹性地吸收部件的制造误差、组装误差等,所以能够吸收宽广范围的误差,能够确保稳定的组装性。
[0202][18]根据上述[16]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203]所述径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安装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的外周的O形环,通过所述O形环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所述径向间隙的大小。
[0204]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确保密封性,并且吸收径向位置的误差。
[0205][19]根据上述[16]所记载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0206]具有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且封闭所述第二连通管插入孔,
[0207]所述轴向定位机构设在所述连通管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
[0208]所述泵装置具有由所述封闭部件、所述连通管、所述第二通路部件插入孔的壁面形成的缓冲室。
[0209]因此,能够确保带有喷出压力的缓冲功能的空间,能够提高缓冲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泵单元,其收纳在构成低压室的收纳部内,该低压室形成于所述壳体; 吸入通路,其在所述泵单元的外周开口,并且用于向所述泵单元内供给工作液; 喷出通路部件,其为了将被所述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向所述壳体外部喷出而在内部形成有喷出油路; 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泵单元,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 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 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其用于进行所述喷出通路部件在所述插入孔内的轴向位置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向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施加弹性力的弹性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径向位置调整机构,该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在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之间形成规定的径向间隙,调整 所述各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封闭部件,该封闭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且封闭所述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 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设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由所述封闭部件、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所述第二通路部件插入孔的壁面形成的缓冲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具有柱塞部件,该柱塞部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或所述封闭部件轴向相对移动,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柱塞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或所述封闭部件的相对位置而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压缩设置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的板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压缩设置在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与所述封闭部件之间的螺旋弹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泵装置具备卡合部,该卡合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并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卡合, 所述轴向位置调整机构是向所述卡合部对所述喷出通路部件施力的弹性体。
10.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壳体; 泵单元,其收纳在构成低压室的收纳部内,该低压室形成于所述壳体; 喷出通路,其用于将被所述泵单元加压的工作液经由所述壳体向所述壳体外部喷出;喷出通路部件,其构成所述喷出通路且在内部形成有喷出通路; 第一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泵单元,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的一端侧; 第二喷出通路插入孔,其形成于所述壳体,并且经由弹性部件插入有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的另一端侧; 轴向位置调整机构,其进行所述喷出通路部件相对于各所述插入孔在轴向上的位置调整; 径向位置调整机构,其在各所述插入孔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之间形成规定的径向间隙,并且进行各所述插入孔 与所述喷出通路部件在径向上的位置调整。
【文档编号】F04B53/22GK103541891SQ201310283487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
【发明者】高桥秀明, 坂本芳树 申请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