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7451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润滑油喷雾器有关,特别是指一种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可避免润滑油残留于喷雾器中,并使喷油量保持稳定。
然由于润滑油经该管道7进入该油气混合室6后,受高压气体带往该喷雾口9时,流路呈一90°大转弯,因此,常有部分润滑油经该管道7喷出后,即粘附于该油气混合室6的内壁,造成润滑油无法完全喷出的现象,甚至当粘附于内壁的润滑油量愈积愈多时,可能再度被高压气体所喷出,造成喷油量忽少忽多的不稳定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可将润滑油与气体完全混合,避免润滑油残留于喷雾器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油气混合装置,设于一润滑油喷雾器上,该润滑油喷雾器包含有设于一座体上的一进油道,一脱压装置与该进油道连通,以及一定量装置与该脱压装置连通而接收该脱压装置受压时输出的润滑油,该油气混合装置则包含有一混合室,设于该座体内,并具有一开口与外界连通;一喷油件,设于该混合室内,包含有一承杯与该脱压装置连通,以及一喷管连通该承杯与外界,其中该承杯可接收该脱压装置脱压时输出的润滑油,该喷管与该承杯的间则形成一肩部;一进气道,设于该座体内且可连通该混合室与外界;一通气柱,其中央具有一轴孔可供该喷油件的喷管穿设,该通气柱并以其一端抵顶于该喷油件的肩部,该通气柱外周缘设有一凹环,该凹环则由至少一通孔连通该轴孔与该进气道;以及一端件,设于该混合室的开口端,并抵顶于该通气柱的另一端,该端件中央设有一轴孔,用以供该喷油件的喷管穿设并连通该通气柱的轴孔与外界。
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中该混合室的开口端设有一内螺纹部,该端件则设有一外螺纹部,用以与该混合室的内螺纹部螺合。
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中该通气柱的通孔数目以二个为最佳。
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中该通气柱与该端件亦可结合成为一体。
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中该脱压装置包含有一分油室与该进油道连通,一第一输油道与一第二输油道分别与该分油室连通,一弹簧设于该分油室中并以其一端抵顶于该分油室内壁,以及一油封,该油封包含有一柱部以其一端抵顶于该第二输油道,以及一伞部受该弹簧抵顶并以其周缘贴合该分油室的内壁。
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中该定量装置包含有一储油室与该第一输油道连通,一活动件设于该储油室中,以及一压缩弹簧以其一端抵顶于该活动件。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沿3-3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沿4-4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第一动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6产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第二动作状态的示意图。
该油气混合装置10包含有一混合室30,一喷油件40,一进气道50,一通气柱60,以及一端件70。
该混合室30设于该座体13内,并具有一开口32与外界连通,该开口32端设有一内螺纹部34,该端件70则设有一外螺纹部72,用以与该混合室30的内螺纹部34螺合,该端件70中央并设有一轴孔74连通该混合室30与外界。
该喷油件40设于该混合室30内,包含有一承杯42与该脱压装置15第二输油道18连通,以及一喷管44连通该承杯42与外界,其中该承杯42可接收该脱压装置15脱压时经由该第二输油道18输出的润滑油,该喷管44与该承杯42的间则形成一肩部46,供该通气柱60的顶端抵顶,其中该喷管44具有一适当管径,使润滑油受压由该承杯42进入该喷管44后,将以高速通过该喷管44并喷出。
该进气道50设于该座体13内且可连通该混合室30与外界,用以供高压气体由外界灌入该混合室30中。
该通气柱60中央具有一轴孔62可供该喷油件40的喷管44穿设,该通气柱60外周缘设有一凹环64对应该进气道50的位置,可供气体经由该凹环64绕过一通气柱60到达后方的通气柱60,该凹环64则由二通孔66连通该轴孔62与该进气道50,使气体能由该凹环64进入该轴孔62中。
