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功能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450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功能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轮胎充气装置,特别是一种双功能空气压缩机。
目前使用的给机动车(如汽车、拖拉机)轮胎充气的空气压缩机,主要由消声空气滤清器(简称空气滤清器)、打气泵、电动机、储气筒、气压表、安全阀、加气开关和高压加气管组成。空气由空气滤清器进入打气泵,加压后再进入储气筒并除水份。气压表给以显示压力。当气压超过规定时,安全阀打开自动排气。
轮胎在修理拆换时,由于大气压的缘故,内胎里始终残留一部分气体,致使下内胎感到困难特别是内胎与外胎有粘连现象时尤为困难。工人操作时,常常是一双手和一只脚全用上,既费时又费力。同时,内胎因受到过度拉扯而缩短其使用寿命。这些问题,靠现有的只具有充气功能的空气压缩机是无法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功能空气压缩机,它不仅具有现有的空气压缩机的充气功能,而且具有排气的功能,从而能大大减轻工人在拆下内胎时的劳动强度和有利于延长内胎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基础上,增设一个进气管,该进气管与空气滤清器的进气孔相连,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橡皮吸气管相连。
上述的进气管是二通结构,也可以制成下述的三通结构一个通大气,此管口上装有一个柱塞,另二个的连接关系同前述的二通进气管。柱塞的作用是,用它堵住管口,另一个连接的橡皮管就成为吸气管了。
将上述的橡皮吸气管插到待修内胎的气门嘴上,开动压缩机后,则内胎中的残留气体很快被抽走送入储气筒内而凹陷。这样,所产生的积极效果是一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致使下内胎的工作变得容易和利于保护内胎不受损害;二是残留气体又可作为轮胎重新加压的气源,实现了能量的转换,也就是说在改善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效率的同时,并没有增加电力消耗;三是当完成了排气的功能时,拔下柱塞(二通进气管时,则从进气管上拔下橡皮吸气管),将高压加气管插到气门嘴上,开动压缩机,则轮胎又可以被加压充气了,简言之,本实用新型具有排气和充气的两种功能,以适应不同需要。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除包括空气滤清器4,以及打气泵、电动机、储气筒、气压表、安全阀、加气开关、高压加气管部分(附图未画)外,还增设了一个进气管3,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基本上保持了现有技术的结构。这样,既便于制造,也便于对目前使用的空气压缩机进行改造。
如图所示,进气管3可以是二通(未画)或三通结构一个通大气,此端装有柱塞1(二通结构时可省去此部件);一个与橡皮吸气管6相连,另一个则与空气滤清器4的进气孔螺纹相连或焊连或直接插入。序号5是打气泵进气管。用一链绳将柱塞1与进气管3相连以防丢失。柱塞1上设有一个可使橡皮套2与之紧连的螺纹凸头。橡皮套2与进气管3内壁相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双功能空气压缩机,包括空气滤清器(4)和打气泵、电动机、储气筒、气压表、安全阀、加气开关及高压气管部分,其特征在于空气滤清器(4)的进气孔与进气管(3)相连,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橡皮吸气管(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进气管(3)是三通结构,一个与空气滤清器(4)的进气孔相连,一个与橡皮吸气管(6)相连,另一个通大气,在通大气的管口上装有一个柱塞(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柱塞(1)的螺纹凸头上,套有一个与进气管(3)的管腔壁相接触的橡皮套(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进气管(3)与空气滤清器(4)的进气孔螺纹相连或焊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给机动车轮胎充、排气的双功能空气压缩机,它在现有的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基础上,增设了一个与空气滤清器(4)进气孔相连的进气管(3),进气管(3)的另一端与橡皮吸气管(6)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充、排气的功能。排气后,可使下内胎的工作变得较容易和有利于保护内胎不受损害,所抽走的内胎气体又可作内胎重新加压的气源,也就是说在改善了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劳动效率的同时,没有增加电力消耗。
文档编号F04B39/16GK2151277SQ93207558
公开日1993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30日
发明者杜生印 申请人:杜生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