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液混合风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8724发布日期:2020-11-20 12:04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液混合风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液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混合风泵。



背景技术:

风机是用于气体输送的设备,在气体净化处理中利用风机产生气流使得待处理气体依次通过净化处理组件来进行净化处理。气体净化方式通常包括气液混合,即利用液体与待处理气体混合来将待处理气体中的有害物质捕获或者是对气体加湿以便于后续的净化处理,传统的气液混合通常是采用喷头来将液体进行雾化喷淋,气体通过雾化喷淋的区域来实现气液的混合,液体雾化的方式有高压喷射、压缩空气和液体混合喷射,但这些方式消耗的功率均很大,液体的分散颗粒大小或雾化程度直接影响气液混合的效果,还受到液体雾化喷淋覆盖范围的影响,雾化喷淋的范围并不能充分的覆盖气体通过的整个区域,存在气体与液体无法交汇的死角,导致了传统方式的气液混合充分性较差,对气体的净化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气液混合风泵,解决目前技术中的气液混合方式的混合充分性较差,净化效果有限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液混合风泵,包括主体、叶片和液体流道,所述的叶片在主体上沿转动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并用以径向出风,所述液体流道在主体上沿转动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所述的液体流道的出口朝向于主体的径向外侧,所述液体流道的入口靠主体的径向内侧并用于接收供液管提供的液体,液体沿液体流道沿径向被离心甩出。本发明所述的气液混合风泵同时将气体和液体向径向外侧离心甩出,液体和气体在主体的周向外围碰撞混合,液体与气体混合后能起到降温气体的作用,同时液体与待处理气体中的污染物混合,能够有效捕获污染物或则是对气体加湿以便于后续的净化处理,液体沿着液体流道流动,然后从液体流道的出口离心甩出,由于气液混合风泵高速旋转,能提高液体的雾化程度,并且能使得液体在周向上更均匀的进行分布,提高气体与液体的混合均匀性和充分性,进而提高净化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液体流道的口径宽度朝径向外侧逐渐减小,根据流量与流速的关系,在流量一定时,截面积越小,则流速越快,液体流道靠径向内侧的入口较宽,从而便于充分接收液体,液体流道靠径向外侧的出口较小,提高液体被离心出去的速度,并且能加强液体在液体流道中的碰撞、溅射,提高雾化程度,使得从液体流道的出口甩出的液体能更均匀、充分的与待处理气体撞击混合,提高气液混合充分性。

进一步的,液体流道的出口呈狭缝状,能够提高液体被离心甩出的速度,使得液体能更好的与待处理气体撞击混合,提高气液混合充分性。

进一步的,所述狭缝状的出口的边缘还设有若干的齿状凸起,齿状凸起对从狭缝状出口甩出的液体起到分割作用,使得液体更加分散,出口甩出的液体与齿状凸起发生撞击,提高雾化效果,从而能提高液体与气体的混合充分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设置有垂直于其转动轴向的隔层,所述的液体流道和叶片分别位于所述隔层的两侧,利用隔层将离心液体的功能部分和离心气体的功能部分相对的分隔开,能避免液体直接从气液混合风泵轴向穿过,避免液体与待处理气体在气液混合风泵的中心区域内发生撞击,从而导致液体无法接触到气液混合风泵进而无法有效的被离心甩出,隔层使得液体和待处理气体能分别被充分的离心甩出后,再在气液混合风泵的径向外围撞击混合,提高气液混合充分性。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上设置了平行于隔层的顶板层,所述顶板层与隔层之间设置有若干的连接在两者之间的流道叶片板,流道叶片板沿着主体的转动周向分布,所述的液体流道由相邻的两个流道叶片板之间的区域构成。结构简单、紧凑,易于成型,能很好的保障液体离心雾化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流道叶片板与在其两侧的其中一个流道叶片板间隔开以构成液体流道,与另一个流道叶片板在靠主体径向内侧的一端拼接在一起构成尖角部,从而液体流道的入口宽度较大,能充分接收供液管提供的液体,对液体起到有效的汇集导向作用,避免部分液体残留在主体的径向中心区域而未能有效离心甩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上设置有位于主体转动中心的内导向罩和环绕在内导向罩外围的外导向罩,内导向罩与外导向罩之间构成从轴向折转至径向外侧的风道,在内导向罩和外导向罩之间设置沿转动周向分布的叶片,能更好的使待处理气体从轴向进入筒状结构的静电单元内部,然后再向径向外侧穿出静电单元,有效提高气流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环绕在主体周向外围的并与主体周向外围间隔开的环形罩,环形罩与主体之间形成导流道。被气液混合风泵离心甩出的气体与液体撞击到所述的环形罩上而溅射分散,能促使气体与液体更好的均匀混合,并且在导流道中形成类似水膜的气液混合区域,能使穿过气液混合区域的待处理气体更充分的与液体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提高后续的净化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流道中沿着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的导风片,所述的导风片倾斜于主体的转动轴向,气液混合风泵转动产生的向径向外侧的气流具有一定的旋转度,在穿过设置在气液混合风泵径向外围的净化单元时会存在较大能量损失,气流压降大,降低了净化效率,需要较大的送风功率才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本发明利用导风片将气流导正,使得气流能很好的垂直穿过净化单元,减小风压的损失,降低保障气体净化装置正常运行所需的功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气液混合风泵将气体和液体向径向外侧离心甩出,液体和气体在主体的周向外围碰撞混合,液体在液体流道中会充分的碰撞、溅射成微粒,然后再从液体流道的出口喷出,能提高液体的雾化程度,能使得液体在周向上更均匀的进行分布,提高气体与液体的混合均匀性和充分性,有效提高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气液混合风泵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液混合风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气液混合风泵去掉顶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气液混合风泵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液体流道;2、隔层;3、叶片;4、顶板层;5、流道叶片板;6、齿状凸起;7、内导向罩;8、外导向罩;9、环形罩;10、导流道;11、导风片;12、供液管;引风片13;挡板14;臭氧输送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气液混合风泵,能提高液体的雾化程度,并使得气体与液体充分的进行碰撞混合,消除气体与液体无法交汇的死角,提高气液混合充分性和均匀性,提高净化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气液混合风泵,包括主体、叶片3和液体流道1,主体的中心与电机连接,所述的叶片3在主体上沿转动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并用以径向出风,气液混合风泵转动时轴向进风而通过叶片将气体径向送出,所述液体流道1在主体上沿转动周向间隔分布有若干,所述的液体流道1的出口朝向于主体的径向外侧,所述液体流道1的入口靠主体的径向内侧并用于接收供液管12提供的液体,液体沿液体流道1沿径向被离心甩出,气液混合风泵转动时同时将气体和液体向径向外侧离心甩出,液体和气体在被离心出去后再碰撞混合,提高气液混合充分性;

