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及回油切换方法_2

文档序号:966352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工作状态中,当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的油位高度低于设定油位值时,油位传感器3将该信号反馈给电磁阀6,控制电磁阀6换向,此时电磁阀6开启回油管路8与油池端连接管51之间的通路,切断回油管路8与均油端连接管5之间的通路,从压缩机2上部油池中回流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8、油池端连接管51直接回流到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因此,当系统中某一台压缩机内油池油位低于设定值时,通过电磁阀控制回流管与连接管路的连通状态,从压缩机上部油池回流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8、油池端连接管51直接快速回流到压缩机2底部,能及时通过自身回流补充压缩机2底部油池4的油量,而不至于因为压缩机自身回流慢或者排气带油多等问题加剧压缩机底部油池油量的剧减,在短时间内即造成缺油危害。
[0030]这样能够根据压缩机2底部油池4的油位高度,能及时地将通过回油管路8回流的润滑油输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即,当压缩机2开始聚油时,回油管路8不与油池4连通,而直接通过均油管路7输送到系统中,同时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的润滑油也同时通过均油管路7排出压缩机2,使得均油流量更大,实现快速均油;而当压缩机2开始贫油时,回油管路8只与压缩机2底部油池4连通,从压缩机2上部油池回流的润滑油全部迅速的输送到油池4内,而底部油池4的润滑油此时无法通过均油管路7排出,保证油池4油位能迅速到达预设油位。
[0031]因此,在如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油位传感器3可设定的油位高度应不低于压缩机的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油位传感器3的油位高度设计值偏高,压缩机2的回油管路8均油状态晚,回油状态早。
[0032]在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回油管路8的入口端81与压缩机2上部油池的接入可以是密封接入压缩机2的上部油池内,压缩机2上部油池内的润滑油在通过回油管路8的入口端81处时不泄露,这种连接状态能使压缩机2上部油池内的润滑油具有回流效率高和排气带油少的特点,也可以设置成在回油管路8的入口端81处靠压缩机2内壁面上开设泄油孔,使上部油池内的润滑油进入回油管路8的入口端81后分流,一部分继续通过回油管路8回流,另一部分从泄油孔沿压缩机2内壁流下,通过电机定子与压缩机2内壁之间间隙回流到压缩机2的底部油池4,该部分分流润滑油用来起到部分冷却电机的作用。
[0033]图3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通过设置外部的集液罐11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电磁阀6和油位传感器3,这里所述的集液罐11的结构形式如图5所示,具体地,集液罐11的上端接有回油管路8,回油管路8—直插入到集液罐11的底部;集液罐11的下端通过集液罐回流管路12与压缩机2底部油池4连通,用于将集液罐11当中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集液罐11安装在均油管路7中,将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与均油管路7相连通,其中,各管路管径:d71 (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的直径)=d8(回油管路8的直径)〈dl2(集液罐回流管路12的直径)〈d7(均油管路7的直径),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的安装高度与压缩机2底部油池4预设油位高度一致。当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的润滑油油位高于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 (润滑油开始集聚在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此时集液罐11内的润滑油油位高度也高于均油管路7的高度,均油管路7的一端被润滑油封闭,另一端处于高速排气状态中,由于两端气流速度的差异导致均油管路7两端形成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将集液罐11连通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多余的润滑油输送到排气管路9中,直到压缩机2底部油池4的油位高度低于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此时,压缩机2内的润滑油不能通过均油管路7排出。如图3和图6箭头所示,通过采用本实施例的集液罐11的均油/排油结构,当压缩机2底部油池4的油位高于预设油位时,在均油管路7内压差的作用下,压缩机2底部油池4内的润滑油13通过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集液罐回流管路12被吸入集液罐11,压缩机2上部油池内回流的润滑油13通过回油管路8进入集液罐11,最终集液罐11内的润滑都通过均油管路7排出。这样,在均油管路7两端压差的作用下,将集液罐11中从压缩机2底部油池4和上部油池流入的润滑油及时排出压缩机2,由于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通过集液罐11可以有三路润滑油13流入通路排出,增加了均油质量流量。
