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32134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电机转子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支架。



背景技术:

吊扇一般是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所以称为吊扇,吊扇的扇叶固定在吊扇电机的转子上,当吊扇电机运行时,转子旋转带动扇叶转动搅动空气,加快空气流通,产生较好的散热效果。

申请人此前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一份“一种可直接安装扇叶的吊扇电机”,公开(公告)号为CN204928499U,上述专利中,申请人在转子上设置连接部,扇叶和连接部连接,解决了传统吊扇的扇叶无法直接安装在转子上,扇叶仅能通过螺栓锁紧于吊扇电机的上部壳体,而且当吊扇运行时,吊扇需要带动上部外壳运行,才能带动扇叶运行,这种方式容易共振产生噪音,不利于用户使用。

上述吊扇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电机外壳和转子装配之间要求精度较高,严重影响吊扇生产进度,而且转子和电机外壳接触面积较大,吊扇运行时容易产生共振,导致吊扇运行时产生噪音,降低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之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易、快捷,而且噪音小的电机转子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机转子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磁瓦外环、轴承圆腔、环状连接块和数条连接筋条,环状连接块连接在轴承圆腔的外周边缘、并一起设置在磁瓦外环的中部,数条连接筋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环状连接块与磁瓦外环之间, 所述磁瓦外环周边设置有扇叶安装部,磁瓦外环的顶面低于扇叶安装部的顶面,且磁瓦外环的顶面与扇叶安装部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凹槽。此款吊扇电机改进结构,磁瓦外环的顶面与扇叶安装部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凹槽,以便电机外壳套置在罩体外表面时,在凹槽处,电机外壳与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减小架体和电机外壳的接触面积,工作时降低共振,明显降低吊扇运转时的噪音;再有,通过在轴承圆腔周边增设环状连接块,可提高轴承圆腔的整体强度,防止连接筋的拉力导致轴承圆腔变形,造成轴承圆腔偏心,影响电机轴工作,因此通过增设环状连接块,可保证轴承圆腔维持同心状态,提高吊扇电机工作的稳定性,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易和快捷。

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安装部的顶面上还设置有便于扇叶连接的螺纹孔和便于电机外壳连接的通孔,以使扇叶可直接安装在架体的扇叶安装部上,而无需再增设电机外壳,既简化产品结构,又便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内镶嵌有螺纹内套,以使其连接更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安装部的外侧壁上还开有缺口,既节约材料,又可通过设置缺口,使其具备一定弹性,与外部配件连接时(如:电机外壳),有一定形变性,更容易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磁瓦外环、轴承圆腔、环状连接块和数条连接筋条为一体塑化连接成型,既方便生产,又使其整体强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下沉深度与磁瓦外环高度一致,凹槽底壁与磁瓦外环底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设置凹槽既减少架体和电机外壳接触面积,而且设置凹槽便于模具开模,方便生产人员组装吊扇,提高电机转子支架的实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置有加强筋条,加强筋条一端连接扇叶连接部,加强筋条另一端连接磁瓦外环。通过设置加强筋条,有效提高扇叶连接部和磁瓦外环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电机转子支架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此款吊扇电机改进结构,通过将磁瓦外环的顶面与扇叶安装部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凹槽,以便电机外壳套置在架体外表面时,在凹槽处,电机外壳与凹槽之间存有间隙,减小架体和电机外壳的接触面积,工作时降低共振,明显降低吊扇运转时的噪音,而且由于设置凹槽,便于电机转子支架模具开模,方便生产人员组装吊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电机转子支架的实用性。

(2)再有,通过在轴承圆腔周边增设环状连接块,可提高轴承圆腔的整体强度,防止连接筋的拉力导致轴承圆腔变形,造成轴承圆腔偏心,影响电机轴工作,因此通过增设环状连接块,可保证轴承圆腔维持同心状态,提高吊扇电机工作的稳定性,而且,整体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易和快捷。

(3)再有,由于扇叶安装部的顶面上还设置有便于扇叶连接的螺纹孔和便于电机外壳连接的通孔,以使扇叶可直接安装在罩体的扇叶安装部上,而无需再增设外壳,既简化产品结构,又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机转子支架示意图。

图2为电机转子支架另一角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结合图1到图2所示,一种电机支架,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磁瓦外环2、轴承圆腔3、环状连接块4和数条连接筋条5,环状连接块4连接在轴承圆腔3的外周边缘、并一起设置在磁瓦外环2的中部,数条连接筋条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环状连接块4与磁瓦外环2之间,磁瓦固定在磁瓦外环2,定子设置在磁瓦外环2内、并位于轴承圆腔3的下方,所述磁瓦外环2周边设置有扇叶安装部6,磁瓦外环2的顶面低于扇叶安装部6的顶面,且磁瓦外环2的顶面与扇叶安装部6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凹槽7。

所述凹槽7下沉深度与磁瓦外环2高度一致,凹槽7底壁与磁瓦外环2底壁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且凹槽7内置有加强筋条71,加强筋条71一端连接扇叶连接部6,加强筋条71另一端连接磁瓦外环2,提高扇叶连接部6和磁瓦外环2之间连接强度,当电机外壳套置在架体1外表面时,在凹槽7处,电机外壳与凹槽7之间存有间隙,减小架体1和电机外壳的接触面积,工作时降低共振,明显降低吊扇运转时的噪音,而且由于设置凹槽7,不仅便于电机转子支架模具开模,而且方便生产人员组装吊扇,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电机转子支架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安装部6的顶面上还设置有便于扇叶连接的螺纹孔61和便于电机外壳连接的通孔62,其中,螺纹孔61内镶嵌有螺纹内套611,以使扇叶可直接安装在架体1的扇叶安装部6上,而无需再增设电机外壳,既简化产品结构,又便于安装。

所述扇叶安装部6的外侧壁上还开有缺口63,该缺口63,既节约材料,又可通过设置缺口63,使其具备一定弹性,以使架体1更容易安装入电机外壳内,也令扇叶安装部6在塑化过程塑料流动增强,提高扇叶安装部6的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