该端件70螺设于该混合室30的开口端,并抵顶于该通气柱60的底端,该端件70中央设有一轴孔72,用以供该喷油件40的喷管44穿设,并连通该通气柱60的轴孔62与外界,令气体可由该通气柱60的轴孔62向外界喷出。
实际操作时,先将润滑油以压缩机(图未示)经由该进油道14打入该分油室16中,此时,该油封20伞部22将受压收合而令润滑油经过第一输油道17进入该储油室25中,如图5中箭头所示,该润滑油将压迫该活动件26使其克服该压缩弹簧27的弹力而向上移动;当压缩机停止施予润滑油压力时,该活动件26将受该压缩弹簧27的抵顶而向下移回,迫使该储油室25中的润滑油经过该第一输油道17回到该分油室16中,该油封20的伞部22将受压张开而以其周缘贴抵该分油室16的内缘,并使该油封20克服该弹簧19的弹力而向上移动,令润滑油得经由该第二输油道18进入该喷油件40的承杯42中,再经由该喷管44急速喷出,如图6中箭头所示,此时将空气以一压缩机施压经由该进气道50打入该混合室30中,高压空气将经由该通气柱60的通孔66进入其轴孔62中,并由该轴孔62通过该端件70的轴孔72,与润滑油混合形成油雾后喷出,完成一次润滑油的喷雾动作。
由于润滑油由该喷管44喷出的方向,与高压气体通过该通气柱60轴孔62与该端件70轴孔72的移动方向一致,因此,润滑油不易残留于喷雾器12内部,亦不会有喷油量不稳定的现象,能有效改善公知结构的缺失,从而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该润滑油喷雾器12中可依需要设置一个以上的脱压装置15,定量装置24,以及油气混合装置10,该通气柱60亦可依需要设置一个以上的通孔66,且该通气柱60与该端件70亦可制造成为一体,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将该喷油件40抵顶于定位,另一方面则供该喷管44穿设及让气体通过;凡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所能轻易思及的设计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该润滑油喷雾器包含有设于一座体上的一进油道,一脱压装置与该进油道连通,以及一定量装置与该脱压装置连通,其特征在于,该油气混合装置包含有一混合室,设于该座体内,并具有一开口与外界连通;一喷油件,设于该混合室内,包含有一承杯与该脱压装置连通,以及一喷管连通该承杯与外界,其中该喷管与该承杯之间形成一肩部;一进气道,设于该座体内且连通该混合室与外界;一通气柱,其中央具有一轴孔可供该喷油件的喷管穿设,该通气柱并以其一端抵顶于该喷油件的肩部,该通气柱外周缘设有一凹环,该凹环至少一通孔连通该轴孔与该进气道;以及一端件,设于该混合室的开口端,并抵顶于该通气柱的另一端,该端件中央设有一轴孔,该喷油件的喷管穿设并连通该通气柱的轴孔与外界。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混合室的开口端设有一内螺纹部,该端件设有一外螺纹部,与该混合室的内螺纹部螺合。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通气柱的通孔数目为二个。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通气柱与该端件结合成为一体。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脱压装置包含有一分油室与该进油道连通,一第一输油道与一第二输油道分别与该分油室连通,一弹簧设于该分油室中并以其一端抵顶于该分油室内壁,以及一油封,该油封包含有一柱部以其一端抵顶于该第二输油道,以及一伞部受该弹簧抵顶并以其周缘贴合该分油室的内壁。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量装置包含有一储油室与该第一输油道连通,一活动件设于该储油室中,以及一压缩弹簧以其一端抵顶于该活动件。
专利摘要一种润滑油喷雾器的油气混合装置,包含有一混合室,一喷油件设于该混合室内,一进气道连通该混合室与外界,一通气柱以其一端抵顶于该喷油件,以及一端件设于该混合室的开口端并抵顶于该通气柱的另一端;该喷油件包含有一承杯与一脱压装置连通,以及一喷管连通该承杯与该混合室,该通气柱中央具有一轴孔可供该喷管穿设,其外周缘设有一凹环,该凹环由二通孔连通该轴孔与该进气道,该端件设有一轴孔供该喷管穿设,并连通该通气柱的轴孔与外界;由此,该油气混合装置可避免润滑油残留于喷雾器中,且其喷油量可保持稳定。
文档编号F16N7/00GK2578656SQ02252400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5日
发明者林志明 申请人:裕祥精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