具体的,所述的主体设置有垂直于其转动轴向的隔层2,所述隔层2的顶侧设置液体流道1,所述隔层2的下侧设置用于径向出风的叶片3,利用隔层将离心液体的功能部分和离心气体的功能部分相对的分隔开,避免液体与待处理气体在气液混合风泵的中心区域内发生撞击,从而导致液体无法接触到气液混合风泵进而无法有效的被离心甩出,隔层使得液体和待处理气体能分别被充分的离心甩出后,再在气液混合风泵的径向外围撞击混合,提高气液混合充分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体设置有位于隔层2上方的平行于隔层2的顶板层4,在顶板层4与隔层2之间设置有若干的连接在两者之间的流道叶片板5,流道叶片板5沿着主体的转动周向分布,液体流道1由两个相邻的流道叶片板5之间的区域构成;并且所述的液体流道1的口径宽度朝径向外侧逐渐减小,具体的是,流道叶片板5为直线板,流道叶片板5倾斜于径向,并且,所述流道叶片板5与在其两侧的其中一个流道叶片板5间隔开以构成液体流道1,与另一个流道叶片板5在靠主体径向内侧的一端拼接在一起构成尖角部,避免供液管12提供的液体残留在气液混合风泵的中心区域,液体流道1为一个三角形区域,靠径向外侧的宽度窄,靠径向内侧的宽度较宽,能保障液体被离心出去的速度;液体流道1的出口呈狭缝状,能够提高液体被离心甩出的速度,使得液体能更好的与待处理气体撞击混合,提高气液混合充分性,并且其中一个流道叶片板5在所述狭缝状的出口的边缘还设有若干的齿状凸起6,齿状凸起对从狭缝状出口甩出的液体起到分割作用,使得液体更加分散,出口甩出的液体与齿状凸起发生撞击,提高雾化效果。

所述的主体上设置有位于主体转动中心的内导向罩7和环绕在内导向罩7外围的外导向罩8,内导向罩7和外导向罩8位于隔层2的下方,内导向罩7与外导向罩8之间构成从轴向折转至径向外侧的风道,在内导向罩7和外导向罩8之间设置沿转动周向分布的叶片3,能使得气流更顺畅的进行折转,使气流能更好的沿径向外侧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环绕在主体周向外围的并与主体周向外围间隔开的环形罩9,环形罩9与主体之间形成导流道10,被气液混合风泵离心甩出的气体与液体撞击到所述的环形罩上而溅射分散,能促使气体与液体更好的均匀混合,在导流道中形成类似水膜的气液混合区域,能使穿过气液混合区域的待处理气体更充分的与液体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使得待处理气体被充分湿润,提高后续的净化处理效果,并且所述的导流道10中沿着气液混合风泵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的导风片11,所述的导风片11倾斜于主体的转动轴向,利用导风片将气流导正,使得气流能很好的垂直穿过净化单元,减小风压的损失,减少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送风功率。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气液混合风泵用于净化油烟,油烟通向叶片3由其离心出去,油烟与液体在气液混合风泵的径向外围撞击混合,液体与油烟中污染物结合并且能对油烟降温,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还向气液混合风泵输送臭氧,即,臭氧与油烟、液体三者混合,臭氧能对油烟中的有毒成份和异味进行分解和除味,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净化效果;

主体上设置用于将臭氧径向出风的引风片13,具体的,所述引风片13设置在顶板层4上,在主体转动轴向上看,引风片13、顶板层4、流道叶片板5、隔层2和叶片3依次设置,从而离心臭氧的功能部分、离心液体的功能部分和离心油烟的功能部分相对的分隔开,各自充分的实现将介质离心甩出的功能,使得臭氧、油烟、液体被充分离心出去后再进行混合,提高混合充分性和均匀性;

并且在隔层2设置有挡板14,所述的挡板14处于比液体流道1入口更靠主体径向内侧的位置处,并且挡板14的高度超过顶板层4与隔层2的间距高度,臭氧输送口15设置在比挡板14更靠主体径向内侧的位置处,从而挡板14起到阻挡液体进入臭氧输送口15的作用,臭氧从臭氧输送口15输出后需要翻过挡板14再流动到引风片13,再由引风片13离心向外甩出。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