[0034]如图4和如图7箭头所示,当压缩机2底部油池4的油位低于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时,压缩机2底部油池4首先与均油管路7断开,底部油池4内的润滑油不能被均油管路7排出,同时,集液罐11内的润滑油油位高度此时也会低于均油管路7与压缩机2底部油池4油位保持一致,通过回油管路8回流的润滑油也不能被均油管路7排出,压缩机2上部油池回流的润滑油在集液罐11底部通过集液罐回流管路12回流至压缩机底部油池内,这样,压缩机底部油池和集液罐内的润滑油无法进入均油管,而通过回流管回流的润滑此时通过集液罐能及时回流至压缩机底部油池,及时补充压缩机底部油池容量。
[003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前述压缩机的回油切换方法,包括:当底部油池中油位高于预设油位时,使回油管路中的回油流向均油管路以实现均油;以及,当底部油池中油位低于或等于预设油位时,使回油管路中的回油流向底部油池以实现回油。
[0036]本发明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权项】
1.一种压缩机,包括回油管路(8)和均油管路(7),所述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连接至位于所述压缩机的底部油池(4)中,所述回油管路(8)的入口端(81)连接至所述压缩机上部油池的回油口,在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底部油池(4)中具有预设油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还包括与所述均油管路(7)和所述回油管路(8)均连接的油路切换装置,所述油路切换装置具有在所述底部油池(4)中油位高于所述预设油位时,使所述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所述均油管路(7)的均油状态;以及,在所述底部油池⑷中油位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油位时,使所述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所述底部油池(4)的回油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切换装置还包括电磁阀(6)、均油端连接管(5)和油池端连接管(51); 所述回油管路⑶的出口端与所述电磁阀(6)的入口相连接; 所述均油端连接管(5)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均油端连接管(5)的第二端与所述均油管路(7)连通; 所述油池端连接管(5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阀(6)的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油池端连接管(51)第二端与所述底部油池(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缩机的所述底部油池(4)中设有油位传感器(3),所述油位传感器(3)安装在所述预设油位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油位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位于所述压缩机上部的排气管路(9),所述均油管路(7)的出口端(72)与所述排气管路(9)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切换装置包括集液罐(11); 所述集液罐(11)串联在所述均油管路(7)上,并将所述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与所述均油管路(7)相连通; 所述集液罐(11)的上端与所述回油管路(8)相连接,所述集液罐(11)的下端通过集液罐回流管路(12)与所述底部油池(4)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油管路(8)从所述集液罐(11)的上端延伸到所述集液罐(11)的底部。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的高度与所述油池(4)的所述预设油位的高度一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油管路(7)的入口端(71)的直径=所述回油管路⑶的直径〈所述集液罐回流管路(12)的直径〈所述均油管路(7)的直径。10.一种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回油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切换方法包括:当所述底部油池⑷中油位高于所述预设油位时,使所述回油管路⑶中的回油流向所述均油管路(7)以实现均油;以及,当所述底部油池⑷中油位低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油位时,使所述回油管路(8)中的回油流向所述底部油池(4)以实现回油。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压缩机及回油切换方法。压缩机包括回油管路和均油管路,均油管路的入口端和回油管路的出口端连接至位于压缩机的底部油池中,回油管路的入口端连接至压缩机上部油池的回油口,在压缩机的底部油池中具有预设油位;压缩机还包括与均油管路和回油管路均连接的油路切换装置,油路切换装置具有均油状态和回油状态。本发明能够快速回油和快速均油,使得油平衡时间大幅减少,充分利用现有油量在各压缩机之间分配,有效降低注油量,减少用油成本。
【IPC分类】F04B39/02
【公开号】CN105422419
【申请号】CN201510819095
【发明人】刘韵, 胡余生, 康小丽, 单彩侠
【申请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